家人間別再相互為難!郭葉珍:妳開心,家人才有呼吸空間

「我大學時是學霸,結婚後卻『自動變太太』,生小孩後更自我設限了,明明很想讀研究所,卻一直不敢去報名……」知名教授郭葉珍回想,她曾經很辛苦的演個好太太、演個好媽媽,後來才發現,家人最希望的,是她能開心做自己。

郭葉珍是台北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副教授,長期在臉書上發表正念覺察、親子關係、自我成長等相關文章,吸引5萬多名追隨者,還因筆下內容溫暖有智慧,被粉絲暱稱為「國民媽媽」,曾出版《和自己,相愛不相礙》等著作。

其實,20多年前的她,與現在完全不同。「我本來是個很會讀書的人,一結婚之後,就馬上變成另外一個人了,開始煮飯啊、打掃啊,即便我家人並沒有要我那樣做,我還是很自動變了,很認真的演個好太太。」

生了小孩後,郭葉珍還開始「演個好媽媽」。「但那樣『真的不是自己』,我好想、好想去讀書喔,但又覺得學歷比先生高,不太好;有一天,我終於告訴他,他說:『妳就去讀書啊!』我回說:『那誰煮飯?』他說:『我們去外面吃啊!』我又說:『這樣很不健康耶!』」

 

別總是「活在過去」,演自以為正確的戲碼

後來,郭葉珍真的忍不住了,還是跑去準備研究所,「結果我先生說,那段時間是結婚以來他最幸福的時光,因為我都沒有吵他、沒煩他。」

「這時我才發現,我眼前的這位先生,真的不用我『當太太』。我好像一直活在過去,堅持演那個戲碼,我媽當年怎麼演、我如今也就這樣演,沒看到眼前的這個先生,不需要我掃地、不需要我煮飯;我一直在演對的媽媽、對的太太,反而搞到大家天怒人怨、很緊張。」

從正念認知療法的觀點來看,很多問題會出現、很多煩惱會發生,都是因為人們沒有「活在當下」、而是「活在過去」,郭葉珍如今回頭看,當年的她,正是如此。

她開始學著活在當下,確認眼前的家人真的不需要她煮飯、不需要她掃地後,開始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找回自己,自己開心、家人也有呼吸的空間

「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僅妳自己開開心心的,還會變得比較有趣,也會有更多的話題可以跟家人聊,妳自主能力也會比較高,家人做什麼都不太會覺得惱怒,」她說,而且,當媽媽不再盯著大家,每天少說好幾句「怎麼沒有把襪子翻過來?」、「為什麼又那麼晚睡?」的時候,家人就有空間可以呼吸,大家都輕鬆。

但要拋下框架、找回自己,也不容易。當郭葉珍準備出國讀書,錢不夠、去募款時,對方跟她說:「妳都已經生小孩了,為什麼不好好當媽媽?」這讓她自己都快被對方說服了。

「我們從小就被培養『什麼叫做對』,當我想去讀書時,它不符合『對』,因為我都結婚了,但其實,世界上有好多種『對』,不是只有一個『對』。」郭葉珍說,看著自己、看著當下、看著眼前的人,對症下藥,才叫「對」。

終於她帶著兩個孩子出國,邊帶孩子邊讀書,拿到了學位,回台後,又努力教課、做研究、拚升等,朝著自己的夢想前進。

 

媽媽先把自己安定好,才能照顧好家人

先做自己、再做媽媽,聽起來有時有點抽象、有點難,「換個說法,最簡單的,我們就去做一些讓自己喜歡、開心的事情,去個喝下午茶,或洗個SPA,都好,讓自己像盛開的花朵,充滿能量;如果一開始覺得有點不妥、有點罪惡,不如就想想,妳出去、不在家的這幾個小時,其實是在造福先生跟小孩。」

怎麼說呢?因為家庭生活難免有些顛簸,「媽媽可能有一天會去動手術、要去照顧長輩啊,總會有不在家的時候。那妳現在離開幾個小時,其實就是在幫先生跟孩子『搭學習鷹架』,讓他們可以練習獨立生活,未來如果妳不在身邊,他們也能好好生活。」

即便是以照顧家庭為一生職志的女生,郭葉珍說,那也要鍛鍊老公跟孩子自己生活的能力,從這個觀點來看,媽媽的工作之一,就是照顧好自己、放鬆。

此外,每個人都會有需要獨處的時候,「一個人也能夠自在」,是人生很重要的事情,「妳得讓孩子、先生,有機會一個人,才能夠學會這件事。」

搭飛機時,安全宣導影片,總呼籲大人要先繫好自己的安全帶,再協助孩子,畢竟,真有顛簸時,假若大人自己都不穩了,又怎麼能幫到孩子呢?郭葉珍說,永遠要記得,先把自己安定好,才能照顧好家人。

圖片提供:郭葉珍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延伸閱讀

回到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