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就有學習焦慮,小心演變成拒學!掌握4步驟、3方法,幫孩子而不是一昧檢討孩子

當孩子對學習感到焦慮時,心理輔導專家提醒,父母要站在協助的角色上,而不是一直給孩子設目標,反而成為孩子的壓力源。比較恰當的做法是:讓孩子覺得「爸爸媽媽要來幫忙我」,而不是「來檢討我」。

雖然現在的校園中,已經沒有成績的排名,但學業依舊是孩子最主要的焦慮來源之一,有不少孩子會因而身心不適,例如常見的頭痛、肚子痛,或常摳手、咬指甲、拔頭髮等,嚴重一點,甚至會演變成憂鬱、拒學等情況。

台北市新生國小輔導主任吳盈瑩觀察,儘管多數學校現在不會公布成績排名了,「但孩子難免仍會去看看別人考了幾分,這就是心理學說的『社會比較』;至於家長呢,可能普遍都知道成績沒那麼重要了,但在實務現場上,還是不少父母挺在乎成績的。」

除了跟同學之間的比較、來自父母的關心,孩子對自己的課業表現,也會有所期待,這都是可能的焦慮來源。這些由學業引發的焦慮,其實是可以透過明確的步驟、具體的方法,陪孩子化解的。

 

心理學研究:「適度焦慮」時,工作表現最好

吳盈瑩指出,焦慮的定義是「對未來事情的擔心」,「我擔心未來即將要發生的事情」或「我擔心未來可能會發生的事情」,那些事情可能會發生、可能不會發生,也可能從來沒有發生,而焦慮,就是一種情緒。

根據心理學中的「葉杜二氏法則」(Yerkes-Dodson),焦慮不見得完全不好,「研究者發現,人在『適度焦慮』時,工作表現最好,而當沒有焦慮,或過度焦慮時,工作表現都會下降。」吳盈瑩說明,當我們在意某件事情時,就會做些準備,例如擔心上台發表會忘詞,就會提早準備,某種程度來說,焦慮並非都是不好的,只是要適度。

那該如何判斷孩子的焦慮是否「過量」了呢?吳盈瑩說,國小學童口語表達能力不像大人純熟,焦慮時,不見得會用說的,而是會有些行為徵兆,例如會肚子痛、頭痛,有些生理狀況;或者是不說話、說話量比較少,甚至不想上學。

父母如果要瞭解自己孩子的狀態,可以去比較「現在跟以前的生活狀態有無差異」。比方說,孩子以前都是一回家就嘰哩呱啦、講個沒完,這陣子回家之後,都不說話,那一定是有發生什麼事情;又例如,孩子本來挺喜歡上學的,忽然就不想上學了,這都是徵兆,提醒著大人去主動關心。

 

》》陪孩子面對學業焦慮,掌握四大步驟

Step1:大人要留意自身的心態,別把自身的焦慮轉嫁到孩子身上。吳盈瑩觀察,現在的家長對於孩子的學業表現,不見得有處罰,但常會有獎勵,「例如可能考好就能延長玩3C的時間,或者能出去玩,或者有獎品,常見的狀況是孩子擔心考不好、得不到這些獎勵。」

另一種常見的情境,是家長在孩子拿考卷回家時,可能就脫口而出說道:「你怎麼考80幾啊?」、「那某某人考幾分?」這類的話,可能讓孩子覺得自己表現不好。又或者,時不時說出:「你現在不好好學英文,以後英文不好,會找不到工作。」等等。

父母自己要先覺察,是否把以前未完成的事、或自身經歷引發的焦慮,加在孩子身上;吳盈瑩強調,對孩子有所期待,不是不行,但如果過度了、或引發孩子的焦慮了,大人自己要有留心。

Step2:協助孩子,而不是一直給孩子設目標。面對孩子的學習,很多家長會做的事,就是幫孩子設目標,吳盈瑩直言,大人或許沒有很明顯的舉動,但總是在有形或無形之中,傳遞了「考試是重要的」訊息給孩子。

就實務上來看,很多孩子都可以感受到「好像每次我考90分以上,就會比較safe。」、「如果我考不到90分,父母就會有很多的詢問、不愉快的對話。」在此情況下,孩子當考試成績不好時,可能就會覺得「我是不好的」。家長得讓孩子覺得「爸爸媽媽要來幫忙我」,而不是「來檢討我」。

Step3:聽孩子說,陪孩子省思、檢視學習歷程。當孩子拿著一張70分的考卷回家時,家長常會說:「怎麼考這樣?」「其他人考怎樣?」,吳盈瑩建議,可以改問孩子:「這個分數,你覺得滿意嗎?」

孩子若回答:「滿意」,即便大人心中並不滿意,也要忍著,平靜地問:「為什麼覺得滿意呢?」孩子可能說:「我上次考60分,這次有認真,進步10分。」那這個對談,就幫助孩子看到自己做了什麼、讓自己進步這10分。

如果孩子說:「不滿意」,也可再問問孩子原因,讓他自己講,他可能說:「因為大家都考80幾分。」「我花好多時間背都背不起來!」等等。這時,就可以再問孩子:「需不需要爸爸媽媽怎麼樣幫你呢?」或問孩子:「如果你覺得不滿意,你想要怎麼樣調整,讓自己可以對自己更滿意呢?」

吳盈瑩強調,國小階段,孩子的後設認知能力還不好,需要大人的提問去幫助他省思,有時,孩子也不見得需要大人給建議,自己就能想出解方的。

Step4:找出行動方案,產生改變的動力。在對談時,父母若發現孩子的學習真的有困難、真的有具體需求,例如孩子若說:「同學都有補習,我也想。」當家庭也能支援時,那就可能是個行動方案;又或者孩子自己發現「我上課都在發呆」,大人也能出手,教孩子如何專注聽講。

但,如果若孩子沒有自己想,家長就說:「我們來找個家教好了。」國小的孩子通常也會接受大人的安排,但吳盈瑩直言,這跟孩子自己想要的,效果還是有差。

傾聽、提問,是幫助孩子覺察,當孩子想改變時,才會產生改變的動力。大人若是給太多建議,小學階段的孩子也許會聽,但那種「對自己不好的評價」,是會累積在心裡的。

吳盈瑩提醒,在對談的過程中,家長要忍住,別說出:「你就是要複習啊,我看你考試前都還在玩!」等話,孩子不見得能接納建議,反而會產生防衛心,覺得被指責、被否認,並無益處。

 

》》三個好方法,讓孩子學會紓解學業焦慮

方法1:澄清「非理性的想法」。很多時候,孩子會有負向思考的習慣,吳盈瑩舉例,曾有孩子跟她傾訴,擔心成績不好,她便問說:「考不好會怎樣?」孩子答:「考不好怕會被笑。」

吳盈瑩進一步問道:「有誰因為你考不好而笑過你嗎?」結果孩子答不出來。再追問:「你有被笑的經驗嗎?」孩子答說:「有一次在路上,有個男生對我笑,我覺得他在笑我。」但,其實這是孩子主觀的解讀,孩子並沒有核對說:「你是不是在笑我?」更不清楚那位路過男生的笑容,跟成績有何關聯。

焦慮的人容易有一些「非理性的想法」,腦中容易有災難性的思考,大人能做的,就是幫助孩子澄清這些念頭。

方法2:給孩子一些「替代行為」。有的孩子焦慮時會抓頭髮、摳手、咬指甲等等,多數大人會直接禁止,但這並沒有太大幫助,反而可能讓孩子更焦慮,吳盈瑩說,比較可行的方法,是給孩子一些替代行為。

例如,給孩子一顆軟軟的球,讓孩子可以握在手中揉捏;或者讓孩子帶著一個小絨毛玩偶、吊飾等等,可以摸著、握著,並且跟孩子說:「媽媽知道你現在很緊張、很擔心,所以摳手,但怕你有傷口、發炎。」

同時,要注意到底是什麼事情讓孩子焦慮,試著讓孩子說出來,說出來,焦慮就會降低了,哪怕只降低一點也行。

方法3:為校園生活增加「健康因子」。國小是團體生活、常規訓練的開端,倘若孩子適應良好,就等於增加「健康因子」,減少焦慮情緒的來源。

吳盈瑩舉例,如今校園生活的節奏很緊湊,進到校園就要抄聯絡簿、交作業,晨光時間後,老師課程就開始了,所以大部分老師都希望孩子能準時到;如果孩子總是遲到,這樣的不適應,會讓他後續跟不上大家的節奏,他就會挫折,覺得自己怎麼動作那麼慢,總是在被催、被老師提醒,這不愉快的經驗,可能就會引發對學校這個情境的焦慮。

家長角色很重要,得瞭解學校作息與團體生活的樣態,幫助孩子適應,例如提醒孩子早睡早起、準時到校等等;從小養成規律生活、自律習慣,孩子會受用一生的。
 

圖片來源:photo-ac

「葉杜二氏法則」圖片取自《適度緊張能力倍出》一書。
數位編輯:黃晨宇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延伸閱讀

回到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