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擺爛、上課趴睡...」國中輔導老師:最普遍的狀況,是孩子不知道為何要讀書,又被大環境逼著讀

中學生面臨青春期的身心劇變,課業壓力又大,焦慮情況非常普遍。資深輔導老師建議,這階段的孩子,最需要的就是「意義感」,陪著孩子找到他覺得有意義、值得努力的方向,當知道「為什麼要讀書」之後,孩子就會有動力,自然也較能與焦慮情緒共處。

「大人要記得,意義感的來源,可以很多元,不是只有成績好,穿上了卡其制服或綠制服,才算有意義!」台北市金華國中輔導老師張鎮遠提醒,陪伴孩子尋找意義感的同時,也要尊重孩子的想法與選擇,別強加自身的期待在孩子身上。

任教已十多年的張鎮遠觀察,中學生的焦慮情緒,大多由「完美主義」衍生而來,完美主義的積極面,就是什麼都要做很到位,消極面則是直接放棄,「因為,放棄之後,此事的失敗原因,就變成是「我不做」,這也是有些孩子課業直接擺爛、上課趴著睡覺的原因。」

在會考、學測等大考壓力壟罩的情況下,無論孩子在追求完美或直接放棄的哪個光譜位置上,都難免會焦慮,「最普遍的狀況,是你不知道為何要讀書,又被大環境逼著讀,就很被動,更慘的是,大家都在讀,『我跟大家不一樣』也是個焦慮源。」

現在的父母,其實都很敏感,孩子焦慮時的徵兆如話變少、作息異常等等,父母多半不會沒有發現,而是發現了卻不知道該怎麼辦。

最根本的解方,就是陪孩子找到意義感。張鎮遠說,人就是需要意義感,孩子從有意識、知覺開始,就會尋求意義感,當覺得有意義的時候,就會自動的去做一些事情,而且,意義感通常不像煙火「放完就沒有」,而是會延長下去的,能讓孩子相信「現在面臨的辛苦,未來會享受到成果」。

 

意義感的三大來源:經驗、關係、態度

那意義感從何而來呢?在心理學諮商學派中有「意義治療」,研發者是維也納第三學派的弗蘭克(Viktor E. Frankl),他認為,意義感有三個來源:

第一,是工作經驗。張鎮遠說明,例如孩子做了某件事情,得到某種成就感,被稱讚之後,更有成就感。

第二,是關係。如果一個人跟身旁的人關係不錯,有好的親密關係、足夠的交流互動,也會帶來意義感,「因為你會覺得『自己的存在就有價值』,自己是被疼的、被愛的、被珍惜的。」

第三,是來自態度的轉變。張鎮遠舉例,例如孩子去聽了很棒的演講,有些啟發、價值觀被轉變了,也會產生意義感。

 

掌握三大關鍵,陪孩子找出學習的意義感

而要在生活中,陪孩子找到意義感,可以掌握三大關鍵:

第一個關鍵,就是要陪孩子多元探索。以金華國中為例,每年寒假都會出「職業訪談」的作業,一開始同學都訪問自己的爸媽、叔伯、阿姨等等,圖個方便;後來,老師請同學們去訪談「以後自己有興趣的職業」,類型開始多元了起來,包含作家、導演、YouTuber、精神科醫師等等。

「當孩子試著去想像自己對什麼職業有興趣,並且去瞭解,意義感就來了!」張鎮遠說,在國中階段會做興趣測驗、性向測驗等等,都有益於孩子尋找方向;父母也要變成「好奇寶寶」,對自己的孩子更好奇、花更多心力去瞭解。

第二個關鍵,父母要接受「意義感來源可以很多元」。張鎮遠舉例,他每年都會帶服務隊到山上出隊,有些孩子因為很想參加服務隊、要說服爸媽,就把自己的功課搞好、跟爸媽的溝通也變得很好。

「因為他真的很想去營隊,他就會把其他事情顧好;這就像我們不一定喜歡吃蔬菜,但為了健康,我們還是會吃蔬菜。」也因而,當孩子認定某事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時,父母不必太快下定論,認為這件事有用或沒用。

大人也別只看成績單上的數字、只在乎未來能考上什麼學校,張鎮遠直言,固然多數父母都是因為擔心孩子的未來,所以擔心孩子的功課,「但你定義的『好的未來』,不見得是孩子的好,也不見得就真的好。」父母自己要試著放下對孩子未來發展的焦慮,免得反而成為孩子的焦慮源。

第三個關鍵,別讓「實質立即的獎賞」變成孩子的意義感來源。為了讓孩子做某件事,父母直接給獎賞,是很常見的狀況,「比方說,你報了一個自然研究型的營隊,希望孩子多學習,但你孩子明明是文藝傾向,他在自然營隊中找不到意義感,你又逼他做,大人小孩都焦慮。」

最後,父母很可能會跟孩子說:「去這個營隊,我就給你一千塊。」張鎮遠直言,讓實質立即的獎賞,變成孩子的意義感來源,並不是好事。而且,孩子長期被逼著做他認定沒意義的事情,不僅會焦慮是否在浪費人生,也會焦慮「我硬著頭皮去做,也做不好,怎麼辦?」

 

有了面對知識的意義感,就有對抗焦慮的超能力

當孩子找到了有意義的、真心想做的事情,就能對抗巨大的焦慮。張鎮遠說明,心理學中,以前很流行談「抗壓力」,討論人如何不被壓力壓扁,「但後來發現,人不被壓扁,是不可能,但重點是,被壓扁後,多快可以彈回來,這就是『復元力』;有人像黏土,被壓扁後,就一直是扁的,有人像海綿,被壓扁,很快就彈回來。」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體育班的孩子就是這樣,即便今天這場球賽輸了,哭一下,擦乾眼淚繼續練習,因為明天還有下一場比賽。

「有了意義感,大環境要求你,你還會覺得高興,同學都在做時,你也會覺得有伴,」張鎮遠強調,讓孩子找到面對知識的意義感,才是與課業壓力、學習焦慮共處的長久之道。

圖片來源:photo-ac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延伸閱讀

回到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