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就是人生最大目的!如何去達到? 吳軍2個建議:降低對物質慾望的追求

示意圖/Ingimage。
示意圖/Ingimage。

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快樂

前面幾節介紹的是古代先賢對世界、對人和對認知的看法,在接下來的幾節裡,我們再來看看先賢們對生活有什麼真知灼見。多年前,我聽過這樣一個笑話:一位基金經理到海島上度假,看到一個漁民在海灘上曬太陽。他很好奇地問,大白天的,你怎麼不去打魚呢?漁民說,我打的魚已經夠吃了。基金經理說,你可以多打些賣了賺錢啊。漁民就問,賺了錢有什麼用呢?基金經理說,你賺了錢,攢起來,攢多了將來就不用打魚,可以退休了。漁民又問,退休以後幹什麼呢?基金經理說,你可以享受陽光,天天在海灘上曬太陽啊。漁民笑道,我現在就在曬太陽啊。

這雖然是個笑話,但類似的事情其實每天都在我們身邊發生著。上面的漁民和基金經理代表了兩種不同的人生觀。其中漁民的觀點,有人概括為「及時行樂」。這種觀點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他認為人生最終的目的就是享受快樂。今天,常常有人用「伊壁鳩魯學派」或者「伊壁鳩魯主義者」來形容那些追求感官享樂的人,但實際上,伊壁鳩魯的學說遠沒有這麼簡單。接下來,我們就看看伊壁鳩魯和他的追隨者到底是怎樣看待快樂這件事的。當然,這一切還得從伊壁鳩魯這個人談起。

真正的快樂是什麼

伊壁鳩魯出生於西元前341年,也就是柏拉圖去世僅僅6年後。伊壁鳩魯的父母都是雅典人,但他並不出生在雅典,而是出生在愛琴海東岸的薩摩斯島―雅典在愛琴海西岸。18歲時,伊壁鳩魯搬到了雅典居住,之後在希臘遊學期間接觸到了哲學家德謨克利特的學說,受到了很深的影響。

西元前307年,也就是伊壁鳩魯34歲時,他在雅典建立了一個學派。在古希臘,一個學派通常是指一位哲學家或者其他領域的學者在一個固定地點講課,支付得起費用的人可以去聽課,成為他的學生,而這些人就構成了一個學派。伊壁鳩魯學派的活動地點就是伊壁鳩魯的住房和庭院,伊壁鳩魯也因此被人稱為「花園哲學家」。據說,庭院入口處有一塊告示牌,上面寫著:「陌生人,你將在此過著舒適的生活。在這裡享樂乃是至善之事。」這句話代表了伊壁鳩魯學派的主張―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快樂

不過,伊壁鳩魯所說的快樂並不是肉體上的快感,而是一種明智、清醒和道德的生活,其中最關鍵的因素是「沒有痛苦」和「感受到幸福」。

伊壁鳩魯把快樂分成兩種,一種是動態的快樂,另一種是靜態的快樂。動態的快樂會不斷變化。比如,渴了喝水,餓了吃飯,累了休息,睏了睡覺,在這些活動中,我們都能獲得快樂。但這種快樂是暫時的,事情一過,該怎麼著還是怎麼著。靜態的快樂更加長久。比如,我們每天能吃飽飯,想到這件事就覺得很快樂。即使現在並沒有在吃飯,這種快樂依然存在。伊壁鳩魯認為,人本能地會把動態的、暫時的快樂放在前面,但最終的幸福要靠擁有持久的快樂。有人把動態的快樂理解成感官的快樂,把靜態的快樂理解成精神的快樂,這種看法也不無道理。與快樂相對的,自然是痛苦。伊壁鳩魯講,生活的目的就在於最大化快樂、最小化痛苦,或者說讓快樂減去痛苦的相對值最大化。在伊壁鳩魯生活的年代,最大的痛苦莫過於病痛和死亡。而要想遠離病痛和死亡,就要過一種健康的生活,減少精神上的煩憂。

今天有些人一說到快樂,就會想到狂熱、無節制的生活,然後冠之以伊壁鳩魯學派的名義。其實,這是對伊壁鳩魯思想的曲解,甚至可以說與他的主張背道而馳。伊壁鳩魯認為,人只有過一種理性、清醒、道德的生活,才能遠離痛苦,獲得幸福。他有一句名言:「愉悅的生活不能通過一連串的喝彩和狂歡來取得,也不可能通過男女之歡或者鮮美的魚和其他昂貴食物來獲得,而是需要通過清醒的思維來獲得。」因此,最大化快樂、最小化痛苦的具體辦法就是,在做一件事之前,不要只想著能得到的快樂,還要理性地想一想是否會帶來痛苦,以及會帶來多少痛苦。

舉兩個例子。吃一塊乳酪或者喝一杯酒,你會感覺愉悅;但如果暴飲暴食,傷害身體,以至於上吐下瀉,就會帶來痛苦了。享受男女之歡,你會感覺愉悅;但如果違背了公序良俗,就會帶來很大的麻煩,得到的快樂遠不如帶來的痛苦多。在這種情況下,快樂減去痛苦得到的相對值是個負數,也就是根本不能帶來幸福。

進一步講,在哲學和道德層面,伊壁鳩魯把快樂看成善,把痛苦看成惡。人追求快樂,遠離痛苦,就是在趨善避惡。對於這一點,我以前一直不理解,後來生活經驗多了,也就理解了。比如,一個人通過做生意賺到了錢,這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不過這種快樂通常是短暫的,你這個月拿到了一筆獎金,如果下個月沒有了,快樂最多持續一個月。但如果一個人是通過坑蒙拐騙賺的錢,他就會良心不安,感到痛苦,而這種痛苦可能是持久的。只要理解了這一點,人在追求真正的幸福時,自然就會趨善避惡。

當然,有人可能會說,如果一個人沒有道德感,做了坑蒙拐騙的事也不會感到痛苦,那他就不會趨善避惡了。其實,這就體現了伊壁鳩魯強調的理性和清醒的重要性。畢竟,除了遭受良心的譴責,坑蒙拐騙還會招致仇恨和法律的制裁。比如有人做生意偷稅,雖然得手的當時會為錢多了一些感到高興,但是總覺得頭上懸著一把刀,即使逃得過今天,也不知道報復和法律的懲治什麼時候會來臨。這種長久的恐懼和擔憂同樣是一種長期的、靜態的痛苦。

我過去有幾個朋友,賺的錢多了就開始想辦法逃避美國的個人所得稅,因為按照他們的收入,總體的個人所得稅(聯邦稅和州稅)稅率會超過50%。於是,他們建了開曼群島的離岸信託,想辦法把財產轉移到那裡。這樣避稅之後,相當於每年收入翻番。但歐巴馬就任美國總統後,開始清查美國公民在海外的資產,特別是從美國轉移出去的資產。結果是有些人不得不放棄美國籍,從此不再到美國去;還有些人因為很多生意和美國有關,躲也躲不掉,只能把多年來欠的稅都補上,自己也悶悶不樂。這就是為了一時的快樂而招致了痛苦。

按照伊壁鳩魯的觀點,快樂就是善,合法賺錢、依法納稅是快樂的事,也是善事;反過來,痛苦即惡,鑽法律的漏洞,非法經營、逃稅漏稅,招致了痛苦,也等同於作了惡。因此,如果為了一種動態的、暫時的快感,而產生了靜態的、長期的痛苦,就不符合幸福的原則了。我們講幸福,講趨利避害,是讓我們的行為對我們長期有利,以便獲得持久恒定的幸福。

很多人把伊壁鳩魯的主張當作自己自私自利行為的理論基礎,殊不知,伊壁鳩魯恰恰最反對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痛苦之上。正如他教導弟子時所說的:「沒有理智、高尚和公正,就不可能過上快樂的生活。」不誠實或不公正的行為,終將讓人產生負罪感,或者讓人因為擔心被發現而一直惶惶不安。

(本文摘自金尉出版《境界:站在巨人肩膀上,吳軍博士帶你領略先哲思想,開拓人生新視界》,作者:吳軍)
(本文摘自金尉出版《境界:站在巨人肩膀上,吳軍博士帶你領略先哲思想,開拓人生新視界》,作者:吳軍)

就拿我來說,無論是在美國還是在中國工作時,我都完全沒有考慮過逃稅漏稅的事情。依法納稅雖然可能讓我的淨收入少了一半,但我每天睡得很好,身體也很健康。這就是獲得了靜態的、長久的快樂,遠離了痛苦,更接近真正的幸福。

如何獲得真正的快樂

理解了伊壁鳩魯所說的快樂的真正含義,以及快樂和善的關係,對我們有什麼啟示?我們又該如何在生活中獲得真正的快樂呢?伊壁鳩魯有兩個建議,值得我們每個人參考。

第一個建議是,降低對物質欲望的追求。

伊壁鳩魯講,人要生活,有充足的生存必需品就足夠了,而所謂的生存必需品包括簡單的食物、居所和其他基本生活保障;不要把心思花在追求奢侈上。今天很多追求奢侈生活的人說自己是「伊壁鳩魯主義者」,其實那恰恰背離了伊壁鳩魯的主張。

伊壁鳩魯追求的是「快樂」本身,而不是「達到快樂的手段」。在他看來,肉欲和物質帶來的快感都是外界強加給我們的,而且往往會帶來副作用。因此,在採取行動之前,我們必須考慮這個行動可能會帶來的副作用,只有這樣才算是理性、清醒的。真正屬於我們、我們可以支配的快樂,是內心和精神的快樂。這些快樂從哪裡來呢?交一個好朋友,欣賞藝術品,保持寧靜的心境等等,都可以給我們帶來這種快樂。

第二個建議是,不要懼怕死亡。

對死亡的恐懼所帶來的痛苦,遠比死亡本身給我們造成的傷害大。

前面說到,伊壁鳩魯受到哲學家德謨克利特的影響,他接受了德謨克利特樸素的原子論思想。他們認為,靈魂是由原子構成的,人死之後,靈魂原子會離肉體飛散而去。因此,並沒有什麼死後的生命,人一旦死亡,靈魂和意識就消失了。既然如此,恐懼也就消失了。

我們對死亡的恐懼,其實都是源於對死亡本身的無知。對於這種恐懼,伊壁鳩魯講過一句話:「死亡和我們沒有關係,因為只要我們存在一天,死亡就不會來臨;而當死亡來臨時,我們也不再存在了。」據說他的墓誌銘是「Nonfui.Fui.Nonsum.Noncuro.」,翻譯成英語就是「Iwasnot;Iwas;Iamnot;Idonotcare.」,即「我曾經不存在;後來我存在;現在我已死;而我不在乎」。這兩句話所展現的人生態度我都很喜歡,也讓我們知道,無需恐懼死亡。

最後,和你分享一份伊壁鳩魯給出的快樂清單:食物、衣物、住所、友誼、自由、思想。你可能發現了,其中並沒有多少物質或者對物質享受的追求。

(本文摘自金尉出版《境界:站在巨人肩膀上,吳軍博士帶你領略先哲思想,開拓人生新視界》,作者:吳軍)

人生 財產 資產
💡買了就能傻傻賺?學會辨識三警訊,ETF交易路上不踩雷

延伸閱讀

0056「被遺忘的第二名」…輸00878、00919、00929嗎?達人5個面向健檢

00887單日大跌48.49%!他「沒被割」當沖大賺243萬 網全跪:戰神駕到

「陸港股」上漲僅是因為政策利多? 雪球分析4大原因:港股只有美股三分之一估值

00878+00725B再搭低波動的00713! 能每月領息、債市避險、空頭抗跌「一次滿足」

相關新聞

高薪電子業轉職印刷產業領35K…到年收600萬卻在39歲提早退休!不要被金錢綁架

「當時我岳父岳母還有老婆都說,『你工作這麼累,整天飛來飛去,幾個禮拜都看不到人,乾脆別做了!』」這讓他更確信不要再被金錢綁架,而是要靠自己掌握人生。

理財不需花時間鉅細靡遺去記每一筆帳!陳雨德:核心消費不能犧牲就該拒絕或替代

每次你想要消費時就在心中辨別這是不是核心消費,如果不是,就可以毫不愧疚選擇不為它花錢或是尋找更便宜的替代方案,因為它可能會排擠到你的核心消費預算。

AI讓工作更省力卻反而變得更忙?王木木:生產力貶值、事情變多、薪水一樣

時間被科技釋放之後,人們不是拿去休息,而是反其道而行,做更多工作。

買樂透資產價值不會提升!不投資就放棄了長期的複利威力…失去的時間無法收回

即使投資也未必會成功;但是,不投資也等於是放棄了像威斯康辛州夫妻所得到的恩惠,也就是長期複利的威力...

遺產…丈夫和前妻生的孩子分不到!律師:但先生繼承的部分去世後小孩有一半

妳財產或房子給丈夫跟妳的小孩繼承,如果是一人一半,當丈夫在過世的時候,一半的權利將會給他的前妻生的小孩子「共同繼承」...

遺產…老公過世婆婆要媳婦拋棄繼承!律師:若「這原因」當然就順從

如果是婆婆留下一棟房子給老公,那婆婆靠這賴以為生的話,這時候不是拋棄的問題,而是遺產怎麼樣分配的問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