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代後,台灣男性娶外籍女性人口暴增,依據內政部移民署公布資料顯示,至2018年12 月底外籍與大陸配偶(以下統稱新住民)在台總人數已超過54萬3,807人(註一)。新住民因跨國婚姻移居來台,面對生活適應、及社會刻板印象與歧視。30年過去,新住民不僅融入台灣社會,更深耕社區。嶄新樣貌,需要拆掉圍籬、敞開心胸,才能瞥見晴天。


自1990年代起,跨國婚姻移民人數增加,改變了台灣社會文化樣貌,這群人飄洋過海來台灣,原本一句中文也不會說,卻在柴米油鹽醬醋茶中,練就一口流利的國語、台語、或客家話。「外籍新娘」是污名化與排她,「新住民」的正名顯現落地生根與社會的接納。

越來越多新住民參與社會服務,也讓多元文化在社區向下扎根。(照片來源:林麗蟬)

無字讀書會 與長者一起閱讀

彰化八卦山腳下的花壇長春社區,開滿白色小巧的茉莉花,社區內有一棵百年的「三春老樹」,老樹下新住民媽媽與小朋友專注地聽著老爺爺說話,老爺爺時而大笑,時而激動,想起過去的遺憾,紅了眼眶。

這是彰化縣花壇鄉長春社區「無字讀書會」的「口述歷史」活動,發起人即是出生於柬埔寨的第九屆立委林麗蟬。1997年,她從柬埔寨嫁到台灣,丈夫的家鄉就在長春村。她觀察到村裡的阿公阿嬤,常常不是罵藍,就是罵綠,老人家有時吵到臉紅脖子粗不相往來,同樣的話總是重複地說。

為了緩和社區長者談論政治破壞鄰里感情,林麗蟬和社區裡的新住民姊妹設計「無字讀書會」,讓村里的老人透過「閱讀」舊照片、聽音樂的方式,分享自己的生活。一開始長者紛紛拒絕,說自己不識字,也沒讀過書,在新住民姊妹力邀下,讀書會開始運作。

其中,一期讀書會以口述歷史為主軸,林麗蟬說:「我們邀請新住民和小孩一起加入,每一組有三個人,一個負責訪談,一個拍照,一個整理資料,各組邀請一位長者分享社區裡的十大景點,像是老樹、最老的醬油工廠和八卦窯等,並集結過程中照片舉辦靜態展。」觀展的民眾望著照片流淚說:「我的爸爸從來沒有那麼快樂,但是他參加讀書會卻笑得這麼開心。」

「無字讀書會」剛開始時,社區長者還有點害羞,但在老師的帶領下,氣氛越來越熱絡。(照片來源:林麗蟬)

早期新住民嫁到台灣,難以融入社區,因為不只嫁給這個男人,更是嫁給整個社區。林麗蟬表示,有時候夫妻倆好端端的,但婆婆聽鄰居講了一些話,便影響他們的家庭生活。除了「無字讀書會」,林麗蟬更邀請新住民參與各種社區活動,從長者、兒少照顧。透過服務提升新住民的軟實力,被服務的社區居民,也能有機會認識新住民,開始改變對新住民的負面印象。林麗蟬也建立新住民「身心靈成長讀書會」,讓新住民朋友能有一個相互支持、學習的平台。

活動與美食  翻轉新住民印象

鄰近彰化縣的南投縣,也有來自馬來西亞的台灣媳婦現任立委羅美玲,她在2016年成立了「台灣新住民權益關懷協會」。羅美玲表示,想讓社區接受新住民,要先從公婆開始,鼓勵新住民和家人一同參與公益活動,讓家人看到自家媳婦、老婆,參與社會做公益的樣貌。

食物更是打破語言、文化藩籬的最佳媒介。以粽子為例,東南亞因受華人文化影響,各自發展出不同特色粽子,像是象徵田地的越南方形粽;使用蝶豆花將糯米染成藍紫色的馬來西亞娘惹粽;或是飄出陣陣椰香的泰國粽。羅美玲在端午節就舉辦「越南家鄉粽DIY」,邀請來自越南的新住民與居民一同分享越南粽的製作。過程中,台灣的社區媽媽不僅學習越南粽,也在無形中認識了越南文化,彼此有進一步瞭解,開始翻轉對新住民的印象,這就是文化融合。

近10年來,新住民協會如雨後春筍設立,各協會有各自目標,其中以聯誼最為常見。林麗蟬在2011年成立「台灣新移民發展與交流協會」,當時是由7個國家:柬埔寨、越南、泰國、緬甸、菲律賓、寮國和中國的新住民共同組成,希望共同解決新住民孩子教養、社區互動,或信心不足等問題。當時林麗蟬與成員花了好幾個月討論協會的核心價值,她說:「協會存在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消滅』協會,因為若協會消失了,表示這些問題都被解決了。」

為了解決小至新住民生活的問題,大至健全台灣移民政策,台灣新移民發展與交流協會不斷改變作法。最大的特色即是擁有各類型的志工,如:鐵道、登山導覽、民俗文化、攝影和醫院志工等,許多活動中都能見到這些新住民志工付出的身影。林麗蟬說:「我一直鼓勵新住民,雖然擔任志工沒有薪水,但會因此獲得不同的經驗,接觸到社會不同層面與人脈,這些收穫都將轉化成在外面打拚的軟實力。」

羅美玲也觀察到,願意從事社會或社區服務的新住民,在生活或是經濟上都相對穩定,但還有一些社經地位較弱勢的新住民需要人們的關注。羅美玲花了許多心思,藉由職能培力、理財和居服員課程等,讓沒有技藝或謀生能力的新住民,透過培力改變生活狀況。羅美玲說:「我們實在不樂見有些姊妹因為經濟關係走上偏路,因此希望將這些姊妹帶出來,有問題大家一起解決。」

「越南家鄉粽DIY」活動邀請社區媽媽和新住民朋友一起交流與學習。(照片來源:羅美玲)

完善移民政策 才能建構新住民友善社會

移民署自2003年起,每5年辦理一次新住民生活需求調查,從勞動狀況、家庭狀況和生活適應面,來了解新住民的生活需求。林麗蟬表示,回顧過去調查結果,新住民在就業碰到的問題,如:同工不同酬、雇主偏見、低薪和無勞健保等問題,勞動部應該主動調查,而非丟給移民署;而在法規層面不足的部分,像是懷孕的新住民需來台6個月才有健保,但有時新住民在婚前或6個月前就懷孕了,此時將面臨沒有健保的窘境,這些問題都需要被正視。

面對新住民的困境,政府不只要盤點,更要制定完善的移民政策。目前並無主責單位處理新住民相關事務,因此羅美玲也期望政府成立類似原住民族委員會的「新住民委員會」。她指出,在疫情期間,新住民口罩問題需要找衛福部,出入境問題則是找移民署,口罩寄到國外的問題則是找經濟部,若有單一窗口,就能由單一窗口來處理這些事務。

林麗蟬說:「我一直在移民署當志工,接待剛入境的移民朋友,第一線看到他們的家庭樣態,了解他們的家庭狀況和困難,透過這些觀察,會發現近年來新住民提出的需求,已和過往大不同,過去時有所聞新住民子女被同學戲弄的情形,近幾年已有改善,反倒是新住民子女對母親的母國文化有排斥的狀況。」今年,林麗蟬也與幾所大學商談成立「移民政策研究中心」,期望新住民相關政策能包涵更多面向,不只鎖定於婚姻移民,也傾聽經濟移民的聲音,透由學界的力量,綜合盤點新住民政策,也協助政府建構一個更完整的移民政策。

林麗蟬建立的新住民「身心靈成長讀書會」,至今已舉辦10年,與一般讀書會不同的是,他們用腳「閱讀」台灣生態。(照片來源:林麗蟬)

儘管新住民政策需要時間研議,新住民的生活卻是日常,自己的幸福不能等著別人來創造,先和左鄰右舍交流,透過公共參與融入社區生活。他們正在翻轉你我的印象,成為台灣社會不容忽視的族群。如同電影《狂愛聖彼德堡》的經典對白所言:「把自己想像成一塊方糖,放在咖啡裡,咖啡就不苦了;放到茶裡,茶也不澀了。」下次當你在登山、搭火車、醫院看診、或參加藝文活動時,不妨稍微觀察一下,在哪些地方,我們的新住民朋友正為台灣社會增添那一絲絲甜美的滋味呢!

註一:《107年新住民生活需求調查報告》

 

指導顧問:潘淑滿

責任編輯:胡善慧、吳素華

採訪撰文:吳欣芳


▸▸捐款支持▸▸

☛|「芥助網」社區工作服務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