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焦點 /

極端減肥、蠻力再增!馬力重量比僅0.67kg/ps的Bugatti Bolide

儘管前些日子SSC North America Tuatara因搶下地表最速量產車而聲名大噪,但Bugatti就彷彿早已準備好因應挑戰者們的來襲,隨即發布了張圖片預告,令車迷們不禁猜想Bugatti究竟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這天,Bugatti終於正式解答,帶來了輛名為Bolide的絕世車款!且他們也直白地言明,這款車可是該廠家有史以來最極端、毫不妥協的車款,將擁有最高級別的性能,且絕對毫無奢華感!

Bugatti

SMALL_02_bolide_front

SMALL_04_bolide_elevated-heck

SMALL_06_bolide_heck

本車雖同樣憑著8.0L W16引擎帶來動力,但輸出已提升至1850ps/1850Nm(188.6kgm),但更為誇張的是,本車已徹底捨棄近年Bugatti皆承載了的奢華包袱,而帶來的可觀車重,這輛不將道路法規放在眼裡的車款,可僅有1240kg,使全車馬力重量比來到了0.67 kg/ps之譜!原廠也表示,在這般的配置之下,Bugatti Bolide幾乎已擁有和F1賽車媲美的性能,且極速將遠遠超過500km/h,至於彎道實力,原廠以模擬估計本車僅需3分07.1秒即可跑完經典且綿長的Le Mans賽道,而另一車壇指標Nurburgring Nordschleife,本車更僅需5分23.1秒即可完成!且驚人的是,Bugatti僅花費了短短的八個月時間,便採用了他們熟悉的車輛基底,配上最極端的設計,打造出了這不可思議的車款。

SMALL_24_bolide_drivetrain

SMALL_08_bolide_3i4-front

SMALL_10_bolide_top-dynamic

SMALL_09_bolide_3i4-elevated-heck

SMALL_11_bolide_3i4-elevated-heck-2

SMALL_12_bolide_3i4-heck

在動力部分,Bugatti Bolide不僅已採用競技型式且再經優化的變速箱,引擎也搭配了同樣經優化的進排氣系統,以強化引擎反應,同時也將引擎轉速進一步提高,以榨出更高性能,且四具新型渦輪也採用了新設計的葉片,將可提供更大增壓值,並同時確保高轉速時仍保可有充分潤滑;至於引擎的守護者之一,即乾式油底殼潤滑系統,當然也針對油路、油壓、油箱與油泵等部件進行了改良。

SMALL_13_bolide_driving-1

SMALL_14_bolide_driving-2

SMALL_15_bolide_driving-3

SMALL_16_bolide_driving-4

另一方面,關於龐大性能的降溫機制,本車增壓空氣的冷卻,有別於單純的空冷或液冷式設計,Bolide車上的冷卻系統將先採液冷系統進行預冷,再採用氣冷系統進行降溫。而本車的競技制動系統,除了與F1相同於煞車碟盤採用了陶瓷製成,並在外部採用了特殊的表面塗層,單一卡鉗也僅重2.4kg,另一方面,輪圈外的低風阻外蓋也可協助引入空氣進行散熱,確保本車將無懼長時間的賽場競技造成的熱衰竭。

SMALL_18_bolide_garage-1

SMALL_10_bolide_presse_sketches_4096x2304

SMALL_11_bolide_presse_sketches_4096x2304

SMALL_12_bolide_presse_sketches_4096x2304

至於其他關於本車的驚人設計,好比,車上所有螺釘與緊固件皆全由鈦合金製成,並在車輛多處採用了航空級、以3D列印製成的0.5mm厚之鈦合金中空部件,看似輕盈的布品,卻將可提供高達1250N/mm的抗拉強度,此外,0.5米長的驅動軸也將以超高強度碳纖維和鈦合金接頭所構成,可承受高達260度的連續工作溫度,並將重量減低了近50%,僅重1.5kg。

SMALL_20_bolide_garage-3

SMALL_19_bolide_garage-2

空力部分,本車前後空力組件的支撐元件,車頭處僅重600g,車尾處更僅有325g,但僅在320km/h之下,本車的前翼就將帶來800kg的下壓力,而龐大的尾翼更將帶來1800kg的下壓表現;而另一創舉則在於Bolide車頂的可變型進氣口,於低速時,進氣口將保持平滑,但在高速時卻將會鼓起,令風阻減低10%,同時減少17%的抬升力。

而在輪拱之下,除了藏有超高強度的航空級不鏽鋼控制臂,僅重100g的推桿式懸吊的推桿,也可是得以承受高達3.5噸相當於兩輛Chiron的壓力而不致扭曲,且本車輕僅7.4kg的340mm寬鍛造鎂合金輪圈、與後方400mm的配置,相較之下就連Chiron的前285mm、後355mm配置也顯得小意思多了。

SMALL_21_bolide_garage-4

此外,原廠也按照了FIA規範設計了車輛安全配備,如自動滅火系統、循跡系統、輕量聚碳酸酯車窗,以及可保護車手的六點式安全帶,與可兼容HANS頸部保護的車艙設計,至於氣壓頂高機、快速加油系統,以及單孔快拆輪圈設計,當然也是這輛賽道取向車款上可見道的。但若想坐入這輛軸距2.75米、車寬1.99米,可車高僅有995mm的車輛,首先還得打開LMP1賽車式的前翻式車門,並坐上與經典Type 35車款相同70cm寬門檻才得以滑入車內。

SMALL_22_bolide_garage_interior-1

SMALL_23_bolide_garage_interior-2

最後,關於外觀,與其他Bugatti車型相比,本車可見碳纖維的面積增加了60%,僅對於約40%的表面進行塗裝,以披覆上經典的法國跑車藍,而車尾巨大的X造型,也致敬了人類首次突破音速屏障的飛行器-Bell X-1。

至於我們和所有車迷們都好奇的,關於本車造價、售價,以及車款稀有度等疑問,Bugatti則表示現階段尚未確定Bolide是否將投入量產….

SMALL_17_bolide_racetrack_driving

2025-04-03

追不到的最美 BMW M3 Touring GT3 EVO、M2 Dakar

4月才剛開跑,BMW就一連為車迷們帶來了兩款驚喜,其一,是為俏皮又兇猛的M2跑車換裝了長行程懸吊、底盤下護板,再加上寬體車身、行李架、拉力燈,成為了M2 Dakar車型! 雖然我們都知道M2也是目前BMW M高性能家族中,少數完全堅守後輪驅動配置的車型,不過試想,相較於路幅有限、擁有較高操駕風險的山道,若能在不過於泥濘的野地,抑或沙地、丘陵中盡情滑移,著實也是個享受M2精悍性能的好辦法呢! ... 

2025-04-03

2025春日之暖拉開新車序幕 眾家車輛品牌紛紛於Nurburgring賽道摩拳擦掌

隨著我們即將與2025年第一季揮別,目前眾多汽車品牌們也正積極進行著下半年與明年度發表車款的開發與測試,因此近期德國知名的Nurburgring賽道可說熱鬧非凡,吸引了眾多車輛前往測試,不僅如此,就連部分去年底已公開發售的車型,也趕在了這春暖之際,開始投入賽道測時,期盼日後能夠為車迷們公開令人驚豔的賽道成績。 關於近期的Nurburgring賽道盛況,我們可由密切關注著該賽道的Youtube... 

2025-04-01

經典口碑性能胎款全新升級 第五代Pirelli P Zero正式亮相

每當預備為愛車進行輪胎更換,相信大家都曾在與車友交流過程中聽聞Pirelli P Zero這款高性能胎。之所以P Zero胎款在車迷腦海中擁有鮮明的記憶,除了今日車迷都能在F1賽車輪胎的胎壁見到這款作品的字樣,且更不可不提這款作品最早於1985年便首度亮相,至今已長達40年的歷史! 好消息是,Pirelli現在又再度針對這款暢銷的產品帶來了革新,也宣布P Zero胎款正式邁入第五世代。 回... 

2025-04-02

新世代 PCM 系統:保時捷打造極致數位體驗

強化硬體設備,系統效能大幅提升 App Center 提供多元數位服務 Dolby Atmos® 沉浸式音效體驗 標配10 年保時捷互聯系統(Porsche Connect)服務 今年6 月起,保時捷將隨新年式車款同步升級 911、Taycan、Panamera 與 Cayenne 車系的數位使用體驗。全新升級的保時捷通訊管理系統(PCM)擁有更強大的效能,並支援 Porsche ... 

2025-04-02

Kia首季接單突破3,000張,以年成長近20%再創同期新高! 輕奢精品掀背The new Picanto,上市首月接單逾300張! 限時入主Kia EV6,享五年0元盡情駕馭專案

Kia總代理台灣森那美起亞以「Movement that inspires移動.啟發人心」的品牌精神,不僅持續導入最新世代Kia車款,更積極佈建並擴展升級全台銷售服務網絡,持續深耕台灣市場。在甫結束的2025年第一季,Kia總計含乘用車與商用車,銷售訂單突破3,000張,不僅較去年同期成長近20%,更創下同期歷史新高紀錄!其中,Kia 輕奢精品掀背The new Picanto自3月18日上市後,... 

2025-04-02

不讓兒童節專美於前 中華三菱響應國際寵物日 熱鬧舉辦「毛孩來菱」活動 4月12日、4月13日全台超萌登場

4月11日為國際寵物日(National Pet Day),中華三菱響應屬於毛小孩的特別節日,將於4月12日-4月13日於全台北、中、南共六個展間,舉辦「毛孩來菱」寵物友善活動,邀請全台車主與毛孩共度屬於「牠」的放鬆日。 根據統計,台灣寵物產業市場規模已超過600億元,加上少子化趨勢逐漸改變家庭結構,近年來,台灣「毛小孩」登記飼養量已經超過每年的新生兒,躍身成為家庭重要成員,平均每4戶就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