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景 SCENE
回顧吳東興先生自2007~2020年經典創作
2007年5月19日這天,算是吳東興先生經商多年後,重拾攝影創作的另個開端。
那年接受了TIVAC台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執行長-全會華先生的邀約,參加了臺北市立美術館所舉辦「風華再現-美而廉藝廊」攝影展,為重新見證台灣攝影發展里程碑,展出「美而廉藝廊」於1953-1973時期16位台灣前輩攝影家的作品,包括:郎靜山、張才、鄧南光、湯思泮、楊天賜、黃則修、李鳴鵰、黃金樹、周志剛、傅崇文、顏倉吉、周鑫泉、吳紹同、鄭桑溪、張照堂等,共約200幅影像作品與部分文史資料,現場還模擬「美而廉藝廊」局部舊貌,讓當時影響攝影界迄今近半世紀的機構,再度呈現在觀眾面前,而當時參與盛會的吳東興先生,被與會攝影同好力邀為台灣攝影共同努力,因而創辦了「新光三越國際攝影大賽」(後更名為SKM PHOTO新光三越國際攝影大賽),每年透過競賽與多元展演形式,鼓勵台灣攝影新秀持續投入影像創作的行列。
「SKM PHOTO新光三越國際攝影大賽」有別於一般攝影比賽,以五張系列作品敘述一則影像故事,不限創作題材、不受年齡國籍限制,凡對影像創作有興趣者皆可報名參加,為的是彰顯攝影師的自我創作風格以及透過鏡頭展現影像敘事張力,提供影像創作者每年挑戰自我、與攝影同好一良善交流之公開發表舞台,並每年舉辦「SKM PHOTO新光三越國際攝影聯展系列活動」,凡競賽得獎作品皆有機會於新光三越北中南巡迴展出,與享譽國際攝影名師同台展出,達國際交流與推廣之目的;自2007年活動創辦以來,吳東興先生每年發表新作參與展出,以達拋磚引玉之效、鼓勵更多人投入攝影創作,期待未來台灣攝影界有更多新突破,猶如當年「美而廉藝廊」見證臺灣攝影發展之重要里程。
1961年「森林旋舞曲」,是吳東興先生於求學期間為追逐攝影光景、獲獎肯定的重要開端,而後開始更加熱愛攝影,並於隔年於台北美而廉畫廊與黃則修先生共同舉辦之「被遺忘的樂園-野柳」展覽,每當吳東興先生講述拍攝「被遺忘的樂園-野柳」系列作品所經歷的故事,眼中總是散發出如少年般興奮的神情,為了追逐自然光景的千變萬化,無論是和風日麗、寒風侵襲、春暖花開、飄風苦雨、甚至在強颱來襲也從不缺席,只為紀錄下他心中的「樂園」、盡情享受攝影當下所帶給他的無限感動;本次特別以「光景」為主題,回顧吳東興先生自2007~2020年於公務繁忙之餘所創作之經典創作,透過他留下的珍貴影像,讓我們重溫「SKM PHOTO新光三越國際攝影活動」創辦人-吳東興先生眼中最美麗的光景。
那年接受了TIVAC台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執行長-全會華先生的邀約,參加了臺北市立美術館所舉辦「風華再現-美而廉藝廊」攝影展,為重新見證台灣攝影發展里程碑,展出「美而廉藝廊」於1953-1973時期16位台灣前輩攝影家的作品,包括:郎靜山、張才、鄧南光、湯思泮、楊天賜、黃則修、李鳴鵰、黃金樹、周志剛、傅崇文、顏倉吉、周鑫泉、吳紹同、鄭桑溪、張照堂等,共約200幅影像作品與部分文史資料,現場還模擬「美而廉藝廊」局部舊貌,讓當時影響攝影界迄今近半世紀的機構,再度呈現在觀眾面前,而當時參與盛會的吳東興先生,被與會攝影同好力邀為台灣攝影共同努力,因而創辦了「新光三越國際攝影大賽」(後更名為SKM PHOTO新光三越國際攝影大賽),每年透過競賽與多元展演形式,鼓勵台灣攝影新秀持續投入影像創作的行列。
「SKM PHOTO新光三越國際攝影大賽」有別於一般攝影比賽,以五張系列作品敘述一則影像故事,不限創作題材、不受年齡國籍限制,凡對影像創作有興趣者皆可報名參加,為的是彰顯攝影師的自我創作風格以及透過鏡頭展現影像敘事張力,提供影像創作者每年挑戰自我、與攝影同好一良善交流之公開發表舞台,並每年舉辦「SKM PHOTO新光三越國際攝影聯展系列活動」,凡競賽得獎作品皆有機會於新光三越北中南巡迴展出,與享譽國際攝影名師同台展出,達國際交流與推廣之目的;自2007年活動創辦以來,吳東興先生每年發表新作參與展出,以達拋磚引玉之效、鼓勵更多人投入攝影創作,期待未來台灣攝影界有更多新突破,猶如當年「美而廉藝廊」見證臺灣攝影發展之重要里程。
1961年「森林旋舞曲」,是吳東興先生於求學期間為追逐攝影光景、獲獎肯定的重要開端,而後開始更加熱愛攝影,並於隔年於台北美而廉畫廊與黃則修先生共同舉辦之「被遺忘的樂園-野柳」展覽,每當吳東興先生講述拍攝「被遺忘的樂園-野柳」系列作品所經歷的故事,眼中總是散發出如少年般興奮的神情,為了追逐自然光景的千變萬化,無論是和風日麗、寒風侵襲、春暖花開、飄風苦雨、甚至在強颱來襲也從不缺席,只為紀錄下他心中的「樂園」、盡情享受攝影當下所帶給他的無限感動;本次特別以「光景」為主題,回顧吳東興先生自2007~2020年於公務繁忙之餘所創作之經典創作,透過他留下的珍貴影像,讓我們重溫「SKM PHOTO新光三越國際攝影活動」創辦人-吳東興先生眼中最美麗的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