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力》別一直幫孩子英翻中!靠英語翻身的他:要孩子學好英語,爸媽請做對這4件事

砸了大錢、花了時間,孩子卻還是學不好英文?專家直言,許多台灣家長對英文學習的觀念不夠正確,其實,在生活中創造情境、陪伴孩子接觸英文固然是好,但大人別急著當孩子的老師,字字句句都幫忙英翻中。

更別在幫孩子翻譯時,還特意用超級完美、合乎邏輯又通順的中文。希平方創辦人曾知立強調,「翻譯思維」是學外語最大的陷阱,當孩子每次看到英文時,腦中都在想著「這翻成中文,要怎麼說呢?」,就永遠陷在中文語法中,很難真正有好的英文語感。

他建議,大人要戒掉翻譯思維,試著讓孩子有機會用英文的邏輯去思考,自然而然產生英文語感,才有機會真正學好英文。

此外,有很多父母會擔心「我自己英文都不好,怎麼帶孩子學英文?」曾知立認為,最好的解方,就是「父母當孩子的同學」,把握親子共學的契機,也趁機學好英文,他強調,語言學習永遠都不嫌晚,大人只要有心、用對方法,還是能看到學習成效的。

曾知立從小就愛打籃球,夢想著能去美國打NBA。雖然不適應台灣教育體制,在大二時就休學,但因為父親曾「魔鬼訓練」他與弟弟的英文,底子好,退伍後他還是一次就考過托福,到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就讀。拿到經濟學學士學位後,順利找到工作,直接留在矽谷就業。

2012年時,弟弟曾知業邀他回台共同創業,兩兄弟把曾爸爸當年教他們英文的方法,轉化成線上學習系統。目前,希平方有超過五萬個付費會員,每年營收逾一億元,曾知立近期還出版《英語自學關鍵教練》一書,分享英文學習心法。

 

陪伴孩子學英文,掌握4關鍵

曾知立的女兒今年五歲多,他觀察,台灣父母對英文教育很重視,也願意投入資源,但不見得都有好結果,其實,只要掌握四個基本關鍵,就能讓英文學習事半功倍。

1、沉浸式學習,如母語般密集接觸

沉浸在英文環境中,如母語般密集接觸,是非常有效的,畢竟,任何新技能,只要模仿久了,就能成功內化。「既然台灣沒有學英文的環境,那父母就必須費心打造情境,」曾知立說,以他的女兒為例,平常看卡通、看影片,都會挑英文的,他如果有空,也會跟女兒說英文。

但當女兒聽不懂時,他也不會特意把英文翻成優美通順的中文,避免女兒只學到中文邏輯。比方說,「I went to school yesterday morning at 7 o'clock.」他會向女兒解說成「我去上學,昨天早上七點。」

甚至有時也不一定要用中文說明,可以用英文說明,或用動作、表情、圖片、影像等,引導孩子理解。曾知立強調,當年他的父親也是這樣教他的,主因就是希望他能按照英文語序去理解,才能真正熟悉英文的思考邏輯,有好的英文語感。

 

2、投孩子所好,善用重複的力量

曾知立的父親靠自學精通英文、阿拉伯文、德文等等,曾爸爸發現,一個單字只要查過五次,就能真正記得,「我爸是靠土法煉鋼,後來我才知道,原來在19世紀,德國心理學家艾賓豪斯提出的『記憶遺忘曲線』,就提到了多次複習,能讓腦中的短期記憶變成長期記憶。」

有意思的是,大人學語言需要刻意複習,但多數孩子原本就很愛重複自己有興趣的東西,比方說,可以重複看同一本繪本、同一齣卡通、聽同一首歌好幾次,「像我女兒,就會不斷聽《冰雪奇緣》的主題曲!」曾知立認為,這對學英文是非常有益的。

家長能做的,就是讓適合的學習素材,巧妙的出現在孩子的生活中,甚至投孩子所好,選購相關的學習資源,例如孩子喜歡公主、喜歡恐龍、喜歡汽車,就選相關主題或有相關元素的英文繪本,讓孩子自然而然的接觸。

 

3、適性學習,但不畫地自限

有些家長很在乎孩子什麼年齡該學什麼單字、該看什麼書,其實,不必過於侷限。曾知立舉例,他女兒最近看影片學到「family」這個詞,前陣子也學過「before」跟「after」這兩個詞;有天,女兒突然問他:「Who are before you and mom?」

曾知立愣了一下,就回答:「Okay. That's Grandma and Grandpa. They are my parents. They are before Dad and Mom.」女兒又問他:「Who are before Grandma and Grandpa?」他就答:「Grandpa and Grandma also have parents. They have their mother and father too. They are all our ancestors. 」

Ancestor是祖先的意思,有些人會覺得這不是五歲孩子要學的單字,但在這種情況,碰到就學,也無妨,曾知立還趁勝追擊,跟女兒一起看恐龍演化、人類演化的影片,女兒後來還學會了evolution、evolve等單字。

 

4、找到學習動機,創造學習的意義感

找到學習動機,是最難的一點。曾知立回想,自己當年學英文的動機,是很愛籃球、很想去美國打NBA,「雖然我到美國第一天,就發現連路人的籃球都比我好,放棄了NBA夢,但英文底子已經打好了,能繼續追尋別的理想。」

至於他的父親,則是因為祖父早逝,家境貧困,常連飯都沒得吃,十多歲時就離開家鄉花蓮,北上闖蕩;最後曾爸爸決定做貿易,為了搶得先機,陸續自學學成英文、阿拉伯文與德文。

曾知立回想,曾爸爸學英文的起點,是到牯嶺街舊書攤,花五元買了20本二手的讀者文摘,邊查字典邊看,硬啃進去,也曾把英文廣播錄下來,反覆播放,「我爸常說,只要聽壞了四台收音機,就能學會一種語言,這是他的親身實驗!」顯然,有了動機,學習的任何困難都能有動力克服。

雖然要找到專屬於孩子的學習動機並不容易,但父母不能放棄,可以帶孩子廣泛接觸各種事物,也可以讓孩子知道世界有多大,更可以引導孩子描繪未來的夢想,重點是,讓孩子知道,英文就像翅膀,能幫助你飛到想去的地方。

曾知立小檔案
出生:1982年
現職:《HOPE English 希平方學英文》創辦人暨執行長
學歷: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GMBA碩士、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經濟學學士
經歷:美國高爾夫球服飾品牌《monterey club》國際採購
英語程度:TOEIC 965分

照片提供:曾知立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延伸閱讀

回到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