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兒少ADHD患者可能高達22萬人》因為擔心小孩被「貼標籤」,而不就醫診斷及治療,反而是一種疏忽

你家也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嗎?他們可能無法完成老師、家長或他人交辦的事務;常逃避、不喜歡或拒絕參與需要持續使用腦力的工作;在位子上無法安靜地坐著,身體動來動去;在問題尚未問完前,便搶先答題,經常中斷或干擾其他人......。

根據衛福部委託專家執行的台灣流行病學調查研究,兒童和青少年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盛行率可能被低估許多,實際患者人數可能為已就診人數的3倍,平均每個班級約有2~3位患者。

該調查研究顯示,台灣學齡兒童與青少年達ADHD診斷標準的比例高達8.7%,約為22萬人;然而,對比健保資料庫針對9~13歲學童的統計數字,盛行率僅2.44%。換言之,可能高達15萬多名ADHD學童沒有接受相應的診斷與治療,將對認知學習及人際相處等產生重大影響。

國內外ADHD專家、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高淑芬表示,一般社會對於ADHD的迷思多,容易給學童貼上標籤,「有些家長難以接受學童的失序行為,將其實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症狀,歸咎於學童性格或學校管教方式,因而延緩學童就醫的比例。」

 

ADHD是大腦的生理疾病,不治療反而是一種疏忽

ADHD是一種大腦的生理疾病,主要是腦部多巴胺或正腎上腺素分泌功能不足所造成,導致注意力不集中、過度活躍、衝動行事不考慮後果等。由於患者的部分腦區發育比一般人慢,因而會有不合年齡的行為表現,也會伴隨情緒調節或執行功能不佳等問題。

倘若父母擔心小孩被「貼標籤」,無法正視小孩在家和學校具有ADHD相關症狀,同時持續6個月以上,且影響到日常生活的「功能性」問題,例如經常不慎受傷、學校功課跟不上、容易與人發生爭執衝突等,有專家會認為,遲遲不肯就醫診斷及治療,反而是親職上的疏忽。

有關ADHD常見的迷思之一是吃「過動藥」就像在吸毒或會讓小孩變笨。高淑芬指出,藥物治療自1955年起就是證據力最佳的治療方式,幾十年的實證研究顯示可以有效減少症狀,並在課業、同儕相處、環境適應、家庭功能都能有更好的表現。

但據了解,ADHD患者通常平均治療不到半年(約4~6個月)就未能持續,主要的停藥原因是療效不彰、副作用明顯。除副作用易導致學童頭痛、食慾下降、睡眠不安穩外,藥效覆蓋時間難以與學童上課時間做配合,也是令家長感到相當苦惱的地方。

 

家庭、學校、醫療攜手,幫助學童發揮學習能力

「如何幫助學童發揮本來的學習能力是治療的重點,」高淑芬談到,使用藥物治療ADHD能夠幫助學童改善大部分的行為,父母應與醫師充分討論,選擇最符合學童需求的藥物,才能避免副作用明顯或療效不彰使得治療中斷,給孩子一個公平、身心健康、快樂成長的環境。

目前台灣治療ADHD僅有兩大類藥物受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核准,最常見為中樞神經興奮劑(MPH),又可分為速效劑型(藥效僅能維持3~4小時)與緩釋劑型(藥物起始作用時間慢、消退時間也慢)。此外,已有台灣自行研發、結合速效與緩釋優勢的全新劑型出現,並於今年8月納入健保給付。

不過,高淑芬強調,對ADHD學童來說,除了在學校的時間需要藥物治療來改善症狀外,還必須要家長、校園、醫院三方配合,才能讓學童的照護更為全面。

目前在陽明大學攻讀博士班五年級的鄭中遠,從小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飽受學習效率低的困擾,例如半小時可以寫完的作業,卻需要從放學寫到深夜。但因為有媽媽的耐心陪伴、學校老師和同學的理解接納,以及專業醫療的支持,才能夠在求學之路有優異的表現。

愛與包容的家庭環境、友善的校園及穩定的藥物治療,堪稱是ADHD治療的黃金三角,缺一不可,」高淑芬說。

 

圖片來源:Unsplash

數位編輯:王惠英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延伸閱讀

回到
本期
★填問卷
領$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