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

破解疫情關鍵:迅速病原鑑定、持續監測病毒變異

撰文記者 彭梓涵
日期2021-01-16
(圖左:林口長庚醫院病毒檢測中心主任施信如、圖右:臺中榮總感染科主任劉伯瑜醫師)
報導/彭梓涵、巫芝岳
 
今(16)日,圖爾思生技攜手中央研究院、臺大醫院舉辦第五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論壇五,則以後疫情時代為主題,邀請林口長庚醫院病毒檢測中心主任施信如、臺中榮總感染科主任劉伯瑜醫師,分享其在疫情間在新冠病毒研究與經驗。


持續監測病毒變異 隨時調整防疫策略

 
林口長庚醫院病毒檢測中心主任施信如(攝影/巫芝岳)

林口長庚醫院病毒檢測中心主任施信如表示,林口長庚醫院病毒檢測中心1999年獲衛福部核准「病毒性感染症合約實驗室」即開始負責相關的病毒檢測,提供桃園、新竹及苗栗地區的病毒學實驗診斷服務。
 
去(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因鄰近機場,也成為桃園機場入境旅客的新冠肺炎病毒採檢,疫情發展之初來自機場的檢體大量湧入,施信如與團隊從檢驗中發現,來自中國東亞地區、美國、澳洲,還有歐洲地區患者病毒株會各自成一家。
 
但來自中東的病毒株卻獨樹一格,而當時因中東疫情尚未爆發且檢驗量能較低,施信如團隊對中東病毒序列獲得較少資訊。
 
但隨著疫情不斷擴散,中東感染人數上升,她也進一步再將過去病毒株序列進行比對,發現病毒株已出現許多差異。
 
目前各地也陸續傳出不同變種病毒株,學者研究也發現,新冠病毒在棘蛋白(spike protein)上614的位置突變,會更適應宿主、溫度變化。
 
另外像是南非的變種病毒,累積許多變異,研究也發現其在N501Y、E484K、K417N的突變,雖然會增加受體ACE2的結合,不過幸運的是現在已經批准的疫苗仍有保護力,但還需進一步進行動物臨床試驗,才能了解病毒變異造成的影響。
 


更精準、更快速 mNGS有望改寫病原體鑑定流程 

臺中榮總感染科主任劉伯瑜醫師(攝影/彭梓涵)
 
臺中榮總感染科主任劉伯瑜醫師,介紹了在新冠肺炎(COVID-19)過去後的「後疫情時代」,在感染科的診斷、發現病原體方面,新興的基因體技術能提供何種幫助。
 
劉伯瑜表示,從過去SARS、伊波拉病毒到當今的COVID-19,面對新興疾病的大流行,人們能否迅速找出病原體,是相當重要的關鍵。
 
劉伯瑜說,病原體的發現與鑑定,在人類歷史中是相當漫長的過程。從虎克發現細胞,到人類發現某些微生物是會致病的病原體,就花了200年的時間;而如今在感染科中,檢驗病原體的方式,仍多建立在「培養」上。然而,2018年一篇針對肺炎感染的研究顯示,目前所使用的工具,都仍難以準確發現感染源為哪種細菌。
 
SARS在2003年流行時,多數是靠臨床表徵診斷病人,經歷了5個月才有基因定序結果出現,而本次COVID-19僅在數天內就產出基因定序,確定病原體。
 
常規透過血液培養尋找病原體,需花費72小時以上才能完成;但若透過宏基因組次世代定序技術(metagenomic NGS, mNGS),不但能大幅節省病原體鑑定時間,因不會受個別病原體培養難易的限制,結果也更加靈敏。
 
劉伯瑜的團隊也已將mNGS用於肺炎、糖尿病傷口感染的病人。他表示,隨著未來資料量累積越趨龐大,基因體相關科技將對臨床診斷帶來顯著幫助,期望未來能因此讓更多病人受益,甚至改寫教科書。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