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益生菌2.0大未來:人體微生物逆轉疾病的全球新趨勢

益生菌2.0大未來:人體微生物逆轉疾病的全球新趨勢

  • 定價:450
  • 優惠價:7315
  • 優惠期限:2024年04月09日止
折價券 領取折價券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全球醫學大熱門•暗黑世紀光明解方
台灣第一本全面解析益生菌的重量級專書
亞洲益生菌權威30年研究總集成
超越腸道研究範疇,「人體百兆共生菌」神助攻、強化身體韌性

  ★讓你三觀大改、掌握最新微生物體醫療技術的動態趨勢
  ★用科學數據教你養好「體內百兆微生物」的不生病計畫
  ★以專業評比剖析「市售益生菌產品」最可信賴的保健指南
                                                                                                                                                         
  人體微生物失調,是現代瘟疫蔓延最大加速器。如何自求多福,成為可生存的「適者」?必須具備相信科學數據的益生菌2.0新思維!本書作者費心整理數十年研究試驗之成果,集結全球各國先端益生菌研究發展現況,並與世界頂級專家交流,高規格評比市售益生菌產品之品質,詳細解說不同菌株對於各項疾病的預防與改善效果,希望能讓讀者見識到最先進的益生菌株及罕見功能,找到最適合個人的保健產品,並用正確的方法補充益生菌,學習觀察與優化自己體內的百兆共生菌。人體共生菌決定我們的健康和壽命,當共生菌失衡﹅失守時,人體的生理健康乃至心靈也會隨時崩潰。益生菌扮演後援軍的角色,介入時機﹅菌株種類與數量,什麼體況與病情該如何調整劑量﹖益生菌2.0的思維,是一門人人都得學會的自我保護課程。

  本書深入解析大自然界看不見的巨大力量,人體內天天上演的「共生菌」與「病原菌」激烈戰爭。全球醫療緊繃紅色警戒,現代人「體質」與「精神力」皆快速黑化,我們能做的是:相信科學數據、不隨便跟著感覺走;認識優質益生菌,增加免疫力後援,保護與壯大體內共生菌。

  ▲重新發現你的百兆共生菌
  .人體有百兆以上的共生菌。一口唾液裡每毫升約有上億隻微生物。我們平均一天向外界散發出大約四千萬隻細菌和七百萬隻真菌。

  .人類基因數量與小小的果蠅相仿,只有兩萬多個基因,而人體共生菌的基因體總和,卻是人類基因體的千倍以上!

  .腸道中的嗜脂陰性菌,其實是幫我們回收消化不完全的脂肪,避免浪費資源,結果因為我們實在吃太多脂肪,嗜脂菌大量繁殖,引起全身慢性發炎,它們無端被歸類為壞菌,真是太冤枉了。

  .自然產與剖腹產的寶寶會承接不同共生菌。自然產的嬰兒,腸道、皮膚、口腔,都有來自母親陰道的乳酸桿菌、普氏菌、斯尼斯菌等。剖腹產的嬰兒,則多的是金黃色葡萄球菌、棒狀桿菌、丙酸桿菌等來自母親皮膚的菌。

  .母乳不但有菌,種類還多達近千種。母乳中還有大量的母乳寡糖,是最適合嬰兒腸道菌的絕佳益生元,也就是滋養腸道菌所需的營養來源。

  .90%的疾病都和人體共生菌有關。腸道菌的影響不只侷限於腸道,而是遍及全身。青光眼、視網膜病變、黃斑部病變等眼睛病變,都和腸道菌有關。

  .飲食習慣和環境對於腸道菌的影響,大過於遺傳基因。以高纖飲食為主的哈扎族,腸道菌中分解纖維的普氏菌多達60%。家裡養狗的孩子腸道菌相較豐富,較少感染呼吸道疾病。

  ▲超前布署!用益生菌養好人體百兆共生菌
  .歐美有80%以上的醫生會推薦使用益生菌,對益生菌越了解的醫生,推薦意願越高。

  .優質益生菌都有改善排便、幫助消化、增強腸道蠕動等核心功效,至於免疫過敏、代謝調節、神經心理等,則是特殊菌株才有的高階功效。

  .益生菌對健康的好處說不完:有助預防流感、減輕症狀、提升流感疫苗效力。還能降低口腔病菌,改善發炎,預防牙齦炎或牙周炎效果優於預防蛀牙。口服益生菌會提升整體黏膜免疫力,有助於在泌尿生殖道中對抗病菌感染。抗生素配合特定益生菌,治癒率極高。

  .益生菌為精神疾病防治帶來新契機!憂鬱症、巴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自閉症、過動症、妥瑞症、蕾特氏症等,這些症狀共通的關鍵詞是:免疫、發炎、腸道菌,因此都有益生菌介入的機會。

  .掌握益生菌產品選購使用的關鍵知識,買對產品,吃出健康。例如:坊間流行自己製作優酪乳,若使用「市售優酪乳」作為菌母時,發酵菌(嗜熱鏈球菌與保加利亞乳桿菌)會優先生長,但「功效菌株」難以生長。一般市售的「DIY專用菌粉」,也多半不含功能型益生菌。所以DIY優酪乳,喝不到最重要的「功效益生菌」。如果使用低品質或由親友分讓來路不明的菌母,也可能發酵力太弱,萬一「雜菌」長出來就麻煩了,所以不推薦DIY優酪乳。

本書特色

  1.亞洲益生菌權威蔡英傑博士,帶你看見益生菌2.0發展新趨勢
  作者嘔心瀝血整理數百篇論文,讓你立即掌握數十年研究試驗之成果,以及全球各國先端益生菌研究發展現況。

  2.超越腸道範圍,更詳實的抗病編組「人體百兆共生菌」導覽書
  人體由大約六十兆人類細胞及一百兆微生物細胞組成,這些共生微生物介入身體的生理生化反應,決定了我們的健康。像是子宮頸共生菌九九%皆是乳酸桿菌,保衛傳宗接代的子宮;眼結膜的共生菌則與眼睛免疫系統共同對抗病菌入侵。

  3.益生菌產品12大龍頭企業、50支王牌菌株,專業評比暨選購最可信賴指南
  新的益生菌保健思維,就是不再順著感覺走,而要相信科學數據怎麼講。作者以專家角度詳細解說益生菌的核心及高階功效,以及不同菌株對於各項疾病的預防與改善效果,幫助讀者找到最適合個人的保健產品。

  4.16個益生菌產品選購使用,12項坊間&網路流傳的迷思與誤解,一次釐清!
  很多人以為益生菌會被胃酸殺滅,吃了等於白吃。其實好的菌株通常都蠻耐酸的,而且在生產加工時,還會經過相當的「包埋」保護,耐酸性都不錯。

  5.運動醫學陳俊忠╳代謝科宋晏仁╳小兒科周宜卿╳腸胃科張振榕╳營養學吳映蓉,各領域專家全方位剖析益生菌
  營養學博士吳映蓉強調,我們吃的食物除了要滋養身體外,還要讓共生在腸道中的細菌喜歡才行,像是每天吃不同顏色的植物性食材,就可以補充植化素這種益生元。

名人推薦

  王進崑/中山醫學大學營養學系教授
  李宏昌/馬偕兒童醫院院長
  吳俊穎/台灣微菌聯盟理事長
  陳鴻震/科技部生科司司長
  蘇遠志/台灣大學名譽教授
  (以上按姓氏首字筆畫排列)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蔡英傑


  日本東京大學農學博士。

  現任:陽明大學產學講座教授、亞洲乳酸菌學會聯盟院士、台灣乳酸菌協會名譽理事,以及益福生醫公司、揚生生技公司、惠生研生技公司等多家企業科技顧問。

  曾任:陽明大學生化所所長、醫學系生化科主任、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教授,東京大學生物科技系客座教授。

  創設:台灣乳酸菌協會(擔任第一、二屆理事長)及亞洲乳酸菌學會聯盟(擔任第二、三屆會長)。

  著有:《你不能沒腸識》、《腸命百歲》系列。
 

目錄

〔推薦序〕益生菌2.0時代已到來 蘇遠志
〔推薦序〕益生菌在精準醫學扮演重要角色 王進崑
〔推薦序〕一次掌握益生菌正確概念 李宏昌
〔推薦序〕一般人也能懂的人體微生物科學 吳俊穎
〔推薦序〕以微生物對抗疾病的新策略 陳鴻震
                                    
作者序:成為具備理性及知識的益生菌愛好者

對抗病毒,重點就在增進免疫力!
序章 強化韌性與免疫:後新冠疫情的新思維

益生菌可間接調節韌性及免疫
提升大腦功能,可善用精神益生菌
益生菌2.0新思維:不重感覺,相信證據
想老化回春?在未病狀態就要保健

蛤!益生菌的曾祖父是「乳酸菌」?
第1章 乳酸菌:被時代耽誤的健康聖品

乳酸菌帶動了人類文明的發展
釀酒失敗!巴斯德捕獲野生亂入菌
多喝優酪乳!梅契尼科夫打造乳酸菌健康好形象
濫用抗生素,超級病菌大反撲
傳承梅契尼科夫理念的達能與養樂多

不只腸道菌,人體全身的微生物都會影響免疫力
第2章 你的「微生物體」夠強大嗎?

什麼是「微生物相」與「微生物體」﹖
美國擊發第一槍――人類微生物體計畫
你變,我就變!共生菌與人類共同演化
共生菌傳承,母親是關鍵第一人
微生物,決定你的健康
共生菌的強盛與失衡,造就現在的你

全球產官醫學臨床實證+高規檢驗
第3章 崛起的益生菌2.0

什麼是益生菌?
益生菌有哪些健康功效?
益生菌為什麼有益健康?
新世代益生菌:腸道是新菌株寶庫
益生菌點將錄:國際龍頭企業與王牌菌株
第一線醫護專業人員對益生菌的看法
益生菌家族好夥伴:益生元、合生元、後生元、類生元

優化身體抵抗力和復原力就看它!
第4章 用益生菌為健康神助攻

呼吸道疾病:「新冠肺炎+流感」,有多少人挺得住!?
腸胃道疾病:腸治久安,全身才能平安
口腔保健:十八歲以上台灣人「牙癌」罹患率高達八成!
皮膚保健:對抗老化、異位性皮膚炎、皮膚癌
骨頭保健:停經婦女最重要的健康課題
癌症:益生菌對免疫療法有加分效果
代謝症候群:腸道菌失衡,導致百病叢生
泌尿生殖道:益生菌有助於預防泌尿道感染

微生物居然可以趕走壞情緒!
第5章 精神益生菌帶給身心正能量

你是「微鬱一族」嗎?
最振奮人心的精神益生菌:關鍵大廠與王牌菌株
益生菌帶來精神疾病防治新契機
菌腦腸軸:通往人類新希望的祕徑

破解錯誤迷思與網路謠言,買對產品,吃出健康
第6章 益生菌使用的關鍵Q&A

發酵乳怎麼挑﹖破解含菌量的迷思
益生菌「粉粒、錠劑、膠囊」比一比
吃益生菌的最佳時機
益生菌的「定殖」與「依賴性」
坊間&網路十二項迷思,一次釐清

結語:不重感覺,相信數據

〔專家建言〕啟動益生元最佳食癒力 吳映蓉
〔專家建言〕人體微生物:治癒疾病的新曙光 宋晏仁
〔專家建言〕妥瑞症患者的憂鬱可望有解 周宜卿
〔專家建言〕健康或生病,取決於腸道菌相 張振榕
〔專家建言〕益生菌也能提升運動表現 陳俊忠

參考資料

 
 

作者序

成為具備理性及知識的益生菌愛好者


  乳酸菌與千萬年來人類文明同步發展,滲透入我們生活的每個層面,近百年來,在眾多科學家與企業持續努力耕耘下,建立了今日益生菌的學術深度以及產業規模。很少領域像益生菌般受到大眾關注,由學術研發、產品開發生產、市場經營銷售、媒體宣傳、法規監管,一直到相關的醫護營養專家等,整個「益生菌社群」(community)都與社會大眾息息相關。益生菌社群的核心絕對是一般民眾,是消費者。做學術研究要負責的對象,是學術良知,但也是民眾健康,做企業經營要負責的對象,是股東,但也是民眾健康。

  國際益生菌與益生元聯盟(ISAPP)網站上,有篇文章談二○一九年益生菌面對的挑戰是:如何將越來越豐富的科研成果,有效且正確地傳遞給民眾。作者舉出幾點對策,如做好科學研究、深研菌株生理機制、資訊透明化等,最令我有感的是對民眾的「教育教育再教育」。在微生物體研究帶動下,益生菌的研發近幾年進展飛快,知識日新月異,我認為需要教育再教育的不僅是民眾,還包括整個益生菌社群的成員,生產的、營銷的、媒體的、醫護營養、研發教育、各級監管官員,都需要教育教育再教育。

  阿姆斯特丹大學紀斯(Geest)教授於二○二○年針對西歐及北歐八國一三一八名家醫科醫生,以電話訪問調查他們對益生菌的認知,結果有八○%以上的醫師會推薦益生菌,而且對益生菌越了解的醫生,越願意推薦。在電訪中,許多醫生提到現在益生菌菌株繁多,功效研究進展太快,他們需要吸收更多正確知識。醫生直接面對病患,他們的意見全面受到民眾尊重,連醫生們都感受急需益生菌知識補充,更何況是其他益生菌社群成員呢?直接監管益生菌產品的各級官員們,如果沒有充分的益生菌知識,如何下正確判斷,如何避免扼殺踏實守法的良幣,縱放善走偏鋒的劣幣?行銷人員若沒有充分的益生菌知識,如何能從心所欲地推銷,又能不踰法規及良知良能之矩,生產企業若沒有充分的益生菌知識,如何能精益求精,製造出高品質又能獲取合理利潤的產品?

  在構思這本書時,對這本書的內容屬性、目標族群一直舉棋不定,究竟是要根據多年前出的《你不能沒腸識》,寫一本以普羅大眾為對象,但融入最新科學新知的科普書,還是趁無法出國,難得有充分時間收集研讀資料,好好地寫一本深度廣度兼具的益生菌專書。寫著寫著,就寫出這本我認為適合益生菌社群所有成員、知識成分極高的益生菌專書。

  我常說現在是「益生菌2.0」的時代,我們要如何跟上益生菌科技進展的腳步?我提出的答案是:「期待可以更高,檢視必須更嚴」。所以,學界卯起勁來,深耕基礎臨床研發,企業卯起勁來,提升產品品質,政府管理單位也毫不留情,加強管理。消費者呢?現在益生菌的功能研究日新月異,研究論文每年好幾千篇,對益生菌的期待早就遠遠超過腸道健康了。重要的是,當期待拉得更高時,消費者更應該學習如何拿起放大鏡,嚴格地檢視益生菌,這本書就是大家的放大鏡,要有正確扎實的知識,才能夠正確地評價、嚴格地檢視。所以我為這本書設定的目標族群,絕不限於研發、生產、行銷、管理等專業人員,也包括所有願意深入理解益生菌、享受益生菌的普羅大眾。

  多年前,日本乳酸菌學會邀請我在他們的二十週年紀念研討會上演講,還要在特刊上寫祝賀文,我為祝賀文下了個標新立異的題目:「Linking Asia LABphilia to Benefit」,結合亞洲所有乳酸菌愛好者一起來造福,LABphilia是自創語詞,LAB是乳酸菌簡寫,philia在希臘文是理性的愛,相對於無私的愛(agape)、情慾的愛(eros)、及親情的愛(storge),LABphilia是指那些因為深入理解乳酸菌,而喜愛乳酸菌、喜愛益生菌的人。我自己就是一位超級益生菌愛好者,我研究益生菌、推廣益生菌、享受益生菌。希望大家因為讀了這本書,深入理解益生菌,因而成為LABphilia,成為具備理性及知識的益生菌愛好者。

  在序章中,我談個人健康的「韌性」,以及在後新冠疫情的新常態下,對益生菌該有怎樣的新思維,簡單說就是吃益生菌時,「不再順著感覺走,而要相信科學數據怎麼講」,這一章非常難寫,因為我要說服你,吃對的益生菌,即使感覺不到功效,也要繼續長期地吃,而思維模式的轉換本來就不容易。接著第一章我由乳酸菌的歷史講起,談益生菌之父梅契尼科夫的「樂觀腸道長壽學」。第二章講的微生物體,是現代人必備的知識,如何由母親獲得微生物體,身體各部位的微生物體如何影響健康,太多有趣新奇的知識,我有把握都是讀者不容易獲得的知識,非常有趣而且重要。接著第三章開始進入益生菌核心,由益生菌定義演變講起,為什麼益生菌有益健康,有哪些重要菌種菌株,介紹由微生物體研究衍生出來的新世代益生菌,國際及國內有哪些重要菌株,醫生們如何看益生菌,最後介紹與益生菌相輔相成的益生元,讀者們一定想不到益生元的定義,已經跳脫寡糖或膳食纖維了。接著的第四章談益生菌在呼吸、腸胃、口腔、皮膚、骨頭、癌症、代謝、泌尿等健康領域的研發現狀,最新的神經心理領域則獨立成第五章,這兩章可是整理了數百篇論文,嘔心瀝血的結晶。第六章彙整了民眾經常提問有關使用益生菌產品時的一些問題,我提綱挈領地回答。在結語中,我舉出「不重感覺,相信數據」以及「期待更高,檢視更嚴」兩句標語作為全書總結,而「教育教育再教育」更是這兩句標語的支撐。

推薦序1

益生菌2.0時代已到來
蘇遠志


  本書的著作者蔡英傑教授,於一九七三年從本人主持的台灣大學農業化學系發酵研究室畢業,後來到日本東京大學應用微生物研究所留學,於一九八二年獲得博士學位。返台後被聘任陽明大學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教授,並曾擔任所長職務。

  蔡教授多年來研究乳酸菌及益生菌的生理功能,二○一五年技術移轉在陽明大學的精神益生菌研究成果,成立益福生醫公司。

  現在益生菌的功能研究日新月異,已進入「益生菌2.0」的時代。蔡教授另設立惠生研生物科技公司,從事研發及行銷益生菌相關產品。

  本書的主要內容包括乳酸菌的歷史、微生物體發展、益生菌2.0、益生菌的基礎與健康機能、精神益生菌及益生菌的基本須知。對從事益生菌有關的產官學、市場營銷的人士,以及對益生菌特別有興趣的民眾,都有所助益。本人推薦本書可供各界參考。

蘇遠志
國立台灣大學名譽教授
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創會理事長

推薦序2

益生菌在精準醫學扮演重要角色
王進崑


  腸道是人體主要消化吸收以及微生物的大本營,而體內微生物密度最高的地方,在於迴腸末端與盲腸。千萬不要小看這些微生物,它們在人體扮演著極為重要的關鍵角色。人體腸道中的菌數超過百兆以上,我們所認知的「益生菌」,可以有效調控腸道菌相平衡、抑制壞菌、促進好菌生長。因此,益生菌可以說是任勞任怨的守護者,對人體有益無害、能夠通過胃酸與膽鹽的傷害,活著進入消化道中。

  我們出生時,各種共生菌就經由產道或其他方式進入消化道中,尤其是雙歧桿菌數量最多,但隨著年紀增長與飲食的複雜化,雙歧桿菌的數量愈來愈少,相對地,伺機菌的數量卻隨之增加。因此年紀愈大,往往腸道功能愈差,若腸道菌相又失衡,非常容易引起腹瀉或便祕等症狀,若能從飲食中額外補充益生菌,相當有助健康。

  益生菌的發展在這幾年突飛猛進,已經不再是單單改善腸胃道功能了,舉凡強化新陳代謝、預防PM2.5危害,甚至到憂鬱、腦神經退化與先天的自閉症等精神相關疾病改善,都已經有足夠科學證據證明。蔡教授英傑兄在本書中由淺而深介紹益生菌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的科學進展,相信對科研、產業界、政府及一般民眾,將帶來完全不同的震撼。同時也預告了:益生菌個人化處方,是未來的必然趨勢。益生菌在精準醫學中儼然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對人類健康的維護與促進更具有革命性的關鍵地位。

王進崑
中山醫學大學營養學系教授
國際食品科技聯盟(IUFoST)院士
國際保健營養(ISNFF)院士
中山醫學大學前校長

推薦序3

一次掌握益生菌正確概念
李宏昌


  雖然益生菌在台灣已風行多年,但筆者四十多年前剛當醫師時,對「益生菌」宣稱的療效常常一笑置之,總認為不過是江湖藥罷了……

  民國七十七年,馬偕醫院藥局進了一種活菌益生菌,經一段時間臨床觀察;很多腸胃炎病例,尤其是沙門氏菌感染,使用益生菌居然看到許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加上文獻上這類報告與討論逐漸增加,才開始重視這個新的領域。十五年前小兒胃腸科在醫院幫忙下成立了自己的研究室,陸陸續續的實驗室報告,發表了十幾篇的論文,讓我更加深對益生菌的認識。

  很多人對益生菌有過分憧憬,但也有不少傳統醫師對它仍然有質疑。益生菌的定義是:一種進到宿主(生物,含人類)體內後,對宿主產生有益健康的活菌。如是說來,號稱是益生菌的,必須要經過試驗證明對宿主有益;無法證明對宿主有幫忙的任何菌種就不能冒用這個稱謂。只是人雖是宿主之一,很多益生菌的研究卻僅限於動物實驗,沒有做大規模臨床試驗的益生菌,在人身上是否真會有這麼多好處,就還有討論餘地了。

  四年前認識蔡教授,由他的實驗室成果與研究報告知道,對於心情方面也有不同的益生菌可以幫忙。近年馬偕醫院的精神科及小兒神經科也都與蔡教授合作臨床研究,相信不久會有更令人興奮的論文出現。

  蔡教授是虔誠基督徒,他的實驗室發展出來的兩支精神益生菌(psycobiotics)菌株編號為23 與128,這兩隻菌株對人體精神上的幫忙,恰與詩篇23與詩篇128的意涵接近,蔡教授做了見證,令人感動。知道蔡教授要出版新書聊聊益生菌,我有榮幸先拜讀了。從歷史淵源談到對益生菌的正確概念、目前的研究乃至未來期望,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因此欣然答應寫推薦序,希望讀者能有很棒的讀後心得。

李宏昌
馬偕兒童醫院院長

推薦序4

一般人也能懂的人體微生物科學
吳俊穎


  微生物體是近年醫學界的重要領域,由二○○八年啟動的兩期美國人類微生物體計畫,到二○一六年國家微生物體計畫,以及歐盟等各國紛紛投入的大型研究計畫,將微生物體研究範圍由人體健康疾病擴展到環境、能源、食糧危機等領域。腸道微菌叢植入治療(FMT)是微生物體醫療應用非常成功的一環,二○一三年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認可其用於治療難治型困難梭狀桿菌感染(CDI)。我國也於二○一七年由本人發起,邀請上百位產官學專家,共同組成台灣微菌聯盟,致力於推動微生物體及FMT相關研發及醫療應用,不但制定了「台灣微菌叢植入治療專家共識」,還持續推動亞太地區的FMT專家共識。在台灣微菌聯盟努力下,我國則於二○一八年九月將FMT列入特管辦法,有條件開放為常規醫療項目,同時以新的治療方式,而不是新藥物來進行規範。

  微生物體研究的快速進展,同時也帶動益生菌產業,無論是基礎、臨床、應用,各方面都向高科技快速進化,產業規模也因此突破五百億美元。本書作者蔡英傑教授在陽明大學成立益生菌研究中心,致力於益生菌研發,特別是近十年更在經濟部研究計畫支持下,投入開發精神益生菌,而且成立益福生醫公司,推動國際市場。

  在本書中,蔡教授由乳酸菌歷史談起,詳細地談論微生物體,以及益生菌的發展,整理出許多極有參考價值的資料,例如第二章詳細地敘述人體各部位的微生物相,第四章討論益生菌在各種疾病的研究現狀,第五章則講述最新研究領域菌腦腸軸及精神益生菌的進展。蔡教授在結語中舉出「不重感覺,相信數據」以及「期待可以更高,檢視必須更嚴」兩句標語,作為全書的總結。意思是希望大家一切以科學研究結果為依據,而且以最嚴格的標準來檢視益生菌的品質,本書確實可以作為大家檢視益生菌的放大鏡。

  這是一本非常嚴謹的著作,不僅有學術參考價值,而且適合推薦給一般讀者閱讀。蔡教授的學術學養非常深厚,在台灣微菌聯盟國際研討會之中,本人多次邀請蔡教授演講益生菌相關產學研究成果,頗受與會學者以及業界專家的好評。蔡教授能夠在工作忙碌之餘,仍勤於筆耕,將深奧的學術研究成果,轉換為一般讀者可以閱讀的科普著作,這份熱情難能可貴,本人深感佩服與支持,也預祝新書暢銷熱賣。

吳俊穎
台灣微菌聯盟理事長
國立陽明大學生物醫學資訊研究所所長
台北榮民總醫院轉譯研究科主任

推薦序5

以微生物對抗疾病的新策略
陳鴻震


  本書作者蔡英傑博士曾任國立陽明大學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教授、所長、醫學系生化科主任及微生物體研究中心執行長,創設台灣乳酸菌協會並擔任亞洲乳酸菌學會聯盟會長等職,畢生投入功能性益生菌的研究及產品開發,更是教授創業將學研成果商品化及企業化的最佳典範。蔡英傑教授為台灣研究益生菌的先驅,享有台灣益生菌之父的盛名,亦是亞洲益生菌的權威。

  我們對益生菌的認識,從最初單純在腸胃道幫助消化的功能,逐漸發現益生菌與發炎疾病、代謝症候群,甚或癌症都息息相關。近幾年,隨著「菌腸腦軸線」觀念的建立,提出腸道微生物相的失衡可能與神經運動功能、心智能力,甚至精神狀態的異常、憂鬱、自閉等精神心理疾病有關,將益生菌的研究從生理拓展到精神心理的領域。因此,益生菌的研究逐漸成為顯學,需要跨領域的專業結合。

  益生菌是人體微生物相的其中一環,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人體微生物相與疾病的發生,甚或治療的效果都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科技部生科司也從民國一○九年起推動一個為期四年的人體微生物相專案計畫,希望藉由微生物相研究來發展對抗疾病策略,並鼓勵與臨床、產業或國際頂尖團隊鏈結,以帶動台灣相關生醫產業的發展。本書兼具廣度及深度,不僅可以提供一般民眾對益生菌的正確觀念,對研究學者、醫生而言,也是極具參考價值的益生菌專書。

陳鴻震
科技部生科司司長
國立陽明大學生化暨分生所講座教授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931380
  • 叢書系列:醫藥新知
  • 規格:平裝 / 312頁 / 17 x 23 x 2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摘文一:你變,我就變!共生菌與人類共同演化
 
微生物學家估計:地球的微生物總數大約是十的三十次方,海洋沉積物、陸地表面、土壤、海水等的微生物,分別是十的二十九次方。一個人身上的共生菌數量大約是十的十四次方,百兆以上,不過變動很大;上一次廁所,就損失個千百億。全球人口現在是七十八億,人類的共生菌總數達十的二十四次方,也稱得上是天文數字。
 
腸治才能久安:激烈天擇後的四大菌門

 
人體共生菌有九五%以上是腸道菌,主要分布在大腸。在日本以「腸道菌叢」來形容腸道菌,你可以想像在大腸裡面密密麻麻都是細菌,好像進入熱帶叢林般,有的附著在大腸壁上面,有的埋身在食物消化的殘渣中,將殘渣轉變製造成便便。
 
根據微生物體學研究的結果推算,所有腸道菌種類應該在一萬五千種以上,就分類學來看,九八%集中在四個門:
 
厚壁菌門:占六四%,我們關心的乳酸桿菌,全歸類在這一門。
 
放射菌門:只有三%,人人喜歡的雙歧桿菌就屬於這一門。
 
變形菌門:有八%,包括大腸菌、沙門氏菌、腸炎弧菌等病原菌,都屬於變形菌門,會變形的菌通常不好。
 
擬桿菌門:占二三%,擬桿菌可能是影響胖瘦的關鍵菌門。
 
地球環境總共有五十門以上的細菌,其中居然只有四門能住在腸道裡,意味著腸道菌在與哺乳動物共同進化的過程中,受到了強大的天擇壓力,形成很特殊的菌群結構。這四門腸道菌,如果脫離了腸道,就很難生存;同樣地,沒有腸道菌,哺乳動物也無法生存。在無菌箱中生龍活虎的無菌老鼠,因為沒有腸道菌,一出到自然環境裡,馬上就生病死亡。
 
我們再多想像一下,原始的細菌是最早出現在地球環境的生物,其他高等一些的生物,一定是在充滿細菌的環境中進行演化的。腸道菌與哺乳動物千百萬年共同演化的結果,就形成與地球其他生態系截然不同的菌群結構。腸道菌,絕對是哺乳動物演化的重要決定因子。上帝用泥土創造亞當時,所用的泥土就已經充滿了各種微生物,微生物介入身體所有的生理生化反應,是想當然爾的。

會員評鑑

3
2人評分
|
2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
|
2022/04/14
雖然蠻厚的一本書,但幾天就看完了,關於乳酸菌 益生菌都有詳細非常專業的解說,也有其他關於腸道微生物的知識,深入淺出地敘述很適合一般大眾閱讀,也提到了養樂多跟優酪乳是對人體很健康很好的飲品,後面的章節也大略介紹台灣市面上的優酪乳含有那些菌種,比如ab優酪乳 林鳳營優酪乳....等等,很棒的一本書,非常推薦
展開
user-img
0.5
|
2021/12/11
整本書其實就是在置入自創的益生箘品牌....後面幾乎都是快速翻過無需細看,建議至圖書館借閱即可。

以上
展開
 

特惠贈品

載入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博客來|日文】日文美好生活風格書展,參展書任2刊9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共和國截止加碼
  • 天下雜誌
  • 時報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