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輸在起跑點」這句話對孩子來說太沈重!專家提醒:9個你不知道的教養迷思

幼兒園沒學注音以後會跟不上?都沒排才藝課程可能會輸在起跑點?總是叮嚀孩子要認真讀書、勤能補拙?其實,這些大家習以為常的觀念,並不完全正確,父母太用力緊盯,反而有可能打壞孩子的學習胃口,讓孩子焦慮甚至憂鬱,不可不慎。

孩子的學習狀況,總是父母的關注焦點。其實,如今的世界瞬息萬變,終身學習已是主流的因應之道,如何從孩子小時候起,就呵護好他的學習動機,才是父母最重要的任務;如果只是追求短期速效的學習成果,卻扼殺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引發焦慮情緒,無異於殺雞取卵,反而對孩子的未來沒有好處。

《未來family》彙整出以下9個關於學習的迷思,並請來專家解惑,分享其專業見解與經驗;孩子的學習就像場馬拉松,如何讓孩子願意學、開心學,是所有父母要緊的課題。

 

迷思1:幼兒園都在玩,很浪費時間,不如學一下注音、英文…

正解:生活自理、人際互動等,是更關鍵的發展任務。

台北市日新國小附設幼兒園主任鄭雪芬說,有些父母會有「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的觀念,但其實這是個迷思,必須破除,「對幼兒園的孩子來說,這句話太沉重了,而且多數時候是大人覺得『應該給孩子學些什麼』,而不是從孩子的需求出發。」

就兒童發展的觀點來看,在幼兒園階段,孩子有更重要的學習任務,包括生活自理、情緒、表達、人際互動等等。以生活自理為例,鄭雪芬說,像穿脫衣服鞋襪、擦桌子、掃地、摺衣服等,不僅能讓孩子學會照顧自己,在過程中,還能讓孩子獲得成就感、累積自信心;至於團體生活,則有助於孩子練習表達、情緒控管,也能在真實的同儕互動中,學到社交與人際技巧。

幼兒園近年來以統整性課程為主流,並不強調分科教學,鄭雪芬舉例,像有些幼兒園在大班階段的學習區中,會設有「幼小銜接區」,孩子能在裡面畫注音符號、認識自己與同學的名字,自然而然的接觸注音符號。

 

迷思2:孩子愛動來動去、東摸西摸,沒有用處,應該去做點有用的事情如看書、畫畫…

正解:自由探索對孩子也很重要,能體會專注、甚至有助於發現天賦。

「留白對孩子是很重要的!」鄭雪芬指出,有時孩子看似沒有在做什麼,但他可能頭腦裡面正在運轉,想著這個樂高怎麼組合、那個積木怎麼搭建等,又或者是在想自己剛剛做了什麼、等一下要做什麼,大人認定的「東摸西摸」,對孩子來說,是種自由探索。

如果真的想關心,鄭雪芬建議,大人可以跟孩子聊聊,問問孩子「在做什麼?」、「等一下想做什麼?」聽聽孩子的想法,但別評價;她提醒,並不是學才藝才叫學習,如果大人能提供孩子豐富的環境(例如圖書、創作材料等等),孩子是有能力自己去探索、自己去玩出名堂的。

在自主遊戲的過程中,孩子可能會發揮創意、可能會用到小肌肉,這些都是關乎未來學習的重要奠基;也可能找到非常專注投入的活動,達到心流經驗(flow),而這正是天賦探索的重要線索。

 

迷思3:把握孩子的任何空檔,把才藝課程排滿滿…

正解:可能淪為趕行程,讓孩子對學習無感,仍需留點空白時間。

同樣是受「別輸在起跑點上」的觀念影響,許多父母從孩子小時候開始,就安排許多才藝課程,這個情況近年來還因為雙薪家庭盛行、父母行程忙碌,有愈來愈嚴重的趨勢,甚至有才藝班會負責到校接孩子、或提供把孩子從A才藝班接到B才藝班的服務。

但如果用學才藝來塞滿了孩子的時間,很容易讓孩子只是趕行程,或是身心疲累、或是人在心不在,對學習的內容無感;多數專家都建議,還是得讓孩子擁有一些空白時段,不需要學習才藝或特別做什麼事情,可以自行安排、自行規劃,也別忘了盡量多陪伴孩子、多良性互動,別讓父母的角色只剩付學費跟接送孩子往返各才藝班。

 

迷思4:愛拿孩子的成績、學習表現等等,跟其他人做比較…

正解:容易傷害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導致孩子較退縮、悲觀。

總覺得「別人的孩子比較優秀」,是東方父母常見的通病,但其實,如果長期被大人拿來跟別人比較,在言談過程中,孩子難免會感受到負向氛圍,覺得自己是不夠好的人,久而久之,孩子個性會容易比較退縮、比較悲觀,大人不可不慎。

而且,拿孩子跟別人比較,對於提高孩子的學業表現,也很難有好的效果。馬丁(Andrew Martin)是專門研究學習動機的心理學專家,在《激勵孩子快樂學習》一書中,他提醒大家,當孩子愈把焦點放在分數、或是其他外界評價時,就會愈焦慮,反而無法對眼前的狀況做出適當的回應。

 

迷思5:常常提及孩子曾有的、學業上的挫敗,希望孩子「引以為戒」…

正解:別過度渲染孩子的負面經驗,以免孩子習慣負面思考。

馬丁在書中提醒大人,不要誇大孩子的負面經驗、也別誇大的負面思考,比方說,假若孩子有一次的歷史報告成績不好,父母別將其擴大為對孩子的歷史科表現悲觀,或是認定孩子所有科目的報告成績都會很爛。

馬丁形容,這種行為,有如「建造一座山」,容易將孩子學習時經歷的負面經驗、碰到的不愉快的事物,擴大成有如山那麼高的障礙,讓孩子無法跨越。

 

迷思6:要求孩子不斷複習功課、練習寫評量或考卷等等…

正解:過量練習反而會模糊掉學習的重點,應該先把課本讀懂、讀通。

清華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劉政宏觀察,很多大人都期待孩子有好的學業表現,會要求孩子做很多作業、練習卷等等,其實不見得是好事,一方面可能會讓孩子學習的負擔更大了、應付不來,另一方面,可能反而模糊掉學習的重點,孩子該學會的沒有學會。

「就學校課業來說,應該把重點拉回課本、課綱,先把這些內容讀懂、讀通,」劉政宏說,媒體常採訪各種大考的榜首,最常聽到的一種論調,就是這些榜首們都「只讀課本」,把最根本的、學習的骨架掌握住,扎實的學會,才是長久之道。

 

迷思7:一直強調「勤能補拙」,要求孩子更努力、更用心讀書…

正解:孩子可能會自我貶抑,不如請孩子試試別種學習策略。

「勤能補拙」聽起來十分合理,但假如一直要求孩子讀書、一直進行補救教學、一直反覆練習不會的題目等等,有時可能讓孩子更確定「我不是這塊料」,反而心中會有種對自我的貶抑,長期下來,甚至可能會自我放棄。

比較恰當的作法是,別一直強調「勤能補拙」,而是陪著孩子試試看不同的學習策略,例如老師說的總是聽不懂,那會不會網路上的YouTuber說的、孩子就比較容易懂呢?文字為主的長篇大論,孩子總是看不懂,那是不是找些圖表較多的相關書籍來看看呢?

 

迷思8:別人都在補「全科」,不補好像會輸人,也就去補吧…

正解:過度學習會打壞孩子的學習胃口,讓學習的邊際效益遞減。

在中學階段,孩子上課都在放空打瞌睡,放學到補習班報導補全科,是常見的現象。對此,台灣師大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授林正昌說,當大人覺得孩子「閒著也是閒著,不如去補習,而且要補就補全科」,其實可能反而會導致「過度學習」,影響孩子的學習胃口。

林正昌說明,學習就像吃東西一樣,吃夠、吃飽就好,如果吃太多、吃到吐,反而會影響未來的胃口,造成「邊際效益遞減」;他建議,大人應該跟孩子一起討論、一起思考,做哪些事情可以在學習上產生加乘效果,而非只是一蜂窩的跑補習班。

 

迷思9:只盯孩子的學業成績或課業成果,過程中沒留心幫助孩子…

正解:要陪孩子找出因應之道,例如將成堆的功課切割成一小份、一小份

「許多孩子習慣將學校的功課、作業、考試等等,視為一座高山,認為難以征服,」馬丁在《激勵孩子快樂學習》一書中指出,當孩子沒有信心去克服這些任務時,當然會想辦法拖延,而成功的經驗愈少,孩子就愈沒自信。

大人應該盡可能的協助孩子,找出因應之道,比方說,請孩子在開始做功課或讀書之前,先寫下該做什麼的清單,把課業或讀書計畫切割成幾個部分,或是在考試前擬定仔細的讀書時間表。「讓孩子生活裡的那座高山,轉化成一座座小山丘,讓它們更容易掌握,讓孩子不必害怕,」馬丁強調。

圖片來源:photo-ac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延伸閱讀

回到
本期
★填問卷
領$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