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改造治貓冠狀病毒蛋白酶抑制劑 有效降低小鼠新冠病毒量

撰文記者 李林璦
日期2021-07-05
《PNAS》改造治貓冠狀病毒蛋白酶抑制劑  有效降低小鼠新冠病毒量(圖片來源:網路)
美國時間2日,堪薩斯州立大學(Kansas State University)獸醫學院病毒學家Kyeong-Ok Chang研究發現,利用氘化蛋白酶抑制劑(deuterated protease inhibitor)治療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的動物小鼠模型,可提高存活率、降低肺部病毒量,有望成為新冠肺炎新療法。該研究發表於《PNAS》。
 
在此次研究中,Kyeong-Ok Chang利用氘化作用修飾GC376,在新冠病毒感染小鼠後24小時開始進行治療,發現可顯著提高小鼠存活率、肺部病毒複製率和降低小鼠體重減輕,具有潛力成為對抗新冠肺炎的抗病毒劑。
 
Kyeong-Ok Chang指出,研究結果顯示,抑制病毒複製所需的蛋白酶是一項有效治療新冠的方法,這類型的抗病毒藥物,可透過選擇性與病毒蛋白酶結合來阻斷病毒複製。研究團隊接下來也將進一步評估氘化GC376的潛在效用。
 
Kyeong-Ok Chang利用先前和Yunjeong Kim一同研發的3CL蛋白酶抑制劑GC376化合物,GC376在早期研發用於治療中東呼吸道症候群(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MERS)冠狀病毒。
 
後續研究發現,GC376對於由貓冠狀病毒(Feline Coronavirus,FCoV)引起的貓傳染性腹膜炎(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FIP)療效顯著,被視為是最有潛力3CL蛋白酶抑制劑。
 
GC376在新冠病毒研究中,從多篇蛋白酶老藥篩選結果裡勝出,由Anivive生物製藥公司獲得GC376的全球獨家專利權,此製藥公司刻正進行廣效抗病毒藥物開發,可望應用於人和動物的病毒感染的治療。現今,GC376已規劃進入COVID-19的治療藥物臨床一期試驗。
 
而在台灣,世界級癌症權威科學家洪明奇及中醫大教授陳曄帶領抗新冠醫療團隊,也利用廣譜型抑制劑GC376,以及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的尖端設備解析出此藥物與病毒主要蛋白酶的複合體3D立體結構,成為台灣第一個解出新冠肺炎病毒的藥物-蛋白酶的立體結構。
 
參考資料: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21-07/ksu-kvp070221.php
 
(編譯/李林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