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學佛Q&A:知道了是非善惡行為的標準,心理容易產生批判,該如何調整心態呢?

答:(一)其實您的情形很普遍,很多人都會這樣。就您來說,算是有些「自知之明」,因為有的人,不知道自己是如此,或認為如此是很自然平常的事,不覺得有什麼需要改善、調整的,這些人的這種情形還會繼續下去,直到覺得自己需要調整為止才會改變。

是非善惡行為的標準,在學佛修行之初必須認識,同時也必須照著去實踐,以期導正自我偏差的行為。而這又可分身、口、意三種行為,對自我的這三種行為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去注意、去調整,知道這些標準是為了改正自我的行為。但如果因為知道了標準,卻開始對他人的偏差行為起批判的心,那就必須做些觀念上的調整,要明白「對別人的偏差行為要起慈悲心,覺得他需要幫助,不可因其行為而厭惡他。」

但是幫助他人要看因緣,而且助人的方式也因人而異,最好不讓對方或其他人起反感。如果當時因緣實在不適合幫助他,那就暫時不說、不做,等待因緣成熟再說。總而言之 「對他人偏差的行為不可起瞋怒、厭惡心,應起慈悲利他的心」。

(二)身、口、意三種行為的導正,不是一蹴可幾的,需要時間一點一點來改過。對於您母親錯誤的見解,可以找她聽得進去的話的人來跟她說,不然就必須你自己要做得可以感動她,她才會接受您的勸說。在勸說時要解說、分析她的見解有那些有偏差,正知見的觀念又是如何,讓她知道問題在哪裡。也就是在她願意接受的情況下來勸說,會比較有效,在她尚不能接受的時候可以先勸她念佛,而您也要念佛為她祝福。

◎文:轉載至《人生雜誌》205期
◎圖:鄧博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