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醫療

拯救被老屋困住的長者

樓梯,本該是通往不同幸福家戶、鄰居間相互關懷的道路,但對失能者或長輩而言,卻是一條不敢直視的惡夢。




中風下不了樓
他15年沒見過鄰居

2002年,38歲的阿正因事故頭部外傷,接續而來的中風,造成他左側身體偏癱,他和哥哥同住在大同區一處老舊二樓國宅,從醫院返家後,他就無法再離開10坪大的房子。每天阿正只能坐著輪椅在家中繞來繞去,除了看電視,就是面對從二樓望出去的窗景,如此15年。

把阿正救出來的是台北市聯合醫院總院長黃勝堅,他說,在做居家醫療之前,從未想過有人會因為不下了樓被困在家中15年,而且「僅僅」是二樓。2017年,此時北市聯醫團隊已介入多年,協助阿正復健,等待讓他能夠出門的那一天,台北市長柯文哲進行一日醫師行程,來到阿正家中。當天柯文哲問:「你都沒想出去嗎?」,阿正回答「想啊,每天都想」。

2018年台北市長柯文哲探視接受居家醫療幫助的弱勢家庭。住在老舊二樓國宅的阿正,因中風坐輪椅出門不易,被困在家中15年。圖/擷自柯文哲臉書

這是最不像是夢想的夢想,北市聯醫團隊先是四個人一前一後抬著輪椅,想帶阿正下樓,樓梯間太窄加上階梯間距落差太大,才下幾個台階就放棄,最後用最原始的方法,揹他下樓。

按下樓下大門的開門鈕,大門外的陽光直接灑在阿正臉上,正對面麵攤阿姨看著他說:「哎唷!哩阿正唷! 」,竟是15年不見了。

阿正不斷向聯醫團隊致謝,黃勝堅卻說,短短一段階梯,阿正走了15年,讓人不敢置信。

走出白色巨塔
北市聯醫推動居家醫療

北市聯醫從2016年啟動藍鵲計畫,推動社區整合照顧,黃勝堅說,居家醫療過去常是從醫院出院後,發現患者無法方便就醫醫療才會介入,但如果沒有到家裡看,根本無法想像,你所聽到可能微不足道的難題,會成為他們就醫上最嚴峻的困難,以現在長照2.0來看,這群被老屋困住的長輩們,根本無法被挖掘。

藍鵲計畫啟動後,與鄰里關係最密切里長、里幹事、志工合作,主動挖掘出這群最需要的弱勢,根據北市聯醫統計,主動挖掘且符合最需要被關懷的弱勢,占北市聯醫整體居家醫療個案的一半以上,他相信,台灣人口老化速度之快,未來被困在家中的患者會愈來愈多,資源若沒有趕緊跟上,問題會逐漸衝擊社會照顧成本。

"黃勝堅說,這幾年看著這群人,好像時光縮影,房子沒變、道路沒變,唯獨變得就是「老了」,房子不適住了卻已來不及脫離。"

台北市聯合醫院總院長黃勝堅,推動「居家醫療整合照護計畫」,深入台北的老舊社區中。
不只偏鄉難就醫
天龍國老人也出不了門

都會區和偏鄉,各自面臨不同的難題。黃勝堅說,偏鄉是因為住家與醫院距離遙遠,就醫路迢迢,都會區也許醫療資源發達,但房子老了,人也老了,進出不便,這又分為兩種,一是沒有電梯的老公寓,另一種是依山而建的老房子。

像是迪化街的房子,幾乎都是沒有電梯的公寓,過去建築設計沒有一定的標準,階梯高度、寬度不一,他說,過去自己身材比較魁武,有一次去大同區一處探訪案家,樓梯窄到自己得側身才上得去,有些則是樓梯間矮到必須要低頭才能前進。

另一種則是房子本身沒有樓梯狹窄等問題,個案住在一樓平房,卻是依山而建,回家得爬很長很長一條樓梯,距離台北101相當近的六張犁,周邊全是這類的建築,對於他們而言,也是難以隨意出門就醫。

北市聯醫社區安寧發展中心主任孫文榮(左)到迪化街的個案家中訪視,替高齡102歲的張阿嬤看診。
住三樓透天厝
75歲兒揹102歲母下樓

住在迪化街、高齡102歲的阿嬤張茂妹就是被困在家中、難以出門就醫的一個案例。

張茂妹是北市大同區三位百歲長者之一,育有8名兒女、由75歲的二兒子邱達平及外籍看護照顧,四代同堂住在迪化街巷弄內四層樓透天厝,一樓經營南北貨生意。

身體硬朗的張阿嬤,住透天厝三樓。她10年前失智後,小傷、病痛不斷,因為胃潰瘍、帶狀疱疹,感冒嚴重時併發氣管炎,頻繁的進出醫院。有5年的時間,都是由75歲的兒子邱達平揹著阿嬤,從三樓到一樓,再開車送醫,後來連邱達平也揹不動了,換孫子接手。

即使家裡有人手,但抱著九旬老人去醫院,對阿嬤和家人都是很重的負擔。四代同堂的透天厝經常充滿溫馨笑語,幸福滿溢,但對老年人來說,老房子卻暗藏危機,房內沒有防跌設施,沒有電梯,只有窄樓梯。巷弄內不便停車,救護車進不來,計程車也拒載。

居家醫療
人生最後一哩路有尊嚴

在鄰居蕭大哥介紹下,邱達平接觸北市聯醫居家服務團隊。北市聯醫社區安寧發展中心主任孫文榮與居家照護團隊3年前介入,團隊中包含護理師、個管師、心理師等人,每兩到三周一次到府,檢視阿嬤身體狀況,並開藥、叮嚀生活大小事,也讓張阿嬤多了說話的好朋友。

目前張阿嬤的失智症狀未加重外,病痛在家就獲得妥善照護,甚至連牙痛問題都能改善,人生的最後一哩路上,張阿嬤活得快樂而有尊嚴。

孫文榮說,居家醫療包含患者的醫療與生活照顧,單靠醫院、醫師團隊絕對不夠,社區的存在更是重要,如里長、鄰居等關懷亦是重要角色,若社區能構成點線面的照護網,加上附近診所也能一併加入,高齡者、患者將得到最完整的照護。

銀髮住宅
未來高齡社會解方?

您現在居住的家,適合晚年嗎?能夠住到人生最後一天嗎?

民國50、60年代,人口快速移入都會區,當年大量建築了一些無電梯公寓,年輕時打拼人生,上下樓梯出入內外沒有問題,現在有了年紀,住在老屋便面臨垂直移動困難。衛福部次長薛瑞元分析,許多人面對的狀況是,人未失能,這房子可住,但失能了就要搬走嗎?若是如此,不符合我們追求的在地老化。

"薛瑞元認為,比較理想的狀況是人們繼續住在原本的社區和房子裡,但長照、甚至醫療服務可以送進家門,「讓我在原本的家裡安老」"

但這需要友善環境支持,衛福部與內政部開始共同推動「銀髮友善住宅」,便是希望提供另一種老去的想像與選擇。

讓照顧更有效率,是政策的思考點之一。薛瑞元表示,要成為銀髮友善住宅,現有建築可先規畫並打造適合老人居住的空間,不僅有公共空間如圖書館、運動器材,甚至日照中心,保全、居家服務也進駐,適合可健康獨立生活的民眾,未來若需他人協助,也可在這個屋子裡繼續自立、有尊嚴的生活。

在地老化
不一定要落葉歸根

內政部次長花敬群表示,每個人理想的居住模式不同,希望有機會找出普遍化的高齡友善住宅模式,再透過政策鼓勵民間增加供給量。薛瑞元也說,「在地」不一定要「落葉歸根」,尋找適合、友善的地方,銀髮友善住宅將成為未來最大的內需市場。

其實,高齡少子化的人口趨勢來臨,銀髮住宅的發展已到了政府不容忽視的地步。2019年12月下旬台中市烏日區,合勤建設所打造的青銀共生宅正式開幕,新光人壽在新北市板橋區的樂齡宅也接著將對外招租。

銀髮住宅在台灣並不是近幾年才興起,早在1996年潤泰集團就已成立潤福生活新象,2005年台塑集團也成立了長庚養生文化村。早期銀髮住宅在定位及盈利模式上未能確立,之後跟進投入的業者少。直到近幾年日本「附服務型高齡住宅」營運模式傳到台灣,再度掀起了銀髮住宅在台灣的發展風潮。

只租不賣
住戶需付高額押金

不過,未來銀髮住宅「只租不賣」,供給及需求皆面臨難題,在供給面,建設公司的營收模式必須改變,過去建商盈利模式是找到一塊土地,招商後賣預售屋,房子蓋好了,將貸款轉移住戶,住戶付20年貸款,建商獲利了結。如果建商不只賣房子,還要考慮接下來必須提供物業管理與長照服務,商業模式得重新建立。

至於需求面,若銀髮住宅只租不賣,通常必須要求住戶先付一筆為數不少的押金,民眾可能缺乏現金或無力投入。使用者財務必須重新規畫,例如自有不動產逆向抵押、包租代管等創造收入,而這些必須有金管會、內政部投入,民眾觀念也必須改變 。

國內銀髮住宅概況
資料來源:各機構網站
【人物故事】黃春明的老年理想住宅
製作人:蔡佩蓉
採訪團隊:魏忻忻、李樹人、陳雨鑫、簡浩正、羅真、楊雅棠、陳婕翎、邱宜君
影像:林澔一、許正宏、杜建重、季相儒、報系資料照
設計:蘇士堯
網頁製作:胡凈悟
製作單位:聯合報新媒體中心、視覺設計中心
監製:聯合報新聞部、聯合報系願景工作室
20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