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延遲3秒就造成百萬損失?讓工廠不再倚靠「走動式管理」,日威科技推視覺化生產管理系統

延遲3秒就造成百萬損失?讓工廠不再倚靠「走動式管理」,日威科技推視覺化生產管理系統
unsplash
分享
收藏

傳統工廠在數位化前,僅能靠人工定時檢查機器,但是在空窗期時若機器故障,待下一次檢測維修時設備可能早已死機,檢查報告出來於事無補,就如同收到一份大體報告一樣。只能為下一次的生產亡羊補牢,無法改變已經鑄成的錯誤。

工業4.0發展近十年,從概念到實踐,速度飛快,數位化的即時監測系統就可以避免上述狀況,創業小聚第129場邀請到日威科技創辦人曾家彥,以及研華股份有限公司資深專案經理陳建宏,一同探討如何將生產線管理智慧化,以有效提高工廠的效率與產能。

比你想像中恐怖的生產損耗,公司該如何管控生產成本?

專攻射出成形領域並取得機械系博士學位的曾家彥,因為第一次的創業經驗——處理塑膠射出產業的數據分析,讓他發現傳統塑膠工廠的生產管理亟待智慧化。曾家彥指出,過去工廠主要仰賴走動式管理,「總公司每次視察都只能看到今天、當下的生產狀況,但設備就像個未爆彈,可能明天或下一秒就爆炸了。」

日威科技團隊
日威科技團隊,左起為日威科技業務部經理余華卿、創辦人曾家彥 日威科技

除了機器恐發生突發狀況,就算只是微幅的壞損也會造成難以想像的損失,曾家彥舉例,若將標準生產週期時間由原先的25秒延長至28秒、稼動效率90%,僅僅延長3秒,一年累積起來就可能讓公司損失新台幣321萬元,可見生產效率對工廠收益影響之大。

對此,曾家彥創辦日威科技,推出生產管理解決方案。由於塑膠生產的不良須由工作人員進行辨識,其中有高比例為外籍移工以紙筆負責紀錄。

但使用日威科技的生產管理系統,員工可直接於平板上點選設備不良原因,避免紙本登記錯誤。完成每日的設備檢測後,系統將進行資料統計,若良率過低、停機過久,就會自動通知相關人員處理,且「考量到外籍移工語言學習時間有限,系統採多語言設計,大家都看得懂。」曾家彥說道。

免費訂閱【Meet 創新創業】電子報,掌握最新創業新聞及社群動態

工廠數位轉型首重客戶「情緒」,提高接單機會

曾家彥更進一步提及,現行工廠設備多已自動化,但當機器發生問題時,卻無法即時通知在廠房外的技術人員,日威科技的生產管理系統不僅結合現場廣播,當機器發生問題時會立刻發出警示;也可以知道每台機器的生產數量變動,去管理人員的調度。

除了價格以外,客戶還在意什麼?曾家彥認為,當製造業慢慢朝向服務特色看齊時,除了品質與成本外,更需要關心客戶的「情緒」。

「當管理工具智慧化升級後,客戶在參觀工廠時,就可以提供他們更直覺、簡單易懂的管理資訊。」曾家彥分享,透過電腦即時統計數據,可向客戶展示工廠完整的生產報表,實現產線狀況透明化,還可提高客戶接單排程的準確度。

日威科技廠房比對圖.JPG
某家工廠原引進日威科技生產系統後的前後對比,曾家彥表示,此番改變,成功增加該工廠的訂單數量。 日威科技

工業4.0正朝無程式碼邁進,系統標準化將成拓展關鍵

乘著工業4.0浪潮,研華股份有限公司近年來也致力於智慧製造生態系產業的串聯,資深專案經理陳建宏以自身專業提問,台灣射出成形廠商多以中小型企業為主,很多廠商的機台可能過於老舊,「如果機器沒有數位訊號,要怎麼將數據連接出來?」

對此,曾家彥回應,日威科技目前採用外掛io模式,藉由了解老舊機器的運作狀況,進行生產稼動率的追蹤。但他也提出「價值交換」的觀點,「你願意付出多少錢來做到你想要的工作?」若工廠希望可以穩定管控生產線的參數,仍建議汰換過於老舊的機台。

針對工廠導入數位化的潛在門檻,陳建宏表示,員工使用的方便性時常被忽略,「當你持續往東南亞發展時,將面臨更多語言的需求,遷入語言包可能不是長久之計。」在國外, 工業4.0正逐漸朝向低程式碼、無程式碼邁進 ,透過拖拉方式修改機器設定。他建議日威科技,可以將 軟體系統標準化 ,縮短客戶的學習曲線,「當你標準化後,產品就會有比較精準的定位,將更容易拓展市場。」

production-plan-cover-small
unsplash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李宜恬 創業小聚特約編輯 李宜恬

「你必須要參與,最壞的年代才有可能變成最好的年代。」就讀政大新聞系,是個愛說話、喜歡胡思亂想的少女!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