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再生醫學與精準醫療趨勢」論壇

日立細胞CDMO尖端最前沿 估5年後CAR-T能攻向實體癌

撰文記者 吳培安
日期2021-12-03
台灣日立亞太(股)公司於台灣醫療科技展會期間舉辦「全球再生醫學與精準醫療趨勢」論壇,邀請到日立集團(HITACHI Group)內部多名研發(R&D)與製程專家與臺灣細胞治療專家對談。(攝影/吳培安)


昨(2)日,台灣日立亞太(股)公司於台灣醫療科技展會期間舉辦「全球再生醫學與精準醫療趨勢」論壇,邀請到日立集團(HITACHI Group)內部多名研發(R&D)與製程專家與臺灣細胞治療專家對談,並在演講後由樂迦再生科技董事長何弘能教授主持,以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攻略實體癌的挑戰進行主題座談。
 
生命科學研究發展司陳鴻震司長也在致詞中透露,科技部將推出為期四年的細胞治療專案計畫,匯聚學研界、臨床中心、GTP實驗室的參與,以新興細胞治療產品為導向 (特別是異體),結合產品開發出技術平台,並建立評估安全性、有效性的方法。
 
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沈欣欣副所長、生技中心執行長吳忠勳、日本台灣交流協會首席副代表星野光明亦於現場致詞,表示再生醫學未來無論在現有療法難治之症、手術後癒合再生乃至於勞動人口的維繫都非常重要,發展再生醫學的過程中,也促進了自動化製程和品管檢驗的新需求,帶動供應鏈的活化,而日立在臺的投資將是臺灣細胞產業的重要元素。
 

日立攻再生醫學CDMO龍頭 AI、IT、物聯網多箭齊發

 
大會議程中邀請到多名日立集團的研發/製程專家分享他們在再生醫學CDMO的開發實例。日立首席科學家武田志津(Shizu Takeda)預測,現今藥價高昂的自體細胞治療,10年後將在異體、大規模自動化生產技術的發展下降到10%,再過20年將進入全自動的自體細胞治療,到了2050年時自體和異體細胞治療成本將相去不遠,並迎來數位基因設計的時代。
 
日立中國區總經理松本護(Mamoru Matsumoto),則介紹日立製作所開發、整合製造執行系統(MES)和品質管理測試系統(LIMS),提供無縫連接的整體化解決方案;Hitachi Global Life Solutions經理舟津敏弘(Toshihiro Funatsu),介紹日立與Cyfuse公司共同開發的次世代模組化小型細胞製程中心(CPC),能夠成為中心化管理系統中的衛星單位,更有效率的解決細胞製作與配送問題。
 
日立產業與分配事業單位(Industry & Distribution Business Unit)總經理村上聖(Sei Murakami)則分析,物聯網(IoT)成熟模型將歷經六個階段:視覺化、統合、分析、預測、適切指示、共生,而現在我們還在第三、四個階段而已;照護科技創新中心總經理植松千宗(Chihiro Uematsu)則舉日立在體外檢測診斷(IVD)儀器的開發實例,包含血液分析、小型定序儀、全自動核酸萃取儀、改良版數位PCR,以及基於癌症基因體分析的藥物建議系統,展現以精準醫學預防、消滅疾病的決心。
 
此外,長期研究與推動臺、日再生醫學新知與法規的台灣醫界聯盟執行長林世嘉,仁寶集團旗下專攻CAR修飾免疫細胞技術開發的承寶生技,開發多工數位化(mdPCR)快速基因檢測的萊弗斯基因,也受邀在會中分享演講。
 


樂迦再生科技董事長何弘能。(攝影/吳培安)

 

日立專家:5年後CAR-T將能攻向實體癌

 
在壓軸的主題座談中,由何弘能主持,與北醫資深腫瘤專家李冠德醫師、以及日立神戶實驗室研究員大熊敦史(Atsushi Okuma),以及當日演講臺、日專家共同討論CAR-T在實體癌的挑戰。大熊敦史預測,依現有的技術發展,在5年後可能就有能攻向實體癌的CAR-T產品出現。
 
承寶生技總經理官建村表示,CAR-T有細胞激素釋放症候群(CRS)/神經毒性的缺點,且需要修正CAR設計克服腫瘤微環境,再加上細胞製造必須更高效率、成本更低、更容易運輸、異體化等都是未來重要趨勢,為此承寶已經開始研究新型的CAR技術。
 
李冠德則認為,CAR-T結合放射性療法的綜合治療會是很好的方式,此外若利用CRISPR技術敲除可能引起免疫排斥的分子,就有機會製造廣泛型CAR-T,又或是敲除PD-1等分子,就能逃過腫瘤微環境的免疫抑制,這些概念都很值得驗證;萊弗斯基因劉朝暉總經理也表示,高效能的數位PCR能幫助CAR-T細胞的篩選、GMP製造和T細胞設計,透過提升品質、增加專一性、降低成本讓CDMO更有效率。
 
林世嘉指出,12月衛福部即將公布諾華(Novartis)的CAR-T產品Kymriah獲得核准的消息,但實際上仍牽涉到血液製品進出海關的問題,這對CAR-T產品的CDMO也很重要,因此衛福部勢必需要解決。
 
何弘能認為,法規還是台灣CAR-T最大的挑戰,臺灣也需要有一家公司站出來,把所有模組整合在一起,這也是他對自身期許的重大任務;此外,由於細胞治療比藥物更困難、也很難標準化,所以需要更多高度專業的人才。
 
(報導 / 吳培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