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頌:大學社會責任的深耕與創新

Page 1

秋頌 大學社會責任的深耕與創新

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

出版


Contents Preface │ 部長序

6 期許大學開創新局,與在地共生 潘文忠/教育部部長 Introduction │ 總論

10 秋頌——大學社會責任的深耕與創新 蘇玉龍/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計畫總主持人

Features

14 六大議題亮點故事 16

A. 在地關懷 在野柳漁村,我們打造了實驗基地

16

塭仔圳寫真︰邁入黃昏的加工廠創生

19

守護火金姑 ‧ 最愛塔寮坑

22

深耕在地、培育人才,建立健康樂活的共生社會

25

琵鷺青年工作隊深耕旗山,守護社區

28

以愛溝通,前進柬國的英語營

32

福華社區的慢老陪伴

36

攜手共學,讓部落孩子對數學微笑

38

卓蘭廢校復生術:將教室變成市集

41

那瑪夏,螢蜂而立的共學旅程

44

把衛教化為魔力桌遊的國小歡樂營

48

修復地球,也修復社會關係

52


56

70

98

B. 永續環境 看見彩虹:里山部落原民文化的鏈結

56

到臺江港仔西,體驗低碳生態旅遊

60

薯榔海水染,打造漁村夢工廠

63

踏進蜜蜂世界,用繪本走讀新屋九斗

67

C. 產業鏈結與經濟永續 因 USR 計畫,返鄉青農實現斜槓人生

70

深耕桂林,淺山青年翻轉創新農產

73

再生臺灣地酒文化,重現百年釀酒傳說

77

為小農找出路――屏東火鳳酥的誕生

81

與食農共榮――臺大植物醫生在雲林

84

洄瀾共好――用實境遊戲深度認識鳳林慢城

87

邁向國際――竹子、科技與大學的奇幻之旅

91

左鎮有約:人道建築的在地實踐

94

D. 健康促進與食品安全 「護你健康」的大學來了 ! 澆灌銀髮社區,滋養照護場域

98

打造南投不老城:尚讚合作社

101

南臺青銀好朋友,翻轉高齡社區

104

當部落之星遇見染疫的原鄉

108

青銀共餐共居,讓獨居長者更安心

111

「高齡生活規劃師」――學校與社區的橋梁

114


118

133

E. 文化永續 傳承刺繡小達人――傳承刺繡工藝的堅定使命

118

陪部落走一段――攜手回到山林,建置文化知識基地

121

反思原民性――音樂、編織、民謠的原民藝術之旅

125

眷村媽媽的愛與連結:在地女性的多元文化藝術

130

F. 其他社會實踐 布妮老師,從時裝達人走向月桃文化保存之路

133

USR × CSR,地方創生最好的設計

138

Group Learning

142 共培與 SIG 主題活動專文 144

205

A. 共培活動專文 1. 樹德科技大學/建構 USR 夥伴關係及外部資源連結

144

2. 國立中山大學/建構 USR 共學社群交流平臺

153

3.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全校型在地實踐課程模組

161

4.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USR 如何展現社會影響力?

170

5. 教育部 USR 推動中心/疫情下 USR 的右轉彎

178

6.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USR 國際鏈結及跨國合作深化

185

7.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USR 校務支持系統與留才、育才創新模式

191

8. 靜宜大學/ USR Hub 深化與展望

199

B. SIG 議題交流活動專文 1.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看見原民部落的光與熱

207

2.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農業永續推手 : 在地農業創新與行銷

212

3.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培養

218


Global Connections

224 國際連結專文 226

249

A. 國際 USR 案例專文 1. 譚君怡/日本德島大學以「人與區域共創中心」培育地方創生人才

226

2. 謝美微/日本經驗︰發現、創造、結合之新潮流的地方創生

232

3. 吳英明/我們與「可能」的距離:大學國際社會責任的造局創能行動

238

4. 楊正誠/大學影響力排名與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落實 SDGs 行動

244

B. 國際連結成果專文 1. 永續漁村 × 在地實踐 × 國際合作:鄰家好漁協力屏東漁村邁向國際發展 249 2. 慢運動 × 設計思考――擴散國際慢城意涵

254

3. 給異鄉人的家園夢――明志科大結合國際姊妹校推動多元文化行動方案

260

4. 北醫大護理學院高齡長照跨國文化 × 領導人才培育

264

5. 前進非洲溫暖之心――馬拉威的疫情支援

269

Exhibition

274 2021 USR 線上常設展:USR 的 S 型轉彎 1. 樹德科技大學

橫山 USR 計畫,翻轉燕巢新形象

276

植種 ‧ 結晶 ‧ 昇華――雲嘉地區中小學科學教育揚升計畫

285

跟防疫同樣要緊的事――社交距離愛無礙

294

疫情下部落之星的超前部署

303

2. 國立中正大學 3. 長庚大學

4.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PREFACE

期許大學 開創新局, 與在地共生

潘文忠/教育部部長

學術的發展與在地實踐並不相衝突,反而能相互反饋,在地方需求上彰顯 大學存在的價值――「一個地方能夠卓越,一定擁有一所能與它共生、為 它譜出永續藍圖的大學!」

6

2021年USR成果專書


21 世紀「全球在地化(Glocal)」

全書簡稱 USR 計畫)」,2020 年第

的時代,大學作為推動國家發展最重

2 期 USR 計畫持續鼓勵各大學深耕

要的人才培育殿堂,有必要思考如何

在地並積極接軌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培育我們的年輕人具備社會責任與全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

球公民意識,以及如何轉型積極扮演

以下全書簡稱 SDGs),主動進行社

地方發展的智庫;對於國家的未來,

會創新,與在地社區共生共榮。

我們所生存環境的永續發展,在教育

USR 計畫的推動,對大學而言,

的使命上,培養我們大學的青年,積

是大學價值再造的契機,也是接軌國

極走入社會、走進社區,關心自己所

際、永續發展的重要轉捩點,尤其目

在的地方、人民、生活環境,勇於貢

前在疫情之下,大學擁有大量的學術

獻 己 力 來 回 饋 社 會, 教 育 部 責 無 旁

專業與資源,更需要在所屬城市、社

貸。

區各個角落的需要與問題上貢獻己

我們的責任

力,成為在地堅強的後盾。學術的發 展與在地實踐並不相衝突,反而能相 互反饋,在地方需求上彰顯大學存在

歐盟在 2012 年到 2014 年之間,

的價值。因此,對大學而言,USR 需

提 出 歐 盟 大 學「 社 會 責 任 參 照 架 構

要成為校務治理的精神理念,同時轉

( 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化為校務制度的一環,才能夠具體落

Europe and Development of a Com-

實 並 發 揮 效 益, 特 別 是 在 三 個 面 向

munity Reference Framework , EU-

上,融入校務發展計畫:

USR)」,以推展歐盟區域內大學的

一是「人才培育在地行動」,將

社會責任(EU-USR, 2018),認為大

大學的學術與人才資源,投入地方進

學有責任以行動去正面影響社會和環

行在地實踐行動,建構大學與社區共

境,需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公民意

生體系,積極解決地方發展問題,促

識,期促成對社會的正向影響。呼應

進在地永續發展,同時也反向性的由

此國際趨勢,教育部從 2017 年即啟動

地方協助培養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培

「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niversity

育對在地發展能創造多元價值的人

Social Responsibility Program, 以 下

才。

部長序

7


二是「培養負責任的人才」,藉

疫情除了改變我們所有人的

由更多元的場域實踐課程與行動,激

生 活 模 式, 也 引 發 許 多 社 會 民 生 議

發學生對地方社會問題關懷與社會實

題,2021 年 USR 計 畫 的 推 動 也 面

踐的行動力,有意識的培養學生公民

臨 嚴 重 特 殊 傳 染 性 肺 炎( 以 下 統 稱

意識與社會責任感,為國家培養負責

COVID-19)疫情的衝擊,原定計畫

任的人才――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

的推動與執行受到相當的影響,除了

會。

國際實體交流被阻斷,國內也一度因 三是「產生正面的社會影響力」,

為疫情嚴峻而無法進行實體交流;各

各大學可以透過 USR

USR 團 隊 因 疫 情 遭 遇

的 行 動 方 案, 發 揮 正

困 難 的 同 時, 也 透 過

面 的 社 會 影 響 力, 在

未來各大學永續的

網路媒介持續的彼此

面對各種環境挑戰或

關 鍵, 應 該 不 僅 是

共學與觀摩疫情下的

是 疫 情, 大 學 需 要 挺

肩負學術發展與教

因 應, 適 度 調 整 在 地

身 而 出, 給 予 在 地 社

育 而 已, 更 要 發 展

實 踐 模 式, 陪 伴 臺 灣

區 專 業 的 協 助, 在 地

出自己的社會使

社會一起度過艱難的

方 的 需 要 上, 過 去 沒 有 做 的, 現 在 可 以 開

命!

時 局。USR 行 動, 不 會 因 著 疫 情 而 停 歇,

始投入。

鼓勵各大學與地方攜

教 育 部 USR 推 動

手 面 對, 更 積 極 與 地

中心自 2021 年起由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方政府、產業公協會、社群等多方在

承接運作,主動建構各項輔導與支持

地團體合作,共同協助地方所遭遇的

機制,以利全國各校 USR 計畫的順利

疫情危機,團結創造在地發展的新契

推動,包含建構 USR 共學生態圈、中

機。

長期效益評估、推動 USR 校務支持、 引導發掘在地實踐優良案例等。同時, 也積極累積 USR 計畫實踐經驗與案例 數位化資料成果,以加速 USR 實踐知 識與典範擴散。

8

展望未來 秋天,是收割的季節,各大學投 入社會責任實踐工作迄今,不管在地

2021年USR成果專書


方議題實踐、社區關係經營,或是校 務制度支持、國際永續議題合作等面 向,已有多元化的發展與多點化的擴 展,並累積一定程度的基礎;在此同 時,USR 同時面臨疫情的挑戰,地方 場域的需求相應改變,需要更多解決 新 問 題 的 新 對 策, 期 許 全 國 的 USR 團隊,積極向國際取經,與國際互惠 合作,同時反饋到大學所在的社區、 適度調整在地連結與人才培育模式, 在疫情下仍站穩腳步,持續在社區發 光發熱。 轉 眼 5 年 過 去,USR 計 畫 已 經 帶動臺灣高教的改變,大學校務支持 系統需要轉向 USR,來傳遞與深化大 學的社會價值;未來各大學永續的關 鍵,應該不僅是肩負學術發展與教育 而已,更要發展出自己的社會使命 ! 期望各界更多認同 USR,支持大學在 地連結發揮更大的社會影響力,讓大 學所在的社區、環境,因著 USR 而 變得更好 !

部長序

9


INTRODUCTION

秋頌——大學社會責任的 深耕與創新 蘇玉龍/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計畫總主持人

2021 年成果專書,定名為《秋頌》――《秋頌》同時代表著向各校投入 USR 計畫從撒種、耕耘到收成這段歷程的致意與頌揚,對 USR 團隊師生表 達感謝,同時期待來年獲得更加豐盈的冬藏。

隨 著 大 學 社 會 責 任(University

正面的典範。同時,大學藉由投入社

Social Responsibility,USR) 這 股 愈

會實踐的過程,也尋找自身永續經營

發被重視的國際趨勢發展,近年來明

的定位,為國家及社會帶來更大的貢

顯感受到許多大學紛紛走出校園,積

獻。

極將學術知識貢獻社會大眾,主動投 入社會實踐行動,與社區協力共同成 長。 教 育 部 推 動 第 2 期 USR 計 畫 已

《秋頌》代表對全體 USR 團隊的感 謝與致意

進入第二年,總共集結了 93 所大專

2021 年 成 果 專 書, 定 名 為《 秋

院校、204 件計畫投入 USR 的實踐,

頌》――「秋天」是成熟與收穫的季

持續落實「在地連結」、「人才培育」

節,「頌」則有讚美、表揚之寓意,

與「國際連結」等 USR 核心價值,

USR 計畫自 2018 年起推動至今已累

發揮更大的社會影響力,也創造更多

積豐富的實踐成果;《秋頌》同時代

10

2021年USR成果專書


教育部USR推動中心計畫總主持人蘇玉龍攝於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表著向各校投入 USR 計畫從撒種、

括收錄「六大議題亮點故事」、「共

耕耘到收成這段歷程的致意與頌揚,

培(共同培力工作坊)與 SIG(Special

對 USR 團隊師生戮力辛苦投入表達

Interest Group)活動成果專文」,以

感謝;秋收是收割的開端,並非結束,

及「國際連結專文」收錄第 2 期 USR

USR 計畫 2021 年是收成過往到現今

「國際連結類計畫」優秀執行成果。

厚實的成果,同時期待來年獲得更加 豐盈的冬藏。

四大篇章豐富可期 《秋頌》一共四大篇章(如下),

‧ 六大議題亮點故事 ‧ 共培與 SIG 主題活動專文 ‧ 國際連結專文(包含國際連結類計 畫成果、國際 USR 案例) ‧ 線上常設展專文

除了序言與總論,內容包含了 2021 年推動中心辦理的各類活動成果,包

總論

首先呈現的篇章係六大議題亮點

11


故 事, 各 大 學 執 行 第 2 期 USR 計 畫

效地執行計畫。

不遺餘力,以人文關懷與專業知識技

因為疫情的緣故,繼續以線上辦

術協助解決在地需求與問題,各計畫

理方式為主,共辦理 8 場共培與 3 場

於執行過程中有許多真實發生的亮點

SIG 活動,以主題深化與案例多樣化

案例或溫暖故事!有鑑於此,推動中

的目標規劃了 11 項 USR 執行的重要

心 透 過 今(2021) 年

核心議題,包含:「建

EXPO 向 204 件計畫徵

秋收是收割的開

構 USR 夥伴關係及外

稿, 邀 請 各 計 畫 分 享

端,並非結束,USR

部 資 源 連 結 」、「 建

具 特 色 的 亮 點 故 事,

計畫 2021 年是收成

構 USR 共學社群交流

將實踐過程以富故事

過往到現今厚實的

平 臺 」、「 全 校 型 在

性及有溫度的敘述撰

成 果, 同 時 期 待 來

地 實 踐 課 程 模 組 」、

寫 成 文 章。 對 應 六 大 重 點 議 題, 每 一 議 題 個別收錄多篇精選作

年獲得更加豐盈的 冬藏。

「USR 之 社 會 影 響 力 」、「USR 的 右 轉 彎 」、「USR 校 務 支

品,共收錄 36 篇,篇

持 系 統 及 留 才、 育 才

篇值得大家細細品味。

創 新 模 式 」、「USR

共培與 SIG 尋求務實解方

國際鏈結及跨國合作深化」、「USR Hub 深化與展望」、「原住民族永續

發展」、「農業創新與行銷」、「學

2021 年的共培與 SIG 活動,推動

生社會實踐能力培養」等,期望協助

中心特別與過往執行 USR 計畫成效

各計畫團隊認識實踐 USR 更多元的

顯著的學校團隊共同合作,提供更多

工具、方法與觀點,促進彼此更深一

學校經驗上的傳承並擴散效益,期帶

層的學習與對話。

頭建構「USR 共學生態圈」,同時藉 由各場活動規劃的專題演講與案例, 透過集體經驗的闡述,進而跨越現實

國際連結分享在疫情下的解方

中遭遇到的執行困境、尋求務實的解

2020 年迄今,COVID-19 疫情在

方,協助 USR 各校因應疫情、更有

臺灣造成巨大的影響,在經濟、產業、

12

2021年USR成果專書


教育、長照等諸多面向均受到衝擊,

中,將具體呈現疫情中所遭遇之困難

帶來諸多新的民生議題,也造成許多

及做出的因應措施,期望促進大學反

USR 計畫無法如期執行所規劃的實踐

思如何進行學習生態的調適,將危機

活動或課程;其中,「國際連結類計

化 為 轉 機, 創 造 更 多 組 織 彈 性 和 韌

畫」尤其首當其衝,故本書在「國際

性。

連結專文」中,特別從 EXPO「國際

今(2021)年在 COVID-19 疫情

連結成果」專文,挑選 5 篇計畫文章,

的肆虐下,USR 計畫的執行,相較於

分享如何因應疫情調整、改變或創新

往年是更為困難與充滿挑戰的一年,

國際交流形式,持續拓展國際社會實

2021 年成果專書《秋頌》除了向社

踐。

會大眾呈現亮點案例成果外,各篇章 另外也收錄了「國際 USR 案例」

主要環繞在――存在於嚴峻疫情下的

專文,介紹國際間大學推動 USR 的

USR 實踐問題如何被看見、被解決及

成功案例,邀請專家分享英國、菲律

獲得有效的幫助?希望藉由眾多的示

賓與日本大學相關案例、實踐經驗、

範案例,促使各大學在疫情下更多看

或與在地的合作模式等面向。盼能藉

見自身的責任,使大學所在的社區、

由以上兩類國際連結專文,讓處於相

地方,因著 USR 而在各方面被改善、

同困境的計畫團隊有可參考的實務解

提升、獲得正向的改變 ! 於此同時,

方。

大學也須積極思考,如何透過 USR,

USR 的 S 型轉彎 最後一個篇章為線上常設展專

帶動校務制度、教學創新、實踐課程、 育才模式等各個面向的創新轉型,發 揮有效參與社會、積極影響社會的成 效,成就大學永續的價值。

文,2021 年 主 題 為「USR 的 S 型 轉 彎」,「S」意味著「社會(Social)」, 以社會中「產業、長照、教育、部落」 四個面向在疫情下的因應發展為主 軸,向在此四面向有卓越表現的 USR 計畫進行邀稿,此些計畫的分享專文

總論

13


FEATURES

六大議題 亮點故事 14


文化永續

永續環境

在地關懷

產業鏈結與經濟永續

其他社會實踐

健康促進與食品安全

推動中心透過 2021 年 EXPO 向第 2 期 204 件計畫徵稿,邀請各 計畫分享自身具特色且真實發生的亮點故事,將實踐過程以富 故事性及有溫度的敘述撰寫成文章。對應六大重點議題,每一 議題收錄多篇精選作品,共收錄 36 篇優秀且具特點的作品。


亮點故事.A. 在地關懷

致理科技大學

在野柳漁村, 我們打造了實驗基地 圖.文╱陳穎慧、蔡郁焄、吳政德

從事在地創生的人都知道,如果

會成立,集結在地人的力量,以改造

沒有願意付出時間、投注熱情的地方

漁村為任務,挖掘與保存野柳的文史

團體,一廂情願的投入,就無法真正

為使命,希望透過在地文化保存和活

的擾動地方。

化,傳承給下一代。

2015 年 初, 帶 學 生 進 入 野 柳 認

識在地場域時,第一次接觸瑪鋉漁村 文化生活協會的成員,在他們的導覽

平均年齡 60 歲的成員熱情動人

下,認識了野柳的發展和地方特色,

2020 年 USR 計畫的機緣,讓我

開始有了長期的課程合作。因相處而

們團隊和瑪鋉協會有了更多的合作。

了解,原來瑪鋉漁村文化生活協會成

選擇合作的原因很多,一來是大學端

立於 2004 年,協會的靈魂人物湯錦

協助地方,需要在地人的投入,才能

惠,一個遠從高雄嫁到野柳的女孩,

永續,從過往的合作經驗中,我們感

從少女時期看野柳的繁華鼎盛,到逐

受到瑪鋉協會復甦地方的殷切;二來

漸 衰 退 的 今 日, 為 了 讓 野 柳 重 返 榮

是被他們投入地方事務的理想和熱情

景,她嘗試了許多方式讓野柳店家轉

所打動,一群平均年齡超過 60 歲的

型與改變,但成效不彰,於是透過協

成員,開始學導覽、剪輯影片、蒐集

16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1/團隊進入實驗基地進行為期3個月的環境改造。

整理文物、踏查和記錄、寫書等,希

一開始在牆壁上的泥作塗料,重新塗

望所投注的時間和生命,有朝一日,

布施作後,內部空間因為長期潮濕,

能讓野柳的年輕人返鄉。

導致塗料散布惡臭,氣味久久不去,

計畫執行到中期,確定了實驗基 地,開始了我們與瑪鋉的合作。首先,

引發協會的質疑;經過團隊不斷地溝 通,才慢慢重建信任。圖 2

對實驗基地的環境改造,邀請了協會

內 部 空 間 重 整 後, 為 了 完 成 實

的成員與學生團隊共同組隊接受新北

作工程最後一個項目,卻遭逢連月大

市社規師的培訓,同時向新北市城鄉

雨,於是將廢棄帆船搬進瑪鋉居內部

局申請社規師實作提案,共同經歷過

工作。施作的現場,即使戴著口罩,

7、8 月的 42 小時培訓,8、9 月實作

那滿屋的油漆味直衝鼻腔,但夥伴們

提案,順利拿到補助款 20 萬經費,

卻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下,將船體清理

得以進行改造。圖 1

後開始重新打底上色。

親手施作環境改造,困難重重 接下來,歷經 3 個月的環境改造。

亮點故事

為了完成基地外部環境的綠化, 學生常常提著大包小包的東西,搭著 公車從三峽花市提回土城的家,隔日 再從家中提去土城捷運站,一路到臺

17


圖2/經費有限,團隊成員必須親手施作改善空間和綠化環境。

北搭著客運前往野柳。好不容易栽種

慰我們:「有些人走得快一些,有些

的植物,卻因冬季北海岸寒風陣陣,

人走得慢一些;一群人走會走得比較

又碰上持續性大雨,導致我們所種下

快,但也需要適時慢下來,才能走得

的植栽還來不及長大,就一一死亡腐

更加長久。」因為夥伴支持的力量,

敗。在陣雨期間,擔心植物和老厝屋

讓我們相信,如果能夠有更多人的認

況 的 協 會 成 員, 常 常 奔 波 家 中 和 基

同、參與,才能真正發揮計畫擾動地

地,就怕三個月來的成果,付諸東流。

方的意義。和瑪鋉協會的合作中,我

夥伴的支持,讓彼此走得更長遠 投入地方創生是辛苦的,有時提

們從素昧平生到無話不談,聊天的內 容也不全然是為了計畫或工作,心繫 彼此,時常的關懷、噓寒問暖,為計 畫添上了幾分溫度。

案被婉拒、有時因意見分歧而爭吵, 那些時候,常常會自我質疑付出的意 義,但新北市社造中心吳盈慧老師安

18

2021年USR成果專書


亮點故事.A. 在地關懷

圖1/塭仔圳導覽。

明志科技大學

塭仔圳寫真 : 邁入黃昏的加工廠創生 圖.文╱北臺首學帶狀文物館行動計畫團隊

塭仔圳,位於新北市新莊泰山交

業商機,更養活了不少當地的家庭。

接處,原為淡水河洪水平原一級管制

在 2020 年政府公告實施都更計

區,後來在區域防洪計畫完成後解除

畫, 當 地 居 民 面 對 政 府 不 理 想 的 配

管制,吸引一千二百多間工廠進駐,

套,不動產業者趁機炒作,許多廠商

員工人數總計達二萬餘人,自然地形

無力搬遷,面臨遷走即停業的危機,

成了產業鏈聚落,不僅帶來龐大的工

部分住宅也被劃進重劃,引起民眾反

亮點故事

19


圖2/塭仔圳紀實,訪談巨石工業。

圖3/塭仔圳秋之寫真展覽。

彈。但僅有部分小區域抗爭成功獲得

記錄及訪談,將「搶救記憶與技藝」

保留,大多數的工廠只能配合搬遷,

出版為《塭仔圳――秋之寫真》一書,

其中不少工廠無力負荷搬遷成本,只

並展覽供明志科大師生及在地民眾參

能就此停業。

觀,為這片土地上努力的人們留下一

明志科技大學坐落於塭仔圳重劃

絲紀錄。圖 2、3

區的旁邊,面臨在地社區這麼重大的

3. 塭仔圳座談會:邀請塭仔圳的

變遷,我們也難以直接做出協助,只

廠商,與學生及在地民眾分享在塭仔

有帶領學生進入社區,了解社區正在

圳的心路歷程。圖 4

發生的狀況,以及記錄這片土地樣貌 的變更。

4. 在地人故事:配合課程,由學

生自主挑選塭仔圳的題材去訪談,由 學生角度出發,以探索記錄更多在地

塭仔圳場域的成果 在這個場域我們作了以下的項 目:

的故事。 5. 都更拆遷空拍記錄:開始拆遷

後,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看到工 廠一間間變成平地,我們也趕緊進行

1. 塭 仔 圳 導 覽 ︰ 與 在 地 社 團 合

各項珍貴的記錄。

作, 帶 領 學 生 及 當 地 居 民 認 識 塭 仔

在 我 們 合 作 對 象 中, 有 一 間 從

圳,介紹在面臨都更議題時所發生的

事五金的加工廠「普敬雷射切割」,

衝突與變遷。圖 1

是老闆陳世昌於 1998 年創立,歷經

2. 塭仔圳秋之寫真:我們為區域

2008 年金融風暴、產業外流中國淘金

重點產業具代表性的 10 間工廠進行

潮,仍非常堅毅且踏實地在塭仔圳打

20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4/塭仔圳在地座談(2021年4月底辦理,僅合照時暫時取下口罩,活動全程請大家配戴口罩)。

拼。在過程中,可以感受到陳老闆對

想到陳老闆說,不如把這個塭仔圳特

工作的熱愛與堅持,工廠外有一件壯

殊紀念物捐贈學校,作為學校教育塭

觀且精緻的金屬製變形金剛。老闆略

仔圳變遷歷程的美好回憶。於是在今

帶靦腆地笑說,「那是自己無聊做好

(2021)年 9 月,便將這座漂亮的地

玩的」,他花了好幾年的時間完成,

景紀念物搬遷至明志科大,以紀念在

卻意外成為塭仔圳獨特的地標。於生

都更過程中,辛苦保存下來的在地產

硬的工廠區內,卻有這樣一尊兼具技

業技藝。圖 5

術與藝術的創作,顯現這個地方充滿 了生命力與創造力。 與陳老闆的每次對談也能感受到 他滿滿的無奈,子女無意接班,但工 廠內還有那麼多的員工,如果直接收 廠,將會有許多家庭面臨生計問題。 於是陳老闆努力地找尋適合的位置搬 遷, 並 計 畫 在 搬 遷 後 開 始 訓 練 接 班 人,準備退休。我們聽到陳老闆的規 劃,頗為感傷,也了解到都更影響到 的不僅僅是遷廠的老闆們,更包括了 每個靠工廠收入維生的勞工家庭。 在搬遷之前,我們好奇地詢問了 陳老闆這個變形金剛要怎麼處理?沒

亮點故事

圖5/塭仔圳地標變形金剛捐贈至明志科大。

21


亮點故事.A. 在地關懷

龍華科技大學

守護火金姑.最愛塔寮坑 圖.文╱施教旺副教授

圖1/在我們的理念裡,野放是不合理的,因為野外本來就是螢火蟲的家。2020―2021年兩年 來,我們辦理了野放及賞螢共12場。圖為桃園特殊教育學校學生,同學們將捧在手中的幼蟲, 野放到棲地。

22

2021年USR成果專書


一段對螢火蟲、對土地的愛,正

甚大。

悄悄蔓延散開。本計畫主場域位於桃

就 這 樣, 龍 華 科 技 大 學 USR 計

園市東北方龜山區,區域邊緣為迴龍

畫主持人憑著對大自然愛好、教育部

捷運站,向南海拔漸升,此處為塔寮

及學校支持、地方人士熱情參與,開

坑。塔寮坑最高點為一等三角點大棟

始 了 這 段 奇 緣。2017 年 先 導 計 畫 奠

山又稱 405 高地,東南山麓全域幾乎

定基礎後,第 1 期 2018 年及 2019 年

是塔寮坑溪上游集水區(該溪貫流新

我們小心呵護這片 100 平方公尺的棲

莊區副都心注入大漢溪)。「守護火

地,共投放了 3 次幼蟲,當確認幼蟲

金姑 ‧ 最愛塔寮坑」計畫便選址關

可以適應棲地並繁殖下一代時,雀躍

公嶺作為螢火蟲復育棲地。

的心情讓我們無法等待,迅即將成果

熱心人士慷慨提供土地復育火金 姑

分享給社區。 第 2 期 2020 年時,3 月初到 5 月 初期間,龍華 USR 團隊辦理了 3 場 「螢火蟲回家」野放活動,以及 3 場

場域螢火蟲達人邱明德先生為業

「龘雪賞螢」活動, 圖 1 來賓包括了

餘愛好者,自費鑽研螢火蟲及培育工

場域內的龜山區長、政府官員、民意

作,並視這個生態保護工作為生活重

代表、里鄰長、國中小師長等,最重

心。他指出,全臺螢火蟲場域中,數

要的有學童、里民、和弱勢團體。源

量多到可供觀賞的是黑翅螢,但本區

自 於 強 大 的 正 向 回 饋 力 量, 第 2 期

僅發現黃緣螢。全世界約有二千種螢

2021 年更擴大了復育成果的影響。例

火蟲,其中水生螢火蟲約有二十種,

如,龜山區公所將我們復育的成果作

而臺灣 56 種螢火蟲裡,僅有 4 種水

為地區活動的項目,將塔寮坑螢火蟲

生,本區黃緣螢便是其中一種,顯示

復育成果推到龜山區、甚至更遠、更

其獨特性。場域內日照農莊莊主郭佳

多的民眾,生態教育的力量因此可擴

和先生,則無償提供約一百平方公尺

散得更高更遠。圖 2

以上的土地讓本計畫復育,並維護棲 地可運作性,像是協助除草、並添加 一支山泉水龍頭保持棲地濕潤,出力

亮點故事

23


USR 計畫也帶動地方創生與團結 USR 的 計 畫, 不 只 是 讓 大 家 來

看看螢火蟲,它也促進地方團結、也 看到了地方創生。龍壽社區的居民開

完美地吻合螢火蟲的形象。透過螢火 蟲的推廣,日照莊園的咖啡、手工烘 焙、自然環境教育整建等特色,慢慢 成形。雖是無心插柳,卻幫助日照莊 園建立了營運模式,轉型為有收入的

始注意到螢火蟲復育的成果,大家對

組織。除了深耕塔寮坑之外,USR 計

於場域的生態都認為要維護;也有家

畫讓螢火蟲可以飛得更遠。2021 年 8

長在傍晚時分帶著孩子來看蟲,老人

月,大棟山東側的 T 農場將成了我們

家們回憶著小時候的種種,USR 計畫 帶大家往陸上保育和健康福祉前進一 點點、一步步。無償提供復育棲地的 日照莊園,在山坡上方種植了 500 株 的咖啡樹,採有機無毒的栽植方式,

另一個場域;9 月時桃園市 K 區也開 始複製螢火蟲復育的經驗,本著進入 社區、善盡社會責任的初衷,龍華的 「守護火金姑.最愛塔寮坑」要讓更 多的小燈籠點亮臺灣。

圖2/用喜悅的心,分享成果,邀大家共同守護火金姑。圖為2021年3月23日野放活動,VIP有龍 華科大校長葛自祥、龜山區長呂緣、桃園市議員牛煦庭、龜山區及樹林區多位校長、龜山區及 樹林區多位里長等。

24

2021年USR成果專書


亮點故事.A. 在地關懷

長庚科技大學

深耕在地、培育人才, 建立健康樂活的共生社會 圖.文╱長庚科技大學計畫團隊

跨越生命缺陷,化為服務熱忱

七級,雖然失明但能下床也能說話, 這是她做照服員最大的收穫,也激勵

多年前,一位許女士加入長庚科 技大學鄰里志工隊,2018 年因姊姊車

她走向服務人群的心願。圖 1

禍摔傷頸椎手術失敗,昏迷第三天接 到病危通知,她每天在醫院用親情呼 喚,兩個半月後竟然出現反應,家人 欣喜若狂,覺得是上天的眷顧。 姊姊回家後伴隨而來的是照護 問題。由於家人沒有這方面的知識, 於是她便報名長庚科大居服員培訓課 程。許女士上課特別認真,每天第一 個到教室,激勵自己學習照護技能, 並以 70 歲高齡考取單一級技能檢定 認證。她非常感謝學校的協助,有了 照服員知能,姊姊從八級重症漸降至

亮點故事

圖1/許女士已高齡,仍取得居服員一級檢定 認證。

25


圖2、3/長庚科大護理系、妝品系與體大師生一起進入場域為地方長輩提供心臟血管健康篩檢 及肌力測試。

用心、專業、服務是師生共同的 使命

將傷痛化為力量,學以致用 小美自幼在教養院長大,先天肢

健 康 需 要 用 心 維 護 與 提 升。 在

體殘障、左眼失明。為了讓自己站起

地關懷據點結合長庚科大護理系、妝

來,忍受無數痛苦與淚水,持之以恆

品系與體育大學的專業,師生一起進

練習復健,才能邁出步伐。儘管肢體

入場域合作,為長輩們提供心臟血管

仍有些不協調,但能和正常人一樣行

健康篩檢及肌力測試。我們安排體適

走,小美內心充滿感恩與知足。求學

能運動訓練、健康講座、芳療紓壓三

階段因外表特別,遭受到一些惡意語

種課程,鼓勵長輩在家運動、改善飲

言、行為歧視和不公平對待,開始抗

食、維持良好生活習慣,並認識壓力

拒上學,所幸不斷正向思考,讓她培

及紓壓方法,透過促進健康活動,達

養出堅強、勇敢、獨立、善解的性格。

到身心健康目的。8 週課程之後測驗

小美回顧過往經驗,希望從自身

結果顯示多數長輩心血管健康程度皆

經驗出發幫助大家懂得包容、接納、

提升,代表健康賦能的豐碩成果,但

尊重和自己不一樣的孩子。於是在幼

HRV 儀器檢測發現部分長輩仍處高壓

保系專題課程與同學自編《我們都是

力狀態,這值得我們關注。圖 2、3

好朋友》戲劇中,小美擔任主角兔子 彎彎,原先受到鴨子兄弟的嘲笑與歧

26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4/小美(灰衣者)參與幼保系專題課程的戲劇,獲得滿堂彩。

視,因樂於助人獲得獅子和小豬的友

透 過 陪 伴, 家 長 漸 漸 從 傷 痛 中

誼,化解鴨子兄弟疑慮,大家快樂相

逐步有勇氣。看見孩子開心的笑容並

處在一起。最後小美和同學到國小、

聽見他們對未來的盼望,也看見不同

幼兒園展演戲劇贏得滿堂彩。圖 4

特殊兒家庭壓力和在困境中產生的韌

關懷特殊兒家庭——經驗生命、 實踐服務

性。經驗更深更廣的生命歷程後,學 生體會到施比受更有福,在服務對象 的需求上看見自己的社會責任。

今(2021)年特殊兒家庭服務圓 夢方案中,幼保系學生以不同方式關 懷弱勢、實踐服務並發展潛能。學生 製作教具並通過專利申請,讓特殊兒 在遊戲操作中學習。師生藉由與親子 訪談過程,討論如何針對家庭需要設 計和提供適切的服務,更深入陪伴關 懷有需要的家庭,也為腦性麻痺孩子 提供課業輔導或活動。圖 5

亮點故事

圖5/幼保系學生製作教具並通過專利申請, 讓特殊兒在遊戲操作中學習。

27


亮點故事.A. 在地關懷

正修科技大學

琵鷺青年工作隊 深耕旗山,守護社區 圖.文╱吳宗仁、温又潞

琵鷺 • 發跡 我是又潞,正修科技大學「蕉傲. 大旗山 USR 計畫琵鷺青年工作隊」

人群的態度,並要懂得責任和分享。

琵鷺 • 試煉

的一員。帶領計畫的吳老師說要寫個

我 們 這 群 種 菜 的 學 生 們, 成 立

感 人 溫 暖 的 故 事 繳 交 成 果, 我 心 裡

了「琵鷺青年工作隊」。在維基百科

想,如果不夠溫暖,會不會害我們的

的紀錄中,黑面琵鷺具群居性,同伴

USR 計畫成績不及格啊? 2020 年夏

間 會 相 互 理 羽 並 合 作 度 冬。 會 取 名

天,學校整理了一個青年友善農場,

琵鷺,一個原因是它的諧音近似英語

徵求自願幫忙的同學們來種菜。

peer group,其中文意義為同儕團體,

先不論南臺灣的 7 月有多麼酷 熱,從養土、施肥、澆水、除草,甚

成員的信念及行為會受到彼此的影 響。

至是抓蟲,對大學生來說不能說是新

從去(2020)年 7 月至今年 4 月,

鮮,而是對個人勇氣的一大考驗。 圖

我參與了 USR 計畫 3 次的營隊,每

我們的農穫已固定轉贈食物銀行,

次營隊招 12 名隊員,營隊的名字分

提供給弱勢家庭使用。 圖 2 在這塊農

別是先鋒、突破和菁英。營隊地點是

場裡讓我學習到的是友善土地、尊重

旗山的中寮社區,這支營隊有著許多

1

28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1/琵鷺青年工作隊每日於正修青年友善農場進行日常作物維護(除蟲、施肥等農務)與記 錄。

圖2/正修青年友善農場農穫固定轉贈高雄市阿福食物銀行,提供給弱勢家庭使用。

亮點故事

29


圖 /參與琵鷺青年志工隊學生, 一日三餐及其他生活所需皆需要靠 同儕合作共同完成,從過程中增進 彼此間的默契與信任感。 3

今日大學生無法想像的營規,在兩天

裡的服務員是由一群平均年齡超過 80

一夜的營隊中,必須被收繳手機,就

歲的阿嬤擔任。在咖啡館裡,琵鷺學

寢空間須自己整理和打掃,餐食自行

員設計了一個專屬學齡前孩子的故事

料理,而食材則是在完成值星官交派

角, 解 決 了 阿 嬤 帶 孫 無 法 出 門 的 困

的任務後才能取得。學生的任務是到

擾,孫子女可以在故事角閱讀繪本和

各個社區去向地方職人請益上課,課

操作具有啟發性的教玩具。圖 4

程的內容包含人文、歷史、產業和經

疫情期間,社區夥伴傳來訊息,

濟發展。在沒有手機導航的情況下,

長輩因為不能出門,身心都有明顯退

我們依照職人的指引,找尋未曾到訪

化的跡象。我們師生共同發想了一個

過的社區,藉此,更深入的了解社區

老幼共學方案,取名「老玩咖的時光

的地理、景觀、和人文特色。琵鷺完

寶盒」。這個方案是發給長輩每個人

訓後,值星官將手機還給我們,但我

1 個紙箱,長輩需先組裝好紙箱,紙

們卻對這個平時依賴度極高的產品產

箱內有 3 種手作材料和教玩具,例如

生陌生感,或許丟下手機,會發現生

輕黏土、疊杯、刮畫,並附有中文的

活中有更多的美好。圖 3

使用說明書,其功能包含認知訓練、

琵鷺 • 助人 在我們 USR 計畫的夥伴社區――

肌肉發展、社會參與等。長輩在家可 以自由創作,也可以跟停課的孫子女 一起操作,適時提供了活化長輩身心 機能的媒介。圖 5

旗山圓富,有個阿嬤咖啡館,咖啡館

30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4/於旗山區圓富社區阿嬤咖啡館建置幼老故事角,讓咖啡館內的女性長輩,可以放心帶孫子 到館內一起工作與遊戲,讓咖啡館兼具營利與照顧功能。

琵鷺 • 歸鄉 琵鷺青年工作隊四年級的學長 姊們今(2021)年畢業了,他們或投 入職場擔任第一線的社工,或進入非 營利幼兒園擔任教保員,繼續助人志 業。下一梯次的琵鷺營隊即將出發, 代表著新的一批學員肩負起應盡的社 會責任,期盼自己從志願服務者蛻變 為專業助人者的路程能一切順利,並

圖5/旗山區中洲社區郭建勝理事長,指導社 區志工操作時光寶盒教材,透過志工於符合 防疫規範下引導長輩於家中自己動手做,促 進長輩身心機能發展。

發揮助人精神傳達給身邊的人,加油 了!

亮點故事

31


亮點故事.A. 在地關懷

文藻外語大學 WHC-USR 計畫團隊

以愛溝通, 前進柬國的英語營 圖.文╱「溫暖白色巨塔的小螺絲釘――文藻國際志工共創就醫無障礙」計畫團隊

圖1/柬埔寨國際志工服務成果展大合照。

32

2021年USR成果專書


文藻外語大學的 WHC-USR 團 隊,自 2018 年起就開展柬埔寨偏鄉 健康促進及環保主題之英文營隊、 校園洗手臺美化與彩繪任務,服務 對象為就讀柬國 KKS 小學的一級貧

圖2/WHC-USR團隊捐贈回收桶與手繪洗手臺。

戶(約四百五十位),以回應 SDGs 4(優質教育: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

及高品質的教育)的目標。圖 1、2 我們的合作夥伴 KKS 本就缺乏 人 力、 物 力、 財 力 的 支 援,2020 年 COVID-19 疫情嚴峻,情況更是雪上

加霜。當地教育難以為繼,課程幾乎 停擺,小朋友們只能待在家裡,苦無 學習機會。因為疫情之故,我們的團 隊無法再回到村莊面對面協助該國的

圖3/柬國的小學生們戴上愛心口罩套,並寫 上滿滿感謝的卡片給臺灣的學生們。

兒童。但是危機也是轉機,團隊一秒 都不浪費,在此後疫情時代,傾全力

片運送至柬埔寨,搭起兩國偏鄉孩童

嘗試各項可能,藉由多次遠距會議,

們的友誼橋梁,也為臺灣防疫外交盡

不斷就各種可行方案集思廣益,從了

一份心力。 圖 3 我們的祝福歷經 3 個

解 需 求、 設 計 課 程、 挑 選 教 材 及 分

月曲折的海上旅程才抵達,當地的小

組排班,開始一系列遠距英語教學規

朋友及老師收到時都非常高興,創辦

劃,開創線上國際志工創新服務。

人 Sokrath 表示:「接收到的不只是

搭建橋梁、跨國送愛

防疫物資,更感受到來自臺灣文藻同 學們滿滿的愛心!」而這份愛,將會 在柬埔寨持續蔓延。

藉由在旗山國小舉辦的防疫衛教

在疫情嚴峻時, Sokrath 發出了

英文營,將臺灣偏鄉小朋友們共同完

KKS 有 36 個家庭需要食物救助的訊

成的環保口罩套(250 個)及祝福卡

息。團隊與長期關懷該村莊的臺灣無

亮點故事

33


師共同線上同步教學(TTT 模式), 突 破 疫 情 封 鎖 國 境 的 障 礙, 時 時 關 切、適時提供協助地球彼端的村莊孩 童們。不僅培養其語文學習的熱情, 也期盼開啟孩童們一扇通往世界的 窗,讓孩子從成長階段就不斷感受到 國際的關愛。 看見兩國孩子在課堂上時而笑聲 圖4/柬國國際志工線上英語健康促進教學。

盈耳,時而感懷噓唏,雖是相隔千里, 在螢幕之中卻又是如此水乳交融,一

著公益服務協會(Asanga International

時間彷彿疫情已在九霄之外。擔任國

Aid.)因此合作進行了專案募款,給

際志工的歷程,核心價值也在型塑同

GU-KKS 的小朋友繼續學習的機會。

學 們 的 人 格 典 範, 這 個 影 響 才 是 永

我們也將大眾的愛心帶到每位孩子的

久、深遠的,每次上完課,志工們都

家中,看著孩子與他們家人的照片,

會留下上課反思,以期不斷精進。

大家心裡應該會有很多感觸,我們付

J 同學說:「起初加入國際志工

出的實在很有限,但對方卻如此珍

只是因為想要嘗試,但在進入後,沒

惜。

想到過會額外有這麼多的感觸和成 長……這個學習是超值的,除了各項

施受有福、耕耘永續

教學能力外,團隊合作、與人溝通是 更棒的意外收穫。」M 隊長寫下:「我

學期開始,團隊就已招募了 16

們學習到更多的是如何助人與合作的

位相當優秀又具利他精神的國際志

角色,我想這是我在大學生涯裡最最

工,規劃線上英語防疫主題課程、設

幸福的事了。」S 同學則說:「帶領

計適性新教材。同時加入多媒體、遊

國際志工的老師各個都散發出熱忱、

戲等互動交流的元素來執行教學,以

溫暖且十分有向心力,久而久之自己

補足線上課程缺少交流的問題。 圖 4

也 被 老 師 影 響, 在 對 世 界 感 到 負 面

同時志工們藉由每週與 KKS 英文老

時、在很難找到共鳴、受挫時,我會

34

2021年USR成果專書


想起志工老師們。」

愛在國際、內外一體

恆不變,當 2020 年疫情嚴峻時,關 懷臺灣移工及新住民的文藻小螺絲釘 USR 團 隊 與 小 港 醫 院 合 作, 自 主 開

發 CDC 臺灣疫情重點新聞即時報導

跨 文 化、 跨 國 際 的 關 愛, 不 只

之 LINE 群帳號(內含 5 種語言)。

是向國外發展,我們很早就希望能關

此帳號之目的,是為了讓移工朋友們

懷身處在臺灣的東南亞移工。小螺絲

能夠用他們最熟悉的語言,知曉臺灣

釘團隊透過和臺灣在地的非營利組織

疫情的即時情況與相關防疫資訊。從

One-Forty(法人名稱:社團法人臺灣

今(2021) 年 1―2 月 分 部 立 桃 園 醫

四十分之一移工教育文化協會)的合

院之疫情,過了 5 月初疫情再爆發,

作,想進一步深化了解與關懷。但是

直至今日,本帳號之計畫團隊仍不分

原定要舉行的移工華語營和移工攝影

平、 假 日, 持 續 推 播 每 日 臺 灣 CDC

展,卻因疫情之故而展延執行,合作

之疫情新聞與防疫資訊,期待透過努

單位 One-Forty 考慮到印尼移工屬於

力,堵住任何可能的防疫缺口。愛以

高危險群,多次討論後,下了這個痛

各種形式傳遞,但本質從來不變,我

苦的決定。

們會一直走下去,直到走不動的那天

有些活動或受阻礙,但愛心則永

為止。圖 5

圖5/柬埔寨國際志工服務成果展。

亮點故事

35


亮點故事.A. 在地關懷

東吳大學

福華社區的慢老陪伴 圖.文╱曾禹寰專案助理、老士林新共生――跨世代社區慢老計畫團隊

拜訪福華社區獨居長者——學生 最愛的「南波萬」秀鳳奶奶

呀,妳就像個瘋女人!」結果奶奶卻 出人意外地大笑三聲說:「你看!好 玩兒吧!」這些帶點尖銳的自我解嘲

透過協助里辦公處的長者關懷送

的提問,如同她淘氣的玩笑,就是秀

餐,東吳大學學生走進整建住宅,認

鳳奶奶和我們相處、建立關係的方式;

識居住在其中的獨居長者們,了解這

她也是福華社區「南波萬」,學生最

些長者的生命,有些遭逢人生挫折,

愛拜訪的長者。圖 1

有些與親人疏離或親人離異,有些不 願成為他人的負擔。在熙來攘往的社 區人潮裡,如同隱居地居住著。 初見秀鳳奶奶,她時不時提出尖 銳的反問:「你們覺得我很可憐,所 以要來看我嗎?」「你們覺得我很老, 頭腦很不清楚嗎?」讓在場受過「訓 練」的社工系學生們,瞬間焦慮和警 戒起來,想著要怎麼在互動中不傷害 到奶奶的感受才好?沒想到奶奶再次 說出驚人之語:「你們覺得我像個瘋 女人嗎?」此時一位學生竟回答:「對

36

圖1/獨居開朗的秀鳳奶奶在房間,協助拍攝 居家復健運動的影片。

2021年USR成果專書


的互動關係,自然而然地在 生活中產生。 事實上,學生的到訪, 對於秀鳳奶奶心中也具有意 義。在既有的服務系統裡, 拜訪奶奶的服務者,多在完 成任務後就離開奶奶的生活 圈。像學生這樣好像沒什麼 目的,只是來陪她說說話、 開開玩笑的人,其實少之又 圖2/計畫團隊發行的社區報,報導有關獨居 長者的生活。

對參與社區實作和實習的學生來 說,這樣和長者相處的經驗,和他們 過去的經驗不同。在社區生活化的互 動裡,看見的不是學校課本裡教的, 看見的是:人變老的退化,以及伴隨 「老化」而衍生的各種問題。

少。漸漸地,奶奶總會在週五學生來 社區的那天早上,出門到社區整宅的 樓梯間,望向對面的協會辦公室,看 看學生們今天有沒有來……

看重每個生命階段「想好好活著」 的價値

每 次 拜 訪 秀 鳳 奶 奶, 聽 她 叨 叨

學生與秀鳳奶奶的相處,讓我們

念念生活的點滴,對照她現在作為一

看見「老化」只是長者生活的一個面

位被服務者,常常感覺到自尊被冒犯

向,他們仍然有其對生活的期待:能

的心情……學生常受到許多衝擊!他

開玩笑、有想吃的東西、有想見的人、

們認識到眼前的長者就是一個「活生

想做的事。他們的生命,不會只有身

生的人」,於是學生很主動地開始改

心衰退的困頓。也許「社區安老」,

善秀鳳奶奶的生活,也會為她澆澆盆

除了各種軟體服務與硬體設施,最核

栽、出門買水果;這些行動,都不是

心 的, 就 是 給 予 那 個 相 互 陪 伴 的 情

因為把奶奶當作一個「失能」長者,

感,和看重每個生命階段「想好好活

而是出於和秀鳳奶奶「人與人相待」

著」的價值。圖 2

亮點故事

37


亮點故事.A. 在地關懷

國立中央大學

攜手共學, 讓部落孩子對數學微笑 文╱張瑞芬、楊馥宇、陳德懷.圖╱謝致宜、張瑞芬、楊馥宇

「老師,數學好難,我不想學!」

淚灑螢幕彼端。這是線上「數學島」

語 畢, 電 腦 螢 幕 顯 示 學 生 小 泰 已 離

的教學現場,也是國立中央大學 USR

線,畫面一片漆黑,只留下大學生志

計畫「從閱讀泰雅到興趣驅動部落學

工大仁和 USR 團隊成員在螢幕上面

習」所遇到的真實狀況。圖 1

面相覷、不知所措。接著,只見大仁

「有人輔助學習」才是偏鄉遠距學 習成敗的關鍵

小泰是桃園復興區泰雅族四年級 的小朋友,他數學不好,學習數學對 他而言,一直是條充滿艱辛的道路。 但在我們團隊的努力下,他逐漸開始 改變。學期初,原先團隊每週與大學 生志工乘車至桃園市復興區現場,以 「數學島」教導偏鄉小學學生。 隨著 疫情日益嚴重,開始「停課不停學」, 圖1/協助復興區學校――實體「明日數學 島」。

38

少了同儕的陪伴、老師的督促,許多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2/協助復興區學校―線上遠距「明日數學島」在地場域校方、大學生志工與工作人員討論。

孩子的學習問題也紛紛浮現。

到的困難,從孩子的興趣出發,提出

遠端教學最棘手的問題,往往是

相關的解決方案,例如通訊軟體的選

孩子的自學力。部落學生的學習態度

定、教學呈現方式、學習環境的建立

呈現兩極化,有的學生極為認真,有

等,一同想辦法解決設備硬體、軟體、

的學生卻需要志工在螢幕再三呼喚、

學生個別化學習等問題。

請導師協助通知學生家長,學生方能

由於數學屬於連貫性思考的學

出現在螢幕前,甚至有像小泰這樣拒

科,例如長方形周長與面積,為何計

絕 學 習 的 孩 子。 為 了 解 決 這 樣 的 情

算方式不同?若學生未能及時打好基

況,我們與合作學校展開了跨域共學

礎,其迷思觀念往往會影響後續的數

之旅,針對流程與學生學習狀況做了

學學習,甚至產生學習倦怠,因此我

一系列改善,包含軟體如何使用、如

們與學校教師、志工集思廣益,共同

何引導學生等。

討論如何解決。圖 2

許多人以為偏鄉最缺的是遠距教 學硬體,但「有人輔助學習」才是偏 鄉遠距學習成敗最重要的關鍵。我們

圖像化方式教學頗具成效

與合作的國小校長、主任及教師梳理

我們發想並嘗試了一些方法,發

出每位孩子的學習狀況,了解孩子遇

現一個重點:小朋友都喜歡畫畫。當

亮點故事

39


我們用圖像化方式教學,鼓勵學生完

過這些遠距教學歷程與小學生的肯

成應有的數學任務,配合相關的獎勵

定,使他們對自己的人生產生了正向

措施,小泰及其他學生也逐漸開始改

的轉變。

變。同時,我們每次遠距「數學島」

曼德拉說:「教育是最有力量的

教學結束後會開討論會,鼓勵和支持

武器,你可以用來改變世界。」數學

志工,針對每位學生個別化的數學任

能訓練部落的學生思考能力、邏輯推

務作討論、建議與填寫教學輔導紀錄

論,還有解決問題能力。當我們把重

表。圖 3

點放在培養學習興趣,學生看見自己

之後的線上遠距數學課程,大仁

的改變,也逐漸喜歡學習,慢慢的把

與小泰的學習互動越來越好。原本不

學習轉變成個人興趣,並且透過這個

愛學習的小泰,終於開始認真完成數

過程,開發學生的未來潛能。讓我們

學任務,而期末時一句「謝謝老師,

一起點燃部落孩子的學習之光,讓他

我懂了」,讓螢幕另一端的大仁與我

們學習數學時的笑容,能像山間的彩

們真心地笑了。於此同時,大仁與其

虹一樣,閃耀出動人的七彩光芒!

他大學生志工也分享了他們看法,透

圖3/圖像化方式數學教學,以利學生理解。

40

2021年USR成果專書


亮點故事.A. 在地關懷

中原大學

卓蘭廢校復生術: 將教室變成市集 圖╱中原大學拍攝.文╱黃心瑜、邱韻如

苗栗卓蘭雙連社區位於水質良好

出農人的疑慮,也傳達出偏鄉社區面

的鯉魚潭水庫集水區,高海拔日夜溫

對外來團隊的厭倦與無奈。「因為這

差大,讓這裡出產的新興梨甜度高、

句話,讓我們擁有不同於以往的使命

品質好。但靠天吃飯的務農工作辛苦

感。」中原大學 USR 團隊不僅以阻

又 風 險 高, 讓 青 壯 人 口 大 量 外 流。

止 廢 校 為 目 標, 更 決 心 扭 轉 社 區 困

2015 年時,當地雙連國小學生只剩

境。於是「雙連梨」社會企業在 2016

30 人,小學面臨被裁撤的危機。當

年由中原大學輔導成立,師生經歷在

時執行研究計畫的中原大學企管系副

地經營與農友互動,漸漸褪去外地人

教授李明彥,發現要阻止雙連國小廢

的色彩,建立起與居民一同努力的默

校危機,就要從解決當地產業困境著

契。同時,雙連梨將品牌創造的利潤

手。「我們想做的,就是讓社區把小

30% 分配給偏鄉國小、30% 用於提升

學留下來!」

農友收入、40% 留為營運所需,當時

「 你 們 下 次 什 麼 時 候 來? 你 們

掀起的漣漪,不但成功化解雙連國小

真的會持續來嗎?」在地方的說明會

廢校的危機,更開啟中原 USR 團隊

上,梨農提出簡單又直接的問題,問

走進卓蘭的契機。

亮點故事

41


白布帆地區的廢校復生術 1999 年的 921 地震嚴重摧殘卓蘭

地區,2000 年,一則媒體未經查證的 報導讓大眾誤以為吃太多楊桃會得到 腎臟病,加上 2001 年桃芝颱風土石 流摧毀大量楊桃園,原本以種楊桃聞 名的白布帆地區迅速沒落。產業的消 逝讓人口大量外流,當地唯一的白布 帆國小也在失去孩子的歡樂笑聲後, 於 2007 年關上校門。 「小學是社區的命脈!我們不想

雙連國小步上白布帆後塵。」拯救了 雙連國小的廢校危機,中原大學開始 藉由大學課程共同解決社區的問題, 除了建構對農友友善的商業環境,也 透過與當地農會、鎮公所、地區國中 小與高中的夥伴關係,擔任協助政策 推動與教育顧問的角色。然而,已經 廢棄的國小,是否有機會廢校復生? 2020 年,中原團隊攢足了深厚的在地

能量,這次的目標,正是已經倒閉廢 校的白布帆國小。 「這裡假日有許多登山客路過,

圖1/閒置淪為登山客停車場的苗栗卓蘭白布帆廢棄國小,在中原大學師生的努力下變身為「卓 然果園食果市集」。

42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2/中原大學將白布帆國小以建立「生態教育樞紐」為目標,與當地觀光協會合作創造更多持 續性人潮進入卓蘭,讓USR發揮永續的影響力。

但在我們重新踏入校園前,草長得比

宋先生提到國小荒廢後大家都覺得很

人還高!」陪伴卓蘭 USR 計畫多年

可惜,「今天跟孩子來這邊逛市集玩

的邱韻如,是讓白布帆國小重生的重

遊戲,又讓他們看爸爸以前的小學、

要推手。在與地方公所的合作下,從

阿公種的校園大樹,真的很感動!」

除草清潔、打開教室大門、布置嶄新

2021 年與卓蘭當地合辦的三千人水果

桌椅等,閒置的廢棄校舍再次重現眾

路跑活動,更帶動凝聚了居民的社會

人眼前。

參與共識。圖 2

2020 年的第 1 場「卓然果園食果

從拯救偏鄉小學到啟動廢校轉

市集」 圖 1,中原企管與商設系學生

生,中原大學從教育扎根帶動產業發

發揮創意,將閒置教室經過整理布置

展、培力社區永續發展的 USR 行動,

變成闖關遊戲間,讓親子透過互動關

始終不曾停下腳步。

卡,認識卓蘭當地生態與特色水果。 當天帶著雙胞胎兒女參加活動的農友

亮點故事

43


亮點故事.A. 在地關懷

高雄醫學大學

那瑪夏, 螢蜂而立的共學旅程 圖.文╱那瑪夏地區及高雄原鄉永續發展計畫團隊

在 那 瑪 夏 國 中( 那 中 ) 服 務 21

失望。當時阿餅老師雖然覺得科展培

年的葉一萱主任(阿餅老師,Aping

訓的想法很好,但也擔心是否可以持

是布農名,是一名嫁來部落的臺北女

續,也怕孩子受了傷。一轉眼五年過

孩),回想與高雄醫學大學的初次相

去,高醫大仍然在那瑪夏,還是維持

遇,是在 2017 年的某個禮拜天。陽

以尊重那中教學需求為主的合作。彼

光燦爛的主日早晨。當時她在部落教

此信任、相互尊重,沒有隱形壓力,

會遇見高醫大的蘇詠超老師,蘇老師

是阿餅老師對高醫大的感受。

帶 給 阿 餅 老 師 的 親 切 感, 以 及 從 傾 聽、了解部落需求的第一次談話,成 為那中與高醫大合作的開始。當時他 們不知道接下來五年的合作,會為孩 子的未來帶來變化。

從抗拒到揪團,點亮孩子的科研 熱情

首次的科學相遇,是在 2018 年

偏鄉地區學校,時常會有外界的

原住民雲端科展培訓,圖 1、2 當時還

關心與協助,卻往往無法持之以恆。

是研究生的李秉衡回憶,起初進行科

過 於 主 觀 的 介 入, 沒 有 考 慮 在 地 需

展培訓時,那中的學生有種被逼迫來

求,是部落在每次接受關愛眼神後的

參加的感覺。甚至有次高醫大的團隊

44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1/2018年原住民雲端科展培訓。 圖 /無螫蜂達人帶領科展學生深入認 識︵無螫蜂︶。 2

已經抵達那瑪夏準備授課,學生卻因

個 A-ha moments」後,口耳相傳,迎

農忙而缺席。經過 3 年的陪伴,大學

來了 2021 年科展報名門庭若市的盛

生走進學生家中,成了家長的朋友,

況。

和孩子們的家庭互相認識,讓孩子主 動回到培訓中。漸漸的,學生與這些 外地來的「老師」變成了夥伴,也慢 慢在科學中琢磨出了樂趣,在「很多

亮點故事

被孩子點燃的研究魂 那中學生逐漸展現對科學的好奇

45


圖4/高醫大與那中合作開創「生態山林」課程。

心,還會相約前往棲地做調查,這熱 情不僅感染了秉衡及助教們,也讓這 些都市的年輕人領悟到在帶給學生知 識前,要先走入他們的生活。部落的

火蟲」。圖 3

向下扎根累積出的螢光星空

孩子對自然生態各有不同的經驗,有

高 醫 大 不 是 USR 的 新 兵, 從

時文獻沒有記載的事,可以在他們的

二十餘年的醫療服務,向下延伸至那

畫中、歌聲中,還有生活經驗中看見。

瑪夏中小學教育實踐,與在地國小合

不僅如此,與部落孩子們合作完成科

作「生態尋覓」特色課程、國中「生

展的成就感,以及當地生態的魅力,

態山林」課程鏈結了在地教育。 圖 4

使秉衡在研究所畢業後,隨即加入那

阿餅老師從近三屆的國中新生看見,

瑪夏計畫,因為「還想再更多的研究

不只是在生態的先備知識能力增加

蜜蜂,還想和孩子們一起摸黑調查螢

了,對科學的學習熱忱也很有提升。

46

2021年USR成果專書


這些科學探索,「螢火蟲 還有蜜蜂為伴」,開啟了 孩子們對未來的不同想 法,也看見高醫大學生在 共學中扎根在地的教育。 阿餅老師回憶,有次 學生至阿里山作實驗,恰 巧學生生日,蘇老師不知

圖3/摸黑調查螢火蟲。

從何處「變」出一束花, 讓大家一起開心的慶生。 細膩而溫暖的陪伴,讓每 一屆的科展更加進步。原 住民雲端科展第 10 屆,那 中得到飛鼠獎,第 11、12 屆更得到榮譽團體獎,圖 5 並入圍《天下雜誌》的【地 球的新聲】U20 國際青年 論壇。 圖 6 點滴的成長,特別是 當那中學生在論壇臺上,

圖5/獲第11屆原住民族榮譽團體獎。那中葉一萱主任提供

講述自己故事的那一刻, 除了讓高醫大團隊與有榮 焉外,阿餅老師也感動的 說:「你們都是深山裡的 大學生了。」

圖6/《天下雜誌》【地球的新聲】U20國際青年論壇。《天下雜 誌》提供

亮點故事

47


亮點故事.A. 在地關懷

高雄醫學大學

把衛教化為魔力桌遊的國 小歡樂營 圖╱小港 USR 計畫團隊.文╱郭惟郁(高雄醫學大學醫學院呼吸治療學系學生)

「一個豐富的天性,如果不拿來

論時難免會產生意見上的摩擦,但往

餵養飢腸轆轆的別人,自己終究也會

往在試玩我們的作品後,每個人的臉

枯萎。」――羅曼羅蘭。在書上閱讀

龐洋溢著無比燦爛的幸福笑容,教室

後,這句話給了升上大二正茫然迷惘

周圍也都充滿著歡笑聲。「這個桌遊

的我,深刻且強烈地賦予期許自己的

就是有如此吸引人的魔力吧!」我心

新動力。圖 1

想。圖 2

因緣際會下,得知高雄醫學大學 小港 USR 計畫團隊與呼吸治療學系共 同開設「主題桌遊設計實務工作坊」, 工作坊課程結合學術知識、服務學習 及桌遊師資和相關資源,我們便利用 課餘時間和老師、學長姊,從主題概 念、遊戲類型的大方向到玩家對象、 遊戲規則和卡牌設計等微小細節都逐 一討論。每一個設計環節規劃都相當 謹慎,深怕有任何的疏漏。雖然在討

48

圖1/計畫亮點故事撰寫人:郭惟郁同學。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2/製作「棄」喘大作戰簡易試玩版,於桌遊實務工作坊試玩。

在 經 過 多 次 調 整、 細 節 修 改 及

大作戰!圖 3

許多人的努力下,這份富含莫大意義

剛 走 進 教 室, 一 雙 雙 明 亮 圓 潤

的實體桌遊產品,終於出現在我們眼

的大眼,天真地對我們傳達了期待與

前。每張卡牌、每個角色人物設定、

喜悅。當我們拿出桌遊的瞬間,教室

我們正觸摸的每樣物品,正是這幾個

頓時快活了起來,看到如此有活力的

月來大家辛苦的結晶,也是我們所要

小朋友,我知道一切的辛苦皆是值得

傳達給遍布世界之隅的訊息:氣喘如

的!小朋友們在遊戲時,因勝利而喜

何 被 避 免。 因 此 我 們 取 其 諧 音 ――

悅的表情,或是因輸了繼而落寞的神

「棄」喘大作戰,希望能藉由這個遊

情, 一 個 個 片 段 被 我 描 繪 記 錄 在 心

戲 初 衷, 可 以 讓 更 多 人 學 會 保 護 自

頭,希望回去能和大家分享這份深刻

己、預防氣喘疾病發作。

的感動。

為了達到更佳的宣傳效果,一群

結 束 桌 遊 後, 我 們 不 忘 身 負 重

年輕氣盛的大學生被帶領前往小港區

任,開始講解起這次來到小學要進行

的國小進行衛教及氣喘營活動,手上

的衛教內容。將艱深的醫學用語,轉

不是拿著滿滿字跡的宣傳海報,而是

換成貼切小朋友的口語。讓小朋友了

大家辛勤一學期的結晶――「棄」喘

解空氣汙染對健康的潛在威脅,釐清

亮點故事

49


圖3/高醫大老師及學生,到小港區的國小進行校園桌遊健康衛教宣傳活動囉!

圖4/小港區的國小學童參加兒童氣喘營活動,執行肺功能檢測。

50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可能造成氣喘的前因後果,再進一步

孩緩緩地對我說:「姊姊,謝謝你們,

透過日常生活中,提出可參與並落實

因為氣喘發作的關係,前幾天我才剛

的 空 汙 防 制 運 動, 一 起 努 力 改 善 空

從急診室出來,但我現在覺得我有力

氣汙染問題。對於看似嚴肅的健康衛

量對抗病魔了!」剎那間,內心有百

教 議 題, 小 朋 友 也 相 當 認 真 且 踴 躍

萬條思緒湧上心頭。一方面捨不得那

發問,「桌遊果然就是有如此的魔力

麼小的孩子受苦,一方面覺得自己何

吧!」我再次心想。圖 4、5

德何能因為自己小小的努力,卻實實

小男孩的感謝

在在幫助到一個人!同時,我的內心 也更加堅定。原來幸福這麼簡單,為 別人點一盞燈,照亮了別人,也照亮

這 趟 桌 遊 衛 教 之 行, 還 有 更 令

了自己。就像羅曼羅蘭說的:「我們

我印象深刻的,便是當時遊戲告一段

既 然 有 這 個 能 力, 有 機 會 就 要 發 揮

落,一位男孩招著手示意我過去,男

它,並且善用它。」

圖5/小港區的國小學童,很認真在聽老師及學生講解桌遊玩法及衛教內容。

亮點故事

51


亮點故事.A. 在地關懷

國立中山大學

修復地球, 也修復社會關係 圖╱城市是一座共事館計畫提供.文╱邱花妹(國立中山大學深耕型「城市是一座共事館」 USR 計畫共同主持人、永續發展與社會創新微學程負責人、社會系副教授)

場景一:社區維修

修復地球,也修復社會關係 2020 年 9 月的一天,我與「永續

也收集送修居民心聲,像是一位阿嬤 擔心修不到,前一天就把收音機送到 活動中心,她說自己只聽得慣這臺親 人相送的「拉吉歐」。置身社區中,

發展與社會創新」修課同學,跟著臺

我們感受到修理活動不僅修復物件,

南「新化社區大學」來到「小新社區」

也修復著人與物的記憶、拉進了人與

試辦一場維修咖啡館活動。社大家電

人的社會關係。圖 1

班的志工診斷阿公阿嬤們帶來的電 鍋、電扇、收音機等家電,我們負責 為維修物件秤重、填寫表單,記錄物 件的年分、故障情形,透過這些基本 資料計算出維修活動在減廢、減碳、 為市民省錢上,所創造的環境、社會 與經濟效益。 順著維修節奏,我們探詢志工加 入維修的動機、常見故障如何排解,

52

圖1/新化社區大學小新社區修理咖啡館活動。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2/旗美社區大學農機修理課程。

場景二:農機維修

修,講一講還是沒辦法的話,我叫他

主權

他修。」同樣出身農家的旗美社區大

環保、省錢、讓農民拿回農事自

換個場景。美濃「曾氏碾米廠」 前 庭 的 大 葉 欖 仁 樹 下, 我 們 拿 著 相

用 LINE 開鏡頭給我,直接邊看邊教 學校長張正揚發現,農機維修可以幫 農民節省成本、提高勞動自主性,並 達到減碳減廢等多重效益。圖 2

機、攝影機,記錄「旗美社區大學」 農機修理班的授課過程。農家出身、 近 80 歲的陳光輝老師,帶著農民做 中 學, 引 領 農 民 抓 住 原 理、 掌 握 技

共學共培、共事共識、人與地球 共好

藝,一臺臺故障的農機具在師生動手

兩 年 間, 我 們 與 英 國 創 意 藝 術

切磋中重生。維修技術不是一時一刻

大學(University for the Creative Arts,

學 得 完, 光 輝 老 師 不 時 接 到 農 民 從

UCA)永續設計中心(Centre for Sus-

田間打來的求救電話:「我教他怎麼

tainable Design, CfSD) 執 行 長 查 特

亮點故事

53


圖3/「南方修理聯盟啟動國際論壇」活動合影。

(Martin Charter)教授合作舉辦了 3

作,在中山大學的技工舍――旗津社

場國際工作坊,也藉由大學與社大課

會開創基地、第一社大位於河濱國小

程、 講 座 等 教 育 活 動, 我 們 師 生 與

校區,輪流主協辦維修活動,在旗津

USR 計畫團隊、社區大學以及維修志

的活動更擴大為 2020 年技工綠活節

工組成的小家電診所共學共培,在實

與 2021 年的循環綠活節。圖 4

體與線上會議中形成共識,從而得以 合作共事、舉辦維修活動。圖 3

我們避免單打獨鬥,發展出「大 學—社區大學—城鄉社區協作」模

旗美社大推廣農機修理、新化社

式, 在 2021 年 1 月 5 日 成 立「 南 方

大將家電維修班學員帶到偏鄉高齡社

修理聯盟」並設置網頁,推播聯盟組

區、屏北社大的水電維修走向偏鄉、

織輪流主協辦的維修活動,也透過文

原住民永久屋;我們 USR 團隊則與

字與影像記錄修理活動、職人故事以

也立基旗鼓鹽的高雄第一社大緊密合

振興修理文化;公告維修活動的減廢

54

2021年USR成果專書


減碳數字所帶來的環境與社會效益。 重拾維修、循環使用,是修復人 與地球的關係,也是為守住好環境的

回應負責任的生產與消費等永續發展 目標,以帶來更大幅度的環境與社會 變革。

自救行動。與在地社區攜手,從共學

(更多細節可參考邱花妹刊登

共培到共識共事,我們修復的不只是

於《巷仔口社會學》的文章:https://

物件,還有人與地球、人與人的關係。

twstreetcorner.org/2021/10/12/huamei_

也期待這些日常生活維修行動所累積

chiu/ ;《 南 方 修 理 聯 盟 》 網 頁:

出的數據與資料,能有助於推進以循

https://repairinthesouth2020.wordpress.

環經濟取代線性經濟與計畫性淘汰,

com/)

圖4/2021年循環綠活節修理咖啡館活動。

亮點故事

55


亮點故事.B. 永續環境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看見彩虹︰ 里山部落原民文化的鏈結 圖╱看見下一道彩虹――以里山概念在原住民部落傳統文化與產業之鏈結發展計畫團隊 文╱黃晨昕

沿 著 眉 溪 走 入 東 岸 部 落, 在 離

中始終覺得,這不是我要的方向。」

部落中心稍遠的位置有一個嚕咪谷營

Pawan 說,回到部落後因緣際會加入

地,這裡是蝴蝶的天堂、生態的樂園,

《賽德克 ‧ 巴萊》拍攝,電影中使

也是獵人的 lmiqu(編按︰賽德克語,

用的傳統弓都是由他父親親手製作,

意指山林之意)――這裡是獵人李世

更讓他決定要留在部落,將自己家族

嘉與他們家族居住的地方。

文化傳承下去。然而,文化傳承這條

李 世 嘉, 賽 德 克 族 名 Pawan.

道路畢竟不好走,留在部落首先面對

Neyung,曾在電影《賽德克 ‧ 巴萊》

的困境便是經濟問題,Pawan 苦笑說:

裡,飾演莫那魯道的次子巴索莫那。

「以露營地來經營的方式不像想像中

在電影風光謝幕後,他沒有往螢光幕

容易,大部分遊客都只想看原住民跳

上繼續發展,而是選擇留在山林裡,

舞射箭,拍拍照就走了,我常想這真

向 父 親、 向 部 落 耆 老 學 習, 為 了 自

的 是 推 廣 文 化 嗎?」 營 地 開 張 六 年

己獵人家族的文化傳承而努力。 圖 1

來,Pawan 無奈說大約就是生活還過

「我高中畢業後便離開部落到臺北工

得去,偶爾還得暫時離開部落兼差,

作,就這樣做了五、六年吧,但我心

越來越迷惘自己的道路是否正確。

56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1/李世嘉Pawan.Neyung與他的獵人父親。

圖2/協助清理東岸部落生態園區。

亮點故事

57


圖3/服務學生志工向耆老學習山林生活技能。

認同在地傳統與文化的價値

校 好 評, 正 式 成 為 營 地 活 動 體 驗 模 式,不僅帶來收益,且因此讓更多不

在里山倡議實踐裡,尊重在地傳 統智慧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深入原 鄉部落時,我們遇到了默默在家鄉部 落 耕 耘 的 Pawan 大 哥, 聆 聽 他 的 理 念,以導入服務志工的方式,結合在 地生物多樣性,為營地開發設計文化 生態教育深度體驗。文化源自於生活 日常,進入部落、跟著獵人家族一起 生活,學習賽德克族與自然和諧共處 的 Gaya 精神,與都市截然不同的生 活體驗,並在互助與合作中成長。透 過願景青年行動網協會(VYA)媒合, 志工服務體驗活動大獲學員及參與學

58

同的人進入部落,了解賽德克文化, 並將尊重大地的精神傳下去。圖 2、3、 4、5

Pawan 說現在他已不迷惘了,嚕

咪谷營地在計畫導入後遇見了各式各 樣的人:有教育學習的中學營隊、尋 找人生意義的社會人士、自我充實的 高中畢業生、開拓生活的大學生,甚 至還有來度蜜月的新婚夫妻……儘管 大家來自不同地方,但大家最後都帶 著一樣的笑容回去,他確定自己的道 路是正確的,且會繼續堅持下去。 圖 6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4/營隊志工須一起合作準備三餐。

圖5/互助合作進行步道施作。

圖6/團隊在一天勞動後展現出快樂的笑容。

電影巴索莫那執弓的帥氣身影, 永遠印在大家的記憶中,而現實裡, 巴索莫那也仍舉著弓,在賽德克文化 保存這條道路上,繼續前行。

亮點故事

59


亮點故事.B. 永續環境

嘉南藥理大學

到臺江港仔西, 體驗低碳生態旅遊 圖.文╱永續安南環境生態與綠色產業計畫團隊

嘉南藥理大學環境永續學院去

鰻苗協助生計,居民生活不甚寬裕、

(2020)年以「永續安南環境生態與

人口外流嚴重,主要為老人、小孩,

綠色產業」獲得教育部 USR 計畫補

且鄰近焚化爐,雖然環境條件不佳,

助,繼續投入城西社區營造工作。計

卻有豐富之生態景觀及特有的地景風

畫協同主持人,環境資源管理系李得

貌。社區產業以「水產養殖業」及「農

元副教授(已退休)因臺江國家公園

業」為主,水產養殖方面,以盛產白

管理處(臺管處)「家園守護圈」計

蝦、虱目魚、石斑魚為主。農業方面

畫而走入城西社區,設計一系列環境

以栽種西瓜最為大宗,為了讓最美形

教育課程改變了里民的環境思維,從

的西瓜有養分成熟,瓜農以「疏果」

做中學促成里民主動參與,讓生態教

方式摘下多餘的小果,醃製成「西瓜

育與里民生計能兼顧以帶動地方產業

綿仔」,在南部地區頗富盛名。

創生。圖 1

生態農產豐富的城西區

城西社區地處臺江內海自然資 源最豐富地帶,相較於南邊的四草及 北邊的七股地區有關候鳥保育議題的 發展,城西社區卻因境內垃圾掩埋場

城西地區(又名港仔西)居民以

及焚化爐的設置而長期犧牲社區的發

養殖及農作物為主,冬季時期以捕捉

展。城西里西鄰臺灣海峽,在鹿耳門

60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1/國小學童體驗食農教育生態遊程。

圖2/具地方文化特色的牆面彩繪。

圖3/李得元老師為來賓介紹城西社區彩繪作品。

溪與曾文溪出海口的中間,有著臺南

虧李得元老師來協助,剛好社區也成

市面積最大的木麻黃防風林,林內有

立關懷據點,有老人供餐的活動,就

臺灣暗蟬(北埔蟬)為臺灣特有種,

有人來參與、支援,把老人當成學員

還有陸蟹(兇狠圓軸蟹)、青蛙等物

辦理活動,因緣際會大家聚在一起,

種,像是個生態大樂園,也是環境生

李老師規劃的彩繪活動,大家都非常

態教育的教材。

贊成,且共襄盛舉,他的規劃展現了

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國忠說:

港仔西的美!」 圖 2、3「USR 的計畫

「這裡之前都沒有外地人或遊客,多

的投入,促使社區居民有凝聚力、向

亮點故事

61


圖4/陳國忠理事長協助學童窯烤披薩。

心力,提升待客的親和力,展現『下 港人』的熱情,如果沒有政府的力量 協助,是沒有人要理會這一塊的。」

低碳生態輕旅遊規劃

圖5/李得元老師指導學生玩桌遊認識安南。

2. 西瓜忠種瓜:讓西瓜忠帶你來

一次「西瓜田之旅」―西瓜綿 DIY; 3. 郭姊妹炊粿:讓郭家三姊妹帶

你認識古早味的炊粿; 4. 港仔西烤窯:請你來港仔西用

當地食材製作料理、烤窯體驗。圖 4

在 嘉 藥 USR 計 畫 與 臺 管 處、 城

配 合 USR 計 畫 開 設 微 課 程, 李

西社區發展協會的通力合作下,完成

老師指導學生用地方特色景點及低碳

在地低碳生態輕旅遊程規劃,與社區

生態旅遊為素材,設計年輕人喜歡的

民眾共同完成的 15 幅社區彩繪牆面。

桌遊與 APP 圖 5,同時邀請合作夥伴

協會原本已準備拓展觀光事業,努力

土城國小師生與在地企業參加食農教

發展地方社區特色體驗遊程,規劃要

育與社區低碳生態旅遊體驗活動,提

與別的社區互訪交流,但 2020 年與

升社區接辦活動的能力及收入,現在

2021 年卻因 COVID-19 而停止。這些

已打出名號,有企業團體主動聯繫、

社區特色遊程體驗的活動有:

以及媒體來採訪報導,相信可以吸引

1. 里長伯養魚:讓里長伯帶你來

趟魚―竹筏╱一夜干 DIY 之旅;

62

更多遊客來社區體驗低碳生態旅遊, 達到生態保育的環境教育。

2021年USR成果專書


亮點故事.B. 永續環境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薯榔海水染, 打造漁村夢工廠 圖.文╱周維萱(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副教授)、藍麗齡(基隆市八斗子產業觀光促進會理事長)

圖1/薯榔海水染布。 圖2/薯榔。 亮點故事

63


圖3/臺海大在八斗子所創發之永續模式。

早期魚網是棉麻編製成的,當地

齡理事長介紹著薯榔海水染,回想起

居民利用薯榔做染劑染在魚網上,染

兩年前,我們盤點在地文化時,藍理

色後能加強纖維韌性,又有防止海水

事 長 眼 神 發 光 的 跟 我 說:「 我 想 做

腐蝕魚網纖維及防霉的效果,可以讓

這 個 很 久 了, 海 大 是 不 是 可 以 協 助

魚網較耐久。我就在思考是不是可以

呢?」當時,進入八斗子漁村多年的

用薯榔來發展八斗子特色的產品,就

我,也是第一次聽到薯榔和它背後代

發想出薯榔海水染――以染布結合海

表的漁村文化意義,覺得很棒,那就

水漂洗。因為薯榔是純天然的染劑,

做吧。下一步就是要怎麼做,才能真

大家可以看到,用海水漂洗過,比沒

正實踐 USR 計畫的精神呢?國立臺

漂洗過的顏色,柔和許多,真的很美。

灣海洋大學 USR 團隊設定了目標及

圖 1、2

永續發展的規劃,首先對應 SDGs 14

在 2020 年薯榔海水染進階成果

(保育海洋生態)與 17(多元夥伴關

展,看著八斗子產業觀光促進會藍麗

係)及總計畫目標,以三生中的「生

64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4/海水薯榔染布種子培訓課程進階班成果展。

活」為基礎,強調在地陪伴,以在地

布展皆由學員一手包辦,兩場成果展

的獨特文化創造新產業,打造合作共

吸引上萬人次的參觀,許多民眾表達

創之永續模式。因此,我們依照地方

想買購買的意願,進而成立線上平臺。

創 生 的 理 論, 將 永 續 發 展 模 式 分 成

圖4

「人」、「地」、「產」的循環,分

藝,更整理了當地的一間古宅,成立

別以「在地歸屬認同」、「在地歸屬

了「薯榔海水染夢工廠」,以薯榔海

實踐」、「在地歸屬深化」為主軸,

水染夢工廠,向勞動部申請多元就業

以「賦權導入在地」、「賦權結果加

方案,每年申請 2 位多元就業人員,

值運用」為基礎,強化在地人力資源

協助進行產業規劃。同時,從 2020 年

導入及組織動員的能量,訂立了 5 個

到 2021 年(1 月),八斗子產業觀光

策略,從基礎到進階,期望能將文化

促進會以薯榔海水染開設遊程,27 場

價值轉化為在地利益,開創新的產業

790 人參與,收益成長逐漸可以支持協

模式。圖 3

會持續營運。2021 年 3 月更吸引八大

「薯榔海水染夢工廠」的成立 兩年過去了,我們共計培訓出 50 位基礎╱進階的種子教師,從課程到

亮點故事

而藍理事長為深化薯榔海水的工

電視《臺灣第一等》節目來此地拍攝與 介紹,藍理事長亦於行政院農委會林務 局 2021 年總統植樹活動,於八斗子潮 境公園薯榔攤位,向蔡英文總統介紹薯 榔染布。圖 5

65


圖 /開箱染色檢查完成的染布作品。

6

她說很多其他社區聽到薯榔海水染很 新奇,紛紛來玩,她和其他社區嘗試 使用月桃樹、咖啡各式在地產品去試 驗染布,當然結果有成功有失敗,藍 理事長笑著說:「真的很有趣耶!」 這才是我們最重要的成果――我們創 造了一個讓在地組織、居民連結的網 圖5/向蔡英文總統介紹薯榔染布。基隆市八 斗子產業觀光促進會藍麗齡理事長提供

絡,讓每一個人都能享受這個挑戰及 肯定自我文化價值的過程,而這個過

重要的是,創造了一個在地創生 的網絡

最 後, 我 覺 得 我 們 最 大 的 成 果 不是開了幾場培力或是獲得多少新聞

程如一個未完待續的漁村故事,任何 人都可以輕鬆自在的當這個故事的書 寫者。圖 6 想體驗嗎?來八斗子看看吧,歡 迎大家一起來書寫漁村故事。

的報導。前陣子藍理事長跟我聊天,

66

2021年USR成果專書


亮點故事.B. 永續環境

國立中央大學

踏進蜜蜂世界, 用繪本走讀新屋九斗 圖.文╱蔣佩儒、顏婷蓁

圖1/新屋九斗養蜂場田野調查。

亮點故事

67


2020 年春天的新屋區九斗村,我

們與蜜蜂相遇了。走進九斗社區,放 眼望去盡是綠油油的稻田,難以想像 這裡曾是社區營造計畫的養蜂基地。 2017 年,因為「中囊病」的襲擊,讓

正要起飛的養蜂產業就此胎死腹中, 僅剩下里長和有豐富養蜂經驗的徐雲

圖2/《小蜜蜂蜜花》繪本。

貞大姊持續經營。 圖 1 一開始只是想 將北臺灣的養蜂文化介紹給小朋友

在短促的時間完成的繪本欠缺太多元

們,學習蜜蜂勤奮工作的態度,當我

素,客群不夠鮮明、內容不完整、想

們一步步踏入蜜蜂的世界,更加體會

表達的重點未具體呈現……等等。以

養蜂人的辛勞後,決定以「繪本」的

此樣本書為雛形,我們重新發想、設

形式擴大接觸的年齡層,並配合當地

計、排版,耗時半年完成了繪本初版,

語言特色,以客語的形式製作繪本。

並舉辦小型活動汲取回饋建議。 設計繪本的初衷,是希望讓更多

一本繪本的完成

人認識蜜蜂世界及養蜂人的辛勞。因 此在中央大學師長們的建議下,開始

身為外行人,滿腔的熱血想法,

尋找出版社將繪本出版,並結合不同

只能在腦中揮灑。參與 2020 年青年

社群一起做事,包含《耕新報―新屋

投入永續發展計畫,組成 Firest 中大

在地書寫》、《青松市集》、《程式

築夢聯盟,進行農場參訪,並幸運地

研究社》、《中央創遊》等單位。工

認識了中原大學商業設計系的佳欣同

作項目增加後,我們尋求更多同學加

學。藉助了佳欣同學的繪畫能力及多

入製作團隊,再次回到農場查訪,充

次 來 回 的 討 論, 從 粗 糙 的 稿 件 到 成

實蜜蜂世界的背景知識。圖 3、4

品中精美的圖畫,終於打造出這本兒

為了推廣繪本至校園內,我們將

童繪本《小蜜蜂蜜花》。 圖 2 運用青

繪本的文字內容以客語呈現,以作為

年事務局提供的經費,完成 16 本樣

未來本土教學的教材之一。詢問多位

本書的印刷。然而,成果不盡人意,

客家學院的老師,讓繪本的客語文字

68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及內容更精確完整,並且錄製了客語 發音的有聲書,除此之外,另有華文、 英文、閩南語、印尼語等語言的錄製。 特此感謝客家學院同學們的幫忙,讓 有聲書的錄製能順利完成。 圖 5 她們 從早到晚,一字一句重複錄製,只為 呈現最佳效果,並與程研社討論為繪 本製作專屬網頁,設計每個單元配置,

圖3/《小蜜蜂蜜花》繪本說書暨闖關活動。

由中央創遊製作的互動小遊戲增添網 頁的趣味性。

《小蜜蜂蜜花》誕生了 隨 著《 小 蜜 蜂 蜜 花( 細 蜂 仔 蜜 花)》的誕生,「讓這本繪本成為教 材」的夢想與目標就擺在眼前,我們 著手策畫起如何實踐食農教育、推廣 鄉土語言、導入英語教學,在做食農

圖4/與徐雲貞大姊的合照。

繪本的這條路上有許多師長、朋友一 起加入幫忙,願能為臺灣食農與鄉土 教育貢獻一份心力。 從社區故事發展到繪本、網站、 遊戲及配音,每個細節都希望做到最 好,期盼增加它的影響力,讓小朋友 及家長可以一起快樂共學,而不單單 只是藉由繪本來理解本土語言和食農

教育。期許未來能號召更多人來參與 這段故事,發掘下一個美好。

亮點故事

圖5/《小蜜蜂蜜花》繪本錄音。

69


亮點故事.C. 產業鏈結與經濟永續

耕莘健康管理專科學校

因 USR 計畫, 返鄉青農實現斜槓人生 圖.文╱黃秉炘

林文哲,家中四代宜蘭務農,大

開始慈心驗證有機蔬菜耕作。 圖 1 身

學時離家念書,畢業後結婚生子,在

為產銷班裡最年輕的成員,他深刻體

異地擔任電子廠研發經理 10 年後,

會到農村人口老化凋零,所得低落的

為 了 照 顧 年 邁 雙 親,2015 年 舉 家 返

困境,唯有改變,務農才有可能找到

鄉繼承家業。他開始管理八甲多的田

新出路。

地, 全 面 朝 友 善 耕 作 目 標 前 進, 於 2017 年被選為模範農民,2018 年起

從一袋米糠發想的保養品商機 2017 年收成後,林文哲帶著一袋

米糠,來到耕莘健康管理專科學校宜 蘭校區,在黃秉炘副校長熱情的接待 下,雙方討論著如何點穀成金,將原 本被視為廢棄物的低價米糠,開發為 環保天然的高價保養品,不但將稻米 種植升級為六級產業,更以循環經濟 的創新模式,提高作物的附加價值, 圖1/林文哲的稻田實施有機耕作。

70

因為這一次見面,開啟了林文哲的斜

2021年USR成果專書


槓人生。 在耕莘專校的輔導下,林文 哲成立宥睿生技公司,以產學合 作的模式,經由師生協助進行原 料驗證、製程開發與肌膚實證, 更加入校區獨有的溫泉,開發出 第 1 支 溫 泉 米 糠 精 華 露, 並 於 2018 年量產上市,首批商品半年 圖2/TVBS一步一腳印 發現新臺灣專訪。

內銷售一空,初試啼聲即開出亮 眼成績。同年,在耕莘專校的奔 走下,積極串聯宥睿生技與鄉內 的製酒場、化妝品工廠,將這套 模式系統化與地方產業界共享, 獲得經濟部「SBTR 推動中小企 業城鄉創生計畫」,計畫金額逾 500 萬元,以農棄物循環再利用

經濟價值與減廢概念,造就宜蘭 地區之農業創生。

朝微生物發酵商品繼續邁進 2019 年宥睿生技入選宜蘭科

學園區「蘭青庭」青創基地,並 透過群眾募資平臺陸續開發出清 潔保養系列商品,開始於各大電 商平臺、市集、百貨商場展售。 圖2 圖3/米泉釀文創商品受邀到誠品書店展售。

亮點故事

逐漸受到市場關注後,不但

廣 播 電 臺、 電 視 臺 登 門 採 訪,

71


2020 年更收到誠品書店、臺中中友百

力菌株,進行米糠乳酸發酵飲開發,

貨邀請品牌進駐。2020 年,當年來自

目前產品尚在優化階段,已經收到國

保養品的營收已經超過原本水稻種植

內超商通路與國外貿易商合作意願,

本業,產業轉型已經看到初步成果。

極具市場潛力。

圖3

耕莘專校與林文哲的合作未止於 此,看好微生物發酵商品潛力,便思

協助取得經濟部補助

索找出更具在地特色的優勢菌種為目

延續 2020 年的成果,耕莘專校

標,2020 年以「農業加值――有機米

團隊繼續協助林文哲取得 2021 年經

糠機能飲品應用開發計畫」,得到經

濟部「地方型 SBIR 計畫――有機米

濟部地方型 SBIR 計畫 200 萬元支持,

糠抗老化機能性粧品應用開發」200

順利自三星稻穀中篩選出優勢 20 株

萬元經費,深耕循環經濟美妝生技產

乳酸菌,應用其中 4 隻 GABA 生產潛

業發展。這二案林文哲也與學校共簽 訂 120 萬產學合作計畫,加值 計畫的執行成果。 從五年前返鄉面臨產業 凋零的徬徨,林文哲如今對農 業的未來充滿願景,這一切的 轉折都從耕莘專校的那一場會 議開始。藉由大學實踐社會責 任,輔導在地青農,創造米糠 循環經濟價值,成功帶動了地 方有機稻米農業的六級產業發 展,建立「生產、生活、生態」 之三生一體的商業模式,讓林 文哲的返鄉創業夢,得以在故 鄉宜蘭落地生根。圖 4

圖4/返鄉青農斜槓人生,地方創生的夢想成功。

72

2021年USR成果專書


亮點故事.C. 產業鏈結與經濟永續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深耕桂林, 淺山青年翻轉創新農產 圖.文╱劉雯瑜、林禹安、吳享育

雲 林 縣 古 坑 鄉 桂 林 村, 是 雲 科

社造的種子,就此在孩子和社區居民

大「淺山農村的社會設計培力共構計

心中扎下了根。2012 年,小綠帶的桂

畫」主持人劉雯瑜(小綠)老師的故

林青年志工隊隊長享育,申請了文化

鄉。14 歲以前赤腳在田埂上奔跑、釣

部遊學臺灣計畫,舉辦「野趣桂林」

青蛙、打蛇、抓蝸牛、水圳玩水的鄉

營隊,協助推廣桂林的遊憩產業,用

居歲月,是小綠一輩子的鄉愁。

實際行動證明在地青年對家鄉的愛。

1997 年, 小 綠 考 上 雲 科 大 資 管

所卻沒錢就讀,幸獲系上湯、方兩位 教授慷慨相助才得以完成學業。出社

桂林自然農法商品大受歡迎

會後想還錢,恩師卻不求回報,只希

2017 年,小綠回到雲科大任教,

望小綠能回饋社會。從此,社會服務

因為任教單位的學生多半是選手,所

成了小綠再艱難也絕不迴避的人生志

以她和同事們提出帶學生到桂林服務

業。

的 USR 計畫,一是因為這些選手學 2004 年,小綠帶著學生回到桂林

生需要有真實且複雜的場域讓他們鍛

村舉辦兒童營隊,促成 2005 年的桂

鍊專業技術和跨域合作;另一則是因

林社區總體營造運動,榮獲臺灣省村

為小綠心裡篤定桂林的居民會很歡

里社區服務品質評獎特優(第 1 名),

迎。

亮點故事

73


圖1/黃金山魷魚其實不是魷魚,而是筍乾。因曬好的筍乾外型和魷魚乾十分相似,就將筍乾拼 成魷魚形狀,命名為「黃金山魷魚」。

圖2/女茶隊,取法自然農法推廣手揉紅茶。

74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在經過幹部訪談和公聽會後,他

老屋改建工作室,開辦電商

們籌組跨專業的教師團隊,擬定社區 在生活方面,為了解決街容頹圮

問題解決方案。在產業方面,他們鼓 勵農民重新種回麻竹筍和茶葉,由社 區師傅教導學生遵循古法搭建筍寮和 筍灶,並一起創作「黃金山魷魚」文 創商品, 圖 1 大大提升竹筍的價值與 價格。此外,也組織女茶隊,傳授手 工紅茶製作技術及輔導茶農考取 15 張製茶士證照,推廣自然農法,並深 入大陸雲南和鹿谷與名間研究傳統手 炒茶技術,創新茶品。 圖 2 再搭配每 年的歲末封茶、風土小旅行、線上募 資等活動做推銷,為社區的茶產業找 到新出路。圖 3

與老弱人口照顧的問題,雲科大師生 在社區師傅指導下,將多間已經頹圮 的老屋改建為工作室,由雲科大想自 立工作室的學生進駐,在這裡作為新 創基地。開發加工食品、小青檸茶、 檳榔炭、植物染織包等特色商品,透 過電商及市集等平臺銷售產品,也定 期開設各式工藝課程與風土小旅行, 吸引遊客上山,創造青年返鄉及學生 留鄉創業的機會。 2019 年, 青 年 楟 惠 率 先 返 鄉; 2020 年,青年志工隊隊長享育跟進;

圖3/開辦社區風土小旅行,為社區帶來觀光商機。

亮點故事

75


2021 年則有新二代筑瑩也跟進。而首

箱創意」等工作室,尚有「島語放送

批 USR 駐村的學生在 2020 年中畢業

局」、「里山生活實踐學校」、「桂

後,也有幾位學生留下來想創業。於

林良食」、「女茶工藝所」等品牌爭

是,這個計畫由 USR 走向了地方創

取立案中。

生,致力於幫青年們串聯關係人口、

這些鼓足勇氣返鄉和留鄉的年輕

培 訓 創 業、 建 立 商 業 模 式 與 永 續 機

人,讓我們見證十七年前埋下的地域

制,讓年輕人可以在低風險的環境下

志向種子及這四年來的 USR 計畫,

穩健發展並回饋社區。圖 4

確實已經逐漸開出了花,我們期待這

截至今日,本計畫已陸續吸引超

些孩子的事業能在桂林結出果實,桂

過 7 位的青年返鄉、4 位青年留鄉,

林順利發展成大家期望的宜居淺山工

並已輔導青年成立「淺山植藝」、「原

藝聚落,為社會創造強大影響力。

圖4/自幼養成地域志向的桂林青年們。

76

2021年USR成果專書


亮點故事.C. 產業鏈結與經濟永續

國立高雄餐旅大學

再生臺灣地酒文化, 重現百年釀酒傳說 圖.文╱臺灣風土在地酒文化復育、教育及推廣發展實踐計畫團隊

「光緒二十年《澎湖廳志》記載:

情,他們熟悉的這片土地,曾有如此

媽宮鋪以糖釀酒、名曰糖燒;以薯釀

寶貴的在地酒文化。番薯酒的鄉土風

酒,名曰地瓜燒」,探索著臺灣歷史

情訴說著這片土地和氣候的味道,表

文化,挖掘出無數珍貴之文獻記載,

達了在地的文化特色。它曾經存在澎

透過釀酒專業技術導入在地耕耘,使

湖,也即將重生,繼續為後代講述臺

原先消失在故土記憶裡的臺灣地酒風

灣地酒文化的光輝歷史。

味,逐漸浮出檯面,啟動臺灣地酒文 化再生運動。 從《澎湖堂編年史》和歷史記載

成功重現番薯酒

的臺灣番薯酒文化來看,「番薯酒」

「 不 了 解 腳 下 土 地 歷 史 的 人,

的味道已經存在一百多年了。在參觀

不會有未來。」在教育部 USR 實踐

了澎湖田野後,團隊想「找到適合釀

計畫項目的支持下,酒米之王的水稻

酒的番薯」的信念就更深了。從田野

種植活動在花蓮吉安鄉稻香小學旁舉

調查、地方耆老訪談、歷史文獻研究

行。帶領稻香小學師生於青木田,並

等,團隊試圖找回這片土地的味道。

與花蓮改良農場、吉安農會與當地農

當我們和澎湖當地農民講述釀酒歷史

家一起體驗臺灣早期酒文化的重生。

時,農民們的臉上都浮現出驚訝的表

此次活動加深了新一代年輕學子對在

亮點故事

77


圖1/團隊師生前往花蓮青木田體驗水稻捲苗過程。

圖2/帶領稻香國小師生體驗插秧,加深在地認同感。

78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地的認同。透過教學創新結合社會實

解了他們所在島嶼的特殊地酒文化。

踐,帶動當地師生對人文、社會與經

從土地到酒瓶,所有的過程都給學生

濟環境的熱情。圖 1、2

帶來了生活的體驗。當同學們參與到

本計畫也帶領學生從了解番薯種

從種植番薯到整個釀酒的全過程時,

植的土地,到如何種植、收穫和釀造

他們明白了臺灣番薯酒的再生對改善

當地番薯酒。用從農田採集的番薯,

當地農民生計的重要意義;也吸引了

與釀酒師討論釀造方法,然後在酒廠

一些同學願意留在這片土地,在未來

釀製出理想的具有當地風味的番薯

繼續深耕。為了延續這個重要計畫,

酒。圖 3

整個過程將透過紀錄片的形式保存下

經過團隊的反覆嘗試,師生們終 於嚐到了磨難後的醇厚滋味,進而了

來,臺灣風土在地酒的故事,也可以 通過影音的方式向世界介紹和推廣。

圖3/帶領學生,從種植番薯之土地認識起。

亮點故事

79


圖4/於場域進行操作課程,作為臺灣地酒再 生基地。

疫情時期,線上研究釀酒技巧 在疫情嚴峻的情況下,今(2021) 年的場域教學活動按照疫情中心的規 定, 採 分 流 實 際 操 作 讓 師 生 進 入 現 場,與農民和釀酒師進行交流,深化 學生的專業素養。將理論轉化為專業 技 術, 強 化 學 生 的 專 業 能 力。 該 課 程針對在家學習的研究生採用遠程教 學。提供了課程相關的釀造設備和工 具, 同 時 可 讓 學 生 進 行 酒 精 釀 造 實

圖5/高餐大USR團隊在樹生休閒酒莊場域 進行釀酒。

對於針對大學生的課程,將課程所需 的酒類寄發給學生,通過線上教學向 學生傳授品酒技巧的專業知識。疫情 下可能成為學習的轉折點,調整師生 的教學模式,利用遠程學習提高學生 的學習動機及專注力。圖 4、5 在這個計畫的過程中,老師們把 自己的專業和學生帶入田間,幫助農 民增加農作物的附加值,用契作方式 活絡農民經濟,翻轉和提升臺灣農業 價值,充分發揮大學社會責任。

驗,加深專業知識,提高學習效率。

80

2021年USR成果專書


亮點故事.C. 產業鏈結與經濟永續

正修科技大學

為小農找出路―― 屏東火鳳酥的誕生 圖.文╱正修科技大學餐飲管理系:陳信宏教授、王寶惜副教授

屏東縣新埤鄉種植相當產量之火 龍果、鳳梨、木瓜、愛文芒果等水果,

考驗,如何解決水果產銷失衡的問題 成為農民最棘手的問題。圖 1

品質穩定深受全臺灣人的喜愛,但因

新埤鄉「永和商行」於三十年前

COVID-19 疫情、外銷貿易受阻和天

便發現小農在銷售上的困難,因此收

候因素影響,讓小農的生計受到極大

購生產過盛的水果製成各種水果口味

圖1/屏東新埤盛產優質火龍果。

亮點故事

81


團隊在 2020 年開始執行計畫,了解 新埤鄉的農產銷售問題後,決定開發 特色伴手禮的方式提升農產品的附加 價值,運用在地的優質水果推出讓消 費者安心的特色伴手禮。就這樣,在 餐飲管理系師生的試作研發下,第 1 版 結 合 火 龍 果 與 鳳 梨 口 感 的「 火 鳳 酥」誕生了,同時在各項活動展開試 吃以了解消費者接受度。 在研究分析後發現,消費者基本 圖2/新埤鄉亦盛產鳳梨,但2019年COVID-19 開始後,外銷受阻。

上均予以肯定,但產品品質有些微不 穩定且口感太接近鳳梨酥,因此如果 要商品化,需要尋找一家有豐富經驗

的冰品,超值的價格吸引了各地遊客

的食品公司產學合作。在經過多方洽

前來朝聖,冰品不只物廉味美,更傳

詢之後,終於與在地東港鎮的華珍食

遞出質樸溫暖、愛惜食物的精神,深

品達成共識,基於企業社會責任的驅

植 人 心。 但 自 從 2019 年 COVID-19

使,華珍食品同意與正修合作,將火

疫情發生,加上全球氣候變遷水果價

鳳酥商品化以協助解決新埤鄉水果銷

格不穩定以及 2021 年鳳梨外銷大陸

售的問題。圖 3、4

受 阻, 新 埤 鄉 的 果 農 需 要 更 多 類 似 「永和商號――阿嬤ㄟ冰」一起共同 開發出健康美味的冰品,以解決他們 的困境,否則單單仰賴一家冰品店是 杯水車薪。圖 2

與華珍食品產學合作「火鳳酥」 正 修 科 技 大 學 的 沁 透 新 埤 USR

82

圖3/正修計畫團隊拜訪華珍食品洽談火鳳酥 產學合作事宜。

2021年USR成果專書


表會,發表會中屏東縣政府農業處處 長、農糧署副署長、正修科大生活創 意學院院長等均到場致詞鼓勵,新埤 鄉火龍果與鳳梨農友也到場敘述他們 種植水果的特色與過程,讓消費者吃 得安心。當天會後,新埤社區發展協 會張瑞琴理事長握著火鳳酥催生者王 寶惜副教授和陳信宏教授的手,久久 圖4/火鳳酥商品化上市。

不能自已,許久之後才說出「謝謝你 們為新埤鄉付出這麼多」。圖 5

今(2021)年是正修科大團隊執

展望未來,USR 計畫團隊將導入

行沁透新埤 USR 計畫的第 2 年,經

區塊鏈設備,藉由區塊鏈資料無法竄

過 1 年 5 個月的調整與測試,計畫團

改的特性,建立透明公開、無法竄改

隊與華珍食品決定採用在地高品質的

的食品履歷,提升國人對於火鳳酥的

大武山牧場雞蛋及有產銷履歷認證的

信任度並提升其產品附加價值進軍國

優質火龍果及鳳梨,加上特殊天然配

際,塑造臺灣第 2 個「微熱山丘」。

方將火龍果的甜味釋放出來以與傳統

美食的力量可以改變偏鄉的命運,相

鳳 梨 酥 做 區 隔。9 月 17 日 正 修 科 大

信新埤鄉的改變將從火鳳酥開始。

USR 團隊牽手華珍食品舉辦火鳳酥發

圖5/正修牽手華珍「火鳳酥」發表會。

亮點故事

83


亮點故事.C. 產業鏈結與經濟永續

國立臺灣大學

與食農共榮―― 臺大植物醫生在雲林 圖.文╱永續【雲.林】與食農共榮―社會創新實踐計畫團隊

雲林,占地不到全國土地面積的

物醫生的一日日常。除了宣導正確診

5%,卻是臺灣農特產品的重要糧倉。

斷病蟲害,也精準使用有效及友善資

走過一圈超商、賣場,「產地:雲林」

材,降低農藥殘留的疑慮,幫助農友

是再常見不過的標籤字樣。各式各樣

節省農藥濫用而導致不必要的開銷。

的農產品,經過烹調料理轉眼間成了

畦邊一隅意外成了學問及經驗匯集的

美味的佳餚。然而在現代食品安全、

講堂。圖 1

環境保護意識的抬頭,自今(2021)

在這當中,駐地植物醫生更身負

年 7 月 1 日起,為減少農產品農藥殘

重任搭起學術與產業間的聯繫橋梁:

留問題,農委會推動農藥購買實名制

安排各鄉鎮重點作物主題之講習課

下,「植物醫師」成了不可或缺的關

程,將學術研究成果推廣於一線的生

鍵人物。

產田區,傳達正確的農業新知與概念;

田畦邊就是產學相長的講堂

在處理農業焦點事件時,協助釐清事 發的原委,並將產業面臨之現況回報 學校研究團隊。田間診斷更是植醫學

行經旱作田埂、穿梭於蔬果溫網

生實習的好機會,帶領學生親臨第一

室、奔走在山地果園,招牌的黃色背

線田區,了解課本知識如何在實地運

心配上一句「阿伯,早!」開啟了植

用。 圖 2 藉此環環相扣的模式,持續

84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1/臺灣大學植物醫學碩士學位學程師生田間診斷實習後合影。

與農友合作,一起從頭農耕 然而單次的農田診斷與輔導效果 著實有限,本著「投入在地服務資源, 建立負責任的安全產銷體系」的精 神,2021 年更是做了一大突破,臺灣 大學與農友一起合作,從種植前的土 壤前處理、播種、施肥、用藥處方箋、 用藥時機,一直到採收,都由植物醫 生以及學生實習團隊一起把關。 圖2/植物醫生及學生與農友討論種植狀況。

推 動 農 事 生 產 的 精 準 用 藥, 友 善 環 境,讓人吃得健康、吃得安心。臺灣 大學不僅培育人才,更推行學術下鄉 服務農民、民眾與消費者。

亮點故事

我們從被動等待農友遇到問題, 前往協助處理,轉為主動出擊,一同 參與整塊田區的生產過程,監測、防 治、管理,並輔導減量而精準地用藥; 植醫學生從單次的病蟲害診斷實習, 轉為長期觀察、輔導,更將農友的種

85


植經驗,轉化為研究的方向。在農藥 實名制的政策下,保障農友正確使用 推薦藥劑,免於辛苦耕耘卻面臨不必 要農藥殘留的困擾。圖 3、4 每一塊田地,每一位農友,對於 每一種作物的堅持,唯有真實的捲起 衣袖,俯首細察才能領悟。植物醫生 與植醫學生堅守第一線為農作物的安 全生產把關,從定植到採收,步步審 視,強化消費市場對於雲林農產品的 信心,深耕永續發展及環境教育,在 地服務食農無距之宗旨。

圖4/植物醫生與植醫學程主任討論病蟲害防 治方法。

圖3/植物醫生進行病蟲害診斷鑑定。

86

2021年USR成果專書


亮點故事.C. 產業鏈結與經濟永續

國立東華大學

洄瀾共好――用實境遊戲深 度認識鳳林慢城 圖/施姿伊、陳香吟、游焰熾 ‧ 文/林俞君

雖然豔陽炙熱火辣,但課程裡幾

作的社區「北林三村」活動力驚人,

次的鳳林慢城小鎮踏查卻不受影響,

人口不到七百人,卻已經連續十年舉

反而意外的像帶了一群偵探到查案現

辦鄉村版「百鬼夜行」,邀請各地大

場 一 樣, 每 個 場 景 都 變 成 同 學 眼 中

鬼小鬼來到此處扮鬼遊行,還有年年

「採集線索」的重要關鍵,鉅細靡遺

在 泥 巴 田 裡 拔 河、 玩 西 瓜 橄 欖 球 的

又充實精彩。 圖 1 因為參與這幾次在

「泥巴找到田」活動,不只吸引全臺,

地走讀之後,同學將要變身遊戲設計

甚至港澳隊伍都定期來泥巴田裡「吃

者,把蒐集到的元素變成鳳林味十足

土」。圖 2

又獨一無二的「實境解謎遊戲」,再 讓遊戲回到社區,提供到訪遊客、社 區居民玩出不一樣的鳳林。

洄瀾共好,以遊戲加深文化連結

花蓮鳳林鎮,是一個文化底蘊非

學校周邊有這麼活力旺盛的社

常豐富的小鎮,也是全臺灣第一個通

區, 近 在 咫 尺 的 東 華 大 學 怎 麼 能 錯

過國際慢城認證的鄉鎮。這個以農業

過?洄瀾共好 USR 計畫,想要讓同

為主的小鎮,居民的自在恬淡已經融

學不只能跟在地連結,還要讓他們聽

入日常,國立東華大學 USR 計畫合

見 在 地 人 才 知 道 的 故 事, 從 日 本 移

亮點故事

87


圖1/東華團隊在鳳林進行素材蒐集。

圖2/北林三村社區發展協會舉辦「泥巴找到田」活動紀錄。

88

2021年USR成果專書


民村、客家文化、特色產業,再到居

日治時期鼓勵拓墾的林田移民村

民生活的市井,都是這門課的教學範 日本政府當初在鳳林成立林田

圍。 「洄瀾共好在地數位創新實踐」 是一門從遊戲體驗與設計開始認識慢 城小鎮的課程,經過小組討論將在地 元素抽絲剝繭,會讓同學對鳳林更印 象深刻。運用現有容易入手的實境解 謎遊戲平臺「蹦世界」作為工具,小 組討論出遊戲主軸與脈絡,融入鳳林 在 地 元 素, 設 計 出 滿 是 鳳 林 味 的 線 索。例如,用 AR 影像找出鳳林常見 的 花 生 品 種、 解 出 石 燈 籠 坐 落 角 度 後,就可以知道神社的設置年代;身 為全臺校長密度最高城鎮的驕傲也在 關卡裡浮現。

移民村,大家懷抱夢想來此建立新家 園,但開墾過程非常艱困,所以設置 神社祈求神靈保佑墾拓順利,也讓他 們思鄉心情能有寄託。現在看到的鳥 居就是區隔人界與神界的標記,踏入 鳥居以後就是神域。沿著參拜道走, 可以看到日本時代遺留下來的玉垣石 柱圍繞著拜殿,上面還留有當初刻下 的 捐 獻 者 名 字。 通 往 拜 殿 的 樓 梯 很 窄,日本人穿著木屐必須踮起腳尖略 彎著腰,也提醒信徒要用恭敬的心參 拜。 圖 3 北林三村社區理事長李美玲 滔滔不絕分享鳳林的故事,有的同學

圖3/日治時期古蹟警察廳導覽。

亮點故事

89


用調查員一般的神情,琢磨石柱上斑 駁的日本姓名;有的走上拜殿樓梯, 感受當年日人的崇敬;有的圍成一圈 拍攝不同角度的石燈籠;還有同學筆 記裡記滿理事長說的菸樓故事,再繼 續追問那口神秘古井的鄉野傳說。圖 4、5

同學踏查的場景從移民村棋盤格 的開闊田間,轉到小鎮中心。這段路 圖4/同學們解謎中。

上中途停靠了返鄉青年鍾順龍的「美 好花生」、誠信為上的無人商店「誠 信麻花捲」,還有連結早期鳳林菸葉 產業的菸樓,這些店家的場景、理念, 還有菸樓的脈絡和建築構造,甚至是 麻花捲的滋味和型態,都成為同學私 藏的解謎題庫。 當同學設計出獨一無二又專屬鳳 林的遊戲關卡後,再和社區討論遊戲 授權。這段時間的努力、遊戲的精神 與在地的靈魂,就會繼續留在鳳林, 用不同的方式說故事給下一個慢城旅 人聽。

圖5/日式老屋,鳳林國中第一屆校長宿舍的 「校長夢工廠」導覽。

90

2021年USR成果專書


亮點故事.C. 產業鏈結與經濟永續

國立中正大學

邁向國際——竹子、科技 與大學的奇幻之旅 圖.文╱竹光發熱綠金計畫――臺灣竹業展風華團隊

現 代 化 的 社 會, 竹 子 逐 漸 被 塑

中正專題團隊開發的辨識 APP 掃描竹

膠等快速方便卻帶來嚴重環境問題的

子,就能即時知道植物的資訊,操作

石化製品取代 USR 精神的實踐,國

簡單便利。圖 1

立中正大學師生藉由竹業新科技展開 從校內到場域、本土到國際的奇幻之 旅。國立中正大學透過執行大手牽小 手、在地生態養殖、海外跨域實習等 專題,讓竹子以新科技的面貌重新亮 相,並以綠色產業的新姿態,占據永 續發展的重點。

大手攜小手,深入部落尋竹跡 經 濟 系 的 林 瑋 涵 參 與「 尋 找 鄒 族 文 化 竹 跡 ―― 植 物 科 技 辨 識 體 驗 營」,在營隊中帶領部落孩童,利用

亮點故事

圖1/學生深入鄒族部落陪伴教學偏鄉學童。

91


圖 /師生團隊合作在地養殖產業,導入科技。

2

傳統文化與科技的結合是營隊

義竹養殖戶邱晉爵先生這樣說。邱先

的 主 軸, 將 APP 帶 入 部 落, 安 排 民

生將竹炭附生微生物技術運用在他的

族課程,帶領鄒族學子悠遊部落文化

蝦 類 生 態 養 殖 場,2021 年 已 是 第 二

之旅。從植物族語到捕捉竹跡,以及

年, 竹 炭 養 殖 協 助 他 度 過 了 大 雨 傾

體驗鄒族的飲食文化,利用多樣的科

盆、高溫熱浪、病害侵擾,帶來漁民

技化活動結合,傳揚關於竹的種種知

念茲在茲的歡喜收成。圖 2

識。 與 會 師 生 表 示 踏 入 部 落 的 這 幾

參與計畫的學生徐新宇深刻體會

天,才體認到因為繁忙而錯過的這充

到參與 USR 計畫所帶來的成就感,

滿故事的林地,營隊不僅傳播竹子的

藉由化學相關的知識背景讓他更有能

重要性,也讓自己更接近孕育我們的

力了解各種水質處理的原理和效用。

大地。

長期投入 USR 計畫的王少君教授表

竹炭生態養殖,科技導入 「今(2021)年泰國蝦養到兩尾 蝦子就有 1 臺斤,價格才會比較好。」

92

示:「讓學生親自踩在家園的土地上, 才能培養出能夠發現問題且解決問題 的人才。」在教育部支持之下,讓學 生擁有面對產業第一線的經驗,重塑 大學在地方扮演的角色。

2021年USR成果專書


「Bamtech」計畫,到海外跨域實習 產業連動

我馬上跳起床將它完成!」 「參與竹計畫讓我充滿動力,這 是執行得非常快樂的一個計畫。」這

計畫專案經理郭志遠博士在與

是計畫舵手中正大學研發長黃士銘教

實習專題生面談時,一位同學令他印

授的深刻體會。中正大學透過社會責

象深刻。他說:「上大學後,儘管熟

任實踐,一點一滴的發揮影響力,利

讀課本上寫的,但有時很迷惘自身所

用竹科技服務在地並邁向全球,也將

學,究竟能如何應用?」已初具學識

前往下段 USR 豐富之旅。

的同學,透過專題的實務操作能獲得 更多收穫,因此 USR 團隊積極爭取 為同學籌備實習的機會。圖 3、4 「Bamtech」 是 今(2021) 年 中 正大學 USR 計畫團隊與印度南亞竹 子基金會(SABF)協同印度國立設 計學院(NID)學生一同合作的開發 專題。利用行動應用程式,無邊界的 傳達竹產業相關知識。

圖3/疫情下的跨國合作,以線上會議平臺交流。

吳柏穎助理表示:「當決定與印 度合作開發 Bamtech 時,就是一場硬 戰的開始。有些學生沒有 APP 開發 經驗,透過中正資工所葉助教協助, 經過兩個月從零到有,做出一套完整 的國際竹產業 APP 並上架至 Google Play 平臺。」

實習過程非常扎實,實習生盧同 學提到:「剛開始碰到難度稍高的部 分,連好幾天作夢都在想辦法解決問 題。最後在夢中真的想出解決方案,

亮點故事

圖4/跨域整合實務學習,將專業應用於解決 實際的問題上。

93


亮點故事.C. 產業鏈結與經濟永續

國立成功大學

左鎮有約︰ 人道建築的在地實踐 圖.文╱惡地協作:淺山地區之區域創生與跨域實踐計畫團隊

圖1/人道建築課程師生與楊子祥前鄉長於楊家古厝前合影。林佩潔提供

94

2021年USR成果專書


一 門 連 結 建 築、 場 域 的 通 識 課 程, 能 夠 為 地 方 產 業 連 結 和 經 濟 永 續,帶來什麼?懷抱著「希望能夠為 偏鄉做些什麼」的想法,於 2015 年 藉助臺灣義築協會執行長簡志明當時

望透過課程讓更多的學生進入場域、 關心偏鄉環境。圖 1

從社區資料收集到規劃志工旅遊

在交通大學義築實驗室的經驗, 開設

自 2015 年起,到 2020 年加入了

了第一堂通識場域課程「人道建築的

USR 惡地協作計畫已持續投入 7 年,

在地實踐」。

簡聖芬老師偕同左鎮在地夥伴公館社

「人道,就是對人的關懷;建築,

區發展協會,從最初的單純進入社區

對聖芬老師而言,是人的生活空間,

收集資料轉變為志工旅遊,賦予同學

人的生活都是與建築有關。」國立成

任務、挹注偏鄉社區人力,帶著學生

功大學簡聖芬老師最初開這門大學部

深入不同的聚落、拜訪在地居民,測

通識課的想法很單純,就是想要帶著

繪老厝、收集生命故事,也讓學生在

同學進入左鎮、進到社區裡面,一起

旅行的過程中學習,達到「做中學、

協助社區收集有關老建築的資料,希

做中玩」的目的。

圖2/志工旅行:溫先生訪談於老農夫咖啡。張秀慈提供

亮點故事

95


圖3/左鎮公館社區土埆厝模型成果分享引發社區居民回憶。王建博提供

實 踐 的 過 程 中, 學 生 們 進 入 社

與 惡 地 淺 山 偏 鄉 的 學 生 們, 組 成 了

區,將這些體驗、資訊、文字、圖像

NCKU BEST(Badland Empowerment

轉化與整理,讓左鎮的故事不再只屬

Sustainability Taskforce) 成 大 惡 地 學

於居民,也變成這些學生生命中的一

生行動團隊,致力於「成為地方最好

部分,成為「我們與左鎮的故事」。

的協作夥伴」,持續自發性的投入場

圖 2、3、4

域,透過與在地夥伴不同的協作方式

學生組成成大惡地學生團隊,繼 續發掘地方的可能性

與串聯,共同發掘地方創生的各種可 能性。 NCKU BEST 從協助左鎮公館社

區發展協會舉辦第一次的葛鬱金節及

透過「人道建築的在地實踐」,

月食祭,透過一次次的尋找資源、規

簡聖芬老師把對於偏鄉的好奇與關

劃 提 案, 逐 步 的 建 立 起 團 隊 運 作 模

懷,種在學生的心中,希望這些種子

式,與不同的在地團隊協作發展社區

能夠在惡地上發出新芽。在課程結束

產業。BEST 的足跡已從左鎮踏出,

後, 一 群 充 滿 著 熱 血、 關 懷 著 左 鎮

透過教育部青年發展署青年壯遊臺灣

96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4/社區工作坊的資料整理過程。簡聖芬 提供

圖5/2017年手作步道工作坊。張秀慈提供

計畫,行走了湯姆生╱馬雅各之路,

踐通識課程,透過旅行、測繪、訪談、

進入其他偏鄉地區如內門、杉林、甲

與實作,重新串起建築空間與在地故

仙等地,結合在地社區與歷史復刻之

事的連結,以兼具五感體驗及人道關

壯遊方案獲得走讀行腳獎; 圖 5 也嘗

懷的方式,將地方創生關鍵的在地D

試與田寮的惡地農夫工作室共同申請

NA深植學生與社區夥伴心中,為日

文 化 部 青 年 村 落 文 化 行 動 計 畫, 希

後發展惡地產業、創新實踐奠定關鍵

望記錄惡地特殊的農業文化與產業故

基礎。「我們與左鎮的故事」是成大

事;目前正透過 2021 全民社造行動

在偏鄉的關係人口連結、培育跨領域

計畫申請經費,與地方共同打造駐村

人才的歷程記錄,簡聖芬老師在惡地

空間,吸引關係人口之進駐。

創生的啟蒙教育,透過 7 年不斷的實

五感體驗 + 人道關懷,地方創生 的關鍵 DNA

踐與修正,在地方永續發展工作上已 逐步開花結果。

簡聖芬老師的人道建築的在地實

亮點故事

97


亮點故事.D. 健康促進與食品安全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護你健康」的大學來了 ! 澆灌銀髮社區,滋養照護場域 圖.文╱吳淑芳校長與計畫團隊

「『護你健康(臺語)』的大學

學生和長者談對「老」的印象時,往

來了!」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是臺

往總是負面多於正面評價,於是啟發

灣唯一以護理及健康照護為專業特色

成立「青銀志工團」的創新策略,每

之大學。透過「在地連結」和「人才

年招募 20 位在地長者與北護學生共

培育」兩大策略,以社區長者、青年

同進行志工培力、制訂服務計畫及真

學子及長照工作者為三大對象,在校

正進入社區服務,讓兩代間在彼此身

內、社區、社福團體及長照產業四大

上看見不同世代寶貴的價值與學習。

場域發揮 USR 影響力。

「這對我們年長者來講,可以參加『少

2021 年「鏈結區域資源、升級長

年郎(臺語)』的活動真的很高興!」

照專業」計畫,在吳淑芳校長規劃討

透過青銀志工團,我們把「同儕」的

論率領下,4 位教師以 4 項專業為社

定義變寬了!讓學習不只在教室,更

區帶來 4 個層面的行動,澆灌銀髮社

在社區,也在青銀兩代之間。圖 2

區,滋養照護場域。圖 1

服務――靑銀志工的互助 長期照護系孫若馨教師在帶領

98

行動――獨居銀髮的關顧 在長期照護系李仰慈教師與臺北 市萬華老人服務中心合作下,讓學生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1/計畫團隊與行政團隊齊心推動青銀共好標竿計畫。

圖2/青銀志工:跨世代組隊,銀髮服務銀髮。

圖3/青銀共伴:幫獨居長輩完成學習手機的 心願。

能在「青銀共伴」服務機會中親身體

謝!」原來對長輩而言不只是學習,

會獨居長者的生活需要並付諸行動。

而是一個與人有約、期待學生們到來

就在 2021 年共伴的獨居個案中,學

的上午。圖 3

生發現長輩們不太會使用智慧型手 機,又沒有家人可問,於是決定完成 長輩學會使用手機的心願。

加値――照護前線的裝備

「謝謝你們,你們真是小天使,

照顧服務員是個須具備十八般武

我在外面上課那麼多次都沒學會,你

藝的角色,除了要熟悉生活照顧的各

們的耐心陪伴讓我學會了,真的很感

項技術外,在奉獻生命照顧別人的同

亮點故事

99


圖4/照顧美學:身體舒適照顧及 床上擦澡練習。 圖5/經營增能六部曲:照護團隊初次接觸商管訓練。

時,往往忘記照顧好自己的心!

去看待長照?高齡健康照護系暨育成

為能突破傳統制式化的照顧模

中心主任蔡君明老師與和鄰居家護理

式,並陪伴照服員在職涯上走得更長

所共同規劃「經營增能六部曲」,期

更久,高齡健康照護系葉馨婷教師與

許借鏡商業管理領域的能力與經驗,

和鄰居家護理所及北護高齡精準照護

促進長照據點永續經營之道。圖 5

人才培育基地共同規劃「照顧美學」

「奇怪?高齡照護領域跟賣咖啡

課程,訓練照服員翻轉原有的照顧思

的邏輯有很多共同之處呢!」照護團

維,並協助照服員正視自己的需要及

隊經常接觸照護技術類的學習,然而

情緒,學習如何安頓好自己,才能用

商業管理領域的訓練卻很新鮮。唯有

友善且正向的語言及態度,繼續關照

長久在社區中經營,才能為社區帶來

我們的服務者!圖 4

長遠的改變。

實踐――高齡產業的永續 在 長 照 B 據 點( 複 合 型 服 務 中 心)面臨許多機構的淘汰與整合的趨

因 著 USR 計 畫, 一 份 社 會 責 任 的情感在北護師生當中萌芽,到社區 中 看 見 需 要、 開 始 行 動 直 到 開 花 結 果。感動,不僅如此;故事,仍在繼 續。

勢下,能否用一個連鎖加盟店的概念

100

2021年USR成果專書


亮點故事.D. 健康促進與食品安全

南開科技大學

打造南投不老城: 尚讚合作社 圖.文╱打造南投不老城鎮團隊

人生七十古來稀,可是在南開科 技大學的 USR 實踐計畫的推動下, 一位 70 歲的阿嬤,站在她人生的另 一個起點。茆阿玉女士,原本在名間 做採茶工作,當她獲知南開科技大學 成立了尚讚照顧服務勞動合作社,立 刻加入居家照顧服務的行列,成為合 作社裡最資深的居服員。圖 1 茆女士服務了兩年,她很開心, 因為收入比採茶工作好很多,並有多 餘時間可以休息。茆阿玉表示,以她 的年紀、在一般的職場、老闆都不會 錄 用, 但 是 因 為 南 開 科 大 建 立 合 作 社,給了她一片天空,每天為人服務, 圖1/合作社最資深居服員70歲茆阿玉、碩 士生李俊德、與其從媳婦王青云(自左至 右)。

亮點故事

心裡很高興也覺得很踏實。她說,她 雖然已經 70 歲了,但是發願要一直

101


做到不能做為止。對於南開科大能夠 給她這一份有意義的工作,她非常感 謝。

南投是全國第二老的縣市:尙讚 合作社

尚讚合作社是南開科大「形塑青 銀共好場域實現在地永續長照――打 造南投不老城鎮」USR 實踐計畫的執 行方案之一。USR 計畫協同主持人長

圖2/長期照顧與管理系師生共同成立尚讚照 顧服務勞動合作社。

期照顧及管理系林清壽老師,鑑於學

員是 21 歲,最資深為 70 歲,成員不

校所在地的南投縣,老年人口比率高

僅包括長照系畢業生,也提供在地中

達 18.65%,人口老化與青壯年人口

高齡、外籍配偶、原住民就業機會;

外流嚴重,是全國第二老的縣市,因

服 務 區 域 也 從 初 期 6 個 鄉 鎮, 擴 展

而衍生中高齡人口失業嚴重、失能長

到全縣 13 個鄉鎮,服務個案數已達

輩迫切需要居家照顧服務的問題,更

四百多位,從城市到原鄉部落都有合

為了讓學生有實習場域與工作機會,

作社照服員的足跡。

進而鼓勵學生畢業後從事長照產業,

此 外, 照 服 員 的 平 均 時 薪 高 達

憑著一股熱誠與使命感,於 2019 年 9

350 元,真正實現提升員工待遇與福

月 1 日協同長期照顧及管理系 7 位師

利的承諾,尚讚是南投縣待遇與福利

生共同創辦了尚讚照顧服務勞動合作

最好的居家長照機構,未來將持續朝

社。圖 2

著「幸福合作社」的目標前進。

尚讚合作社成立迄今二年以來, 經過南開科大打造南投不老城鎮計畫 的支持與輔導, 圖 3、4 員工從最初成

合作社捐款作為弱勢獎助學金

立 6 人到現在的 90 人,其中重要幹

合作社為了感謝學校提供的資源

部均為南開科大校友,最年輕的照服

與扶持,於 2021 年南開科大 50 週年

102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3/合作社社員在學校研習合影。

圖4/服務原住民部落長輩(經當事人同意拍 攝與登刊)。

圖5/合作社捐10萬元給南開科技大學。

校慶時捐出 10 萬元作為南開科大弱

清壽老師期盼未來繼續投入善盡 USR

勢助學獎學金使用,以實際行動積極

計畫的人才培育與場域實踐工作,在

扶助弱勢在學學子營造校友力量良善

學校計畫輔導之下合作社也能持續成

循環。圖 5

長茁壯,除成為南開科大推動教育部

合作社辦公室就設在學校旁,學

善盡 USR 計畫的亮眼成果外,也藉

校可就近提供合作社員工進修與繼續

由合作社的成立為南投縣鄉親提供最

教育的機會,合作社除了提供長照系

好的長照服務,真正達到「形塑青銀

學生實習與就業的場域外,也成為南

共好場域實現在地永續長照――打造

開科大師生創業育成的成功典範。林

南投不老城鎮」的計畫目標。

亮點故事

103


亮點故事.D. 健康促進與食品安全

南臺科技大學

南臺青銀好朋友, 翻轉高齡社區 圖.文╱黃育婷、陳美珠、青銀共創 USR 團隊

南臺科技大學 USR 計畫於臺南

關懷訪談後,發現爺爺長期酗酒、抽

府城中經營 3 處迥然不同的高齡社

菸及不遵從用藥等生活習慣,孤僻不

區――繁榮宜居的金華、沉寂封閉的

友善的態度,讓團隊滿滿的挫折感,

鯤鯓及窮鄉僻壤的宅港社區。社區中

也曾大聲斥喝說:「你們跟政府一樣

常見一群藍黃戰袍的身影在大街小巷

做一做就走了」,這是一句很沉重的

中穿梭,初期社區居民以防備不友善

話,為了打開爺爺的心房,團隊及學

的眼光,至今會熱情主動地招呼,這

生每天電訪及協助每週排藥,窮追不

群人就是來自南臺科大青銀共創團隊

捨的關懷,爺爺雖漸漸習慣了我們的

的教師、助理及大學生們。圖 1

存在,但其不信任感防衛心猶在。

從孤僻的爺爺,成為熱心志工

一個重大的轉捩點是發生在某 個雷電交加暴風雨的日子,爺爺突然 來電說沒有血壓藥,身體不適、血壓

因計畫發展都與長輩需求環環相

飆升。助理冒著風雨一路從學校趕到

扣,故於社區中上演許多青銀感人故

爺爺家,結果爺爺竟與朋友在喝酒抽

事,首先由社區中 72 歲黃爺爺拉開

菸,並指著我們跟朋友炫耀說:「你

序 幕。2018 年 的 醫 療 健 康 服 務 評 估

看!我一通電話他們就來了!」助理

活動中初次接觸到黃爺爺,透過師生

當 下 一 改 往 常 的 笑 臉, 首 先 關 切 爺

104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1/在地深耕,關懷長者健康照顧運作模式。青銀共創USR團隊提供。

爺的不適,並拿出血壓機監測生命徵

變得很愛說話、愛唱歌給我們聽,事

象,同時代為整理及尋找降血壓藥。

實證明「用心與陪伴」是治療長輩最

待確認長輩安全無虞後,認真地看著

好的良藥!

爺爺說:「爺爺,我很擔心您,一通

黃爺爺始終念念不忘的,就是他

電話,我不顧自身安危急著趕到您面

因年少輕狂傷了妻兒,導致他與 3 個

前,我也是人生父母養,您難道不擔

兒 子 失 聯。 一 場 突 如 其 來 的 生 命 浩

心我會被雷打到嗎?」瞬間,爺爺可

劫,讓他倒下陷入昏迷,彌留多時,

能體悟到我們的用心,從陪伴就醫、

團 隊 深 知 爺 爺 心 願, 但 可 用 資 訊 太

夜以繼日的關懷與今日的付出表現,

少,經歷多次找尋失敗後,皇天不負

才卸下心防。圖 2

苦心人,竟讓團隊如願找到了爺爺的

從 此, 黃 爺 爺 從 不 受 歡 迎 的 邊

至親,並在團隊鼓勵勸說下,終於讓

緣問題人物,竟開始參與社區活動,

兒子們放下成見,答應前往探視。就

融入團隊,更志願成為社區導覽員及

在兒子們上午探視完爺爺後,下午就

志工,帶我們找到下個孤獨需關懷的

傳來爺爺離開人世的消息,團隊深感

92 歲奶奶。重聽影響了奶奶的社交生

欣慰總算讓爺爺沒有遺憾地畫下生命

活,在互動中發現奶奶聽得見某個音

完美的句點。

頻,因為聽見了,奶奶展開其笑顏,

亮點故事

105


圖2/黃爺爺重要敘事。青銀共創USR團隊提供

圖3/世代攜手合作參與嘉年華活動。許擇瑋提供

106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4/學生家訪時與長輩討論止滑貼花樣。高 齡囝仔社群提供

圖5/鯤鯓工作站即將開幕。青銀共創USR團 隊提供

靑銀關懷,再創生命舞臺 沉 寂 封 閉 的 老 社 區 因 南 臺 USR 團隊翻轉而樂活,動能活化找到生命 延續的舞臺,一位青年屋主因看見團 隊的付出與投入而倍受感動,主動表 示願意提供住屋作為我們駐地工作站 的基地,希望自己也能為社區盡一份 心力,給了團隊一劑強心針,實證了 善的循環,令人動容。圖 3、4、5 為讓高齡友善及在地長輩關懷與

圖6/大學生帶領小小照服員指導長輩口腔保 健。青銀共創USR團隊提供

照顧能永續發展,由南臺科大高齡囝 仔所培訓社區小小照服員們加入了護

與社區廚房,以促進社區住民在地創

老行列,指導長者口腔衛生與陪伴關

業與自主永續經營,共同成就鯤鯓老

懷得有聲有色,也因應社區閒置人力

社區與 USR 團隊之青銀好朋友攜手

再利用的需求,所欲著手建置工作站

一起成長共好的美好未來。圖 6

亮點故事

107


亮點故事.D. 健康促進與食品安全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當部落之星遇見染疫的 原鄉 圖.文╱部落之星︰智慧偏鄉健康培力計畫 Tribal Star Incubation Intelligent HEAlth for RemoTe Areas (iHEART) 團隊

染疫的碧候村

部落之星計畫前進南澳部落

「宜蘭碧候村雜貨店 1 人確診,

「文化」是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近 7 百名村民篩檢。」2021 年 5 月 26

USR 計畫「部落之星」執行計畫、串

日,原本鮮為人知的原民部落碧候村

聯地方夥伴的核心。碧候村染疫的當

成為各媒體報導頭條。疫病襲來的當

下,我們立馬與當地聯繫並告知防疫

口,以泰雅語為溝通語言的小村落出

資訊,yagi (泰雅年長女性)略帶點

現了 COVID-19、確診、普篩、 PCR、

靦腆的聲音說:「那個看不懂餒」;

陽性等陌生的社會流行詞彙。5 月 27

yatas(泰雅男性年長者)繼續維持忍

日媒體再度登上「宜蘭雜貨店母女染

耐不談疼痛的勇士風範。即時新聞輪

疫,竟遭丟酒瓶恐嚇燒你家」等字眼,

播、社群媒體鋪天蓋地的防疫文宣,

還上了中國微博熱搜第 17 名排行榜,

部落在文化與語言的不適應性加劇。

討論度極高,也開始與「野蠻」、「恐

「當你外出工作、採買回家後」;

嚇暴力」等印象掛鉤。在驚天動地的

「當你普篩後該如何自我監測」;「共

染疫 72 小時裡,浮現出疫病席捲社會

食共飲的餐桌有危險」;「慢性病藥

網絡下的文化差異性。

吃 完 了 怎 麼 做 」 …… 一 連 串 的 怎 麼

108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1/居家防疫大作戰、自我健康監測、疫情下用餐安全。

圖2/遠距取藥、認識新型冠狀病毒。

亮點故事

109


做,是依據南澳原民的日常生活習性

醫學語言為原民的生活用語,如胸悶

製作的防疫文宣。加入原民元素,強

胸痛,轉為唱歌中氣不足;嗅覺改變,

化「守護部落、gaga 團體」等文化字

轉為吃東西不香了。 USR 團隊認為,對文化與疾病擁

眼,吸引居民注意。很快的,部落的 親朋好友開始互相轉發。圖 1、2

有最正確的理解,才能引發共感與尊

邀請族語老師錄製泰雅語版的防

重。「洋蔥」在哪?大眾只能看到媒

疫影片,取代「少女的祈禱」,在每

體上的激情報導,卻看不到全村居民

天收垃圾時間穿梭於南澳鄉的大街小

替確診者家庭禱告的溫馨故事畫面。

巷中。不妨學學泰雅語版的生日快樂

看一段碧候村居民自行拍攝的「與泰

歌,在肥皂洗手時唱兩遍,疫情之下

雅一起挺醫護」影片吧!樸實有力的

也有 gaga 的歡樂祝福。

泰雅語,傳達著對臺灣醫護的感恩與

Gaga 的同舟共濟與恐慌

gaga 團結一心的加油,這才是部落的

真實力量。 普 篩 全 數 陰 性 的 結 果, 讓 碧 候

「 砸 酒 瓶 」、「 燒 你 家 」, 乍

村 染 疫 的 故 事 似 乎 告 一 個 段 落, 但

聽之下暴力的故事,還原到部落的現

疫病中部落文化摩擦仍不斷湧現,如

場,其實帶了點「洋蔥」。故事有兩

「阿嬤要求讓普篩陽性需隔離的小孫

個脈絡可循。「Gaga」是泰雅族跨層

子住到部落工寮,而不是陌生的防疫

級的組織團體名稱,同一個 Gaga 的

旅館」;「疫苗簡易登記平臺對原民

泰雅人必須共勞合作、同負罪責。好

來說真的不簡易。」當了解部落工寮

的 藥 可 以 共 享, 染 上 病 痛 也 需 要 共

文化及距離,或許更能理解、擁有更

罰,所以當有人染疫,勢必會引發同

多的討論空間。部落之星計畫藉由原

一個 Gaga 人群的焦慮。再者,當下

鄉染疫事件拋出星火,希望追求健康

部落居民缺乏疫病專業知識,但媒體

中,能有更多元文化的彈性及知識,

上不斷攀升的確診率與死亡率,引發

陽明交大 USR 團隊在故事裡持續發

了資訊不對等的原民的恐慌。因此消

聲。

除恐慌勢必才是當務之急。我們製作 淺顯易懂的圖文製作系列單張,轉化

110

2021年USR成果專書


亮點故事.D. 健康促進與食品安全

臺北醫學大學

青銀共餐共居, 讓獨居長者更安心 圖.文╱臺北醫學大學護理學院計畫團隊

「大家早安!」富有朝氣的聲音 自臺北市信義區惠安里民活動中心門 口傳來,王阿姨總是早到部隊裡面的 其中一員,迫不及待地想要和正在準 備今日課程的同學們打招呼。 自從北醫大護理學院加入惠安 里這個大家庭後,從原本每個禮拜四 到現在每週都有 3 天會至活動中心報 到,就只為了參與學生們為長輩們精

圖1/學生為長者準備手作課程。

心準備的課程。「來,大哥大姊們我 們 先 來 暖 身 喔!」 隨 著 音 樂 伸 展 身 體,為一個上午的課程展開序幕,從 暖身到簡易的體適能活動,最後進行 活動大腦的手作課程,每週皆有不一 樣的變化,讓來這裡的長者們能夠舒 展身心、活化大腦。圖 1、2 圖2/與社區長者青銀共餐。

亮點故事

111


除了在惠安里之外,活動也同步

為便宜的價格出租給北醫大的學生,

拓展到信義區四維里、安康里以及六

幫助有困難的學生。而今天正是護理

合里,期待能夠將模組化的課程推展

學院的同學們要前往王阿姨家,進行

到各個社區。

居家環境評估的日子。

靑銀共居,讓長輩更有活力

王 阿 姨 的 家 坐 落 在 山 邊, 環 境 優美且清淨,三房兩廳的房子透出明 亮的陽光,乾淨整潔的客廳顯現她的

「王阿姨,我們同學晚一點會去

生活習慣,同學們針對阿姨家的家具

妳家幫妳做居家環境評估喔。」自從

擺設、環境以及消防安全等等進行評

先生離開後,子女都在國外的王阿姨

估,並協助阿姨安排廁所扶手的補助

獨居住在信義區的巷弄裡,縱使一個

申請。圖 3、4

人過得自由自在,每個禮拜參加社區

王阿姨帶著我們來到她老早就整

的課程與北醫大的同學們碰面,難免

理好的房間,「這裡原本是要留給我

還是覺得一個人住有些寂寞。幸好北

兒子回來時住的,現在正好可以整理

醫大的老師知道了王阿姨的情況,結

整理給同學住。」考量到學生的需求,

合正在推動的青銀共居,鼓勵王阿姨

擺放了床鋪、衣櫃以及書桌,簡單而

將家中空下來的房間重新整理,以較

又溫馨。阿姨熱情的表示她很期待未

圖3/青銀共居,學生進到王阿姨家中進行居 家環境評估。

圖4/青銀共居,與長者洽談共居合約。

112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5/長者在社區進行手作粉彩畫。

來學生來住可以一起吃飯,這樣煮起

長者的笑容就是團隊的方向

飯來也就更有動力了。 喜愛熱鬧的王阿姨總是說,多虧 有學生在社區裡辦活動,讓她白天有 地方去,也交到了許多好朋友,就像 多了一群小孫子孫女一樣,大家給予 的關心總是能感動她。為了讓阿姨和 同學們在入住前能夠培養好感情,特 地邀請了黃同學到惠安里陪王阿姨一 起活動,初次見面兩方都有些害羞, 但也在活動的過程中漸漸培養起好默 契,黃同學親切地協助阿姨製作粉彩 畫,看著兩人共同完成的作品相視而 笑,為這段同住關係開啟了美好的篇 章。圖 5

亮點故事

長輩們的笑容是一道陽光,照亮 整個團隊。王阿姨的故事就像是一盞 明燈,指引著我們努力的方向。從一 開始的不熟悉,在經歷長時間的相處 後,漸漸展開心房,感動於我們的付 出,樂見為他們服務。除了參與共居 的長輩們提供學生幫助,亦有長者在 社區中提供自己的所長,傳承藝術技 藝。透過 USR 實踐計畫,我們在社 區裡,埋下了互動關懷的種子,由學 生起頭,傳遞互助關懷與愛,再由長 輩散播在社區的各個角落,達到永續 關懷,愛的循環。

113


亮點故事.D. 健康促進與食品安全

國立成功大學

「高齡生活規劃師」―― 學校與社區的橋梁 圖.文╱相伴 2026 ︰齡感生活微社群行動網計畫團隊

圖3/駐點助理與學生們爭取社造計畫資源,開辦文史、烘焙等課程,並在課程之餘,提供長輩 與朋友一起展現成果的機會,提升自信與成就感。

114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1/在隆田,駐點青年們聆聽長輩的需求, 設計並手工打造行動攤車。過程中,社區長 輩也不斷前來關心,或提供指導。

圖2/隆田駐點助理試著將活動拉出據點的有 限空間,例如帶著長輩到大隆田生態文化園 區上健康促進課程,以帶動更多民眾參與。

「 拿 砂 紙 機 時, 手 肘 要 靠 著 身

同學選擇建築師事務所,而是選擇留

體呈三角形,用身體去帶,才不會受

在官田,繼續自己在研究所未完成的

傷。」在隆田社區關懷據點門口,國

夢想。

立成功大學 USR 團隊駐點助理葉家

「我認為建築設計要回到使用者

丞指導著從未用過木工機器的統計系

的生活與喜好去思考,而不是坐在圖

學生,打磨著社區行動咖啡車。一旁,

面前獨自想像。」以場域實作經驗為

住在附近的敏羣老師提著一手飲料出

論文研究,讓家丞強烈意識到「使用

現,為大家補充水分;文雄大哥騎著

者」在建築設計過程中的重要性。從

摩托車停在一旁,與家丞討論木料貼

參與社區生活、了解居民實際需求,

皮的做法,就又回去工作了。圖 1

再透過轉譯、與居民一起將想法轉變

運用自身專長進入社區共做

成設計細節,一步步地,將自己的建 築專業融入應用在社區實作。據點完 工後,家丞與社區關係更加密切,反

「最初其實只是想為家鄉做些事

而能幫助社區跳脫一般社造想像,例

情。」出身臺南的家丞,從建築所時

如與社區合作野餐,將活動拉出據點

期參與 USR 計畫,到官田進行場域

空 間, 讓 更 多 居 民 一 起 經 營 戶 外 生

研究、空間改造。畢業後,不像其他

活, 圖 2 或是培養長輩發揮自身興趣

亮點故事

115


圖4/駐點助理是學校與場域之間的重要橋梁,協助學校跨領域課程學生在短時間內認識社區, 且降低對於社區的干擾。

與專長,並在課程之餘,呼朋引伴來

課程想跟隆田長輩分享,你建議怎麼

一起動動手,展現自信與成就感。在

安排呢?」相伴 2026 計畫除了期待

家丞心中的建築,堆築在有笑聲、有

與社區經營自主生活、以及共學共創

生活、有記憶的一磚一瓦之上。 圖 3

的青銀微社群,也期待讓大學教學研

從「以專業投入實踐」到「建構跨域

人才與社區的連結」

究能有機會參與其中。短期課程,需 要讓學生在短時間內認識社區,不造 成對於社區居民的干擾;長期研究, 需要讓學生從陌生到參與、進行實作

「這個我們知道家丞喜歡吃,幫

與研究,這需要家丞自身的跨領域學

他留了一份在冰箱。」許多社區長輩

習,以及專業轉譯的能力。甚至,有

把家丞當成自己的孫子,對他挑食的

學生在課外之餘想繼續參與,家丞也

口味也一清二楚。就是這一份彼此信

帶著學弟妹,組隊爭取資源,支持學

任的情感,讓家丞成為學校與場域之

生自我實現夢想。圖 5

間的重要橋梁。圖 4 「家丞,老年所有一堂高齡政策

116

「 官 田 能 有 像 家 丞, 或 是 臺 文 所的克威、郁柔等年輕人願意在這裡

2021年USR成果專書


跟社區一起做事,對我們在地很好。 年輕人可以為我們這些在地人帶來許 多新的刺激與想法。」敏羣老師很早 就開始參與社區事務,也很支持成大 USR 計畫的助理與學生。

「 有 家 丞 他 們 的 協 助, 可 以 看 到社區一步步地在成長,而且又有其 他不同科系的學生,讓社區有更多的 嘗試與機會。不像一般學校課程,來 了就走,你們帶的,會讓社區看到改

圖5/透過駐點助理與在地長輩建構的微社群 之協助,教學與研究更容易進入在地。

變。」成大 USR 相伴 2026 計畫期待 發展未來超高齡社會的新工作型態

與場域之間,建立起人才培育的橋梁

「高齡生活規劃師」,除了協助在地

與平臺,以社會發展願景作為成大社

發展自主選擇的高齡生活,也在學校

會責任。圖 6

圖6/在學生、社區長輩的共同討論與施作下,隆田社區關懷據點廣場成為社區高齡生活展現的 舞臺,讓長輩們能與更多人產生連結。

亮點故事

117


亮點議題.E. 文化永續

臺南應用科技大學

傳承刺繡小達人―― 堅定傳承工藝的使命 圖/安若靜 ‧ 文╱安若靜、莊央姍

2018 年 4 月,為了宣傳臺南應用

繡研究發展中心看見他的身影,他揹

科技大學 USR 開設的相關課程,奔

著各式各樣的美術課程用具,趕著來

波在校園的各個系院,偶然在美術系

上刺繡中心開設的相關課程,從傳統

的課程中,發現了一位認真埋頭的孩

刺繡、日本刺繡、機械刺繡、立體刺

子,還滿特別的,畢竟會對刺繡感興

繡……我曾問過他:美術系也有一大

趣的男孩子不多,問他為什麼對刺繡 感興趣?他靦腆地回答:「因為常常 會在廟裡看到刺繡,覺得這種傳統刺 繡工藝很厲害,剛好在學校布告欄裡 看到中心的傳單,發現學校竟然有開 刺繡的課程,所以就來報名了。」 圖 1

風雨無阻學刺繡 之 後 的 日 子 裡, 總 會 在 全 球 刺

118

圖1/熱愛刺繡的美術系同學,風雨無阻。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堆的作品要忙吧,除了系上的課程再

了吧,卻突然看見他撐著一把無濟於

加上刺繡的話,時間跟精力應付得過

事的傘,濕漉漉的出現了,真是讓人

來嗎,刺繡其實是很花時間的事情?

欣慰又敬佩他的恆心與毅力。

他笑笑地說:「這個是除了畫畫跟捏

因為這位同學認真學習的態度和

土之外,培養的另外一項興趣了,我

風雨無阻的熱忱,總希望能夠讓他多

現在才剛升大一,還有時間,而且還

學一些,所以只要他的時間允許,中

有寒、暑假呀。」

心辦理的活動或講座都會邀請他來參

原本以為他只是隨口說說,沒想

加;刺繡相關的體驗營,會請他從旁

到這孩子竟真的將寒、暑假都耗在了

協助教學,讓他能夠更多面向的認識

中心,早上來中心報到,繡到下午 3

刺繡工藝,期望他能從中找到不一樣

點,回家繼續完成美術系的作業。覺

的樂趣。 圖 2 慢慢的,他從學生的角

得這個孩子真的非常值得鼓勵,還記

色變成我們這邊的固定課程班底,最

得有一次,臺南下著大雨,正想著雨

後變成我們的工讀生,從學生變成小

這麼大,應該不會有同學來中心刺繡

老師,透過大手帶小手的活動,協助

圖2/從學生變成小老師,協助中心辦理的體驗活動。

亮點故事

119


中心辦理的國中小體驗活動,傳承是

他沉思了一下,說:「考教育學程除

向下扎根,我們更冀望能夠培訓更多

了是給自己的未來多一份的保障外,

優秀的孩子,讓學生帶領更小的孩子

也希望將來如果真的走教學時,我不

將這項傳統工藝傳承下去永續發展。

只可以教學生美術專業,還可以教他

將考教育學程繼續傳承使命

們刺繡。」 傳承其實不是口頭說說就好,而 是要融入生活打動人心,南應大的傳

如今他已經是大三的學生了,最

承工藝之路,才正要在這片土地上發

近因為疫情的影響,許多預計開設的

芽茁壯,讓我們透過大手帶小手的理

課程都暫緩了,這讓他有時間思考對

念,將刺繡技藝傳承下去。圖 3

未來的規劃,與他閒聊過程中,聽到 他想考教育學程,好奇的問了原因,

圖3/傳承是向下扎根,冀望能夠培訓更多優秀的孩子,將這項傳統工藝傳承下 去永續發展。

120

2021年USR成果專書


亮點議題.E. 文化永續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陪部落走一段――攜手回到 山林,建置文化基地 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USR 原鄉部落山林文化知識團隊

臺灣這座島嶼擁有多元的文化

讓部落成為原民山林文化知識基地

樣貌,如今部落面臨人口外移、經濟 困 境, 導 致 文 化 傳 承 危 機, 必 須 迫 切及時地維護原住民傳統與山林知 識。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USR 團隊接 續 第 1 期 USR「 協 力 共 做, 重 新 看

本計畫分為兩個軸線,軸線一是 保存部落山林文化知識、自然資源調 查 及 口 述 歷 史。 在 Padain 部 落, 和 族人一起修復舊部落家屋重建地理模

見『傳統領域』的生命故事」計畫, 決定於第 2 期「原鄉部落山林文化知 識學習基地的建置與運用」至屏東 縣瑪家鄉 Padain(八大源)部落、泰 武 鄉 Kaviyangan( 佳 平 ) 部 落 以 及 Kazazaljan(萬安)部落進行山林文

化知識的保存工作,陪部落走一段, 試圖將文化詮釋權拉回在地,讓部落 成為每個人的知識學習基地。圖 1 圖1/一同帶著學生記錄Padain部落耆老口述 過去的部落傳說故事。

亮點故事

121


型,重塑對「家」的信念及對祖靈 的敬重與緬懷,培力在地青年成為 部落教師人才。 在 Kazazaljan 部落,與族人協 力進行傳統領域地名訪談及萬安溪 的自然資源觀察,透過地理資訊系 統整合,協助在地青年數位化調查 土地使用方式、變遷、及生態資源。 在 Kaviyangan 部落進行的調查有: 圖2/計畫成員一同與佳平部落族人訪談耆老 傳統地名及土地記憶。

傳統領域邊界、舊部落家屋、部落 祭儀空間、動植物、古謠,並製作 成圖文手冊成為下一代尋根地圖開 端。並規劃將上述調查成果統整為 教材,與在地屏東縣立大同高中共 同發展「排灣族傳統文化與自然生 態」校定課程。圖 2 兩 年 多 來, 本 計 畫 合 作 的 Kaviyangan、Kazazaljan 及 Padain 3 個部落已具備「原住民山林文化

知識基地」雛形,接下來將著手 整合三個知識基地的資源應用,媒 合學校讓師生走進部落學習,實踐 圖3/萬安部落青年帶著參與參訪的學生學習 食農教育課程。

「部落即學校、學校即部落」的目 標。

設計微課程,教授排灣文化 本 計 畫 軸 線 二 為「 原 鄉 部 落

122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傳統文化與產業實務」USR 實踐學 程,開設於屏科大,學程課程包含 既有課程如「社區林業」、「臺灣 原住民歷史與文化」、「無人飛行 載具 UAV 與地理資訊系統」、及 「排灣族語生活應用」等,並規劃 9 小時 0.5 學分的微型課程,聘請部

落族人業師帶領學生至部落實作學 習。 圖 3 其中微課程「排灣送祖靈 祭文化踏查」、「鼻笛製作與吹奏」 圖4

及「創新創業在原鄉」拓展學

生多元文化視角,透過業師及部落

圖4/參與本計畫學程的學生透過部落業師的 培力,學習製作與吹奏排灣族傳統樂器――鼻 笛。

組織引導,了解部落產業發展現況及 文化復振過程。 這些部落過往與正在發生的族人

雄市及臺南市)幾所學校教師原住民 文化增能工作坊與師生的部落參訪, 對應 108 課綱多元文化教育的目

故事,使修習學程的原民及與非原民

圖5

籍學生能共同討論與反思,期望消弭

標,規劃未來與教師們共同開發原住

現今主流社會對原住民仍存在的歧視

民文化課程模組。圖 6

與誤解。

最後,冀望「原鄉部落山林文化 知識學習基地的建置與運用」計畫的

成立教師社群,集思廣益

實踐,能陪部落走一段,創造在地被 看見的機會,並透過屏科大、部落、

除了上述兩軸線,本計畫連結學

學校、縣市政府及在地組織多方的合

校成立教師社群,媒合原民與非原民

作參與,邁向結合大學資源端、學校

籍師生至部落學習山林知識,了解文

教學端、及部落族人端的永續發展的

化自主權的概念。並透過高雄市、屏

目 標, 一 同 建 立 原 住 民 的 文 化 自 主

東縣兩地教育局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

權,建構族群友善的學習環境,讓文

心的媒合,已完成南區(屏東縣、高

化復振與傳承得以遍地開花。

亮點故事

123


圖5/2021年1月,萬安部落與屏東縣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合作,辦理屏東縣立大同高級 中學一日參訪。

圖6/2021年3月,佳平部落與南區社群老師們共同討論108課綱中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標, 規劃原住民文化課程模組。

124

2021年USR成果專書


亮點議題.E. 文化永續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反思原民性――音樂、編 織、民謠的原民藝術之旅 圖.文╱北藝大 USR 計畫「Hi-Five Plus:從北投平埔族群到屏東原住民的國際藝術對話」團隊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的 USR 計畫

Campus 子計畫「生態思辨」(Critical

以「Hi-Five Plus: 從 北 投 平 埔 族 群

Ecology)針對在地藝術機構提供國際

到屏東原住民的國際藝術對話」作為

藝術專業諮詢,建立在地連結合作機

北藝大國際和本地學生融入在地的橋

制。而參與北藝大文創產業國際藝術

梁,計畫有兩個子題:

碩士學位學程(IMCCI)的學生來自

第一個是「解殖與在地關懷」,

拉丁美洲友邦和東南亞的藝文領域,

透過跟鳳甲美術館、北投在地中小學

透過相似的歷史殖民特徵,更能對於

合作,推動了鳳甲美術館「北投在地」

臺 灣 的 環 境 生 態、 南 北 半 球 權 力 結

社區藝術計畫、「尋找莿桐的家,平

構、後殖民歷史經驗感同身受。

埔族群在哪裡?」論壇、線上出版等, 增進在地社群之國際觀。 第 二 個 為「 原 民 性 與 多 元 文

北投的國際文化分享

化 保 存 」, 跟 屏 東 的 蒂 摩 爾 古 薪 舞

來自 4 個不同國家的文創學程國

集、屏東古樓織布文化和恆春民謠採

際生,來到北投國小,帶來泰國的泰

集, 並 引 入 蘇 黎 世 藝 術 大 學 Shared

泰跳舞工作坊、音樂歷史悠久的貝里

亮點故事

125


圖1/來自4個國家的5位文創學程國際生,來到北投國小,展演各國的藝術文化。

斯舞蹈工作坊、起源於 14 世紀的義

屏東三地門

大利的皮納塔玩偶工作坊、為了趕走 邪靈的馬雅亡靈節風箏工作坊。國際 學生藉由分享自身文化給他人,而小 朋友好奇的聆聽,感受外國不是只有 金髮碧眼的歐美文化,當然也包含了 其他具有不同殖民歷史的全球南方國 家。圖 1

在「文化資產保存與詮釋」課程 當中,IMCCI 的張懿文老師和建築與 文化資產研究所的江明親老師、北藝 大師生一起參訪了屏東的三地門。在 蒂摩爾古薪舞集的肢體開發課程中, 運用排灣族歌謠轉化當代身體,訴說 自身文化的力量;而古樓部落排灣族 織 布 的 田 野 參 訪, 從 苧 麻 採 集、 撚

126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2/北藝大師生從苧麻採集、撚線、整經,到織布,在屏東三地門學習排灣族傳統編織工藝與 文化。

亮點故事

127


線、整經,到最後織布的過程, 學習排灣族人間國寶許春美老 師的編織工藝,排灣族織紋的 圖樣是排灣族的文字,從編織 的撫觸到知識系統的歌謠傳承, 不僅是身體上的勞動,更是承載 了文化的記憶。北藝大的研究生 也針對部落的織品文化,做出文 化資產保存與詮釋轉化的提案, 如桌上型盒玩、手繪故事書、 網站等,透過專業知識保存, 圖3/北藝大師生與原民舞團交流。

並傳遞在地文化的可能性。圖 2

花東原民舞與樂 在 田 野 課 程 中, 舞 蹈 學 院 兼 IMCCI 主任的林亞婷老師帶 著研究生來到了花東,參訪布拉 瑞揚的原住民舞團,並與當地 原住民青年去萬沙朗家「報佳 音」歌唱。圖 3 同時更深入到阿 美與卑南族的部落,諸如太巴 圖4/在花東參加卑南族年祭。

塱、建和、南王與大巴六九等, 更參與卑南族跨年前夕的「大 獵祭」。圖 4 一群「外人」加入 南王部落族人們所圍成的大圈, 牽手共舞,偶爾唱些古調,中 間圍著的是在歲月下仍不減風

128

2021年USR成果專書


采的幾位長老,齊聚一堂, 感受聲音的律動與靈性。

恆春半島文化 藝術教育研究所的余 昕晏老師帶著研究生踏上 恆春半島,探詢琅嶠歷史 與半島歌謠,並藉以反思 「原民性」之意義。從半 島多元族群的文化發展, 深入了解恆春民謠這項無 形文化資產及其根植於生 活之內涵。 昕晏老師透過和阿嬤 們的互動,與地方耆老及 學校端民謠推廣者的訪談 交流,從師生藝術教育背 景出發,共同發想教學扎 根方法,並透過教材編纂, 進一步扎實民謠文化之傳 承。圖 5

圖5/藝研所師生在恆春半島探討採集古民謠。

亮點故事

129


亮點議題.E. 文化永續

國立中央大學

眷村媽媽的愛與連結︰ 在地女性的多元文化藝術 圖.文╱藝文浸潤永續社區――中壢平鎮在地文化的扎根與共榮計畫團隊

國立中央大學 USR 團隊 2021 年

編,主打溫馨親情內容,給予視聽饗

延續與社區共創的合作,籌辦雙連里

宴;而走讀行動劇場,則是將劇場之

共創藝術節――《愛與連結,地方女

場域延伸至整體社區,使參與者能在

性的多元文化共生》,參與對象包含

遊覽社區同時,能實地感受社區的每

社區居民、合作業師與中央大學的學

一份精彩。此外,我們也將規劃特色

生團隊,以眷村媽媽作為藝 術節的核心,從地方女性的 視角了解不同族群的生活樣 貌,從當中萃取屬於愛和連 結的故事。此共創藝術節以 五感體驗作為發想,期望所 有參與者能夠透過多元感官 體驗感受屬於雙連里在地的 文化魅力。圖 1 其 中《 眷 村 媽 媽 生 命 劇場》圖 2 是以在地故事改

130

圖1/中大前進眷村雙連里共創藝術節―― 《愛與連結,地方女性的多元文化共生》。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2/《眷村媽媽生命劇場》是以在地故事改編。

餐飲,將地方文化透過創意料理表現

鋪,官兵退休後便與其來自不同族群

出來,讓參與者們能以五感享受、體

的伴侶定居在此,逐漸形成至今多元

會雙連的魅力。在創造文藝作品的過

族群匯集的雙連里。我們完成了 11

程中,期望透過對社區共同情感的感

位在地女性故事的採集,這包括有閩

受和理解,讓共同體意識涵納包容各

南、客家與原住民族群。我們發現從

自獨立個體;並且期待透過藝術創造

官兵伴侶的口中更能聽到軍旅戰事

豐 富 精 神 生 活, 鼓 舞 居 民 對 在 地 熱

外,在地方生活溫暖的煙火氣,比起

情,重視女性主義之議題,傳承地方

他們時常外調駐軍的丈夫來說,她們

的文化脈絡。

待在雙連里的時間更長,而來自不同

閩客 + 外省兵的雙連里社區 早期雙連里是以閩南與客家為 主的社區,在國民政府遷臺後,因為

地方、不同族群的她們,又怎麼在這 裡建立生活的歸屬感?或甚至扮演族 群融合過程中連結者的角色?透過女 性的視角,或許我們能看見類眷村生 活的多元樣貌。圖 3

設立了第 6 營區而移入了許多外省官

因此,2021 年藝術節我們將以這

兵,還有依靠營區所需維生的民生商

些女性故事為主角,刻畫她們從不同

亮點故事

131


族群聚落嫁來雙連里,在本地重新建

與藝術發想,強化世代之間的溝通能

立歸屬感與連結過程,我們將訪談資

力與拓展彼此之間的視野。除了打破

料轉化成行動劇場、靜態展覽、雲端

大學圍牆,創造青銀對話外,也能在

故事地圖、地方特色美食等體驗,讓

兩方進行藝術共創培力的過程裡,透

居民與外地遊客在半日遊程中感受到

過與不同面向的社區機構合作,凝聚

地方文化的獨特性與魅力。

各方資源(諸如居民培力對象社區發

以藝術發想拓展彼此視野

展協會、宗族╱宗親會、客家書院、 當地中小企業),來推動藝文文創與 環境教育,以提倡永續發展的價值。

將學校作為藝術創新資源的進駐 端,讓學生與居民透過長期互動交流

圖3/走訪社區家庭與女性故事,記錄其風貌。

132

2021年USR成果專書


亮點故事.F. 其他社會實踐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布妮老師,從時裝達人 走向月桃文化保存之路 圖.文╱邱韻祥(USR 計畫主持人)

圖1/臺東加拿部落的馬斯林恩月桃園區。

亮點故事

133


圖2/臺科大建築系學生拜訪馬斯林恩工作室。

江布妮(Ta k b a n u a z I s h a h a v u t P u n e )曾在流行時裝業工作多年,

部落家鄉的林園進行保種與保育,創 建了「馬斯林恩月桃園區」。圖 1

從臺北回到故鄉臺東加拿部落,生活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師生 2019 年

中不時看到精緻的月桃編織,與母親

首次與布妮老師相遇時,發現老師的

閒聊才發現自己對相伴長大的工藝,

月桃知識系統與作品,展現極高的教

竟比不上對世界服飾潮流的認識。既

育 價 值 及 地 方 創 生 潛 力, 因 長 期 耕

歸斯土,當為斯人,不知不覺中,月

耘,已建立核心團隊與教育場域。然

桃成為布妮回到自身文化的連結。這

而加拿部落位處花東縱谷山區(臺東

些年來,布妮以時裝專業視角研究布

縣海端鄉),幽芳自放,一般大眾無

農編織與符號體系,不僅成為了國家

從進入,部落的地域條件有利於月桃

認證的工藝老師,巡迴各鄉鎮部落教

保育,卻也限制了月桃工藝文化的推

授 月 桃 編 織, 更 利 用 每 次 出 差 與 田

廣。

調,帶回各地特有月桃,在臺東加拿

134

2021年USR成果專書


由城入鄉、由鄉入城 根據經濟學理論,移動力是個人 突破地域限制,創造新機會的根源。 在國家現代化的過程中,都會區域高 密 度 的 資 源, 吸 引 大 量 城 鄉 移 民, 也引致了偏鄉的空洞化。「I-Villages Plus 城鄉牽手深化計畫」一直致力透

過「移動力」的再建構,推動「由城 入鄉、由鄉入城」跨域合作,協助偏 鄉夥伴將影響力投射到地域之外,接 軌都會區高密度資源。 我們的想法與布妮老師的願景產 生了化學變化,在與深具文化推廣經 驗的「玉溪有容」教育基金會深入討 論後,三方決定攜手合作,由布妮老 師帶領大家回到臺北都會區,分享月 桃來自原鄉土地的雅致與芬芳。

SIZU 惜路——愛上月桃 臺科大師生於 2020 年寒假開始 進入加拿部落「馬斯林恩月桃園區」, 由布妮老師團隊指導月桃之生態、生 活運用與工藝,並熟悉布農族的空間 樣態。 圖 2 同一時間,玉溪有容基金 會也派出專員全程記錄觀察並參與操 作,提出在臺北 Studio 94 舉辦「場域

亮點故事

圖3/臺科大建築系學生於陽明山Studio 94協 助布展。

移動」大型月桃展覽的構想。 在 此 共 同 目 標 下, 臺 科 大、 基 金會與布妮老師三方團隊展開協同操 作,一方面透過月桃園區的環境改造 實作,讓臺科大師生了解場域特性, 建立日後於臺北展場布展能量,一方 面布妮老師核心團隊對 Studio 94 進行 空間解析,規劃月桃植栽、工藝品大 規模移動與布農族場域的再現,而基 金會則出錢出力,協助規劃展示之文 宣、影像,邀請對象與導覽,以求展 覽之最大擴散效應。三方合作,創造 了 USR 實踐新的典範。圖 3、4、5 「SIZU 惜路――愛上月桃」展

135


圖4/展覽現場玉溪有容基金會執行長與參訪團體互動。

圖5/布農族耆老胡金娘女士為展覽祈福。

136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6/展覽現場啟明學校學生以觸覺閱讀月桃文化場域。

歷時 2 個月,成效卓著,參觀的個人、

方創生的新契機。臺科大與加拿部落

公司、社團超過千人,更有啟明學校

建 立 堅 定 的 夥 伴 關 係, 持 續 送 訓 學

學生,因地利之便,第一次進入場域,

生,參與地方事務,也為花東縱谷關

透過接觸、氣味、聲響,體會布農族

山生活圈之永續環境營造,帶來一股

月桃文化。 圖 6 布妮老師團隊受這次

新的活力。

經驗的鼓勵,跨出下一步,成立「馬 斯林恩布農文化環境保育協會」,繼 續在地深耕。 「SIZU 惜路」主題展於暑假後 受邀到大稻埕「簡單生活」藝廊續展, 由文化推廣跨入藝術商業,開啟了地

亮點故事

137


亮點故事.F. 其他社會實踐

國立中山大學

USR×CSR, 地方創生最好的設計 圖.文╱產學合創 ‧ 在地共融――建構大學合作式培力推廣服務計畫

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 USR 計

地企業共推 USR×CSR,透過設計社

畫主持人郭瑞坤教授強調:「社會責

會行動方案,協助企業連結在地社區;

任不再是大學要『幫』社會做什麼,

推廣永續發展的培力課程,使學生能

而是與社會共創『公共治理』的環境。

學 用 合 一, 將 課 程 結 合 實 務 行 動。

大學與企業合作 USR×CSR,讓企業

USR 團隊搭建擺渡平臺,連結產官學

社會責任不僅是慈善公益,更納入不

資源,把不同的能量,帶到有需求的

同利害關係人的角色,一同擴大社會

地方。圖 1

參與和影響力。」郭瑞坤教授談到, 大學實踐社會責任,除了課程設計與 人才培育,更須強調,讓學生進入真 實情境,對在地社區主動關懷,他們 不再是象牙塔中的學生,更是社會行 動的知識分子。藉由合作式培力推廣 服 務(Cooperative Empowerment and Extension Service,CEES), 將 知 識

轉化為民眾了解且實用的機制;與在

138

圖1/協力企業拜訪在地社區(照片均為疫情 前拍攝)。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 的 /與聚和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貼.心 次貼手作﹂活動。

N 2

樂活與童趣 ──

走入社區 凝聚在地認同感 行銷所學生蕭淳勻表示,「起初 害怕尷尬,怕無法融入,怕自己臺語 不輪轉,無法跟阿嬤對話,但還是鼓 起勇氣嘗試,和阿嬤一起專注在過程 中,共同完成滿意的成品。」

生一同走進社區關懷據點,與高齡長 者共創畫作。運用企業產品「N 次貼」 為媒介,把地方鄉土、記憶情感等養 料,化成心中浮現的圖像。 圖 2 在跨 越老、中、青三代的場域,企業、學 生與社區,建立人與人間的信賴與認 同,真正的走入社區。

對 許 多 企 業 來 說, 如 何 進 入 在 地社區,與在地真正產生連結,一直 是 困 難 的 問 題, 聚 和 國 際 推 行 CSR

有愛而無礙,為關懷弱勢者圓夢

多 年, 透 過 與 USR 團 隊 合 作「 貼.

提案人陳玫綺說:「我在很長一

心――樂活與童趣的 N 次貼手作」活

段時間對人感到失望恐懼,漸漸地把

動,選擇以企業鄰近的大寮區、不少

自己隱藏起來,直到我遇見憨兒,是

同仁居住的大樹區,由企業與大學師

他們讓我理解到成為一個真實的自己

亮點故事

139


圖3/與雷科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翻轉‧築夢‧高雄」圓夢實踐計畫。

圖4/與舊振南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尋找大寮區地方創生DNA暨願景行動工作坊」。

140

2021年USR成果專書


並不是那麼糟糕的事。」

合作夥伴,更要呼應國家推動政策,

對於一個正在實現夢想的人來

才會讓執行成效事半功倍。延續過往

說,陳玫綺可能是幸福的,從事教保

在 旗 山 區、 大 寮 區 推 動 地 方 創 生 計

員工作的她,透過繪畫挖掘生命,想

畫,USR 計畫團隊協助地方規劃未來

將憨兒的藝術才華帶給社會大眾,只

發展的願景,凝聚符合在地特色的發

是苦於社會資源的缺乏。USR 團隊與

展計畫。圖 4

雷科公司共推「翻轉 ‧ 築夢 ‧ 高雄」 圓夢實踐計畫,提供管道,讓提案人 由自身出發,為關乎自身的社會議題 發聲。圖 3 將自身的工作與興趣結合,陳玫 綺帶領憨兒一同作畫,帶動他們的手 腳肢體,一筆一畫地構繪夢想藍圖。 讓她從繪畫中找到自我,被憨兒們感 動也同時被他們接納,他們一起從繪 畫中,重新發現天空、大地、太陽等 自然意象,他們也透過藝術,傳遞「有 愛而無礙」的精神,拉近憨兒與社會 的距離。

地方創生 找到眞正在乎土地的人 計畫主持人郭瑞坤教授曾說:「地 方創生代表的是,在這塊土地有著一 群關心他們家園的人們,他們希望讓 自己居住的地方能夠更好,營造一個 適合宜居的所在。」大學社會實踐, 除了在策略上積極開發場域,與找尋

亮點故事

141


共培與 SIG 主題 活動專文 本篇分為兩大部分:共培與 SIG 活動專文,共培(共同培力工作坊)主要 是邀請所有大學一起探討在進行地方連結、人才培育、國際連結時,所 遭遇的真實問題並學習策略工具,追求有意義的社會責任;SIG(Special Interest Group)則是針對特定的公共議題,邀請大學和利益關係人,彼此 觀摩好的案例。

共培活動專文 1. 樹德科技大學/建構 USR 夥伴關係及外部資源連結 2. 國立中山大學/建構 USR 共學社群交流平臺 3.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全校型在地實踐課程模組 4.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USR 如何展現社會影響力? 5. 教育部 USR 推動中心/疫情下 USR 的右轉彎 6.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USR 國際鏈結及跨國合作深化 7.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USR 校務支持系統與留才、育才創新模式 8. 靜宜大學/ USR Hub 深化與展望

SIG 議題交流活動專文 1.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看見原民部落的光與熱 2.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農業永續推手 : 在地農業創新與行銷 3.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培養


Group Learning


共培一︰樹德科技大學

建構 USR 夥伴關係及外部 資源連結 圖•文╱盧圓華(樹德科技大學特聘教授)

「世界是教室、環境是資源、城市是校園、大學是宇宙、社 會是責任」,各大學 USR 專案推動辦公室藉由與城市、博物 館、地方的合作,找到 USR 的創新能量。

2021 年第 1 場次共同培力活動:

USR 實踐經驗的大學高等教育人才育

建構 USR 夥伴關係及外部資源連結

成,大幅提升校園和國家、城市的創

――「國家 ‧ 城市 ‧ 大學創新治理

新治理政策連結度,以及社區/產企

實踐 USR 角色與功能」。由教育部

業的依存度。為促進 USR 夥伴――

USR 推動中心和樹德科技大學橫山

關係建構與外部資源連結,以探討夥

USR 專 案 推 動 辦 公 室 共 同 辦 理, 藉

伴關係建立與外部資源連結歷程的相

此增進全國 204 個 USR 計畫間友善

關議題。邀請具產官學跨界夥伴關係

交流與相互學習,帶動更多創新與改

建構背景,和資源整合、創新方面,

變。

具有優異實務經驗的公部門主管、專 USR 推動中心逐年主辦共同培力

家、學者們,擔任論壇主題論述或專

系列活動,以提升各計畫團隊規劃、

家觀點主講者。目的是增進各校 USR

執行與修正 USR 計畫能力。本活動

計畫之間友善交流,並在相互學習中

以「大學,世界善治新樞紐」高度,

帶動更多的創新與發展。

對應「高教深耕」教育發展方向;具

144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1/2021年共同培力系列活動第1場次主視覺。

建構 USR 夥伴關係及外部資源連 結論壇

今(2021)年令人期待的第 1 場 共培――「建構大學社會責任夥伴關

國立高雄大學、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國立東華大學、 靜宜大學、義守大學,加上臺南 ‧ 家具產業博物館,陣容堅實,成果豐 富。圖 1

係及外部資源連結」論壇,先由教育 部 USR 推動中心計畫總主持人蘇玉

大學可推動年輕工藝設計人才投入在

龍特聘教授開場說明推動中心的 2021

地研創

年目標;希望每一個國際連結類或是

許耿修主任談到工藝在人類社會

深耕型計畫,都能舉辦共培或 SIG 活

的進化裡,不論是現代化、現代設計

動。本場活動由教育部和樹德科技大

或美術工藝運動,直到千禧年左右的

學主辦,得到很多大學院校的支持與

文化創意產業,都跟工藝的核心技術

參與,其中包括高雄市政府、國立科

有很大關聯。大學常常是政府跟社區

學工藝博物館、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間的橋梁,擔任推動創新動力角色,

共培與 SIG 主題活動專文

145


功最大因素是人,有年輕人 的加入,才能使創意永續經 營。圖 2 樹德與科工館的合作

20 世 紀 以 來 的 大 學 發

展,是跨領域專業取向。當 USR 對應到聯合國的 SDGs

的時候,科工館的高度可以 看到更寬廣的視野。大學有 圖2/國立臺灣工藝中心與農委會水保局合作辦理 農村微型工藝產業扶植與工藝新趣計畫。

基本三大功能:學術、研究、 推廣,USR 這部分,在現階 段大學價值方面仍有很大的

也是工藝設計人才的培育者。以國立

發展空間。

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跟農委會水保

科工館本身有達到永續經營發展

局合作的農村再生計畫為例,就是推

的「綠博館」願景,於是與企業、政

動年輕人才回到社區以及工藝中心,

府機關、學校、社團法人、研究機構

同時也透過大學跨域專業以培育下一

等異業結盟。樹德科大橫山 USR 計

代的工藝人才。

畫便與科工館合作「2020 唐獎第四屆

2021 年工藝中心輔導 56 個社區,

榮耀暨獎章證書展」。唐獎榮耀展的

分成初級、培力跟進階。剛進來的列

目標是成為「東方的諾貝爾獎」,也

為 初 級, 發 展 後 進 入 農 村 培 力 型 社

是一個深具獨創性公共空間展覽的成

區,一直到能夠獨立發展社區產業稱

功案例。陳訓祥館長表示:如果大學

為進階型。開設工藝設計營,邀請大

跟博物館之間,藉由 USR 平臺來做

學老師與年輕夥伴上課,分享工藝設

有內涵的合作連結,將有助雙方共同

計特色,入選社區有輔導人員對社區

創造一個新價值,讓大學生創意能量

特色、發展診斷,並帶領社區參與展

展現、推銷自我,也是大學實踐 USR

覽。許耿修主任提到執行計畫――成

的良好方式。圖 3

146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3/橫山USR計畫外推與科工館唐獎榮耀展開幕記者會展場。

圖4/樹德科大吳英明講座教授發表「USR的心思戰場和價值鏈動」。

國家 • 城市 • 大學創新治理實 踐 USR 角色與功能

Entrepreneurship, ICUE), 甚 至 國 際

鏈結,產生多重的創能行動。「米開 朗基羅說過,真正的偉大是因為有視

吳 英 明 講 座 教 授 的 演 講, 楬 櫫 國內推動 USR 的心思戰場重要性。 圖4

USR 的 心 思 戰 場 和 價 值 鏈 動,

在 於 企 業、 城 市、 大 學 之 間 的 價 值 鏈 結(Industry- City- University-

共培與 SIG 主題活動專文

野、有寬廣的眼界來決定的!偉大才 能夠真正讓 USR 能夠永續來實踐。」 「 世 界 是 教 室、 環 境 是 資 源、 城市是校園、大學是宇宙、社會是責 任 」,USR 的 創 能 行 動, 必 須 開 始

147


圖 /高大曾梓峰副校長發表﹁高雄 學園與大學社會責任與實踐 USR ﹂。 5

找到影響世界的位置;大學承擔群體

培育的創新策略,還有國際連結。圖 5

生活一部分的責任,才能夠引領促進

曾副校長提到高雄的困境有幾個

良善治理,進而影響世界的位置。鏈

關鍵:第一、區域不均衡;第二、地

結資源來深耕治理行動,大學不能失

方創生引力不足;第三、產業轉型;

去自己的真實真正的使命、自己的品

第四、分攤臺灣的整個發展,讓高雄

味,與世界要強連結;整合性的在一

變成臺灣走向國際的一個關鍵節點。

起,不是在依附世界,而是在滾動世

在下世代生活中這個課題非常重要,

界!大學的知識社群、科技社群、人

因此曾副校長認為高雄學園在 USR

才資本、治理科技,可以在社會缺乏

行動理論上,回應地方城鄉發展模式

意志、紀律時,由大學找回並成為社

並改變這個議題,從都市、空間、城

會未來發展的方向明燈。

鄉發展的學理上、新的時代經濟中,

高雄學園:大學與城市必須融合

大學和城市必須融合在一起。共生及 共榮,也是現在 USR 的關鍵基礎。 整個大學在地方發展所經營的方式跟

高大曾梓峰副校長談到燕巢五所

角色,已經有全然不同的面貌,大學

大學很早就在做 USR 相關的行動。希

的設施不再是尋求自己內在邏輯的優

望透過大學的合作帶給地方創生實踐

化,而是尋求地方發展的優化,結合

計畫,而 USR 的核心主題,所關切的

地方發展公共設施,各種資訊的傳遞

三個聚焦:大學與在地的連結、人才

打造創發、啟發創意的文藝環境,這

148

2021年USR成果專書


樣的做法是支援高雄產業轉型的必要 機會。

產 官 學 CPR 協 作 定 位 責 任 下 的 USR 角色與功能

橫 山 USR 計 畫 有 兩 大 主 軸: 主 軸Ⅰ、橫山 3 創服務設計中心;主軸 Ⅱ、燕巢教育創夢系統。橫山 3 創服 務設計中心面對地方五大問題,策略 規劃七類具體行動方案,透過行動方 案逐年累積,達到計畫目標。而燕巢

橫 山 USR 計 畫 建 構 夥 伴 關 係,

教育創夢系統以大學高等教育能量來

以 CPR 協作定位責任為推動策略,架

支撐國中小學必要的發展。推動模式

構南高屏三環區域――跨界、跨域的

主要落在大學、社區與產企業跟政府

產官學對話合作關係,推動 USR 計

三 方, 共 同 建 構 實 虛 整 合 的 創 價 園

畫角色與功能。透過跟市府都發局的

區。南高屏三環區域跨界人才培育亮

合作將廢棄橫山舊營區改造成燕巢 ‧

點營造,優勢在於鄰近國 1、國 10、

橫山共創基地,變成一個跨校、跨界

國 3 高速公路,以交通優勢將人才培

的合作平臺,並裨益高雄市社造中心

育涵蓋地方博物館、文化館、機構合

運作。圖 6

作、文創產業,加上燕巢橫山共創基

圖6/橫山USR計畫每年辦理兩場次地方節慶型的橫山藝術祭,已能活化地方共創合作平臺。

共培與 SIG 主題活動專文

149


地在區域發展與社區的連結 關係。進階以大學的高等教 育紅利帶來優質教育透過展 望工程、潛能開發中實現理 想。

比鄰共好、在地韌性之永 續培力行動計畫

東華大學以成為好鄰 人作為計畫指標與主軸,在 地生活為主體,落實 Living Lab 的學習方式,融入各種

圖7/東華大學師生共同創作「手望相樹」許 願牆。

實踐型的學習,培育有抓地力、韌性

的學校,以主題式或學生社群連結,

的地方人才及公民。

在國外與西雪梨大學、美國、澳洲、

計畫結構分成地方教育、綠色療

南非跟英國合作 VIP 計畫。圖 7

癒、合作經濟三個面向。發展多元的 諮商生態陪伴系統研發生態藝術、動 物 輔 療 等 元 素, 也 把 compassionate community 的概念融入發展裡,計畫

建構幸福銀髮生態圈之夥伴關係 與跨域共創

結構操作策略,把社會參與融入校內

靜宜大學 USR 計畫實踐場域聚

課程,以研發方式進行;校外則是長

焦在臺中的海線區域,找到社區、長

期蹲點以理解問題,轉換團隊各項專

輩的特色,並協助發展在地老化的各

業再結合教學投入到地方。

種支持系統。過程透過三個社區示範

東 華 USR 計 畫 有 三 個 開 創, 駐

做法,擴散跟連結資源。

地教育家、療癒的陪伴跟紅葉的福利

為讓各個科系都能因應未來高齡

雞蛋合作社,地方與對外的連結也很

社會發展議題――課程主題分成長輩

豐富,臺灣本島上協作很多長期合作

的日常生活支持、科技連結及永續發

150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8/3屆長青生活節――海線一年一慶的長青慶典。

展的商業模式三大區塊。 從 2017 年的市民觀察員涵蓋產 官學研四個領域專家學者,透過產業 協助,讓課程和實際產業接軌,與政 府單位及主管機關合作,學術界除跨 校夥伴外,更要了解學校端的師長和 在 地 社 區 發 展 議 題。 透 過 市 民 觀 察 員,能提供給很多有關與社區互動、 課程發展的重要概念。 靜大每年舉辦長青生活節,讓社 區跟產業端合作連結。過程中發展四 個能力:社區特色跟盤點、討論創新 自發性、自主性的能力展現、持續維 運的資源網絡能力。圖 8

共培與 SIG 主題活動專文

傳產新生 • 設計整合 早在 1980 年代,永興家具就跟臺 灣的大學產學合作,1990 年時透過樹 德科大室設系畢業設計,進行臺灣地 區碩果僅存的全製程實木家具老工廠 的轉型與升級。導入 Eco-museum 生 態博物館理念,產學與藝文得以兼容 並蓄,並和公部門資源相銜接。透過 文建會地方文化館計畫補助,將傳統 產業導入大學創新能量和公部門政策 資源。臺南 ‧ 家具產業博物館在多年 的產學合作經驗中,銜接教育部橫山 USR 計畫,推動「一建築一家具」運

動、「一座具一世界」的設計 4.0 理想。

151


圖9/臺南 ‧ 家具產業博物館與橫山USR計畫共同辦理臺灣家具原創展(Ⅱ)「座 在臺灣」推薦設 計競賽暨邀請創作觀摩。

臺南 ‧ 家具產業博物館江文義館

密的產官學系統結合。在這個分進合

長分享「臺灣朝向設計力就是國力的

擊、彼此共榮共存的合作中,發揮設

趨向」︰其一、硬實力就是硬體的製

計能量。

圖9

造,其二、軟實力也就是軟體、設計。

整體而言,因應 SDGs,國家 ‧

他提出,設計分別涵蓋四個面向,文

城市 ‧ 大學「治理」是需要整合創

化的底蘊、設計開發、生產製造、行

新, 以 策 略 規 劃 帶 來 有 成 效 的 實 踐

銷推廣,構成了文化創意產業。這次

USR 角色和功能。透過本次共培活動

與樹德科大的合作案,也包含以下幾

的主題論述、專家觀點,談了許多理

個重點:

想,也打開 USR 計畫執行面的真實

1、重視臺灣木頭,運用臺灣的

材質,減少碳足跡。 2、考慮將來環保回收的條件,

成為產學合作的典範。 3、透過工作坊,開發兒童雙手

性,實現大學社會善治的新樞紐!期 待這個共培平臺能夠讓大家跨界、跨 域、跨校的交流,讓 USR 真正落實, 也讓臺灣的大學院校能有更多具體的 目標與行動。

的能力,做偏鄉遊具。 4、博物館與橫山共創基地做緊

152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共培二︰國立中山大學

建構 USR 共學社群交流平臺 圖•文╱阮偉華(教育知識在地化與實踐場域全球化:由高雄舊港新灣出發計畫專案經理)

目前西灣學院正在將以往學生認為無聊的通識課程做一點創 新,將探索、實踐、跨域,作為推動通識教育的方向跟機制。

國 立 中 山 大 學 USR「 教 育 知 識

同學習,透過經驗交流與分享來促進

在地化與實踐場域全球化:由高雄舊

彼此互動與共好,進而跨越現實中執

港新灣出發」計畫團隊與教育部 USR

行所遭遇到的困境,並尋求務實的解

推動中心於 2021 年 6 月 28 日共同舉

方。此外也提到中山是 USR 中的典

辦培力工作坊,邀請國立中正大學、

範學校,應藉由學術經驗的交流、分

長榮大學、實踐大學、文藻外語大學

享,來達到擴散的總效,引領其他的

執行 USR 計畫相當有經驗的講者一

大學共同來學習成長。

起分享在建構 USR 共學社群交流平

中山鄭校長在致詞中代表中山歡

臺上所遭遇的真實問題與解決問題的

迎中正、長榮、實踐、文藻外大等各

可能性。活動首先由中山楊靜利學務

校講者與所有與會者的(線上)蒞臨,

長開場,並邀請教育部 USR 推動中

並提到影響全臺甚大的 COVID-19 疫

心計畫總主持人蘇玉龍特聘教授與中

情,在社會實踐的路上或許讓大家繞

山鄭英耀校長為活動開場致詞。

了一點彎,但參與社會,服務社會的

蘇 總 主 持 人 提 到, 辦 理 共 培 活 動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鼓勵大學之間共

共培與 SIG 主題活動專文

主軸仍是堅定不移,甚至因此而更加 清楚。

153


圖1/中山西灣學院把探索、實踐,跟跨域當作是推動通識教育的一個方向跟機制。

通識創新與西灣學院合宿共學 本次共培活動的第 1 場演講就由 中山西灣學院蔡敦浩院長與楊士奇教 授分享「通識教育上的創新與實踐: 由西灣學院的合宿共學談起」。 蔡敦浩院長從中山的通識課程 架構上談到,目前大學的課程可能讓 同學們的問題感比較少;相關的知識 導入以及立即的應用也不一定有用 處,最重要的是要燃燒出同學們學習 的熱情,引發他們願意投入跨領域的 DNA。

為無聊的通識課程做一點創新,將探 索、實踐、跨域,作為推動通識教育 的方向跟機制;但通識教育跟專業如 何相輔相成,在目前的大學環境裡尚 待多方討論與改善。 楊士奇教授則以「創旗山合宿共 學課程」為例補充說明,這場由老師 跟學生一起進入場域的四天三夜高強 度的課程,學生們從探索場域到實踐 體驗,訪談當地廟宇、老店家,並跟 不同領域的同學合作,分組完成一篇 圖文並茂的採訪文章,並集結成一本 在地刊物。圖 1

目前西灣學院正在將以往學生認

154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 /中山﹁創旗山﹂合宿共學邀 請在地人分享在地故事,學生也有 機會與當地人對話。 2

旗山合宿共學與走入地方的教學 實踐

第 2 場次是由中山西灣學院游 銘仁教授與賴奇郁博士以「創旗山:

並且開放自由訪談。每一小組於定點 訪談後,進行訪談成果反思,梳理訪 談精華或未盡之處,得於隔日自由訪 談時段,再行回訪或以隨機訪談方式 補充前一日的訪談成果。

在地化知識與教學實踐」為題來分享

第三則是公開的成果發表,並邀

跨領域的團隊要如何組成?要怎麼建

請受訪者及當地文史工作者、教育者

立共識?並分享團隊如何從無到有,

一同參與,讓學生有機會與當地人進

帶領學生進入旗山四天三夜的合宿共

行對話,以此刺激學生訪談活動應經

學,建立與地方的初步連結。

常省思外來者觀點是否合理,也透過

本次在教學實踐上主要有三個步 驟,一是探訪旗山具有地方文化特質

當地人的鼓勵,促進同學以其所知理 解未知,並時時反思個人所學。圖 2

的店家,如在旗山大林聚落的「吉豐 打鐵店」,至今已傳承至第三代,店 內主力商品由農耕器具漸次發展出刀 藝工具;行銷通路亦由地緣交易,逐 步拓展至網路平臺的品牌經營,展現 旗山人承先啟後的開創精神。 第二步驟是引導學生造訪店家,

共培與 SIG 主題活動專文

超越第一桶金:在資源匱乏時如 何進行方案

第 3 場次則是由實踐國際貿易學 系翁裕峰助理教授分享「社會正義的 階梯:超越第一桶計畫金的社會實踐

155


圖 /大學透過社會創新來面對社會情境中 變遷的各種議題,例如用課程、行動方案來 跟在地資源整合,以期能夠創造一些改變。 3

可能性」。 翁教授分享道,USR 就是希望大 學能夠透過社會創新來面對社會情境 中變遷的各種議題,像是用課程、行

常重要的一個方式。圖 3

中山:前鎭草衙場域的職人講堂

動方案,甚至是包含服務類型在內的

活動下半場的主題首先聚焦在

方案,去跟在地的資源整合,帶來當

前草,由前鎮出生的吳亦昕教授與洪

地社會跟產業的改變,以期能夠創造

筱婷博士共同分享曾風光一時的前草

一些改善,甚至包括自己學校內部制

在歷經產業轉型後,如何再次重新出

度的革新跟人才的培育等等。

發,其中又有什麼樣的文化記憶值得

至於私立大學要如何在沒有計畫

保存與發揚。

經費支持的情況下踏出第一步,大概

在前鎮草衙這個地方,中山品創

區分成兩部分:如何開始,與過程中

基地團隊把它當作是一個共創場域,

的關鍵因素有哪些?能使我們在沒有

大學透過 USR,企業透過 CSR,將這

經費的年分裡也能發展出方案來帶動

邊的居民跟市民,連結行政一起塑造

後續的成長。翁教授點出,降低風險

「前草踹共職人講堂」跟「前草創創

的投入,看見發展的可能性,務實地

生活節」這樣活潑的共創場域,希望

跟在地還有外部的資源做結合,是非

能夠提升大家的公共意識,或是公共

156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4/曾風光一時的前草在歷經產業轉型後,與大學生組成一個共創場域,再次重新出發。

議題的引發,營造一個新的公共性。

其實就是因為不了解。不了解就會迴

2020 年中山品創基地舉辦了首屆

避,導致從過去以來即對於新住民、

的前草生活節,結合戲劇、音樂、展

新移工形成一些偏見,甚至是歧視。

覽、市集等非常多的內容,便是一項

因此從這個出發點,文藻的計畫便是

高度與地方互動跟共創的節慶活動,

要推動族群的互相理解,除了摒除偏

別開生面,帶動地方的活力。圖 4

見,包容接納,也鼓勵彼此用心去認

文藻:了解新住民,才能有愛 文藻外大的蔡介裕教授以一句印

識,「因為認識,所以更愛」。圖 5

長榮:六龜社區的桌遊互動

尼文開場:「Tak kenal maka tak」,

長榮大學的杜嘉玲教授與洪菁

意思是「不認識就不愛」,藉此開展

勵教授是以哲學在連接社會、進入場

他的講題「從外人、內人到自家人:

域所面對到的困難進行分享,從其講

談『藻到,新力,亮!』」如同昔日

題「USR 大 敘 事 看 微 觀 行 動: 後 莫

前草吸引全臺各地來的五路人,許多

拉克到六龜遊伴的社區陪伴之路」中

新住民亦來到臺灣定居,但許多在地

講述他們如何利用桌遊來讓學生與六

人仍對新住民有些先入為主的偏見,

龜社區磨合,進而觸發學生主動關心

共培與 SIG 主題活動專文

157


圖5/「不認識就不愛」。文藻蔡介裕教授勉勵大家要摒除偏見,包容接納,更要用心去 認識多元文化。

圖6/長榮杜嘉玲教授與洪菁勵教授是以哲學連接社會,並對於進入場域所面對到的困難 進行分享,並分享如何利用桌遊來讓學生與社區磨合,進而觸發學生主動關心地方的動 能。

158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7/中正方慧臻教授分享其USR團隊與鄒族山美社區間如何以營隊的方式讓學生與在地青年合 作,共同推廣原民文化。

地方的動能。洪菁勵教授最後更補充

此 USR 團隊協助原民以「竹」為核

說道,做 USR 不是一件不務正業的

心,將製作的相關產品放在網路上推

事情,而是思考的體驗,在現實當中

廣販售。部落也發現到,原來他們自

扎根,所以做 USR 其實更可以幫助

己的日常生活,就是遠道遊客想來親

她回到哲學更根本,跟實踐有關的脈

炙的風景,這才是最值得珍惜且獨特

絡,是非常好的一個經驗。圖 6

的文化。只是這段溝通過程需要很長

中正:鄒族山美部落

的時間,所以方慧臻教授結語:「不 要 氣 餒, 因 為 USR 的 路 真 的 要 很 長。」圖 7

中正大學方慧臻教授則是分享其 USR 團隊與鄒族山美社區間如何以營

隊的方式讓學生與在地青年合作,共

中山:臺日連結,與愛媛縣的交流

同推廣原民文化。在 2016 年以前,

最後的場次則是由中山西灣學

山美部落主要是做內部的創新,但是

院日籍教授伊藤佳代分享以 USR 臺

之後因為外部環境變化劇烈,所以部

日連結為主題的日語課程之嘗試,探

落必須對外宣傳,凸顯創新主軸。因

討臺灣的大學日文教育如何跟包含在

共培與 SIG 主題活動專文

159


圖8/伊藤佳代老師探討臺灣的大學日文教育如何跟包含在USR或是跨領域的通 識教育做結合,進行臺灣大學教育日語課程的革新。

USR 或者是跨領域等等的通識教育做

在綜合座談中,中山楊靜利學務長以

結合,進行臺灣大學教育日語課程的

「跨」的概念帶出從單一跨域到合作

革新。伊藤老師除了帶領臺日學生進

跨域間的建構與共創勢必會遇到種種

到社區外,也以遠端連線的方式與日

問 題, 我 們 必 須 在 懷 疑 與 反 思 中 前

本愛媛縣的高中生、大學生連線,介

進,如此才有創新的可能。中山哲學

紹彼此的文化,充分展現教育與科技

所洪世謙所長亦補充說明「跨」包含

如何縮短因疫情或地理上所造成的距

了跨領域、跨場域、跨世代、跨文化

離。圖 8

等,不同之間的「跨」可以以共建平

不同的「跨」領域平臺,帶動善的 循環

臺的概念來實踐,並附議蔡介裕教授 所說的「因為認識,所以更愛」,因 為投入,而促起一個善的循環。

本 次 的 共 培 活 動 主 題 多 元, 有 前草的地方連結、旗山的合宿共學、 新住民的價值認同、原住民部落的文 化保存,以及臺日的國際連結;因此

160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共培三: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全校型在地實踐課程模組 圖•文╱莊彥綸(地方產業創生與永續發展――南投縣鄉村旅遊深耕計畫專案助理 )

共培第 3 場以及臺日論壇:南投經驗和日本跨領域地方創生 的激盪,同樣是線上模式展開,臺日兩國提出各校在地場域 的實踐經驗,計有五百多人線上參與。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舉辦 2021 年

聘教授及國比系楊武勳特聘教授擔任

教 育 部 USR 共 同 培 力 系 列 活 動 第 3

上午臺灣及日本兩場次主持人,邀請

場次暨臺日論壇「全校型在地實踐課

臺方國立成功大學、國立臺灣海洋大

程模組」活動,由管理學院 USR「地

學、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東海大學,

方產業創生與永續發展:南投縣鄉村

日方信州大學、高知大學、龍谷大學

旅遊深耕計畫」及教育學院 USR「翻

及暨大共同分享課程模組與地方創生

轉 偏 鄉 教 育 的 方 法: 建 構 鄉 村 教 育

的連結,實踐大學社會責任。

協力隊網絡平臺與行動策略」共同辦

事前因應疫情考量,全程採以事

理,本場次邀請臺日 8 所大學,分享

先錄影方式進行,當天以 YouTube 進

課程模組研發過程及連結外部資源的

行直播,讓活動在不受疫情影響下,

模式,並相互交流近年來的課程革新

順利進行知識交流。透過各校盤點地

經驗與成效,全程 YouTube 直播同步

方資源與分析,找出地方優勢以及未

參與,共計有七百多位師長及學生報

來 可 發 展 的 方 向, 由 課 程 的 創 新 設

名參加,當天實際參與人數達 579 位。

計,融合多學科、多領域的專業知識,

活動當天上午由暨大觀餐系童靜

達到學生跨域學習以及教師跨領域的

瑩專案助理教授擔任司儀,鄭健雄特

共培與 SIG 主題活動專文

共同協力合作。

161


下午場:臺日綜合討論

識背景,主動發現問題、再協助場域 解決;這樣的循環模式使場域得以不

共培與臺日論壇活動的下午場次 為臺日雙方綜合討論直播。邀請暨大 教育學院楊洲松院長兼教務長擔任主 持人,集合上午場的主持人及所有發

被時代的日新月異淘汰,保持在持續 精進的道路上,同時也可影響地方的 相關產業,一同加入跨域產學共學行 列,朝向地方產業永續發展目標。圖 1

表講者,由暨大事前彙整參與者提出 的問題,口譯詹慕如教師逐步口譯輔 助,進行臺日意見交流,協助臺灣各

東海樂齡學院,讓靑銀共學

校了解著手地方創生與教育實踐的執

東海社會工作學系鄭期緯助理

行細節,協助各校強化整合型課程與

教授講述「樂齡學院課程與地方創生

學生和地方產業鏈結。

的連結」的推動過程。自 2017 年起

成大黃仲菁助理教授分享推動跨

從盤整社區問題,一步步希望達到開

領域實踐課程的過程;考量學生未來

放式養生村的目標,真正落實在地老

進入職場勢必需要具備跨域整合的能

化與活躍老化理想。為此,計畫設置

力,校方以開設與社會鏈結跨領域通

虛擬「樂齡生活與科技學院」,在教

識課程作為開端,解決學分在專業領

學中融入高齡意識並結合專業知識,

域認定的衝突,並運用系統性的課程

教授學生達到社會責任永續經營的概

規劃,指引學生逐步完成跨領域課程

念與可能做法,使其能夠參與地方朝

的修習。同時,改變原先課程全數以

向共好及社會永續發展的願景。課程

面授為主的授課模式,部分時數可改

設計帶領培訓學生進入社區,了解社

由教師間彈性規劃跨域實作,除了使

區需求、提高長者的參與意願與主動

學生修課更加彈性外,也可提升教師

性,滿足社區以外,同時也滿足長者

間相互合作的機會,並發揮各領域之

本身。

所長,真正讓學生感受到「課」製化, 提高課程修習的意願。

課程類型包括開放校園青銀共 學,讓高齡者可至校園學習,也因高

藉由實作來認識並反思在地場

齡者的加入適時調整教學方針,使其

域時,可以結合各科系學生的專業知

教與學內容與實務更加貼近,學生在

162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1/成大透過再訪場域解決場域問題。

投入社區實作,深入了解社區現況,

備辨識及問題解決的能力,強化團隊

活化社區的同時,可以協助強化高齡

合作創造自我價值。呼應學程設置的

者的知識涵養、提升自我的生活品質

宗旨:創意、創新,以及創業,從「地

與自信心。學生藉此拉近與社區的距

方創生規劃及實踐」課程中,得知學

離,持續落實 USR 的任務。圖 2

生以八斗子為場域,先盤點各項地方

海洋大學三創學程:創意、創新 以及創業

優劣勢,接著擬定出相對應的策略, 試圖為地方未來找尋出一條可行之路 提案。 以這樣的創意發想出發,看見學

海大輪機工程系張文哲教授講

生的創新思維,同時間也讓學生從現

述「臺灣海洋大學地方實踐課程之發

有文獻蒐集與分析,嘗試為自己的創

展」,分享海大整合過去較為零星的

意進行包裝,了解如何將自身的創意

課程,逐步建構起「三創學程」歷程。

更具體化的呈現,進而完成一份完整

從基礎課程、核心課程與專課程三大

且具有創新意涵的企劃文案。這些過

區塊組成所謂的「三明治課程」,引

程可以讓學生理解「三創學程」如何

入業師資源,使學生一開始就可以具

凸顯地方特色,透過既有的資源與既

共培與 SIG 主題活動專文

163


圖2/東海透過課程規劃逐步使學生了解高齡社會。

定的優劣勢,創造出一個富有地方區 域性的特色,用地方的獨特性吸引創

高科大在屏東養殖漁業的參與和 實踐

業人口回流,造就地方創生再創就業 契機,發揮大學社會責任,使得漁村 社區再造,帶來了雙贏的局面。圖 3

高科大海洋事務與產業管理研究 所宋威穎專案助理研究員分享「I-Turn 地方創生學分學程的推動與實踐」案 例。課程緣起是發現屏東縣林邊鄉、 佳冬鄉長期年輕人口外移、環境資源 不當利用造成地層下陷,導致養殖漁 業的整體產業產生不健全問題。高科 大海事所劉文宏所長因此帶領師生參 與漁鄉地方創生及產業發展,同時形 塑及推廣地方特色,實踐大學社會責

圖3/海大以八斗子為題逐步讓學生了解地方 創生。

164

任。高科大因應地方產業問題,開始

2021年USR成果專書


跨域整合現行課程,使得教與學之間 獲得累積與延續。

暨大建構水沙連大學城參考史丹 佛大學願景

學生透過初探地方的通識課程, 先了解地方目前正面臨的問題,提高

暨大通識教育中心劉明浩助理教

學習專業知識與技能動機,再以自身

授,說明近年暨大擬定了水沙連發展

專業知識來解決地方問題,抑或是為

計畫,也將教學視野轉向在地,逐步

地方創造出新思維並且指出新的方

建構起水沙連大學城的願景。大學的

向,例如:從石斑魚魚鱗萃取魚鱗液,

在地性優勢深化在地研究與在地知識

開發出獨特的水產加工品,提供在地

傳遞,促使大學與地方積極交流,達

漁產品的多樣性。同時也與日本合作

到共學、共好的目標,讓各領域的學

學校進行交流,一同為地方創生來進

生與地方進行互動,培育未來人才,

行研討,使其地方成果與國際接軌,

也讓學生在畢業即就業時,願意選擇

讓世界看見地方的努力及改變。圖 4

留在地方就業,促進社區產業發展,

圖4/高科大透過學生實作來解決場域問題。

共培與 SIG 主題活動專文

165


圖5/暨大透過參與式學習與多元學習路徑促使與地方互動。

完成建立大學城的最終願景。

化,使學生學習變得更具意義且有明

後段由暨大教育學院楊洲松院長

確的方向。藉由輔導平臺媒合至場域

兼教務長分享院內學士班學生如何投

進行實習實作,培養學生具備二至三

入社會參與。計畫將學士班新生帶往

個專長,確立未來就業的定位,繼續

偏鄉場域進行服務學習體驗,於現場

參與與社會實踐價值相關或是教育研

觀察、發現問題中吸取學習經驗,讓

究 相 關 的 工 作, 孕 育 出 地 方 未 來 人

學生在場域服務經驗裡反思,在往後

才。圖 5

教育區塊,尋找到自己的定位,有助 於日後在校內培養具備專業知識與技 能。 課 程 設 計 參 考 史 丹 佛 大 學 2025 願 景 計 畫, 但 是 將 課 程 選 擇 更 彈 性

166

日方信州大學與高知大學的地方 經驗

信州大學教授講述「大學新型態

2021年USR成果專書


的人力資源教育如何振興地方創生」

養 成 學 生 相 關 的 素 養 能 力。 同 時,

(簡稱 COC+R),特別強調地方創

與 在 地 企 業 進 行 交 流, 了 解 實 際 需

生與區域內的人才培育,也象徵是一

求與條件,最終則進入地方企業解決

種地方創生事業的革命,透過大學間

企業所面臨的問題。這些都需要在地

(山梨縣立大學、岡山縣立大學及德

區企業的挹注與協助下,才得以順利

島大學)、地方政府以及地方企業三

完成。除了課程改革外,在多方共同

方合作,與地方互動產生連結,藉此

推動下,打破過去較為單一考量的地

使人才選擇在地區內發展,共同培養

方創生框架,改為一個較為廣域且多

出地方需用人才。圖 6

方考量的平臺,重新給予地方創生定

課 程 改 革 方 面, 強 調 未 來 出 路

義,以成立聯盟共同解決大區域內的

以及就業機會,聯盟中各大學依據三

問題,了解整體的需求與經濟發展現

階段的規劃,各自擬定出系列跨學科

況,達到共享資源、共同努力推廣的

學 程, 希 望 以 共 同 框 架 的 訓 練, 以

用意。

及具備觀察、分析及社區調查的方法

高知大學赤池慎吾副教授分享推

圖6/信州大學透過盤點找出地方創生的方向與定位。

共培與 SIG 主題活動專文

167


動「地方創生推進士」過程與成果,

業而言,錄用對於地方產業有著充分

分享大學解決地區的問題並提供振興

了解的學生,雙方間產生一種互利的

的方案。該計畫協調高知大學全校各

制度,促使地方經濟發展並得以永續

學科領域推動地方創生,期待整合各

經營,也可作為臺灣地方創生的另一

領域專長來協助地方解決問題;另一

種新思維。圖 7

方面,期盼學生與地方產生連結後, 提高留在高知縣就業或升學,促使地 方永續發展的意願。大學以四大步驟 來解決地方問題,並推動地方創生推

龍谷大學與中國南京、金陵學院 的 3 校國際課程

進士,分別為認識地區、深入了解社

龍谷大學金紅實副教授分享日方

區、走入社區及體驗社區,循序漸進

龍谷大學、中方南京大學及金陵學院

完成相關課程修習後,即可獲得認證

3 校,共同規劃與地方創生實踐相關

並由校長公開表揚受獎,其認證也獲

的國際 PBL 課程教學計畫,達到具有

得縣內企業與政府認可,也給予大學

國際視野的教學合作與學術交流。該

的認證制度高度的評價。當初僅僅是

計畫已邁入第七個年頭,2021 年的主

作為學生參與社區 工作證明,後來則 演變成地方創生推 進士認證,經過統 計在獲得認證的學 生中,約有四成左 右學生願意留在高 知縣進行就業或升 學,這樣的比例遠 遠超過將學校與在 地產業進行連結, 除了給予學生未來 求職加分外,對企

168

圖7/高知大學透過五階段培育地方創生推進士。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8/龍谷大學與南京大學、金陵學院透過3校交流共同解決地方問題。

題為如何運用地方得天獨厚的天然資

的學習成效外,同時也滿足了大學肩

源達到永續發展與共生的目標,因雙

負教育與社會責任兩大核心,培養學

方皆有相近的問題仍需解決,加上關

生為地方社會需用的人才,並將這些

心自然環境破壞的問題,進而發現地

知識累積成資料庫,作為地方未來發

區的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再由兩方

展的參考依據。圖 8

進行策略討論,其最後的成效,仍是 圍繞在地方創生的議題之上。由既有 的知識涵養,發現地方的問題並從中 找出解決方案,促使地方社會得以持 續發展,達到永續經營的最終目標。 3 所學校每年皆會就各校的教

學、中日師生互訪以及最終學習成果 的彙整等項目來進行國際交流,並以 中國在日留學生作為溝通的橋梁,深 入討論相互學習。除了達到原先預計

共培與 SIG 主題活動專文

169


共培四: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USR 如何展現社會影響力? 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USR 行動工程師培育計畫團隊

共培第 4 場:USR 之社會影響力,邀請了 3 個國家(臺灣、 印尼、越南)、7 間大學、5 個 USR 計畫團隊師生,從 8 個 議題來看 USR 能夠帶給社會多少的影響。

2021 年 8 月 20 日(週五)於線

圖2

劉副校長提到,參與行動工程師

上辦理 2021 年共同培力系列活動第 4

的學生一定對於美國詩人 佛洛斯特

場次:USR 之社會影響力,由教育部

(Robert Frost)的詩〈林中路〉有深

USR 推動中心主辦、國立臺灣科技大

深 的 感 觸:“Two roads diverged in a

學執行辦理。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活動由臺科大副校長、 EIA 行動工程師培育計畫主

持人劉志成揭開序幕 圖 1, 接著由印尼、越南以及臺灣 參 與 USR 的 師 生 一 同 分 享 他 們 執 行 USR 的 經 驗 及 歷 程。 在 過 去 四 年, 臺 科 大 師生與東南亞的印尼、越南 姊妹校師生共同合作參與 EIA 行動工程師培育計畫。

170

圖1/臺科大副校長劉志成為2021年共同培力系列活動 第4場次:USR之社會影響力,揭開序幕。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2/臺科大行動工程師前往印尼村落,建立學生與村民社區的連結。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影響及改變,應該將我們的 USR 轉

”(林中有兩條岔路,而我選的那條

變成為大學社會影響力,不僅要能夠

路人煙罕至,這造就了一切的不同。)

創造出自身的力量,更要在透過幫助

而身為一位化學工程師,他期許 USR

別人的時候再來精進我們缺乏的。不

的師生們都能像是觸媒或酵素一樣,

僅要幫助別人給魚以外,甚至要幫助

可以加速反應並產出有價值的物質。

自己找到釣竿,提升自我釣魚能力。

另外也歡迎與感謝本次活動的分享講 者以及各校 USR 計畫夥伴的參與。

第 二,USR 不 只 是 任 何 外 部 協 助,應該針對 USR 如何讓大學以及

臺科大管理學院郭財吉副院長在

國際議題與地方議題去做連結,不同

致詞時對於 USR 如何影響社會,提

的國家相同的問題,會有不同的文化

出三個觀點:

趨勢。

第 一,USR 不 只 是 大 學 社 會 責

第三,From K(Knowledge)to

任,USR 是整個大學對於現今社會的

A(Action),培養學生累積自我知

共培與 SIG 主題活動專文

171


識,並將知識轉化為力量。

USR 如何展現社會影響力

學 院、 管 理 學 院 及 設 計 學 院; 這 些 來自不同科系的學生們,學習如何跨 科系合作並且努力做到最好,試著用 自己微薄的力量改變這個世界。這幾

透過臺灣社會影響力研究院劉凱

年的活動經驗告訴我們,我們無法僅

琳博士與臺科大 USR 行動工程師培

靠自身的能力去完成我們身旁的各種

育計畫團隊訪談,以行動工程師培育

挑戰,我們都需要來自許多不同背景

計畫協同主持人化工系蔡伸隆教授、

資歷的人,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不同

材料系王秋燕教授、營建系鄧福宸教

的想法與觀點,來陳述我們遇到的問

授執行計畫的經驗 歷 程, 來 看 USR 計 畫如何展現社會影響

題。因此,工程師的定

行動工程師的定義應

義應該是:每位學生, 每個想努力做到最好去

力。「大部分的人們

該是:每個想努力做

都敬重醫生,醫生可

到最好,去改變大環

然後看見他們更好的

以拯救很多人們的性

境、幫助人們,然後

人。

命,然而大部分的我

看見他們更好的人。

改變大環境、幫助人們

和傳統印象中工程

們都不是醫生,如果

師不同的是,行動工程

我們也對幫助人們充

師團隊在剛開始進入場

滿著熱情,那我們該怎麼做?」

域的第一步會去傾聽場域的聲音、建

團 隊 提 到, 在 生 活 中 我 們 脫 離

立團隊與當地社區人民緊密的關係,

不了工程師,因為他們也可以幫助很

達成共識後,團隊會了解場域有什麼

多人,而當沒有工程背景的人加入行

重要的議題,持續積極溝通、一起設

動工程師又能為團隊帶來多大程度上

立目標,而這個過程可能會持續好幾

的貢獻?團隊教授在執行計畫的這幾

天或是好幾年,在這過程中參與的學

年,認為大部分的人對於工程師定義

生能夠學習變成各種面向的工程師,

的既定印象完全是錯誤的,這幾年的

不僅僅是要完成目標,更要用不同的

行動工程師活動有許多不同學院的

方式去呈現解決方案,團隊老師也會

學生參與,包含工程學院、社會人文

適時的協助學生去完成。

172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3/臺科大行動工程師團隊,體驗印尼傳統在地文化。

在 2019 年行動工程師前往印尼

水 理 工 學 院(ITS ); 也 是 USR 行

村莊, 圖 3 學生首次嘗試寄宿於當地

動工程師國際合作夥伴的國際長

居民家,進而去發現更貼近與了解當

Ibu Maria 和 土 木 環 境 及 地 球 工 程

地需求,藉此建立學生與村民社區的

學 院 Warmadewanthi 院 長 來 分 享 從

連結。學生與村民就像是一家人,一

USR 到聯合國的 17 項永續發展目標

同 為 社 區 做 努 力, 而 行 動 工 程 師 培

(SDGs)。 他 提 到,USR 不 應 該 只

育計畫團隊也將這些經驗帶回臺灣場

是做社區服務,更應該針對社區需求

域,期望為臺灣這片土地做出貢獻。

研究設計出當地的改善方案,而在計 畫結束後,當地社區也能夠繼承下來

USR×SDGs 此議題由臺科大姊妹校印尼泗

共培與 SIG 主題活動專文

並且延續朝相關方面發展,最重要的 目標是達到社區自主與永續經營的目 標。在追求 USR 達成 SDGs 的過程中

173


一點都不困難,而且還可以是非常有

不疾不徐的讓這些大學生自己去針對

趣的。

每一個問題,找到最適合的答案。這

USR 連 結 在 地、 串 聯 國 際: 學 生 視角下的改變

參與行動工程師的臺科大同學鄭 維昕說道,對他來說最大的收穫是在 計畫過程中遇到一些工程上施工的挫 折或是困難的時候,他學會如何去轉

些經歷讓大學生參與完 USR 計畫之 後,在大學生活中抑或是畢業出社會 工作會對自己很有信心並且有成就感 的去完成每一件困難的事情。圖 4

走入原鄉,建立良好互信基礎, 共同推動場域永續發展

念把它變成一個磨練、一個經驗。儘

主講人明新科技大學郭治平教授

管身在國外語言不相通,但透過肢體

在投入 USR 計畫的過程中有很深刻

語言和整日相處工作生活,與當地居

的感受,認為走入原鄉不需要太多的

民有了深層強力的連結,當地居民也

理由,只要對這個地方有了興趣、有

會開始期待行動工程師這個團隊能夠

了感情、想要投入,就會去注意這個

帶給他們的村莊什麼改變。而這些是

部落的一草一木,會想去關心這裡面

身為一個大學生很難得的經驗,也加

的人,到最後彷彿你就是這個部落的

深了大學生對責任的看重性,練習如

人,來到部落就像是回家的感覺。當

何去包容與外國人在文化上的差異,

你有這樣的想法,部落的人就會信任

有不同的想法時,要如何去避免正面

你、接納你、會願意協助你做任何的

的衝突,磨合討論後整合出最適合當

事情,而這些也是 USR 一個很重要

地的一個工作計畫。

的指標與意義。

此外,EIA 計畫還有一個有趣的 部分,就是可以體驗到不同國家的文 化、飲食習慣。在行動工程師培育計

USR 如何創造社會價値

畫,有相關工作歷練的人像是大學教

明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蒲彥

授、地方耆老、地方居民等等,會謙

光主任表示,執行 USR 計畫應該從

虛的去帶領後輩與大學生們去完成,

場域產業需求問題去了解,進而提升

174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4/臺科大行動工程師團隊,回到臺灣宜蘭部落,用實際行動關懷這片土地。

產值,讓效率營運提升。在勞作產業 的鏈結中,導入社會企業的概念,目

以城鄉共學,建立場域夥伴共好 關係

標提升整個經濟的生態環境,聚焦在 地文化主題研究,並且帶著在地民眾

臺科大人文社會學院王瑩教授,

一起來凝聚對於社區的認同,營造文

起初在執行 USR 計畫「共好 2.0:走

化共鳴。最重要的是希望學生可以走

在我的身邊,成為我的夥伴」的想法,

出校園走進社區合作學習,大學端可

是認為場域夥伴關係的建立,就是把

以走向國際建置一個跨文化教育的一

我們自身所認為最好的東西,與場域

個社群、一種合作,並且達到將在地

分享。她指出,所謂「共好」與「共

記憶保存以及數位化。

學」的關係,除了把團隊英語課程的 夏校帶到場域,還需要與場域做更多 的溝通,有更多的學習;這個「共好」

共培與 SIG 主題活動專文

175


與「共學」的概念才會一直不間斷地 成長,再慢慢的變化。 她提到,這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 段,初始期:單向定義「朋友」與「教

1. 從共好關懷出發的社會責任︰

營建共好的社會責任,設計不只是為 了 10% 的人服務,更是為了 90% 的 人群服務。

學服務」的技術層面,成長期:自我

2. 社區永續經營與地方創生︰社

角色與期許的再定義,發展期:用心

區經營、社區資源盤點再將資源轉換

/新看見彼此。圖 5

成產業經濟,創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

透過社區保存與活化,以建立韌 性社區:公館城南聚落活化分享

產品或者品牌,擴大公民議題參與, 增進學校和人民互動與對話、建立地 方連結與團隊。 3. 永續生態發展的人才培育︰深

臺科大營建系邱建國主任期望

耕 DFC 透過在地國小的自主發展,

USR 能夠與社區居民有更密切、零距

培育生態永續的守護員,透過大學端

離的互動,透過學校拉近彼此距離,

的專業協助帶領學生從城市到荒野進

讓大學生更了解周遭文化,讓里民知

行永續生態。

道大學生事實上有某些能力是可以幫

4. USR 的國際鏈結與創新︰跨國

助社區的保存與活化。即使在就學階

社區設計課程創新策略,交流社會責

段也可以幫助社會,利用防災的概念

任的實踐經驗,增加學生國際視野。

出發,以文化連結鄰里社區,結合文

從霄裡鏈接兩圳文化團隊,透過

化永續達到整個永續城市的精神,以

跨國跨領域的設計工作坊的交流,以

防災促進文化永續。

國際共學共享方式,讓師生們能藉由

USR 連結地方創生:社區永續經 營推動永續生態發展

設計營系列課程相互交流合作,運用 彼此獨特的視角,記錄踏查雙方共同 之設計規劃場域,進而促成師生對永 續城市發展與社會責任實踐價值的體

從霄裡鏈接兩圳文化計畫來看

認。最終目標是共好社會,建立在地

USR 和地方創生,中原大學設計學院

經營的模式,培養前瞻人才培育跨域

陳其澎教授提出四個觀點:

人才,我們要的社會實踐,是發展國

176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5/城鄉共學、與場域夥伴共好。

圖6/綜合論壇交流彼此經驗。

際課程共同實踐社會的責任。

綜合論壇 本次共同培力系列活動邀請 3 個 國家(臺灣、印尼、越南)、7 間大學、

共培與 SIG 主題活動專文

5 個 USR 計畫團隊師生,從 8 個議題

來看 USR 能夠帶給社會多少的影響, 從在地出發,看見在地需求,結合大 學生所學,透過各團隊的經驗交流分 享,期望為 USR 計畫注入更多新的 能量與想法。圖 6

177


共培五:教育部 USR 推動中心

疫情下 USR 的右轉彎 圖•文/劉明浩(教育部 USR 推動中心評估企劃組組長) 黃郁琳(教育部 USR 推動中心評估企劃組專員)

在疫情之下,USR 計畫期許發揮人溺己溺、人飢己飢的精神, 思考可以提供地方哪些協助,大學也可以藉這個時機與社區 建構過去所沒有的共生體系。

COVID-19 疫情肆虐全球,臺灣

期待創新與變革

民眾在經濟、產業、教育、照顧等民 生議題受到的衝擊甚大,大學該如何 回應這些社會現實困境?教育部 USR 推動中心思索如何在面對疫情時促進 各校看見自身的社會責任,陪伴臺灣 社會一起度過艱難的時局。 活 動 上 半 場 次, 受 邀 的 夥 伴 大 學分享如何協助地方的產業、長照、 教育、部落在疫情下進行因應發展, 將其社會創新經驗反饋回大學內部, 促進大學反思如何開展學習生態的調 適;下半場次則邀請社會青年分享其 在疫情期間的社會觀察,以及拋出大 學能夠協力的議題。圖 1、2

178

首先,教育部技職司楊玉惠司長 表示「承擔責任、看見自己的力量」 是我們在推動 USR 計畫中須不斷思 索 的 一 件 事, 在 新 冠 疫 情 的 威 脅 之 下,應好好探究如何透過 USR 計畫 去尋求一套轉型、變革的方法,看見 大學的社會責任所在,陪伴臺灣社會 一起度過艱難時期。 教育部 USR 推動中心計畫總主 持人蘇玉龍特聘教授表示,希望在疫 情之下,透過 USR 計畫發揮人溺己 溺、人飢己飢的精神,思考可以提供 我們所服務的對象哪些協助,大學也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可以藉這個時機與社區建構過去所沒

疫起思考,大學轉型新機

有的共生體系。 「疫情之後若要恢復原本活力,

智慧醫療,翻轉偏鄉

從基層建立起來的社會網絡組織是非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一直以偏鄉健

常重要的」,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

康為己任,劉影梅教授分享「疫情下

實踐計畫主持人陳東升教授指出,許

部落之星的超前部署」係透過跨部門

多大學具備研究與分析的背景,同時

資源連結和數位工具,建立有影響力

擁有創新的能力,洞察到沒有被挖掘

又被部落認同的宣導方式,並將智慧

出來的議題,建議大學端的 USR 計畫

醫療帶進部落,在疫情的肆虐之下持

執行團隊多把觸角深入到地方,了解、

續完成「社區健康、偏鄉醫學教育、

掌握問題,發展出創新的做法。

智慧醫療、部落安全」四大任務。 圖 /上半場合照。

1

圖 /下半場合照。

2

共培與 SIG 主題活動專文

179


圖 /疫情下部落之星的超前部 署。 3

「社區健康」旨在建立尊重文

年的香港反送中事件時就已開始遠距

化的健康促進模式與設計思考;「偏

教學,現在疫情之下,如何將酒的知

鄉醫學教育」是建立具有偏鄉特色的

識傳遞到香港去?唯一的方法也是實

醫學教育;「智慧醫療」藉電機系運

作,講者跑到葡萄田視訊上課、把釀

用科技減少健康與教育服務之數位落

酒工具組寄到學生家,教導學生如何

差,以追求部落心理安全跟物理環境

釀酒,一邊傳遞學理知識。線上和線

的安全;「部落安全」的部分由具泰

下並行課程的方式,說明當代大學教

雅血統的林昭光主任帶領,維護、改

師轉化過去強調面對面、以感受取勝

善與確保文化傳承社區硬體及身心與

的傳統產業課程(製酒),透過系統

食藥安全。期望透過這些做法增加文

化的數位課程題材將內隱知識和現代

化敏感度教育,讓孩子對於偏鄉健康

科學進行超展開。圖 4

產生更大興趣,促使智慧偏鄉靠著培 力得到完整的翻轉。圖 3

微型產業,數位轉型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 線上線下,並行課程

會工作學系梁鎧麟助理教授主講「水

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餐飲管理系陳

沙連鄉村微型產業的數位轉型協力行

千浩副教授透過「跨國視訊教學實務

動」,以社會診斷的方式進行埔里地

經驗分享――以香港理工大學客座視

區傳統產業的數位落差調查後,發現

訊教學為例」主題,提及其實在 2018

在鄉村地區的產業,數位轉型的程度

180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4/跨國視訊教學實務經驗分享――以香港理工大學客座視訊教學為例。

很低,大多停留在初始階段,甚至完 全沒有開始,然而,數位平臺是在地 產業與零售服務業轉型的管道與媒 介,疫情之下的數位轉型是必要的。 為了改善此一狀況,在地青年組 成了家鄉雲,以在地店家願意數位轉型 為出發點,號召了協助鄉村微型產業數 位轉型的青年小隊,希望能跟埔里鎮公 所與暨大架設接地氣的區域型電商平 臺,期待透過社會設計的做法嫁接起在 地中小微型企業和地方青年的未來出 路,並反饋到校內的人才培育。

共培與 SIG 主題活動專文

數位駐村,關懷高齡

臺北醫學大學跨領域學院吳明 錡 執 行 長 從 身 處 災 區 的 經 驗, 透 過 「大學與社會的距離?我在疫情期間 學到的事情」此專題深度描繪大學學 術工作者重新定位知識生產的角色和 方式,反思大學對於社群、田野的理 解。北醫大 USR 計畫參與水保局數 位駐村計畫,不僅提計畫,而是實際 在線上執行,將社區關懷據點的任務 連結水保局的綠色農村照顧議題,透 過小課程,把學校、醫院、社區連結

181


在一起,讓大家思考下個高齡化、超

舉出實例說明地方青年逐漸演變為公

高齡化社會,如何以社區為主體,讓

司、小型企業在地扎根的模式,立足

社造、社福、醫院有更好的合作共好

地方與大學、公部門合作,共同追求

的機會。跳脫以往強調大學為地方服

社 會 創 新 的 價 值 目 標。 除 了 租 借 單

務、為社區做計畫的模式,改採數位

車,順騎自然也重視地方上的活動,

駐村、共展研究的方式延續與整合課

與 USR 計畫合作展現產官學共好模

程的附加價值,看見社區的潛力,和

式,在跟暨大和公所一起緊密合作之

社區一起前進!

下,不僅帶動埔里的地域品牌,也連

地方靑年的轉念與轉型 青年扎根,在地實踐

順騎自然有限公司陳巨凱負責人 在 2012 年創建「順騎自然」,提供

帶著吸引外地觀光客進入埔里,透過 地方節慶活動舉辦、旅遊地的品牌發 展、關注小鎮議題、地方創生發展等 多元的概念和項目執行,建構一種良 好的合作經驗與夥伴關係。 走進環境,體驗學習

腳踏車搭配遊程的方式進行在地深度 旅行,藉由單車帶動埔里觀光,因此

社 會 創 新 教 練、 地 方 創 生 的 人

以「順騎自然的埔里地方實踐」為題,

們――胡庭碩社群主理人「給田野地 圖 /給田野地的大學生使用指南。

5

182

2021年USR成果專書


的大學生使用指南」圖 5 從學生學習

個面向:「支持學員、保持對公共議

的角度提供了另一種觀點:疫情將師

題的探索、由線上發動社區行動」,

生從傳統的教室解放出來,學生學習

在 轉 型 線 上 的 過 程, 透 過 行 政 和 教

的需求變得更加多元。田野觀察、社

學 的 溝 通 討 論, 專 注 研 討 符 合 社 區

會實作、資料檢證在進入到線上教學

從 30 到 70 歲的線上學習系統改造,

後更加重要,老師展現的身教言教是

思考如何利用數位的特性教學維持互

未來教學的重點工作。他呼籲大眾應

動性、人的連結,這些非正式課程正

該多走進環境,在車站、稻田、老街

在蔚為一股強大的潮流,社大成員們

辦理工作坊,而不是只待在咖啡廳裡

帶著相互鼓舞、開辦新型態學習,追

面談論地方創生,比起直接教導,讓

求更有韌性的支持方式,重構學習社

學生去體驗、玩,自己去建立與地方

群。

的關係、彼此互相認識,讓之後的工 作更為順利。

借鏡日本,以人為本

胡庭碩提到,大學最重要的本質

《抓住風一樣的人》作者謝子涵

是教育,可能不一定是直接去改變社

以「日本地方創生戰略的轉變與觀察

會的樣貌,但是我們可以去思考該怎

(2018 年―疫情期間)」為題 圖 6,

麼樣去教育與陪伴社會人、田野地、

點出日本政府在疫情期間推動的地方

大學生,如何去往更好的方向走。

創生政策,包括整備社會環境、架構 新生活型態、促進更有附加價值的新

轉型線上,重構學習

消費和生產事業,大學在地方創生政

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楊

策之中仍然擔負了人才培育、關係人

志彬秘書長分享「由疫情下的社大困

口引入的重要任務。2020―2024 年地

境與作為談地方創生與地方韌性」。

方創生修訂,投入兩年 3 兆日圓資金,

社區大學深耕 22 年,2020 年疫情爆

希望因應疫情打造具有韌性的城市,

發後,首次碰上衰退期,2021 年因從

創生重點是以人為本、數位科技、永

5 月 15 日開始停課,各地區社區大學

續發展,也透過 SDGs 的視野,讓每

更是不斷推出活動,以達到停課不停

個地方獨立自主走向世界。日本已將

學的學習目標。活動規劃可歸類為三

方法與經驗公開在網路上,如地方創

共培與 SIG 主題活動專文

183


圖6/日本地方創生戰略的轉變與觀察。

生圖鑑、Open Lab,方便臺灣借鏡,

解與方向,重新思考什麼樣的方式可

不斷累積智慧與分享,便能促進自我

以 增 強 大 學 與 地 方、 國 際 連 結 的 韌

整合、相互借鏡,以及檢討機制。

性。

USR 的右轉彎︰化危機為轉機

右轉彎(right turn)衍生的意思是 正確(right)、此刻(right now)、順 利(all right),「USR 的右轉彎」的

COVID-19 疫情使整個世界的移

寓意是將危機化為轉機,我們需要創

動、產業、教學、醫療等樣態受到一

造更多組織彈性和韌性,好在原本就

波巨大的撼動,過去熟悉的教學和研

崎嶇的路上繼續蜿蜒前行。

究方式受到檢視,許多新型態的發展 機會因而浮現出來,其中包括了數位 化、虛實整合、遠距化等新的轉向; 累積過去幾年 USR 的經驗和這段時 間的摸索、反省,大學與地方對於共 同演化出創新的合作方式有了新的見

184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共培六: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USR 國際鏈結及跨國合作 深化 圖•文/三漁興旺――國際藍色經濟示範區計畫團隊

本場活動由海大計畫團隊及其合作夥伴分享 USR 的跨國合作 經驗:如海大協助當地漁民因應海洋資源枯竭考驗,東京海 大分享日本精緻的昆布養殖案例,國防醫學院及三總則分享 其跨國醫療團隊的珍貴心得。

2021 年教育部 USR 計畫共同培

力系列活動,第 6 場次由國立臺灣海 洋大學「三漁興旺――國際藍色經濟 示範區」計畫團隊及教育部 USR 推 動中心於 2021 年 9 月 13 日聯合舉辦 「USR 國際鏈結及跨國合作深化:國 際經驗與在地實踐的對話」。 在 COVID-19 疫 情 持 續 的 影 響 下,本場活動仍舊採用連線直播的方 式辦理,讓講師、聽眾透過網路不受 到場地限制的情況下完成交流,也因

從在地深耕轉向國際合作 「USR 國 際 鏈 結 及 跨 國 合 作 深 化 」, 如 何 鏈 結 國 際? 如 何 跨 國 合 作?對於 2020 年剛從深耕型計畫轉 型到國際連結類萌芽型計畫的三漁興 旺計畫團隊而言是陌生的。但歷經一 年多的計畫執行,藉由海大自身專業 的海洋學理經驗,三漁興旺計畫已逐 步與各國大專院校建立交流、提供技 術指導,同時也與國內學校合作交換

如此,活動報名人次達 3 百人,而會

各自國際經驗,並導入至計畫在地實

後研習證書則製發了 245 份,可見疫

踐場域當中,協助場域與國際連結並

情並未限縮我們交流的空間與機會。

共培與 SIG 主題活動專文

增加跨國合作的可能性。因此,本次

185


活動將由海大三漁興旺――國際藍色

「人才培育」、「醫療促進」,進行

經濟示範區計畫的師長及其合作夥伴

實例分享。上午邀請到海大姊妹校日

(日本東京海洋大學、國立臺灣大學、

本東京海洋大學海洋生物資源學部門

國防醫學院以及臺北醫學大學)對話

藤田大介準教授分享古今往來日本昆

分享海大為促進漁業、漁村、漁民的

布產業發展情況;下午則有海大三漁

永續發展,如何尋求多方協助以及國

興旺計畫協同主持人張祐維教授分享

外經驗,協助當地漁民因應海洋資源

加入三漁興旺計畫開發在地特色商品

枯竭考驗的經驗,與各校 USR 夥伴

的經驗、三漁計畫的合作夥伴三軍總

一同探索理想中國際鏈結及跨國合作

醫院國際醫療中心方文輝主任分享國

深化的模樣,完成國際經驗與在地實

際醫療援助經驗、國防醫學院國際事

踐的對話。

務暨服務學習辦公室田炯璽主任分享

活動分上、下午場,緊扣三漁興 旺計畫的執行主軸:「產業創新」、

國際志工團服務經驗。圖 1

東京海大的昆布養殖經驗 日本東京海洋大學為海大的姊妹 校,與海大有同樣的海洋學術研究背 景,藤田大介準教授對於昆布有深厚 的研究底子,對於昆布在日本的養殖 應用、產業推動情況十分熟悉。 眾所周知,昆布在日本有著舉足 輕重的地位, 除了單價高、經濟效益 好之外,也被廣泛的運用於日常生活 中,舉凡熬湯、造紙、紡織、食品及 化學工業中皆可見其身影。然而,高 單價的促成並非一朝一夕,還有許多 需要耗費心力、人力的作業需完成。

圖1/本次共培活動議程海報。

186

圖 2、3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2/日本東京海大藤田大介准教授介紹日本的昆布養殖產業特點。

藤田老師表示:日本對於昆布的

整地保留下來,成為另一類非物質文

一切事物皆有十分詳盡的記載,舉凡

化遺產;同時配合日本政府漁業資源

生產、加工、利用等產銷行為有翔實

的調查以及專業團隊在科學養殖技術

的數據、文字記載之外,同時也可以

上穩定的研究發展,造就昆布能夠在

在許多名畫著作、詩詞、長者口述話

日本穩定生產、發展獨具特色的品牌

語,以及散文小說中見到昆布的描寫

口碑,在不同季節中皆會有不同品種

記錄。透過這些文獻以及口耳相傳,

的昆布輪番上陣豐富民眾的日常生

昆布產業在日本發展的軌跡也就被完

活。

圖3/藤田老師演講投影片及日本昆布手冊。

共培與 SIG 主題活動專文

187


圖 /三漁興旺計畫的合作開發 產品:九孔鮑干貝醬、雞湯雙享 鮑泡麵。 4

圖 /張祐維教授與場域夥伴會 談。 5

期時即為團隊成員 之 一, 借 由 他 在 食 品研發領域上豐富 的經驗以及深入在 地了解場域的需求 後, 已 於 計 畫 第 1 期時完成劍蝦全利 用 產 品 開 發。 進 入 至 計 畫 第 2 期 時, 也同樣回應場域需 求, 再 次 藉 由 跨 界 合 作 及 潮 流 需 求, 完成九孔鮑干貝醬 及雞湯雙享鮑泡麵 開發。圖 4

總結來說,日本的昆布產業發展

從張祐維教授的分享中,了解到

不僅是第一級產業,更將其推進至第

產業產品開發過程會遭遇的問題及無

三級產業,甚至是轉型成精緻農業看

限的可能性。他的演講提到,一個完

待。透過與談人與藤田老師的對談,

整的產品開發,不可能只仰賴食品人

了解馬祖在昆布養殖上需要努力的方

的技術,也需要包裝設計、行銷的文

向,也釐清一個產業(不僅是昆布產

案設計的人才協助,才有可能完整;

業)轉型需要的條件,並找出因應的

藉由 USR 計畫的執行,創造機會和

做法,以及 USR 在這之中可以扮演

管道把大家串聯起來建立互動關係,

的角色。

讓場域業者、學校研發人及企業窗口 有理由一同坐下來討論找尋在地需求

三漁興旺計畫與在地化商品開發 張祐維教授從三漁興旺計畫第 1

188

的回應方案,激發出新的火花,再次 創新產業。 圖 5 同時,張祐維教授也 提到,在執行 USR 計畫的過程中,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因為產品的開發讓學校端協助計畫執

結果;因此有此情況時,還是可以就

行的學生有機會進入到企業工作,進

團隊立場與對方清楚說明。圖 6 同時,

一 步 達 成 人 才 培 育 目 標, 完 善 USR

國醫在培養醫療人才時,為讓學生在

的精神。

求學過程中對於服務學習有更不一樣

了解國際互動的眉角

的概念,會用一整年的時間規劃、籌 備、訓練學生出團去到柬埔寨提供醫 療及教育服務。

國防醫學院及三軍總醫院自三漁

國醫國際事務暨服務學習辦公

興旺計畫第 2 期起加入 USR 團隊,

室田炯璽主任的演講則分享,他們如

開啟新的合作關係。三總長期援助國

何與柬埔寨聯繫、建立友誼互惠合作

外醫療資源,對於如何與國際相關醫

關係。他表示,在建立國際交流的過

療 單 位 建 立 連 結、 合 作 有 豐 富 的 經

程中,尊重、了解對方文化,不去觸

驗。

碰對方的底線是很重要的,也是讓合 三總國際醫療中心方文輝主任剖

作能夠長久維持下去的方法;一如當

析,在國際醫療援助(交流)上,從

USR 計畫進入場域時,也需要尊重場

任務式醫療援助到建立夥伴式長期交

域人民的想法,才能長久建立夥伴關

流關係,應在資源輸出的同時關心了

係。圖 7

解對方的需求,給予及時的回 應及解方,而不是以自己的想 像套用成對方需要的資源。此 外,國際資源輸出的時候,難 免會遇到超出團隊能負擔的要 求, 這 往 往 也 成 為 國 際 援 助 (交流)活動停擺的原因。關 於這點,方文輝主任也提出, 若是夥伴關係,合作上應該是 你情我願,任何一方有勉強的 話,任何一件事都不會有好的

共培與 SIG 主題活動專文

圖6/三總國際醫療中心方文輝主任演講。

189


圖7/國醫田炯璽主任演講。

圖8/綜合座談畫面。

期許共創永續合作的未來 歷經 8 小時的時間,共培活動於 9 月 13 日 下 午 4:30 結 束。 圖 8 期 望

量擴散到全世界,期待在與場域夥伴 合作互惠的精神下,共創永續合作發 展的未來及契機。

4 場演講以及綜合座談,能提供 USR

計 畫 如 何 與 國 際 連 結、 合 作, 推 動 產業創新、人才培育有新的方向及規 劃,同時也能將 USR 累積的優良能

190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共培七: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USR 校務支持系統與留才、 育才創新模式 圖•文/陳嘉霖(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水沙連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博士後 研究員 )

本場次主題是「USR 校務支持系統與留才、育才創新模式」, USR 計畫的作為,未來如何轉化並內化為各校辦學 DNA,同 時藉由重新的制度檢討與設計,乃是高教深耕促進地方創生 重要的重要基石。

第 7 場共培由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執行, 分為 5 個場次的演講,3 場與校務制度有 關,1 場則是談教師協作地方公共事務的個 人經驗,並請到民間工作者從民間組織的 角度談 USR。圖 1

校務創新與 USR 永續發展 本場次的共培活動主題是「USR 校務 支持系統與留才、育才創新模式」,教育 部在 2017 年時為因應整體高等教育的轉 型,同時回應臺灣國家發展與社會發展需 圖1/本次共培活動海報。

共培與 SIG 主題活動專文

求,開辦 USR 計畫迄今業已進入第 5 年,

191


圖 /暨南大學武東星校長致詞特別 提出,如何﹁減少對國庫依賴的永續 經營模式﹂是關鍵課題。 2

期間不僅捲動臺灣許多大專院校教師

以及校內辦學 DNA 的學校進行反思

投入社會議題的行動關懷與教學設

學習。因此,共培活動安排了 5 個場

計,也發展出許多大學與地方社群共

次主題的講座,包含:USR 與校務發

工共學的創新學習模式,並逐步累積

展 DNA、民間社會對 USR 的觀察與

臺灣社會力的能量。

期待、大學 USR 如何永續:制度設

然 而, 這 波 以 USR 計 畫 的 作

計觀點、USR 心世代:教師協作地方

為,未來如何轉化並內化為各校辦學

公共事務的 ABC 及校務制度變革的

DNA,同時藉由重新的制度檢討與設

關鍵力,最後並有綜合座談以增進對

計,例如:學校升等機制的適當性、

話討論。

創新教學人員與助理人員的聘用機 制、計畫經費使用與分配的彈性、教 師社群經營等,乃是高教深耕促進地 方創生重要的重要基石,也是臺灣社 會永續發展實踐的關鍵性動能之一。

共培活動議題討論 共培活動當天 5 個場次的演講 中,有 3 個場次與校務制度有關、1

鑑此,本場次共培活動企盼透過

場則是談教師協作地方公共事務的個

不同學校的實作經驗與個別教師的教

人經驗,還有請到民間工作者從民間

學職涯歷程轉變之分享,能夠提供給

組織的角度談 USR。整理各講者的分

予有志將 USR 實踐精神與做法轉化

享內容,可歸納幾項重點:

為自身行動研究與教學實踐的教師、

192

2021年USR成果專書


一、USR 實踐行動的財務永續

二、成立校內的 USR 實踐整合中心

暨大武東星校長在共培活動開幕

共培活動中多位講者都提及了校

致詞時提到,對於大學在地社會責任

級中心對於大學推動社會責任行動的

而言,應該是藉由扮演地方公共智庫

重要性。例如暨大有水沙連人社中心

跟人才培育孵化器的兩個角色,再加

專責校內各個教師社群所關心的在地

上社會參與式教學途徑以及行動研究

議題能夠跟地方的各個部門來共同的

的設計,連結在地公共社群,才能夠

對話、共同的討論,也成立了水沙連

協力發展出對地方產業有實質提升的

學院推動在地人才培育,還有透過水

力量。 圖 2 大學也必須承擔社會變遷

沙連區域合作推動委員會橋接大學與

的催化劑角色,與時俱進培養創新研

地方公部門、非營利組織或是企業;

究人才。然而,如何永續的朝向這個

國立中山大學的社會實踐與發展研究

目標前進?財務的永續經營是大學經

中心以及西灣學院;國立高雄科技大

營者優先考量的重要課題。

學則透過 USR 總辦及諮詢會議來整

武校長強調,從永續發展面來思

合全校的行動。圖 3、4

考學校如何透過制度面的改革「減少 對國庫依賴的永續經營模式」是關鍵

三、教師社群支持制度

課題;時任暨大校長的張進福榮譽教

教師是大學教學及研究能量的主

授在第 1 場演講中也強調,找到財源

力,如何透過校務支持以凝聚教師專

挹注的模式,對社會責任實踐計畫而

業來回應在地需求是大學執行社會責

言是非常重要的。新故鄉文教基金會

任實踐計畫的核心。

廖嘉展董事長也提到,目前 USR 最

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廖嘉展董事長

大的挑戰就在於假如有一天政府補助

也認為,要讓 USR 行動能夠長久發

案停止了,這些在地行動是否還能延

展,學校必須設法讓真正有熱情的老

續?顯見財務永續確實是未來大學要

師可以形成互助的社群。比如暨大對

如何長久經營在地實踐工作的重要課

於教師的共學、跨領域方案設計及跨

題。

領域授課等都有支持制度;高雄科技 大學則針對教師專業社群最多可以補 助 5 萬,並且鼓勵 USR 計畫發展跨

共培與 SIG 主題活動專文

193


圖3/校級專責單位負責統籌USR實踐行動,圖為暨大社會實踐資源整合架構圖。

圖4/定期召開水沙連區域合作推動委員會議,橋接水沙連地區官產學代表,交換地方發展趨 勢、需求等協作資訊。

194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5/高科大的教學支持系統。

領域教學的課群,總經費達 120 萬元,

在過去 8 年來共聘請了五十多位博士

也制定了微學分、共授課程、創新等。

後研究員,他們的專業與場域議題結

圖5

合進而累積學術上的貢獻。 從學術研究方法的新典範角度來

四、新的研究方法典範及激勵機制

看,大學也應該有相應的激勵機制以

陳東升教授在演講中提到,大學

獎勵這個領域的學術工作者,例如暨

必須發展出有別於傳統在實驗室、研

大改革教師升等制度,採用多元升等

究室裡面做研究的知識累積的方法典

途徑來認證教師們的社會責任實踐之

範,我們要從制度上鼓勵從社會責任

貢獻,目前已有 5 位推動 USR 的老

實踐過程發展出來的研究議題,或是

師採用多元升等途徑;中山為鼓勵教

實際行動之後的創新模式,這些都是

師融入社會實踐行動,將社會實踐類

大學產出知識的重要途徑。像是科技

計畫納入產學計畫,並依據貢獻度獎

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計畫就是

勵。另外,也透過不同的薪給制度給

秉持這樣的觀點,透過這個研究計畫

予負責社會實踐工作的專案經理人。

共培與 SIG 主題活動專文

195


高 科 大 同 樣 也 有 USR 團 隊同仁的晉薪制度,也給 予 USR 計 畫 相 關 的 教 學 彈性薪資,補助具體優異 表現的教師每個月 1 萬 2000 元。圖 6、7、8 五、教學創新與地方公共 事務協作 圖6/科技部人文創新實踐計畫帶動新的學術典範。

中山公共事務管理研 究所郭瑞坤教授,這次分 享高雄前鎮的路中廟社區 的教學經驗。因為接受高 雄市政府的委託而進行參 與式預算,中山透過 USR 計畫推動路中廟社區的時 間銀行,公事所的學生則 每個暑假都要到路中廟社

圖7/高科大的獎勵支持制度。

區去協助推動社區相關工 作,也成為實習課程的一 部分。 學生在這過程認識怎 麼跟社區討論、怎麼跟社 區互動,進一步了解社區 的需求,學生也學習一些 理念上的經濟共享,或者 是多元平權、勞動共享的

圖8/中山的教師支持系統。

196

一個觀念。

2021年USR成果專書


暨大朱柏勳老師則認為,大學生

一步,再來是他建議要建立導師生制

參與社會實踐議題的實作,最重的是

度。陳醫師也建議降低社會實踐相關

要培養大學生社會參與的互動能力、

課程的門檻,讓更多團隊一起共享參

態度跟操作經歷,再來是專業如何跟

與。圖 9

在地議題結合。比如工研院曾在埔里

高科大海洋事務與管理研究所的

做智慧小鎮計畫,朱柏勳老師在帶領

丁國桓教授分享了水域安全教育課程

學生執行青年署的社區參與方案,學

教學創新經驗,他導入企業界的 TTT

生扮演學生書包客座資格蒐集與採

的教學法,學生實際到開放水域進行

訪,前後七、八年的時間,他們總共

學習,老師扮演引導的角色,引導學

採訪了五、六百家的產業。

生去發想設計出一系列的這些水域安

北醫大陳宥達醫師則分享他在

全的教案跟教具,比如「浮生六記包

USR 相 關 實 作 課 程 的 教 學 經 驗, 他

有用」、「拋出腦後」,這一類的教

認 為 帶 領 學 生 進 入 場 域、 花 時 間 觀

具得到非常熱烈的迴響。丁老師認為

察、同理社區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第

透過 USR 操作,老師適當引導學生

圖9/北醫大帶領學生進入場域,觀察社區需求。

共培與 SIG 主題活動專文

197


圖10/高科大水域安全教育課程創新。

連結場域議題的,可以達到相乘的效 益。圖 10

本次共培的兩項指標 本 次 USR 共 培 活 動, 有 兩 項 指 標值得參考: 1. 大學 USR 的永續精神:從單

一場次最有收穫的問卷調查來看,多

2. 未來的共培課程和議題需求:

因應 COVID-19 風暴,各所大學亟思 在避險前提下猶能具體回應社區需求 的行動創新或 USR 實踐策略,成為 最關心的共培議題;其次,校際之間 的跨域共同行動,也是參與者對後續 共培課程能媒合跨校行動資源整合的 合作期待,激發更強大的 USR 大學 力量。

數參與者對「大學 USR 如何永續?」 最有感,而「將 USR 融入校務發展」 成為校內 USR 總體發展的必然策略, 包括創新校內制度設計、啟發教師多 元升等管道,二者最為切身相關。

198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共培八:靜宜大學

USR Hub 深化與展望 圖•文/顏炘怡(靜宜大學 USR 計畫共同主持人) 廖啓旭(靜宜大學 USR 計畫共同主持人) 李胤融(靜宜大學 USR 計畫專任助理)

區 域 的 Hub 如 果 要 與 SDGs 產 生 互 利 關 係、 互 相 合 作, Knowledge Hub 的功能就要彰顯出來,才能真正連結 SDGs 的 國際合作網絡,將行動網絡、知識網絡、政治網絡等等,互 相緊密結合。

2021 年 USR 共 同 培 力 活 動 第 8

場次,由靜宜大學 USR 計畫「建構 幸福銀髮生態圈」團隊執行,本場次 主題為 「USR Hub 深化與展望」。 教育部 USR 推動中心計畫總主持人 蘇玉龍特聘教授在開幕時提到 USR Hub(區域創新據點)的重要性――

USR、USR Hub 和 SDGs 的 分 岔 與

連結

第 1 場演講首先邀請華梵大學林 從 一 校 長 分 享「USR、USR Hub 和 SDGs 的分岔與連結」。圖 1 林校長認

為,USR 計畫的初衷,是探討大學的

它是大學宣示投入 USR 的具體行動,

教學、服務、研究如何跟在地結合,

也是與地方共好的里程碑,USR Hub

解決社會真實問題。

推動需要與校務發展結合,發揮承上

在 研 究 方 面,USR 強 調 與 地 方

啟下、串聯內外的功能,使 USR 計

一起解決在地問題,共同營造產生知

畫培育出更多新興 USR 種子團隊。

識、價值及生活圈的系統。在教學方

共培與 SIG 主題活動專文

面,USR 強調培養學生志業導向,以

199


圖1/華梵大學林從一校長主講USR、USR Hub和SDGs的分岔與連結。

改善社會作為學習過程,讓學生體會

SDGs 的國際合作網絡,將行動網絡、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也是跨領域合作

知識網絡、政治網絡等等,互相緊密

解決真實世界的複雜問題。在服務方

結合。

面,USR 計畫強調大學存在是為了服 務社會弱勢需求,或社會長遠性、永 續性、價值性的需求,而不只是為了 政治性、強勢產業、主流價值的知識 體系而服務。

專題一:校級整體規劃與推動 在「專題一:校級整體規劃與推 動」的部分,邀請 3 位講者,分別是

關於 USR Hub 和 SDGs 的概念,

國立臺北大學 USR 辦公室林俊佑執

林校長認為,Hub 要能即時、系統性

行長、國立中央大學法律與政府研究

地蒐集真實問題,作為資訊或研究中

所孫煒特聘教授兼 USR 辦公室主任、

心,成為合作或教育平臺,讓區域特

南臺科技大學賴明材副校長。本場次

定問題可以轉介資源形成行動方案,

主題為分享學校的中長程校務發展計

並把 USR Hub 做為 Knowledge Hub。

畫支持,成立校級 USR 實踐基地或

區域的 Hub 如果要與 SDGs 產生互利

推 動 中 心 的 過 程, 以 及 整 合 學 校 特

關係、互相合作,Knowledge Hub 的

色、資源及利益關係人,還有如何結

功 能 就 要 彰 顯 出 來, 才 能 真 正 連 結

合已獲教育部補助的 USR 實踐計畫。

200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2/臺北大學計畫主題及執行團隊之篩選、育成輔導及進退場機制。

在「 校 務 整 合 支 持 USR Hub 系

的基本架構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在上

統」部分,北大 USR 辦公室林俊佑執

游部分,推動 USR 計畫要跟校務發

行長分享校務支持 USR 的推動過程,

展計畫相互連結,在中游要討論建制

包含由校務基金撥款設立成立多個

設計與定位,在下游層次要推動策略

USR 基地且增訂校務發展重點,設置

績效規劃體系。結合校務方面,USR

校級 USR 推動委員會來執行計畫主題

應融入辦學目標及現階段發展主軸,

及執行團隊篩選、育成輔導及進退場

建制設計要設置 USR 常設性任務編

機制,教育創新推動機制方面也設立

組,要能統籌事權、單一窗口,與校

教學創新績優教師獎勵補助辦法,並

務研究及其他行政單位相互配合,推

推動 USR 微型、深碗、密集授課、自

動策略方面,中大使用 OKR 來根據

主學習課程,另外也積極推動教師社

各計畫選定的 SDGs 來發展總體目標

群的營造。圖 2

陳 述, 而 且 需 符 合 校 務 發 展 計 畫 策

在「 全 校 型 計 畫 推 動 USR Hub

略。與利害關係人的互動方面,大學

與利害關係人」部分,中大 USR 辦

端的執行原則應為擾動場域而非打擾

公室孫煒主任認為,全校型計畫推動

居民,並作為結合各種企業、非營利、

共培與 SIG 主題活動專文

201


政府及在地的創新平臺,發展綿密互

中 心 的 做 法 是「 開 創 機 會、 提 供 機

動模式。圖 3

會」,聚集可對話的實踐者(教職員

在「USR Hub 創新策略規劃」部 分,南臺科大賴明材副校長分享南臺

生、社區夥伴人士等),在深度理想 下看見在地議題。圖 4

科技大學的關鍵行動方案,除校務支 持外,課程方面開創在地需求與專業 實踐的學習路徑,推動自發性師生社 會實踐社群,也積極對外鏈結公部門 資源。賴副校長介紹 USR Hub 創新 思 維 ―― Connecting the Dots 概 念, 以 校 的 角 度 推 動 USR, 把 個 別 性 計 畫,透過概念對話、做法交流、經費 提供、需求支援等方法,創造連結機 會,對象不限教師而是對議題有興趣 的教職員生都可參與。南臺科大 USR

圖3/中大全校型計畫推動基本架構。

圖4/南臺科大跨校交流。

202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5/文藻外大USR案例。

專題二:校務支持種子型 USR 計 畫的發展及深化

整合 USR 模組,由大學、產業跟政 府部門建立合作關係,包含語言培 育、社區輔導及社會實踐。文藻外大

在「 專 題 二: 校 務 支 持 種 子 型 USR 計畫的發展及深化之實務案例及

研討」的部分,由文藻外語大學施忠 賢副校長以及正修科技大學龔瑞維教

首創「英外語學習專車」,在國訓中 心提供國手優質英語學習服務。校 務推動整合做法方面包含定期舉行 USR 校級會議、成立 USR 專辦、教

務長分享實務案例,說明如何連結校

師獎勵制度建置、整合計畫間教師評

內跨計畫團隊,與利害關係人及在地

鑑點數等。各院 USR 教師社群時數

進行連結,透過在地互動經驗支持種

也盤點 SDGs,連結校內學生社團與

子型 USR 計畫與場域的合作,逐步 發展 USR 計畫創新策略。 在「USR Hub 計 畫 校 務 推 動 分

現有計畫,刺激校內學生實踐意願。 文 藻 外 大 Hub 重 要 精 神 是「 一 院 一 USR」,目標為「創造社會影響力的

享︰以文藻外語大學為例」主題中,

外語大學」及「形塑智慧與創新的永

文藻外大施忠賢副校長分享如何跨域

續大學」。圖 5

共培與 SIG 主題活動專文

203


在「正修科技大學校務支持 USR

教學研究獎勵及計畫人員職涯發展支

發展與深化」的主題,正修科大龔瑞

持, 正 修 科 大 透 過 與 利 害 關 係 人 溝

維教務長提到,正修科大 USR 推動

通,獲得實質回饋,以此調整學校整

以「永續校園」及「永續地方」為目

體政策與計畫落實內容,持續在地方

標,將大學資源、研發能量與區域整

深耕經營。圖 6

合,針對高雄地區之「教育」、「經 濟」、「文化」與「環境」等核心議題, 依據場域問題籌組跨域師生團隊。開 創學生社會參與學習模式,透過大學

專題三:以議題或場域為核心進 行 USR 跨校合作及資源連結

力量促進在地產業聚落及社區文化創

在「 專 題 三: 以 議 題 或 場 域 為

新發展。針對 USR 也推出多項激勵

核心進行 USR 跨校合作及資源連結

措施,包含教師升等成果認列、教師

之實務案例及研討」的部分,邀請國

彈性薪資、教師授課時數抵減、教師

立 高 雄 科 技 大 學「 海 岸 創 生 鑽 石 魚

圖6/正修科大新住民餐飲飛翔圓夢計畫。

204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7/高科大――從Hub茁壯為B、C類的關鍵。

鄉――高雄永安漁村實踐計畫」丁國

的其他計畫。第二層鏈結是 Hub 的鏈

桓主持人以及靜宜大學鄭志文教務長

結,透過議題聯結,傳遞經驗減少夥

分享,如何以議題或場域為核心,以

伴誤區。第三層是 USR 校務制度支

大手牽小手方式進行跨校、跨計畫或

持系統,透過交流了解不同學校的校

跨單位的合作,形成多元網路連結,

務支持制度優點。最後一層是擴散分

配合學校機制及合作夥伴之間的相互

享也會反饋到本身,產生新點子與合

扶植,促進 USR 計畫發展。

作亮點。圖 7

在「 以 計 畫 為 核 心 大 手 牽 小 手

在「 從 教 師 社 群 建 構 USR 發 展

跨校合作策略」中,高科大丁國桓主

路徑」主題中, 圖 8 靜大鄭志文教務

持人提到,在跨校合作策略上,透過

長提到,在教師社群與 USR 願景發

SIG 議題鏈結,會產生計畫之間的合

展策略上面,靜大透過核心教師,理

作關係及學校之間的擴散合作。在校

解場域的需求,然後進行跨域合作,

內或非校內的合作策略,相同議題才

達成共創共構與在地永續。在核心教

能深入與傳承,核心以 SIG 交流為關

師方面會針對地方開始做凝聚發想,

鍵,從自身經驗擴散,找到共同議題

或是透過設計思考的課程來培力。接

共培與 SIG 主題活動專文

205


下來是開始去了解場域需求並分析擬 訂議題,然後盤點校內資源及對教師 的鼓勵,教師之間的合作共創,並且 在制度上面持續支持學生學習及教師 投入,都在於政策制度革新及在地永 續這一塊。

革新上面形成 USR,並在靜大深耕。

綜合提問 在最後的「綜合提問」部分,由 靜大校務顧問林家禎教授主持,與各

鄭 教 務 長 總 結, 教 師 社 群 建 構

校的演講貴賓針對問題做研討,主題

USR 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大路徑,第一

包含:Hub 如何系統性收集問題及解

是觀察分析及切合場域需求,第二是

決問題、除學生培訓及教師鼓勵外有

專業共創共構進行教師跨域整合,第

沒有針對計畫助理的相關作為、USR

三是政策制度革新及永續在地經營。

設置常設性任務編組建議的層級、推

這三種路徑仍然圍繞著教師社群。整

動外語相關 USR 作為有沒有遭遇到

體 而 言, 從 在 地 需 求、 教 師 專 業 及

困難、針對執行 USR 計畫教師除減

永續經營,結合了核心教師與外部資

授鐘點外有沒有其他實質支持等等,

源,凝聚成教師社群培力思考並形成

交流熱烈成功。

團隊,讓在地議題、教師合作及制度

圖 /靜大鄭志文教務長觀察場域需求。

8

206

2021年USR成果專書


SIG 1.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看見原民部落的光與熱 圖•文╱王婕安(原住民部落安居構築與綠色樂業推動計畫專任助理)

本場 SIG 主軸在於對原民部落永續發展的重視,透過跨領域、 跨校、跨界的交流互動,促成更多教育文化的深度對話。

2021 年 第 1 場 SIG 議 題 交 流

活動,由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原住 民部落安居構築與綠色樂業推動計 畫 」 執 行 舉 辦, 將 此 場 交 流 議 題 聚焦於大學專業與原住民部落的合 作,與部落場域夥伴推動原住民族 永續發展。圖 1 活動邀請了執行原鄉議題的大 學 USR 團隊,分別是國立陽明交通 大學、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國立中 央大學及國立臺灣科技大學,除了 針對課程的設計與場域夥伴的合作 模式,分別以建築、觀光、教育、 藝術及能源的主題進行經驗分享。 同場邀請海外團隊及原住民族委員 會公共建設處,針對各領域專業協

共培與 SIG 主題活動專文

圖1/本場活動主視覺。

207


助原鄉、高山民族的成功範例為主題

湄旺 Sobwin 社區營造的在地參與帶

的講座。

來經驗分享,說明大學與 Sobwin 社

海外與在地對永續發展的交流 活動分為專題講座、團隊分享及 綜合交流三部分。受疫情影響,原設 定為實體會議的活動全面改為預錄剪 輯集合線上直播的方式進行。

區一同在旅遊管理活動、促進高山地 區的社區旅遊產業及發展觀光產業等 努力,帶動在地能量的同時,不忘有 責任地向遊客提供對社會和環境負責 的品質。圖 2 第 2 場專題講座則邀請了原住民 族委員會公共建設處章文正副處長,

首場專題講座邀請到清邁湄州大

由「從原住民族視角――談臺灣文化

學國際學院副院長李帕塔南(Winitra

與建築」,介紹不同原住民族過去順

Leepatana)博士,針對清邁府山區的

應自然環境而發展的獨特文化對照建

圖2/泰國清邁的湄州大學分享在清邁山區推廣觀光與地方工藝的案例。

208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3/原民會章文正副處長談從原民視角看建築技術。

築技術,回顧過去時代演變至今原住

藝 大「Hi-Five Plus: 從 北 投 平 埔 族

民族對傳統建築的理想抱負,期待在

群到屏東原住民的國際藝術對話」以

科技發展與文化保存能夠同時達到傳

地方需求來去探討藝術交流的可能,

承及永續的平衡。圖 3

在推動國際文化交流的同時,也專注

大學與部落齊心多元的合作

在原住民族多元文化的保存;臺科大 「I-Villages Plus 城鄉牽手深化計畫」 從關山往外串聯不同的部落和在地資

團隊分享的場次,分別邀請到了

源,在城市與部落間創造新的價值,

陽明交大「部落之星――智慧偏鄉健

打造永續城鄉社區。主辦北科大「原

康培力計畫」分享以科技智慧結合校

住民部落安居構築與綠色樂業推動計

內專業和醫界及在地資源,在南澳長

畫」則帶來計畫推動期間,與場域的

期蹲點,照顧部落的健康需求。圖 4

部落夥伴一同經營的在地蔬菜品牌營

中 大「 永 續「 復 興 」 ―― 打 造

運及公共建築建設計畫。圖 5

智慧韌性部落計畫」運用智慧能源來

5 個團隊分別代表「醫療」、「能

推動復興區的智慧防災能量,提升在

源」、「藝術」、「產業」及「建築」

地 防 災 能 力 與 永 續 能 源 的 使 用; 北

等不同主題進行經驗分享,並於上半

共培與 SIG 主題活動專文

209


圖4/陽明交大――藥袋在地化設計。

圖5/北科大在計畫期間與部落夥伴一起經營在地蔬菜品牌的營運計畫。

210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場的影片結束後,於線上進行會議交 流直播,針對活動進行中的提問做回 應,同時也分享各計畫未來的展望及 疫情當前的對應策略。

三百多人次的線上參與 本次活動完成報到的線上參與人 數達 329 人,分別來自全臺共 109 所 大專院校,於活動後接受申請並發放 研 習 證 書 共 210 份。 期 望 能 藉 由 本 場 SIG 主題活動互相交流,重啟對於 原住民族永續發展的重視,透過跨領 域、跨校、跨界的交流互動,促成更 多與教育傳承、文化保存與社會實踐 之間的深度對話,讓大學專業與場域 夥伴能夠一同為部落持續增能加值, 邁向實踐永續發展的可能。

共培與 SIG 主題活動專文

211


SIG 2.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農業永續推手 : 在地農業創新與行銷 圖•文/王榆宣(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跨領域特色發展中心專案經理 )、黃凱暉(專任 助理 )

本場次由屏科大主辦,聚焦於「農業創新與行銷」,特別以 在地農業推動的重要議題:食農教育、生態保育、林下經濟 與行銷等四大農業議題,特別的是,藉由減少農藥,成功復 育黑鳶,也讓黑鳶成為田間好幫手。

2021 年教育部 USR「SIG 議題交

流活動」第 2 場次,由國立屏東科技

態保育、林下經濟與行銷等四大農業 議題。

大學承辦,此次交流議題係因現今全

屏科大特地邀請校內多位推動

球受到氣候變遷與環境汙染影響下,

農業永續有成之教師針對食農教育、

農業與環境永續與食品安全等成為近

猛禽保育 × 農業共存與林下經濟分

年積極推動的議題。而屏科大以農為

享執行經驗外,同場也邀請崑山科技

本,累積了近百年的研究量能,教師

大 學 與 場 域 合 作 之 農 業 行 銷 模 式,

與學生以不同領域專業長期投入在環

雖 受 疫 情 影 響, 辦 理 方 式 以 線 上 直

境永續、特有生物物種保育及復育的

播進行,但熱力不減,整場活動吸引

社會責任推動,因此本場次交流聚焦

一百五十多位教師與 USR 夥伴參加。

於「農業創新與行銷」,特別以在地

圖1

農業推動的重要議題:食農教育、生

212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 /本次活動議程海報。

1

圖 /紅豆田間作業情形與各項推廣活動。

2

由教育出發,作伙來做食農教育

首場由推廣教育處彭克仲處長 所領軍團隊教師梁佑慎副教授分享,

屏科大戴校長於活動開場時說明 屏科大創校 97 年以來,致力配合國 家農業政策培育無數農業科技人才, 更是著重 USR 之落實,陸續獲得多 項 USR 獎項之肯定。

共培與 SIG 主題活動專文

如何在不過度破壞環境的農法下,保 障農作物的產量與發展創新之農業模 式,並在此基礎逐步向外推廣食安與 環境保育的重要性。圖 2

213


圖3/崑山科大官田烏金創造之各項成果。

既培力也使力——以行銷與品牌 經營帶動烏金產業

發展協會讓現有人力得以充分運用, 也藉由互動的過程讓社區老人彼此之 間有良好互動,進而創造當地獨有的

農 業 行 銷 主 題, 則 邀 請 崑 山 科

社區經濟模式。圖 3

大企業管理系楊泰和計畫主持人,以 「既培力也使力――以人才培育為底 蘊創生新官田計畫」為例,以「官田 烏金」為主題,由農業廢棄物處理、

與森林、生態共存的新農業發展: 讓老鷹成為田間好幫手

農業用藥導致的生態危機、人口老化

本場邀請屏科大兩組獲《遠見雜

與農村人力外流等四大議題切入,分

誌》USR 獎(生態共好、生活共榮)

享如何帶動臺南官田當地之發展。

的森林系陳美惠教授、野生動物保育

楊教授提到「地方的問題應該由

研究所孫元勳教授團隊洪孝宇研究

地方解決」,以菱角殼開發菱殼炭產

員,分享時下熱門的林下經濟議題與

品,可用於吸附髒汙、水質淨化、土

猛禽保育,讓老鷹成為田間好幫手的

壤改善與文創商品等,結合當地社區

心路歷程。圖 4、5、6

214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4/部落林下養蜂所面臨之困境與解決方案。

圖5/林下產業六級化――青年成員動物意象。

共培與 SIG 主題活動專文

215


圖6/與部落青年多年的合作時間軸。

森林系陳美惠教授深耕生態旅 遊至今已二十餘年,其成果深獲政府 部門、企業界與當地居民肯定,本次 在會中探討如何挑選適合林下栽種的

等問題,陳教授皆有詳盡的探討。

老鷹紅豆聞名全國

作物到後端人才培育經驗。另特別邀

此外,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

請霧臺鄉原鄉部落代表唐佳豐先生與

所孫元勳教授團隊最廣為人知的就是

屏科大社區林業研究室廖晉翊專任助

「老鷹紅豆」,洪研究員以「你看過

理,一同分享這幾年在霧臺深耕的歷

黑鳶(來葉)嗎?」探討臺灣黑鳶消

程與部落最真實的聲音。會議中對於

失之謎,經研究人員常期駐點調查,

段木香菇栽種所需的段木來源是否有

發現黑鳶消失的原因源自於農業及環

替代樹種,避免使用非速生型品種所

境用藥的不當使用,間接導致老鷹誤

導致的環境破壞,以及林下經濟的農

食毒鳥或毒鼠而死亡。進而開始建請

作物產量是否足以作為主要收入來源

政府部門進行各項改善政策,包含禁

216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7/鳳梨田猛禽棲架架設。

止使用農藥,減少免費發放環境用藥

參與夥伴對於各類推動農業永續與創

及勸導農民不以毒鳥防鳥害等作為,

新部分興趣濃厚,積極的提出各項問

並研究推廣於田間建置「猛禽棲架」

題,希望透過此次交流能促成更多跨

吸引老鷹棲息,以生物防治概念讓老

校合作推動食農教育,也能一起為我

鷹捕捉田間有害小動物為食,有效降

國農業與生態永續的推動加值。

低農作物被破壞影響農收,黑鳶數量 也因環境的改善逐漸增加,使農業與 野生動物共存不單純只是口號,並與 國內各大企業、教學單位與地方協會 合作,將友善農業與環境保護意識轉 化為行動,推展至全國各地。圖 7 本場 SIG 活動在會後的交流中,

共培與 SIG 主題活動專文

217


SIG 3.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培養 圖•文/永續環境推動與人才培育計畫 : 深耕水沙連 × 開拓東南亞 × 邁向 SDGs

計畫團隊

第 3 場 SIG 議題交流活動,由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執行舉辦, 以「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培養」為主題。分享讓學生走出課室、 走入社區、加強通識學養,都能讓學生更具備社會實踐能力。

2021 年 第 3 場 SIG 議 題 交 流 活

及學生等方向進行經驗分享,同時本

動,由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永續環境

場次特地邀請陳谷汎特聘教授以及顧

推動與人才培育計畫:深耕水沙連 ×

瑜君特聘教授,針對課程、與社區互

開拓東南亞 × 邁向 SDGs」執行舉辦。

動的成功範例為主題進行專題演講。

此場交流議題以「學生社會實踐能力 培養」作為主題,透過不同學校的實 作 經 驗, 與 個 別 教 師 的 歷 程 經 驗 分

跨域課程實作經驗分享

享,提供給有志於將 USR 實踐精神

活動分為專題講座、團隊分享及

與做法轉化為幫助學生培養社會實踐

綜合討論三個部分,受疫情影響,原

能力的老師,提供創新教學與思維。

設定為實體會議的活動全面改為預錄

圖1

線上直播的方式進行。 參與此次議題交流活動之學校,

第 1 場專題講座邀請暨大陳谷

包括暨大、國立東華大學、國立臺灣

汎特聘教授,主題是「以課程培養學

師範大學、臺北醫學大學以及南華大

生社會實踐能力」,針對暨大學生,

學,與會者分別以課程、社區、環境

採 取「 融 入 式 教 學 」, 以 學 生 為 主

218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 /場次海報。

1

體,透過課程,進入社區,進而開展

課程連結,幫助學生同時具備專業與

USR,針對社區現況,聚焦於環境、

通識學養,足以面對畢業後面臨的社

在地產業、社會關懷及教育等面向,

會現況。同時另一方面,因為要回應

進行融合。課程設定目標為「走出校

社會參與式的精神,因此這些課程都

園之外」、「在地環境議題」、「實

必須回應在地議題,並與社區建立夥

踐設計活動」、「居民攜手關心」、

伴關係。透過課程設計來整合學生、

「培養環境覺知」。完成這些目標有

社區、業師之間的關係,同時也培養

助於暨大學生畢業後的發展,基本上

學生未來具備社會實踐能力。圖 2

也能更具備社會實踐能力。 第 2 場專題講座邀請東華顧瑜君 特聘教授,主題是「比鄰共好――在

各團隊經驗分享與交流

地韌性之永續培力行動」,針對東華

接下來進入團隊分享的部分。首

學生,進行「社會參與式」學習模式,

先邀請北醫大跨領域學院執行長吳明

設 計 一 連 串 微 學 程, 其 核 心 理 念 是

錡老師,題目是「如何克服能力養成

「通識特色 + 系所專業」。透過跨域

的錯覺?」根據吳老師長期觀察,他

共培與 SIG 主題活動專文

219


圖2/東華顧瑜君老師:從校園到社區。

認為學生在課程中容易犯下能力錯覺

校園經驗的載體,幫助學生不只成就

迷思。因此吳老師認為,有意義的學

非凡,而是有願意持續學習的熱忱與

習,就是讓學習者的角色從「知識的

能力。並讓 USR 作為充實大學生校

消費者」調整為「知識的生產者」,

園經驗的載體,是一件對未來有所幫

並運用回憶、視覺化、同儕回饋、儀

助的扎根。圖 4

式等不同策略,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

第 3 位 邀 請 南 華 林 俊 宏 老 師,

中「心流」產生的頻率,讓課堂所學

主題是「從在地青銀少到國際環境行

能從短期記憶進入長期記憶。圖 3

動」。林老師認為,我們跟學生的關

第 2 位邀請臺師大李育齊研發

係,更像是在同一條路上往前進的夥

師, 主 題 是「 建 構 無 縫 式 的 學 習 環

伴,老師是比較早走,夥伴比較資淺,

境」,著重於課室學習與場域實踐之

老師有經驗,夥伴有活力,而師生就

間,如何磨合與建構,才能產生無縫

是互相交換,攜手往前走。基於這樣

效果,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會出

的信念,在課程設計上,採取滾動式

現違和感。李老師認為我們可以透過

教學,讓理論與實務相結合,幫助學

大學社會實踐計畫,作為充實大學生

生在學習過程中,發揮能力。圖 5

220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3/北醫大吳明錡老師:從課程提升心流。

圖4/臺師大李育齊老師:建構無縫式的學習環境。

共培與 SIG 主題活動專文

221


最 後 邀 請 暨 大 梁 鎧 麟 老 師, 主 題是「社會實踐的能力培養」。關於 社會實踐力,學生實際擁有的,往往 與教學者認為應該具備的,是有落差 的。而梁老師認為,學校課程是幫助

速地展現能力。

綜合交流與討論共 47 所大專院校

參加

學 生 具 備 社 會 實 踐 的 素 養, 也 就 是

4 位老師分別從各自領域進行經

學生的心態與理念。因此在課程設計

驗 分 享, 提 供 寶 貴 的 經 驗 與 對 應 策

上,梁老師將「服務學習」、「社會

略, 相 信 對 聽 者 可 以 帶 來 諸 多 的 啟

參與式課程」、「專業系所課程」以

發,幫助學生具備社會實踐的能力。

及「 自 主 學 習 課 程 」 融 合, 讓 學 生

圖6

從大一開始,循序漸進地完成上述步

本此活動是從下午 1 時 30 分開

驟,也讓學生在大四畢業前,完成社

始,4 時 30 分結束,在短暫的 3 個小

會實踐的素養。有了素養,畢業後進

時的經驗分享,完成報到的線上參與

入社會,可以依個人取向,選擇學習

人 數 為 144 位, 分 別 來 自 全 臺 共 47

相對應的能力。基本上皆能有效與快

所大專校院,於活動後接受申請並發

圖5/南華林俊宏老師:陪伴社區成長。

222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6/綜合交流與討論。

放研習證書共 82 份。透過本次活動 的跨域、跨校、跨界的交流互動,促 成更多與課程交流、社會實踐之間的 深度對話,讓聽者在聆聽老師的分享 過程中,也激盪出自己對課程設計的 想像,幫助學生從學習的角度培養社 會實踐的能力,邁向實踐永續發展的 可能性。

共培與 SIG 主題活動專文

223



國際連結專文

Global Connections 2021 年新增的「國際連結專文」, 特別集結第 2 期 USR 計畫中「國 際連結類計畫」的執行成果,同時特別收錄 USR 專家介紹國際 USR 推 動案例專文,加添本書的豐富性與閱讀效益。 A、國際 USR 案例專文 B、國際連結成果專文


國際 USR 案例專文

日本德島大學以「人與區域共 創中心」培育地方創生人才 圖 ・ 文/譚君怡(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高等教育經營管理碩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日本推動 USR 有一大特色是與「地方創生」的概念結合,強化大學城為與 地方共同推動區域繁榮永續的關鍵角色。德島大學「人與區域共創中心」 統合地方創生的工作,極大化與區域「共創」的可能性,讓大學真正扮演 了區域創新據點(Hub)的角色。

日 本 推 動 USR 有 一 大 特 色, 就

選,2015―2019 年與德島縣內其他 5

是與「地方創生」的概念結合,強化

所高等教育機構(四國大學、四國大

大學成為與地方共同推動區域繁榮永

學短期大學部、德島文理大學、德島

續的關鍵角色。本文將介紹在此方面

工業短期大學、阿南工業高等專門學

有亮眼表現的國立德島大學個案,了

校),以及德島縣政府、當地企業、

解 該 校 如 何 透 過「 人 與 區 域 共 創 中

關聯團體及 NPO 組成合作聯盟,共

心」積極推行地方創生人才培育的功

同 培 育 深 耕 在 地 的 學 用 合 一 人 才。

能。

2020 年德島大學成為日本唯四所獲選

日本文部科學省在 2015 年推出

文部科學省「大學地方創生人才教育

「地方(知識)據點大學地方創生推

方案構築事業(COC+R)」的大學,

進事業(COC+)」,希望以大學作

繼續深化此一產官學地區人才培育方

為據點,整合產官學共同培育在地需

案,此計畫的工作亦納入「人與區域

要的人才並促進在地就業。德島大學

共創中心」內推行。圖 1

以「德島活力創新人才育成計畫」獲

226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1/「人與區域共創中心」(原出處:https://www.tokushima-u.ac.jp/docs/11637.html,經德 島大學同意轉載)。

一、區域人才培育與地方共創的 知識據點

德島大學 2019 年將前述青年就 業人才培育機制與該校原有的回流教

域共創中心」在「地區合作戰略室」 的指導下,設有決策單位「中心運營 委員會」,並設有中心主任、副中心 主任、專任教師、兼業務教師、協調 員,督導與執行中心各項業務。

育及地方創生功能整合,成立「人與

其 核 心 業 務 共 有 5 大 項, 第 一

區域共創中心」,持續推動地區人才

是「回流教育禮賓部」,負責全校的

培 育 及 地 方 共 創 功 能, 解 決 當 地 課

回流教育公關、顧客管理與企劃。第

題、貢獻在地。該中心的架構如圖 2。 圖2

二是「地區人才育成」,開設回應地 區需求的各式終身教育講座,以及協

德島大學設有校級的「地區合作

助學生及市民在地創業的課程及工作

戰略室」負責統籌全校整體與區域互

坊。第三,「協作教育」,透過與企

動的策略、年度計畫與中長期計畫,

業、縣政府與其他大學合作,推動學

融入該校整體發展的一環。「人與區

生與社會人士協作的地區人才需求教

國際連結專文

227


地區合作戰略室 中心運營委員會 中心主任、副中心主任、專任教師、兼業務教師、協調員 回流教育禮賓部(全校的回流教育公關、顧客管理、企劃) 共創實踐

地區人才育成

協作教育

回應地區需求的終身教 育講座:公開講座、身 體學院、區域產業人才 講座、創業工廠等

學生、社會人士協作型 地區人才育成:課題實 踐型企業實習、學生在 地就業、COC+ 計畫等

地區課題解決、價值創 造:地區再造活動、以 衛星辦公室為據點的學 習與實踐、公民合作的 實踐等

地區共創研究 圖2 「人與區域共創中心」組織架構圖(翻譯自該中心網頁)。

育。第四,「共創實踐」,實際解決

的知識技能,更重視跨領域統整、技

地區課題、尋求與地區共同創造價值

術應用、社會實作的教育內容。因此

的機會。第五,「地區共創研究」,

該中心的回流教育網站,可以主題查

推動前述各項業務之改革、創新相關

詢回流教育機會,主題例如「地區產

學術研究。

業」、「環境防災」、「創業」、「AI、

二、以回流教育為核心推動各層 面的終身學習

ICT」等,檢索即可看到有哪些課程

或講座。另有以「光」為主題的系列 課程,以當地著名的 LED 產業為軸心 的回流教育課程。德島縣是全國 LED

如圖 2 所示,「回流教育禮賓部」

出貨金額最高的縣,擁有 LED 研究的

在組織中位於其他業務的上位,負責

技術優勢,希望未來技術能更精進發

統籌、規劃、推廣各業務所衍生的回

展,帶動德島縣整體成長。圖 3

流教育機會。該校強調「融合型回流

除了跨域主題式統整課程、講座

教育」,相對於僅學習某項專業領域

之外,該中心亦定期開設「地域產業

228

2021年USR成果專書


三、強調在地認同、學用合一的 地方創生人才培育

在前述文部科學省補助之 COC+ 計 畫 支 持 下, 該 校 發 展 出 十 分 具 特 色、回應地區產業需求的青年人才培 育系統。 該計畫以德島縣的優勢產業及未 來發展產業「次世代技術(LED‧ 汽 圖3/「LED次世代光線活用」回流教育。德 島大學提供

車 ‧ 機器人等)」、「地區醫療 ‧ 社福」、「6 次產業化」、「地區再造 ‧ 觀光 ‧ICT」等四項重點領域,企業 創造實習、就業機會、大學提供相對 應的教育課程,共同提升畢業生的學 用整合能力及縣內就業率。 除了專業科目的加強之外,該校 還提供「地區理解教育科目」,促進 學生對德島縣的地方創生、農業、產 業、文化遺產、永續發展等議題進行 深入的學習理解。此計畫也明確勾勒

圖4/企業人士回流教育。德島大學提供

地方創生人才培育願景,包括四項能 力:(1)對地區文化及地區的理解、

人才育成講座」,針對當地企業需求

認同、(2)該業種必要的專門領域

設計模組課程,有技術專業課程,也

知識與理解、(3)明確的職業人意

有經營管理相關課程。由當地企業選

識與溝通能力、(4)向課題提出挑

派人員參加,在課程中獲得大學教授

戰的元氣、霸氣;以及二項確信:(1)

的指導,修畢課程後回歸企業,成為

對地區的將來抱持願景、(2)在當

技術革新、經營改革的種子。圖 4

地發展、生活是具有優勢的確信。

國際連結專文

229


圖5/課題挑戰型就業實習。德島大學提供

此外,該校強調培育實踐能力的

作,並辦理各式地方創生活動。分別

企業實習,因此實習的做法係由地方

是「那賀町地域再生塾」、「上勝學

企業實際出題,學生與企業、相關團

舍」、「德島大學 ‧ 美波町地域再

體共同協作,以課題解決中心方式實

造中心」、「西阿波學舍」、「神山

施。每位實習生配置一位大學導師,

學舍」。除了與地區共同規劃各種活

在實習單位也有對應的輔導業師,從

化策略外,也積極引入德島大學的學

事前學習到實習後回顧,皆以「課題、

生前來學習,並實際發想地方創生的

報告、討論」的循環進行;藉以提升

可能性。例如,進駐地方創生著名成

學生的「職業人意識與溝通能力」。

功案例「神山町」的神山學舍 圖 6,

完成學程學分及實習的學生可獲得

2016 年與德島大學的教師合開了一門

「德島活力創新者教育課程修畢證

名為「Student Ambassador(學生觀光

書」,成為德島地方創生人才認證,

親善大使)」的短期集中式學分課程,

有利於畢業後留在本地就業。圖 5

帶學生深入了解當地、與當地人共同

四、深入區域的衛星辦公室

工作,進而發想當地各式地方創生的 可能性。該課程希望培育能清楚說明 地方創生活動、地區資源,並能自主

該校在德島縣內設有 5 個衛星

擴張事業網絡的「全球型地方人才」,

辦 公 室, 深 入 在 地 協 助 社 區 活 化 工

也希望這些人才能趁著 2020 年東京

230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奧運時,將海外的觀光客、移住者、

可能性,讓大學真正扮演了區域創新

參訪者引入當地,為區域帶來人流的

據點(Hub)的角色。(本文感謝德

循環。

島大學「人與區域共創中心」提供相

五、結語 德 島 大 學 以「 人 與 區 域 共 創 中 心」統合地方創生的工作,並將人才 培育、回流教育置於核心位置,整體 且策略的回應地方對終身學習及產業 人才的需求。該中心也統合協助解決 地區活化課題、培育地方創新創業團 隊等工作,極大化與區域「共創」的

關資訊及詳細諮詢)

參考文獻 .德島大學「人與區域共創中心」網頁(日 文)https://www.tokushima-u.ac.jp/ccell/ .德島大學「德島活力創新人才育成計畫」 網頁(日文)https://www.tokushima-u. ac.jp/coc-plus/about.html .德島大學「令和2年度地域合作事業成果報 告書」(日文)https://www.tokushima-u. ac.jp/docs/26753.html

圖6/神山學舍(原出處:https://www.tokushima-u.ac.jp/docs/2015060500023.html,經德島大 學同意轉載)。

國際連結專文

231


國際 USR 案例專文

來去鄉間住一晚

日本經驗:發現、創造、結 合之新潮流的地方創生 圖 ・ 文/謝美微(國家發展委員會地方創生專家輔導團委員)

日本現正鼓勵人民移居鄉間,「地方・人・工作之創生法」,其目的是要 防止地方人口減少和外移,更重要的是如何增加民間投資,引進就業機會。

2014 年, 日 本 首 相 安 倍 晉 三 在

然而在 2065 年日本人口推估將會減

第 2 次安倍內閣中採納有識之士的建

少到 8 千 8 百萬人;2115 年更會減少

議,正式發起地方活性化的政策,此

到 5 千萬人。若進一步分析人口結構,

即「地方創生」。

人口的減少則會對有關年金、醫療、

日本社會因為少子及高齡化問

照護等社會保障經費造成過重負擔;

題,導致人口減少(連續 12 年負成

因此,新世代人口的減少以及其所面

長);而重要的勞動生產力也因為過

對的經濟負擔,是目前日本政府最重

度往大都市集中、城鄉差距擴大,使

視的政策課題。

得地方經濟因生產力不足而逐漸衰

日 本 的 地 方 創 生 母 法「 地 方•

退( 尤 其 在 偏 鄉 地 區 ), 連 帶 地,

人• 工 作 之 創 生 法 」, 其 目 的 是 要

也演變成各種社會問題的發生。根據

防止地方人口減少和外移,更重要的

「日本國立社會保障•人口問題研究

是 如 何 增 加 民 間 投 資, 因 為 有 了 投

所」在 2020 年 4 月的研究資料顯示,

資,就有就業機會,也就需要人才的

2015 年日本人口約 1 億 2700 萬人,

引入,創造從大都會移住到鄉間的需

232

2021年USR成果專書


求。日本各地方政府目前正如火如荼 地推行此政策:移住到鄉間;尤其在 COVID-19 期間,更助長地方移住政

策,現在,2021 年,日本人更加認知 到鄉間的魅力。

案例1:偏鄉綾部半農半 X 的思 想生活

大家都曾聽聞日本千年古都―― 京都。接下來分享的案例,就在京都

圖1/《半農半X的生活》的作者塩見直紀教 授,創造且提倡鄉居的生活方式。

朝日本海方向,約 80 分鐘車程的偏 鄉――綾部。《半農半 X》作者塩見 直紀先生,從診斷綾部市發現問題開

喜歡的興趣、能夠滿足的一種生活方

始,將自身家鄉經歷過的優劣進行盤

式、收入或許減少但是可以讓我們的

點,提倡半農半 X 的思想生活模式。

精神生活更富足的一種生活方式。

首創新移居模式讓綾部市聞名於世,

現 綾 部 市 長 山 崎 善 也 先 生, 初

吸引新移民和世界各大學學者,帶領

衷因閱讀塩見直紀先生《半農半 X》

他們的學生來這裡考察與研究 食、

一書,毅然決然地從活躍金融前衛城

醫、住、行,市長鼓勵醫療人員移動

市 紐 約 回 到 自 己 家 鄉 綾 部, 並 投 身

到綾部,整頓道路交通主幹,把農業

選舉。擔任市長後他知道從理想到實

政策努力的推行,增加新從農機會,

踐,需要許多的能量與方案,他提出

讓移住到綾部的市民安心安全的生

良好的食、醫、住、行方案。積極鼓

活,也提高全住民的生活品質。圖 1

勵醫療人員移居到綾部,他整頓道路

簡單說明何謂「半農半 X」:基

交通主幹,推動積極性的農業政策,

本生活所需要的糧食用自給自足的方

增加新從農機會,讓移居綾部市新市

式從事農業生產,剩下的 X 時間是給

民有安心安全的生活環境,提升住民

自己去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或者是自己

的生活樂趣,也提升全住民的生活機

國際連結專文

233


能與品質。這種新法案和半農半 X 生

化學肥料,漸漸的破壞了自然生態環

活及工作模式,帶動地方經濟成長和

境,讓生物多樣性的農村景觀流失,

人口增加效果極大。

最後的一隻東方白鸛在豊岡市被保護

案例 2:大學和地方和行政單位合

作活化的案例——東方白鸛之鄉 公園成功野放白鶴

後死亡,東方白鸛瀕臨危機。兵庫縣 政府和農業團體和學術界,共同推行 全民運動,把因受農藥影響而各種生 物減少的農田變成多樣性共生共存的 農業環境。讓東方白鸛重返自然。也

再往日本海方面移動約 90 分車

因此做法,讓更多的消費者了解到不

程的兵庫縣,是一有美麗農村景觀的

依賴農藥、化肥,創造出保護東方白

縣市,廣大的平原地區,豐富食餌的

鸛的農耕方法,消費者能吃到好吃的

自然環境,讓分布於東亞地區的廣闊

農作物,也保護了農業生產者的健康,

濕地和田野間的東方白鸛,在此悠哉

同時又實現了生物的多樣性的自然環

自然環境中過冬。二次大戰後,日本

境豐富的濕地生態系統。圖 2

因為高度經濟成長和人口的增加,需

在豊岡市有一個東方白鸛之鄉公

要大量生產和消費,因此過度的使用

園,在此有兵庫縣立大學大學院(研 究所)的 3 個學部是生態學部,地學 部,社會科學部的 3 個學部研究所在 此研究,教授和學生約 20 名常駐在 此,他們和地方政府一起研究如何讓 東方白鸛的人工孵育成功和野放回歸 自然,研究山陰海岸之地域資源自然 地形環境如何保護及如何創造人和各 種生物共存的活用方法,就是善用地 方資源,成功的讓這個公園成為自然 環境的愛好者人士觀察考察之地,也 成功開發和東方白鸛有關之商品,成

圖2/豊岡市東方白鸛之鄉公園,是大學和地 方和行政單位合作活化的案例。

234

功銷售全世界了。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3/山形縣政府積極招募外國青年與留學生到高畠町進行文化之旅。

案例 3:經由外國學生視點、活化

地方案例——水果之鄉山形縣佃 租農園給靑年

日本阿信的故鄉山形縣,311 地

後就把承租下的農園便宜的轉租給他 們自己去經營管理,他們更在當地自 己成立了直賣所,生產者直接從生產 到販賣,高畠町的農業政策落實到生 產者了。圖 3

震後,日本國民對臺灣的感謝是一直

高畠町政府的年輕人他是鈴木祐

掛在心上的,山形縣的高畠町政府,

介先生,他到東京的外國語大學和東

人口約 2 萬 3 千人,有水果之鄉之名,

京大學招請在學校就學的各國的留學

日本櫻桃、麝香葡萄、蘋果,更有好

生和教授和日本人學生,到高畠町和

吃的西洋梨,世世代代都是農家,第

當地的高中生一起探求完成學習傳統

5 代、第 6 代的繼承者。這些第 5 代

文化和創新之旅,經由外國人和日本

第 6 代的繼承者年輕人在高畠町政府

人的學生來發現日本和高畠町現有的

的 協 助 下, 他 們 把 廢 棄 農 園 租 下 管

問題,讓高中生看到世界,意識到問

理,再從當地或是從大都會招請有意

題,培養國際觀的人才。也和住民和

願的年輕人,免費的在他們承租下來

企業交流對話,讓山形縣推廣國際的

荒廢的農園內指導技術和知識,學成

認知給全縣民。也間接的讓留學生了

國際連結專文

235


圖4/館山市役所和近隣的縣市成立「南房總觀光聯盟」組織,把大家都不知道的一個日本小城 市行銷給臺灣、給世界。

解當地文化、歷史,反向的運用多語

館山市,因為和東京的距離不遠,一

言推向到海外各國。

直都是以東京近郊和國内的觀光客為

山形縣政府常到臺灣宣傳,也和

主要客源,夏天是海水浴場遊玩,還

海洋大學在 USR 方面學習交流,雙

有透明的海水和天然珊瑚及潛水的人

方有更深的互動。

氣觀光點。圖 4

案例 4:地方創生活化案例——成 立觀光聯盟行銷城鄉特色觀光的 館山市

由成田機場出發前往房總半島的

236

日本在 2006 年重新修改制定《觀 光 立 國 推 進 基 本 法 》 的 法 律,2007 年 1 月 1 日開始實施,觀光立國政策 是日本 21 世紀重要的政策之一,所 以館山市開始思考讓外國人來此地一 遊。 可 是 在 2011 年 311 的 東 日 本 大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地震和海嘯,無情的引發了放射能的 風評事件,觀光客不來了。館山市有 位愛臺灣的市長,金丸謙一市長,他 帶領館山職員和觀光業者,走前峰, 每年一次到臺灣宣傳,走訪臺灣的毎 一個角落,館山市政府觀光課的職員 他們拜訪館山市的學校,連結和臺灣 來的學生團體交流,也和飯店及觀光 業者,設計和提供給從外國來的觀光 客滿意的食住行之配套,和有研究學 部位在館山的東京海洋大學,針對館 山的海洋資源作成資料歷史館,復育 特種生物。為了有效率推廣千葉縣南 部觀光,館山市役所更和近隣的鴨川 市和南房總市和鋸南町成立「南房總 觀光聯盟」組織,一起配合地方創生 推動城鄉特色產業發展、把大家都不 知道的一個日本小城市行銷給臺灣、 給世界。 以上日本活化的案例,都看得到 國家的政策、地方政府的配套、團隊 的結合,有共同的認知,政策才能永 續。

國際連結專文

237


國際 USR 案例專文

我們與「可能」的距離︰

大學國際社會責任的造局創 能行動 圖 ・ 文/吳英明(高雄市東南亞教育交流協會常務理事,樹德科技大學通識教育 學院講座教授)

大學可以「造局」――營造創新和良善的夥伴關係,盤點自己的資源,分 享已存的資源,整合社會的資源,鏈結利害相關人的夢想,啟動「造局創 能」。

曼 達 盧 永 市(Mandaluyong

地點居中自然成為各種救助弱勢者社

City,以下簡稱曼市)是菲律賓馬尼

會福利設施的集中地;這導致加法山

拉都會區中非常 有 活 力 的「 老虎 城

郊 區(Barangay Addition Hills1) 聚

市 」(Tiger City), 同 時 也 是「 亞

集了大量非正式的定居者(Informal

洲 開 發 銀 行 」(Asian Development

Settlers), 成 了 全 菲 最 大 的 都 會 貧

Bank:ADB) 總 部 所 在 地。 在 馬 尼

困區。該市在其中設有安德烈 ‧ 滂

拉都會區的發展過程中,該城市因其

尼發秀 2 綜合學校(Andres Bonifacio

1

Barangay是菲律賓語,描籠涯,前稱描溜,是菲律賓最小的行政區劃,在當地泛指一個村莊、地區或 選區。而口語上,描籠涯通常指的是內城社區、郊區或近郊社區。描籠涯一詞源於描籠涯船,一種 南島民族移居到菲律賓時所使用的船。在菲律賓,直轄市和城市皆由描籠涯所組成。Addition Hills是 菲律賓曼達盧永市中的一個郊區名。 2 安德烈·滂尼發秀,也譯作博尼法西奧、波尼法秀、旁尼法秀等,是菲律賓軍事家、政治家、菲律 賓獨立運動的發起人及主要領導人之一,被譽為「菲律賓革命之父」。他同時也是菲律賓共濟會成 員。滂尼發秀亦被部分菲律賓人視為第一任菲律賓總統。

238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1/駐菲律賓大使徐佩勇、李政翰教育組組長、來臺就讀其中4位學生Julia、Irene、John、 Fred(人物由左至右)。

Integrated School),加法山綜合學校

( Mandaluyong College of Science &

(Addition Hills Integrated School),

Technology)時,尋求「高雄市東南亞

何 塞. 法 貝 拉 博 士 紀 念 學 校(Jose

教 育 交 流 協 會 」(Edu-Connect South-

Fabella Memorial School)等 3 所高中

east Asia Association, Kaohsiung) 的 協

奮力培養人才。

助; 該 市 定 意 與「 國 立 高 雄 科 技 大

該 市 市 長 本 傑 明. 阿 巴 洛 斯 二

學」發展大手牽小手國際大學社會

世(Benjamin Abalos Jr.) 及 其 家 族 深

責 任(IUSR,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信「教育是促成平等及消除貧困最重

Social Responsibility) 的 國 際 夥 伴 關

要 的 因 素 」(Education is the greatest

係來幫助他們;同時也期待與南臺灣

equalizer to eradicate poverty.), 因 此,

大學聯盟發展多元的 IUSR 行動方案。

當 該 市 在 建 設「 市 立 技 職 學 院 」

圖 1、2

國際連結專文

我們就根據 SDGs,亞洲開發

239


著,我們若有良善敏銳的賞識力,同 時透過「願景的情感相繫」,「介面 的賞析整合」,「共創的布局架構」, 我們一定可以揪團創造新的「社會動 能」、「合作可能」和「造局創能」。 大學,擁有人才資本,師生資源,知 識社群,科技研發,多元設施,產學 合作,國際連結等內鍵優勢,足以引 領社會人心和領飛社會發展。

大學,亞洲善治的新興樞紐 只要實踐良善的互助分享和資 源管理,人類社會的資源絕對足夠生 活之用;但是,世界的資源卻絕對不 夠支應貪婪掠奪的野蠻惡習。大學的 圖2/2020年菲國UP System與臺灣的大學招 待菲國學生來臺就讀計畫。

IUSR 計畫,不在競爭資源,辦理活

動,表現善行,提升校譽,或排名爭 奪。IUSR 的精神、行動和目標在於 銀行願景和「菲律賓國家發展計畫」

「擴張境界,跨域合作,整合創能,

(Philippine Development Plan:PDP

價 值 連 動, 散 播 感 動 力, 營 造 共 同

2017-2022),開始了這個「大學造局」

體」。IUSR 應表現大學造局能量、

的 IUSR 創能行動。

整合學校資源、鏈結社會資源、共創

大學,可以是偉大的「造局創能者」

所 需 資 源、 共 享 問 題 改 善 的 喜 樂。 IUSR 絕對要避免資源競爭的心思戰

場及動機隱藏的掠奪行為。

在這個 AI 大數據時代;有人說, 「人人都可以成為造局者。」這意味

240

2021年USR成果專書


臺菲應發揮巴耶尼漢精神 ,共創 90 分鐘奇蹟

3

從 1990 年代起,臺菲民間社會

之 旅。 臺 菲 大 學 透 過 友 誼、 團 契、 夥 伴 關 係(Friendship, Fellowship, 和 Partnership),開始共創「90 分鐘奇

蹟」各種可能的旅程。圖 3、4

已開始從公民參與,城市外交,志願 服務,移工關懷等方面有頻繁互動。 在 2008 年 到 2015 年 間, 南 臺 灣 幾 間大學相繼和國立菲律賓大學系統 (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 System: UP System)有更緊密的造局來往;

IUSR 造局計畫,培育轉化菲律賓 的國度人才︰菲律賓的種子

面對曼市和南臺灣大學的 IUSR 行動初衷,我們就開始了一個跨校暨

雙方漸漸醞釀出發揮大學學術、學者

跨域的 IUSR 合作行動,共同陪伴、

風範、和知識分子的能量,期能喚醒

鼓勵和協助菲國曼市貧困區中前述之

帶動創新的夥伴關係,創新引領東南

3 所高中。每年寒暑假高雄市東南亞

亞 區 域 發 展。2016 年 1 月 初, 這 是

教育交流協會(Edu-Connect)分別組

臺菲大學互動的創新里程碑:國立菲

團(每團約 40 人,包括教授、校長、

律賓大學系統的總校長、學術副總校

企業家和社會機構)到菲律賓見學;

長、分校校長和重量級教授蜂擁相繼

其中行程必然包括訪問曼市這 3 所高

訪問南臺灣各大學。

中及亞洲開發銀行。

「 康 橋 連 鎖 旅 館 」(Kindness

每團團員參訪後產生極大的回

Hotel Chain)也同感一靈的將七賢館

響 和 共 識, 也 成 為 爾 後 共 同 籌 資 贊

注入接待菲律賓大學的精神與設計,

助,徵選這 3 所高中學生到南臺灣來

並設立 UP 招待所(UP Guest House)

「城市見學」一週的重要支持者。在

提供來臺推動大學合作和學術交流者

南臺灣大學、康橋連鎖飯店及「高雄

的短期免費住宿至今。UP System 和

市東南亞教育交流協會」會員的支持

南臺灣大學就這樣子帶動了臺菲高等

下, 我 們 舉 辦 了「2019 高 雄 學 習 之

教育資源分享和學術研究合作的親密

旅( Learning Trip in Kaohsiung)」

3

巴耶尼漢精神(Bayanihan Spirit)﹕在菲律賓,巴耶尼漢精神是一種社區團結精神,幫助他人而不期 望回報,以實現某個目標。

國際連結專文

241


圖3/菲國與南臺灣的大學合辦90分鐘奇蹟講 座。

圖4/老虎市的19位學生到高雄就讀。

和「2020 高 雄 學 習 之 旅(Learning

3 所高中來的學生,分別到上述學校

Trip in Kaohsiung)」(2020 年 因 為

就讀大學部。

COVID-19 的疫情而延期,疫情過後

馬上持續啟動)。

「高雄市東南亞教育交流協會」 在 楊 慶 煜 理 事 長( 高 雄 科 技 大 學 校

在 2020 年秋季班、2021 年春季

長)和朱元祥榮譽理事長(樹德科技

班、2021 年秋季班,由樹德科技大學

大學董事長)的造局領導下,加上高

(1 位)、義守大學(1 位)、高雄

雄臺南地區教會和社會人士的「國度

大學(1 位)、高雄科技大學(4 位)、

性」認領贊助,得以順利募資支持學

文藻外語大學(1 位)共同合作,各

生每月生活費,每學期開學住宿費、

校分別提供學雜費全免的全額獎學

保險費、和書籍費,抵臺防疫旅館費

金;這些大學共同支持 8 位從曼市這

用,來臺簽證和機票費用及日常生活

242

2021年USR成果專書


中的關心牧養;駐菲律賓代表處多陪

ble )」 和「 可 能(Possible)」 的 關

一哩路的認證和簽證協助,我們就這

鍵,在於將「自我(I)」完全拿掉或

樣開始了這個 IUSR 的造局創能行動。

弱化消失,才能啟動「造局創能」。

大學造局的可能,找到影響世界 的位置

從 IUSR 和 USR 的 角 度 而 言,SDGs 第 17 個目標就是宣告大學可以「造 局」興起發光;營造創新和良善的夥 伴關係,盤點自己的資源,分享已存

有人曾這樣形容臺灣和菲律賓

的資源,整合社會的資源,鏈結利害

的關係:近在眼前卻互不相識(It is

相關人的夢想;「造局創能」共同改

there but is not there)。臺菲兩國間是

善 SDGs 從第 1 項到第 16 項的目標。

近在咫尺、社會相似性大、國家互補 性高、民間友善性強的民主鄰居,我 們就需要一種創新的巴耶尼漢精神與 行動(Bayanihan Spirit and Action), 超越傳統國家外交國際合作的制式關 係;如此,臺菲才有可能共同造局創 能「90 分鐘的奇蹟」。 簡單而言,這個 IUSR 計畫和行 動 係 由「 高 雄 市 東 南 亞 教 育 交 流 協 會」造局鏈結每間大學既存的「獎學 金資源」,再鏈結教會和社會的「贊 助金資源」,發揮區域性的巴耶尼漢 精神,美好的事情總是會發生。這個 IUSR 的造局心思就是:情繫臺菲,

比翼高飛;大學領飛,教會助飛,區 域起飛。因為如此,我們與「可能」 的距離可以很近。 原來,我們「不可能(Impossi-

國際連結專文

243


國際 USR 案例專文

大學影響力排名與英國曼徹 斯特大學落實 SDGs 行動 圖 ・ 文/楊正誠(國立嘉義大學教學專業國際碩士學位學程教授)

大學的概念在近年有一點轉變,人類與環境共生的概念浮現。人類追求更 高的價值:人類與環境共生的永續發展;聯合國推出永續發展指標;企業 界也推出了「環境社會治理(ESG)」的概念。這些指標都改變了大學影響 力排名。

前言

1960 年代開始進行大學的功能分類,

因為要讓頂尖的研究型大學能夠專注 過去一直以來主導世界大學排名 的,是以科學研究和學術聲望為主軸 核心的世界大學排名,學界與社會大 眾也多認為此為世界大學排名的核心 價值與常態。的確,大學的概念自發 展開始,均以高深的學術研究,建立 深厚的理論,以及解決科學難題作為 主要的目標。即使後期美國將大學的 角色任務區分為教學、研究、服務三 個區塊,但研究始終是社會大眾認定 的大學的價值所在。這也促使美國在

244

在學術研究當中。 這樣的現象在近年有一點轉變, 由於社會變遷,無論是 COVID-19 的 大流行,或是科技的推陳出新,對於 環境保護以及人類應當與環境共生的 概念浮現。人類追求更高的價值:人 類 與 環 境 共 生 的 永 續 發 展。 這 也 是 為何聯合國推出永續發展指標的原 因。企業界也推出了「環境社會治理 (ESG)」的概念,認為如果企業的 治理能夠兼顧對於環境以及社會的友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善和保護,反而更能夠獲益。

(THE, 2021a)。 表 1 這 樣 的 新 型 態 的世界大學排名的出現,將可能多元

大學影響力排名

化世界不同類型大學的發展,也讓傳 統研究型大學以外的全球大學,有其

大 學 影 響 力 排 名(Impact Ran-

他獲得肯定的機會。新型態大學排名

kings)是國際高等教育排名機構 Times

的 出 現, 呼 應 了 Amsler 與 Bolsmann

Higher Education( 以 下 簡 稱 THE),

(2012) 在 研 究 中 批 判 的, 單 一 化

推出有別於學術型排名的新排名系

的大學排名已經形成一種社會排斥

統。目標是要檢視全球大學如何去落

(social exclusion), 以 及 讓 大 學 教

實聯合國的永續發展指標(SDGs)的

育的價值單一化是重大的問題。圖 1

項目。排名指標的向度分為四項:研

是 THE 對大學影響力的排名,除了

究(research)、管理(stewardship)、

總 排 名 外, 也 將 SDGs 的 17 項 指 標

拓 展(outreach)、 教 學(teaching)

分別做出全球大學排名。圖 1

表 1. THE 大學影響力排名的指標面向與定義 THE 大學影響力排 名指標面向 研究 (research) 管理 (stewardship)

定義 以最傳統的方式去衡量,即一所大學如何透過學術研 究的發表來促進 SDGs。 衡量一所大學如何管理資源(實體資源以及人力資源, 如教職員生)去落實 SDGs。

拓展 (outreach)

衡量一所大學如何拓展其對於永續發展的影響力的範 疇,如本土、區域、國家、國際的社群。

教學 (teaching)

衡量一所大學是否具有足夠有技能的實踐者去落實 SDGs,確保畢業生能夠將所學永續力落實在未來工作 中。

資料來源: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21a)。

國際連結專文

245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落實 SDGs 的校 務策略

曼 徹 斯 特 大 學(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是位於英國曼徹斯

出均衡的貢獻。每一年由學校社會責 任辦公室出版 SDGs 行動報告書(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2021b)。圖 2

在 曼 大 落 實 SDGs 四 項 行 動 的 過 程, 透 過 三 種 方 法 去 進 行 自 我 檢

特的一所著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學,其

核(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學術研究聲望傑出,校友與教師曾有

2021b):

25 位諾貝爾獎得主。特別的是,曼

大對於社會責任以及 SDGs 具有高度

(一) 曼 大研究層面的 SDGs 達成度 自我衡量方式

認同與投入。曼大是 2021 年 THE 大

曼大透過與校內書目計量專家合

學影響力總體全球排名第一的大學。

作,每年追蹤校內人員的研究發表的

曼大有成立社會責任辦公室(Office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並且將社

會 責 任(Social Responsibility) 列 為 其 學 校 三 大 核 心 目 標 之 一。 曼 大 將

主題關鍵詞和摘要,使用 Scopus 資 料庫進行追蹤學校與 SDGs 相關的研 究發表量和引用次數。 (二) 曼 大教學層面的 SDGs 達成度

其學校社會責任定義為「本校能憑藉

自我衡量方式

傑 出 的 教 學、 研 究、 公 共 事 務 與 活

曼大定期檢視學校開設課程對

動,對社群的社會與經濟健全做出貢

於 SDGs 的影響。分為直接影響與間

獻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2021a)。

在落實 SDGs 的行動上,曼大將 其行動區分為 4 項:研究(research)、 教 學(teaching)、 公 共 參 與(public engagement)、 校 園 運 作(campus operations), 並 且 將 這 四 項 行 動 與 SDGs 的 17 項指標做結合。曼大盡力

接影響兩面。直接影響是學校開設課 程的授課目標中直接列出認識 SDGs 指標議題。間接影響是學校開設課程 能夠幫助學生認識與 SDGs 相關的議 題。 (三) 曼大定期進行校內自我質性個 案研究去檢視學校的 SDGs 貢 獻

去確保每一項 SDGs 的指標均能夠在

曼大透過定期檢視校內相關網

研究、教學、公共參與、校園運作做

頁、進行教職員問卷調查、諮詢校內

246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 1 / THE 大學影響力排名的 17 類 SDGs 指標排名

資料來源: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21a)。

圖 2 /曼大四大 SDGs 行動以及與 17 項指標的關聯之自我檢視圖

資料來源: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2021b)。

國際連結專文

247


社會責任專案管理者,來檢視學校在

顧其對於在地以及國際的社會責任的

研究、教學、公共參與、校園運作是

影響擴散。曼大的策略來自於不斷地

否能夠對 SDGs 做出貢獻。曼大校內

自我檢視以及清楚的行動策略,在研

有 140 位左右的職員參與這些質性資

究、 教 學、 公 共 參 與、 校 園 運 作 與

料的收集。

SDGs 指標產生鏈結與跨域。

曼大落實 SDGs 的未來方向

參考文獻

曼大未來將持續將永續發展以 及社會責任的概念融入學校發展藍圖 中,並且憑藉與其他全球頂尖大學的 交流對話增進國際影響力,透過學校 博物館以及文化中心散播永續發展的 觀 念 給 予 在 地 人 士, 提 升 學 生 參 與 永續發展課程與活動的滿意度以及跨 域 學 習, 增 加 校 友 對 於 學 校 發 展 永 續力的認同,持續參與 THE 的全球 大 學 影 響 力 排 名(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2021b)。

結語:頂尖大學的社會責任 過去專注科學研究與學術研究 的競爭性全球大學排名,在影響力排

.Amsler, S. S., & Bolsmann, C. (2012). University ranking as social exclusion.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33 (2), 283301.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2021a). Social responsibility at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Retrieved from https:// www.manchester.ac.uk/discover/socialresponsibility/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2021b). Report: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Retrieved from https://documents.manchester.ac.uk/ display.aspx?DocID=55489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21a). Impact rankings 2021. Retrieved from https:// 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rankings/ impact/2021/overall#!/page/0/length/25/ sort_by/rank/sort_order/asc/cols/undefined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21b). Impact rankings 2021: Methodology. Retrieved from 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 world-university-rankings/impact-rankings2021-methodology

名的加入後,有可能讓排名系統產生 多元化的效應。而曼大作為一所大型 具歷史,且具有頂尖學術研究成果的 大學,也說明頂尖研究型大學也能兼

248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國際連結成果專文

永續漁村 X 在地實踐 X 國際合作

鄰家好漁協力屏東漁村邁向 國際發展 圖 ・ 文/李筱倩、陳雅玲、宋威穎、楊慶煜、劉文宏、鄭安倉、莊翔傑、黃愛玲、 蔡美玲、蔡永祥、于惠蓉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在屏東推出鄰家好漁水產產銷平臺,透過學校海洋產業 領域專業,契作小漁共同生產及銷售,協助在地小漁推出優質產品、增加 漁民收益,並促成臺日經驗交流,讓偏鄉漁村走向國際。

臺灣傳統漁村近年來普遍面臨產銷失 衡、產業脆弱與不健全、青年人口外移、 環境資源不當利用等問題,導致養殖產業 發生日漸凋零等現象,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鄰家好漁團隊盤點屏東縣林邊鄉與佳冬鄉 的漁村問題,結合學校海洋產業領域專業, 圖1/高科大為協助改善屏東縣林 邊鄉與佳冬鄉的漁村問題,結合水 產養殖、食品科學、工業設計、行 銷與管理專業技術,打造鄰家好漁 產銷平臺,契作優質產品,回饋地 區小漁。

著重在養殖業社區產業鏈結與經濟永續, 期望能協力漁村邁向國際。近年因為疫情 影響,團隊嘗試結合地方協力組織及日方 合作學校經驗共同致力實體與線上協作之 推動機制,茲將推動策略與成果詳述如下。

國際連結成果專文

249


建立林邊創新服務中心,作為地 方產銷與人才培力基地

新服務中心作為鏈結各方的平臺外, 也將其打造成線上食漁教育與在地水 產品推廣行銷新據點。另於養殖場域

高科大團隊借鏡合作學校高知大 學 COC+ 地方實踐經驗以及日本地方 創生政策推動經驗,於屏東林邊實踐 場域建立了一座 COI 地方創生中心

的推廣與服務工作也不停擺,透過視 訊座談,關懷業者的負責任生產落實 理念,也於緊急事件時提供應變策略 與資材供應。

(高科大林邊創新服務中心),作為

此外,因疫情期間無法帶領遊客

地方組織、大學團隊及地方政府間的

實際體驗漁村文化、品嘗在地優質水

平臺基地;並推出「鄰家好漁」這個

產品,團隊便透過線上直播方式,邀

水產行銷平臺。圖 1

請食漁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來到創新

因應 COVID-19 疫情影響,團隊

服務中心,以簡單「三分鐘魚料理活

克服相關困難,同步結合線上會議、

動」的線上影音共同推廣在地小漁水

遠距授課與網路行銷模式,除了讓創

產品與團隊研發成果。圖 2

圖2/疫情期間線上推出「三分鐘魚料理」,邀請臺南股份魚鄉的兩位創辦人一 起來下廚製作鮮味海鮮粥。

250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3/高科大團隊師生深入場域輔導與服務,致力提升在地產業競爭優勢。

此外,計畫團隊也跟這些專家學

公司王育崎社長、仕商達貿易有限公

者進行食漁教育理念訪談,讓學生在

司吳侃佑總經理,以跨國連線的視訊

遠距參與線上課程同時,也能從不同

座談方式,於屏東縣枋寮鄉東海社區

觀點了解食漁教育及在地養殖產業。

活動中心辦理「提升國際競爭力產學

總體而言,團隊因應疫情結合數

交流工作坊」。圖 3

位平臺與媒材,並參酌合作日方學校

藉 著 工 作 坊 的 辦 理, 臺 日 雙 方

國際在地實踐經驗,讓創新養殖管理

搭起國際資訊交流的橋梁,並且促進

技術的食漁教育、在地水產品、漁村

雙邊未來合作機會。株式会社ティン

文化都能透過網路行銷與視訊交流方

ホン(TING HONG CO., LTD.)王育

式進行,也讓更多的師生、在地居民

崎社長分享日本生鮮鮪魚從產地到餐

能夠共同參與其中,持續延續其在地

桌的經營理念,仕商達貿易有限公司

社會影響力。

吳侃佑總經理也分享產品貿易相關經

新世代養青與在地業者的國際競 爭優勢培力

驗。臺日企業及在地業者新世代養殖 青年(養二代)在這難得的機會中得 以相互交流,鏈結跨國水產品的行銷 資源。另也同步提升新世代養青的友

本次活動結合在地漁業團體,包

善養殖技術力、經營力、行銷力,並

含屏東縣養殖漁業發展協會、屏東縣

喚醒其掌握國際水產養殖發展趨勢的

東海社區發展協會、在地漁民、養殖

眼界,帶動屏東傳統養殖產業創新發

青年及師生團隊,邀請日本成田鼎鴻

展與國際市場競爭優勢。

國際連結成果專文

251


原料,推出調理食品(殺 菌軟袋)。同時,團隊也 舉辦「珍饈家餚 食在鄰 家」水產創意競賽、辦理 產品研發工作坊,邀請日 本結盟學校來臺進行產 品研發設計與行銷經驗交 流。圖 4、圖 5 在 疫 情 期 間, 便 透

圖4/鹿兒島大學老師試吃、品評學生的研發成果。

過雙邊研發水產加工食品 品評,再透過線上會議、 影片預錄的方式進行雙邊 意見交流與討論。參與同 學從參與發想、規劃、試 作到最後成品的呈現,均 能藉由與日方師生的互動 交流,在企劃力、設計力 以及語言力方面有顯著提 升。 圖5/鄰家好漁計畫師長試吃、品評學生的研發成果。

透過在地水產品開發 創新產品競賽,鏈結了臺

臺日合作「珍饈家餚 食在鄰家」水 產創意競賽

灣與日本的教師與學生,不僅透過日 方合作學校夥伴提供的建議與意見, 讓學生研發的水產加工品能夠有機會

因應市場消費型態改變,及受疫

成為日方家庭餐桌的佳餚,也增進臺

情影響改變的消費型態,團隊也結合

日雙方社會實踐夥伴學校的合作能力

商品化課程應用及創意,開發常溫調

與社會影響力。

理食品(即食包),以水產品為主要

252

為協助解決屏東漁鄉、偏鄉所面

2021年USR成果專書


臨的產業轉型發展問題,團隊從日本 找到參考對照案例,因此鏈結高科大 的日本姊妹校鹿兒島大學、臺日聯盟 的日方友校高知大學,促成 2021 年 的提案競賽計畫「鄰家好漁――關懷 偏鄉弱勢社會實踐競賽」 圖 6,並將 徵件對象擴及到臺灣、日本兩國的大 學學生。提案競賽不僅要提出創意, 更要蹲點實踐創意,實際觀察偏鄉問 題能否在創意方案中獲得解決。

鄰家好漁 ―― 關懷偏鄉弱勢實踐 競賽

圖6/鄰家好漁――關懷偏鄉弱勢實踐競賽。

本次提案競賽除了有國內綠能業

項的「責任消費及生產」為依歸,計

者贊助響應外,高科大也透過計畫建

畫團隊連結地區漁會、協會、養殖業

立收益提撥回饋機制,鼓勵國內消費

者、政府漁業部門、社區協會及社會

者藉由消費「鄰家好漁」的品牌商家,

企業,加強國際夥伴之間的交流,建

支持小漁友善養殖的漁產品,如此就

立新型態負責任產銷模式,從根本做

能夠透過平臺提撥 5% 收益回饋偏鄉

起;透過應用效能益生菌與水質改良

社區持續成長,進一步創造青年回鄉

劑,維護優質養殖環境,降低用水、

的良好商業環境。這樣不僅能更鞏固

用電量,生產無毒高品質水產品,並

友善漁產品的銷售通路與銷售量,也

透過循環經濟加工創新研發與設計,

幫助林邊、佳冬地區小漁經濟在新的

提升產品附加價值,並輔以食漁教育

商業模式中穩定成長,落實在地實踐

推廣永續海鮮概念,藉此提升漁村競

機制的永續發展。

爭力,促成屏東漁村的地方創生與國

為 落 實 USR 的 核 心 價 值 ―― 人

際發展。

才 培 育 與 在 地 連 結, 以 SDGs 第 12

國際連結成果專文

253


國際連結成果專文

慢運動 × 設計思考

擴散國際慢城意涵 圖•文/南華大學 USR 計畫團隊

南華大學將在臺灣的慢城、慢食、慢遊實踐經驗,與泰國姊妹校清邁皇家 理工大學分享,建立慢運動的規劃行動能力,將慢城、慢食結合相關企業、 OTOP 在當地推廣,建立村落及機構的循環經濟體制。

圖1/2019年拜訪泰國清邁皇家理工大學(RMUTL)會議。

254

2021年USR成果專書


自 1980 年 代 起, 慢 運 動(slow

RMUTL 合作,將慢理念擴散至當地

movement) 是 一 種 文 化 轉 變, 旨 在

城鎮社區,進而輔導自評或認證。也

放慢生活節奏。在國際慢運動風潮之

透過國際設計思考工作坊的辦理,把

下, 由 慢 食 運 動 拉 開 序 幕, 隨 著 時

臺灣的慢食、慢遊、慢活經驗轉化為

間 推 移, 在 其 他 領 域 發 展 成 為 一 種

具有泰國特色的慢城元素,並試圖產

亞 文 化。「 慢 」 這 個 詞 隨 後 被 應 用

出解決的行動方案,以利後續前往實

於文化的各種層面,如國際慢城聯盟

地場域實踐。圖 2

(Cittaslow International),而南華大 學已經成功陪伴嘉義縣大林鎮成為國 際慢城之一,並有成立臺灣慢城聯盟 經驗。

跨國設計思考工作坊 南 華 大 學 多 年 在「 跨 領 域 」 的

泰 國 場 域 符 合 慢 城 七 大 面 向、

範 疇 內 深 耕, 與 RMUTL 跨 國 共 創

八 大 公 約、72 項 指 標 等 各 種 條 件,

「Design Thinking × Slow Movement

但 無 慢 城 實 務 經 驗。 南 華 大 學 團 隊

Workshop-Make Life Better」具有慢意

目 標 將 在 臺 灣 的 慢 城、 慢 食、 慢 遊

涵的線上設計思考工作坊,將慢理念

實 踐 經 驗, 與 泰 國 姊 妹 校 清 邁 皇 家

與 SDGs 融入設計思考,藉由 SDGs 2

理 工 大 學(Rajamangala University of

串接至 SDGs 12,並將 OTOP 和責任

Technology Lanna,RMUTL) 分 享,

化生產之經驗擴散到泰國。期待將創

建 立 慢 運 動 的 規 劃 行 動 能 力, 將 慢

新的行動導入泰北鄉村社區,以創造

城、慢食結合相關企業、OTOP 在當

當地特色;藉由 SDGs 4 的概念探討

地推廣,建立村落及機構的循環經濟

疫情下,看見因數位落差造成的教育

體制。未來亦導入設計思考及行動,

不平等等相關議題,將疫情對產業與

將產業力量擴展到當地社區及學校。

教育的衝擊進行更深化的探討。 以遠距「設計思考 × 慢理念」

圖1

在國際交流中所搭建的橋梁不僅

為核心,將雙方欲分享的知識與技術

是文化的內涵,更包括市場的期待。

能有創見且具彈性的運用,此次交流

為提升臺灣國際能見度,成立亞洲第

內容將著重於共同建構分析、論述能

一個以慢城學為底蘊的學分學程,與

力與共同及發展問題意識的能力,讓

國際連結成果專文

255


圖2/2018年邀請Dr. Maneetien,擔任設計思 考工作坊講師。

圖3/與RMUTL合作舉辦設計 思考工作坊海報。

學生能在由實際觀察中發現國際間對

全 球 化 的 演 進, 我 們 已 習 慣 在 同 樣

於跨領域的議題融合之趨勢發展有著

的 情 境 模 式 下 尋 求 成 長。 然 而 由 於

正面且積極的想像。透過國際間異文

COVID-19 疫情的爆發,人員在無法

化背景、不同創作領域之老師與專家

跨境移動的情況下,導致國際間的交

分享,針對議題創造相互激盪、彼此

流更為艱難了。為了因應 COVID-19

融合的場域,展現出對未來趨勢的巨

疫情所帶來的衝擊,因而孕育出跨領

觀圖像,本活動往後也將視疫情發展

域的國際交流模式。藉由數位科技的

分別規劃與尋找場域實施社會實踐計

力量介入跨域的具體展現,以及工作

畫。圖 3

坊形式和跨議題的實踐策略,強調著

跨國 SIG 活動 近 年 來, 由 於 科 技 的 興 起,

256

各元素在過程中產生有機融合,亦希 冀能為後新冠疫情的交流模式帶來新 的契機與曙光。 本活動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大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 /泰國端講師分享跨國設計思考操作模 式。 4

學與地方組織進行演講與案例分享,

MOU。希望透過有機莊園、發展生態

試圖由「數位工具」和「跨國場域實

農業及提升農村價值。

踐」的議題中,以呈現出各個領域更

另一合作場域為拜城野豬生態園

廣 泛 且 多 元 的 實 踐 經 驗。 如 今, 在

(Boar Park of Pai),是泰北最大特

USR 實踐與地方創生等計畫或政策引

種野豬養殖農場,採放養及自然淘汰

導下,逐漸促成產官學研等各界協力

管理方式,發展出「社會企業模式:

合作,共同面對及解決當今經濟、社

捐贈仔豬、技術轉移、保價收購」之

會與文化的諸多困境,以期形塑「共

模式。該園會教導夥伴養殖技術,養

好」的未來發展願景。圖 4

成後保價收購成豬,以循環性帶動青

生態友善農業與慢食

年留鄉創業就業。圖 5 泰國北部有許多少數民族村落, 但因為產銷及氣候變遷問題,導致其

南 華 為 與 泰 國 當 地 產 業 連 結,

農產品銷售不佳、農產品價格低落、

和位於泰國西北部夜豐頌府的陽

無 特 色, 致 使 經 濟 不 振, 此 些 產 業

光 有 機 生 態 農 場(Sunsight Organic

均 以 在 地 社 區 產 業 特 色 出 發, 推 廣

Farmstay) 與 位 於 清 萊 府 的 House

有 機 野 豬、 有 機 咖 啡 及 生 態 旅 遊。

Roast 咖啡園進行合作,並簽署 USR

泰國亦推動 OTOP(One Tambon One

國際連結成果專文

257


圖5/2019年於拜城野豬生態園進行自主學習/移地教學/服務學習課程。

Product)認證,鼓勵每個鄉村開發各

動 U2T(University To Tambon)計畫,

自優勢的產品,以增加就業機會和收

主要是透過大學、公私部門與社區的

入,讓當地推動一鄉鎮一特色更契合

串聯合作,將學術、科技與創新帶入

慢城指標。團隊預計結合臺灣/泰國

社區,並促成社區社會與經濟的升級。

推廣生態農業的經驗,以種樹、生態

計畫中除了創造在地的就業機會與提

養殖等方式,建立村落及機構的循環

升職業技能,也藉由發展創意產業、

經濟體制。圖 6

產業升級等方式,將學術知識與經驗

未來展望 泰國的大學在 2021 年也開始推

258

實踐在社區中,創造社區內的循環經 濟。未來南華大學也將與泰國 U2T 介 接,從 RMUTL 的 U2T 計畫開始合作, 開創 USR×U2T 跨國合作的可能性,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6/與野豬園合作至當地戒毒中心推動循環經濟制度。

了解泰國當地學生如何走入社區,以 及如何創造學生與地方的鍵結,進而 讓 學 生 切 身 實 踐 USR, 串 聯 在 地 社 區、鄉鎮,解決當地問題,並發展地 方特色產業。

國際連結成果專文

259


國際連結成果專文

給異鄉人的家園夢

明志科大結合國際姊妹校推 動多元文化行動方案 圖 ・ 文/明志科技大學 USR 團隊

國際移工關懷及新住民與新住民二代培力是明志科技大學 USR 團隊的兩項 核心目標,因此除了協助引進印尼文書籍,並製作印尼新聞報,提供給在 臺灣受刑的印尼籍移工,同時也由該校東南亞交換生進入社區作家鄉文化 宣揚活動,並協助新住民孩童課後輔導。

圖1/與印尼的姊妹校合作募得印尼文圖書,並捐贈給TIWA供受刑移工閱讀。QR Code連 結為明志科大拍攝的《國際移工關懷――印尼圖書交換》影片。

260

2021年USR成果專書


明志科技大學與全球 84 所大專

慰藉他們在異鄉工作的思鄉情緒。透

院 校 簽 有 姊 妹 校 協 定, 當 中 又 以 印

過明志科大國際中心與姊妹校印尼巴

尼、泰國、馬來西亞、印度等新南向

淡國際大學(Universitas Internasional

國家學校最多。明志科大除了長期與

Batam)取得聯繫,與對方學校圖書

姊妹校有密切的學術交流,這些姊妹

館合作進行圖書交換活動,並從印尼

學校也是明志科大推動 USR 實踐的

換來了一批書籍。

重要動力;尤其明志科大 USR 實踐

後 來, 我 們 輾 轉 得 知, 臺 灣 國

計畫中兩項重要之核心目標就是國際

際勞工協會(TIWA)正在募集印尼

移工關懷、新住民與新住民二代的培

文書籍,提供臺北監獄內的印尼籍受

力。

刑人閱讀。在與協會志工對談,深入 近 年 來, 來 自 新 南 向 國 家 的 國

了解之後才知道這些在監印尼籍的受

際移工逐漸成為臺灣不可或缺的勞動

刑人,有很多是在海上工作的漁工。

力,越南及印尼等國籍的新住民人口

與大家熟知的在工廠作業的產工或是

數也不斷增加。如何幫助這些在異鄉

看護工不同,海上漁工是一般社會大

工作的移工,以及如何推廣新住民的

眾較難接觸到的,對他們的認識也更

文 化, 讓 更 多 人 能 夠 聽 到 他 們 的 聲

少。漁工在船上的環境相當惡劣,海

音,針對此兩項議題,我們除了諮詢

上作業充滿了危險,一次出海的時間

新南向國家的姊妹校外,也和他們在

又相當長,在高壓的工作環境下船長

部分活動的推動上有所合作。為此,

也很難好聲好氣地與移工溝通,甚至

明志科大的 USR 計畫也邀請國際中

出現有的移工被霸凌的情形,再加上

心主任擔任計畫共同主持人,以利推

語言的隔閡,在摩擦和壓力不斷累積

動 USR 計畫的國際交流合作。

的情況下,原先的小衝突就很容易演

與印尼姊妹校圖書館合作換書計畫

變成難以彌補的憾事。 原本懷抱著理想來到異鄉打拼, 沒想到最後換來的卻是這樣的結果,

2020 年,我們計畫設置一座「漂

在被監禁的過程中,這些移工無法接

書站」,讓移工朋友能夠閱讀在臺灣

觸到任何來自家鄉的訊息,內心的掙

難以取得的,來自他們故鄉的書籍,

扎與痛苦是難以平復的,而臺灣國際

國際連結成果專文

261


圖2/邀請明志科大印尼籍學生到在地圖書館與小朋友分享家鄉的傳統故事。

勞工協會募集印尼文圖書,就是為了

地的中小學、社區及圖書館做自己家

讓這些受刑人能夠透過閱讀自己家鄉

鄉藝術、美食及文化的分享以及東南

的文字來安定心神,也讓他們不要在

亞傳統故事繪本的導讀等,透過他們

服刑期間與外界社會脫節。於是我們

的參與,讓在地的學生及社區居民能

更改了原先的規劃,將大部分的書籍

夠以更多元的形式去認識這些異國文

捐贈給臺灣國際勞工協會,另外也找

化;同時我們也運用這些外籍學生的

了明志科大的印尼籍學生製作印尼新

力量,在鄰近的中小學開設課後輔導

聞報,提供受刑移工閱讀。圖 1

課程,協助在地中小學的新住民小朋

帶領各國交換生走入社區

友的英語學習;在訪問移工和新住民 時,也因為有交換生,能夠用他們更 熟悉親近的語言進行交談。圖 2

除了上述類型的活動合作之外,

這些來自姊妹校的交換生在畢業

來自各個姊妹校的國際交換生也是明

之後也有許多人選擇繼續留在明志科

志科大 USR 實踐計畫推廣東南亞新

大升學,就讀碩、博士班,並持續參

住民文化的重要參與角色,我們讓這

與 USR 實踐計畫。透過外籍生與本

些來自不同國家的交換生進場,到在

地學生的合作參與,讓明志科大的計

262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3/明志科大越南籍學生至在地小學陪同學童課後學習。

畫內容得以有更多不一樣的視角,更

材,以及東南亞文化相關的繪本,而

加豐富多元。

2021 年我們正在規劃製作中的泰國傳

疫情下的國際交流策略 自 2020 年 起, 因 為 COVID-19 疫 情 的 關 係, 來 校 的 交 換 生 人 數 大

統故事繪本,便是改以透過線上會議 的方式,和蒙庫國王科技大學(King Mongkut'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honburi)合作,針對繪本的故事內

容進行諮詢和討論。

減,許多實體交流的國際活動也被迫

未來,在後疫情時代,明志科大

取 消; 但 明 志 科 大 並 未 因 此 放 棄 國

除了繼續積極與姊妹校聯繫之外,也

際 交 流 的 機 會, 我 們 仍 然 透 過 視 訊

希望能夠透過線上論壇、工作坊等形

會議、線上同步活動等方式持續進行

式讓更多姊妹校能夠彼此交流,促進

國際交流。過去,明志科大的東南亞

多邊關係,共同實踐 USR。更希望在

文化中心配合 108 課綱的母語課程,

邊境逐步開放以後能夠有更多的實體

規劃了一系列的東南亞母語補充教

國際交流活動。圖 3

國際連結成果專文

263


國際連結成果專文

北醫大護理學院高齡長照跨 國文化 × 領導人才培育 圖 ・ 文/北醫大護理學院 USR 團隊

北醫大護理學院致力培養具跨文化敏感度及領導力之高齡長照領導管理人 才,長期與國際 38 間院級盟校進行合作;不畏疫情,仍積極推動各式跨國 線上交流,促使學生能打破文化隔閡、相互理解,甚而建立緊密連結。

臺北醫學大學護理學院長期與外

研究服務主題進行媒合與合作。圖 1

國姊妹校合作,在學校的領導下,近

本 計 畫 於 2020 年 5 月 舉 辦 線 上

年來護理學院研究量能不斷攀升,表

國際文化禮儀工作坊,邀請到奧谷特

現出色。為培育具跨文化敏感力及領

顧問公司執行長邱詩瑜針對跨國應對

導力之高齡長照領導管理人才,鏈結

與送禮文化分享,以提升學生跨文化

國際間各專業領域,包含長期照護、

敏感度與文化禮儀基礎,為未來國際

照顧人力培訓、機構管理、政府政策、

實地交流做足準備;同時,協助推動

人文素養等專業教師,共同發展教學

跨國線上交流,並將過去學長姊的交

社群,促進國際盟校教學合作。持續

流經驗製作成電子版經驗傳承手冊,

與 38 間院級盟校進行交流,包含日本

錄 製 口 頭 分 享 影 片, 投 入 相 當 的 時

沖繩縣立看護大學、日本北海道大學、

間,將過去的學長姊經驗累積傳承,

日本大阪大學、日本大阪醫科大學、

以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媒介輸出。

澳洲臥龍崗大學,針對教師專長教學

264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1/北醫大護理學院學生於2019年參訪沖繩縣立看護大學。

微出國 × 疫情下的跨文化交流 因應全球 COVID-19 疫情升溫, 2020 年 7 月 分 國 際 實 地 交 流 戛 然 而

止。但本計畫教師仍積極與各國姊妹 校維持聯繫,並於 2020 年 7 月分首 次邀請日本沖繩縣立看護大學共同舉 辦兩場線上跨文化交流工作坊,主題 分別為「疫情下的生活文化改變」與 「如何在疫情衝擊下持續關懷照顧高 齡者」,透過線上視訊工作坊,針對 疫情帶給文化的衝擊與因應對策提出 討論,同時,分享各文化之中面對疫 情的生活模式,這包含風俗民情、國 際饗宴、傳統文化、在地探索等文化

國際連結成果專文

議題交流,實現跨國文化交流。為強 化議題交流深度,我們將國內學生分 組進行組內討論與成果製作,並在視 訊交流中以小組方式進行,提高學生 以第二語言發表之意願,更透過通訊 軟體,建立國內外學生聯繫群組,以 建置未來的學生社群發展藍圖。圖 2 2021 年 7 月, 北 醫 大 護 理 學 院

邱曉彥副教授、劉芳副教授積極與沖 繩縣立看護大學山口賢一準教授共同 規劃以日本沖繩學生擔任在地導遊, 將文化體驗、在地工藝及美食美景之 一日體驗透過鏡頭呈現,分享風俗民 情、傳統文化、在地探索等主題並自 製 介 紹 影 片。 藉 由 觀 賞 沖 繩 學 生 成

265


圖2/ 學生跨文化交流報告「The Sight-seeing places in Okinawa」。

圖3/沖繩學生自製景觀導覽影片。

圖4/學生跨文化交流報告「The Wetland Park Tourism in Taiwan, Hong Kong and Vietnam」。

266

2021年USR成果專書


果,北醫大與盟校學生共同以自身經

導力發展量表」,進行單組前後測。

驗出發,針對上述三個主題於小組內

結果顯示學生在參與「第 2 屆線上跨

分享個人經驗,最終製成跨文化交流

文化交流工作坊」後,跨文化敏感度

報告,總計 8 份,成果豐碩;此全因

的整體表現有顯著改善(p < .01),包

工作坊中的 101 位學生們來自不同學

含互動參與度、文化差異認同感、互

校、不同文化背景,包含本國、越南、

動信心、互動愉悅感及互動關注度,

香港、印尼、泰國、日本。圖 3、4

五個面向皆有改善,而互動信心 (p <

高齡領導 × 跨文化人才厚植

.001) 及互動愉悅感 (p < .05) 達顯著差

異。此外,領導力發展也有顯著改善 (p < .01),其中八個面向皆有提升,

本計畫以北醫大生與盟校生共計

包含自我覺察、真誠一致、承諾、協

90 人 為 對 象, 採 用 Chen 與 Starosta

同 合 作、 共 同 目 標、 以 禮 相 爭、 公

(2000)所發展的「跨文化敏感度量表

民 資 質 及 改 變, 其 中, 自 我 覺 察 (p <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Scale, ISS)」

.001)、真誠一致(p < .01)與改變 (p <

及蔡(2018)改編自朱(2011)的「領

.001) 均達顯著差異。表 1

表 1. 學生跨文化敏感度與領導力提升

國際連結成果專文

267


圖5/左起為沖繩縣立看護大學山口賢一副教授、湖城同學,及大川嶺子教授,與臺灣伴手禮 合影。

透過他人的眼體驗當地風情

這 正 是 我 們 期 望 的。2021 年 工 作 坊 結束後,學生更表示:活動中的分組

護理學院在周桂如院長的帶領 下, 積 極 與 國 際 盟 友 維 持 良 好 的 關 係、實踐 USR 並持續推動發展教學 社 群, 促 進 國 際 盟 校 教 學 合 作, 以 SDGs 17 全球夥伴關係為目標。子計

方式讓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們齊聚一 起,透過他人的眼體驗當地風情,激 起了自己去往世界各地探索的慾望與 勇 氣, 也 更 勇 於 分 享 自 己 的 文 化 背 景,是相當珍貴的經驗。圖 5

畫主持人劉芳副教授分享:學生們透 過此次工作坊的跨國分組,更勇於互 動交流,不只打破時空限制,更促使 學生放下刻板印象、政治與宗教等因 素,純粹地交談。看見學生之間的互 動更緊密、更理解彼此的文化異同,

268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國際連結成果專文

前進非洲溫暖之心—— 馬拉威的疫情支援 圖•文/吳宗樹(挪威國際路加組織研究員)

臺大「全球衛生的在地參與」計畫在 2020 年 COVID-19 疫情大流行後,以 非洲馬拉威為場域。馬國在疫情開展後發生萬人確診的緊急狀況,臺大 – 屏基 – 挪威國際路加組織多邊溝通,以線上會議,共同協助改善該國疫情 下的公共衛生、學童與成人營養等需求。

國立臺灣大學「全球衛生的在地 參與」計畫原定於 2020 年在非洲的 肯亞及馬拉威進行。但因 COVID-19 大流行的影響,導致無法順利按照原 訂規劃進行各項工作。所幸透過臺大 與屏東基督教醫院多年的合作模式, 兼之即時掌握馬拉威在地經驗與疫情 現況,得以透過多邊協調和即時溝通 的方式調整計畫內容,在獲得教育部 計畫更動核可後,迅速進行臺馬兩地 的各項合作工作,成功發展出百年大 疫中的新興國際交流模式,謹以此文 分享相關發展經驗。

國際連結成果專文

健康議題是首要發展項目 本計畫修正後的主要執行場域是 位於素有「非洲溫暖之心」的馬拉威。 馬國位列全球最不發達國家之一,根 據聯合國發展署(UNDP)的 2018 年 人類發展指標報告指出,在全球 189 個納入分析的國家中排名第 171 名。 其出生人口平均餘命預估雖從 90 年 代 的 46.6 歲 提 高 到 2017 年 的 63.7 歲,但健康議題仍是當前馬國最重視 的發展項目。該國衛生部針對永續發 展指標(SDGs)當中的 SDGs 3 良好

269


健 康 與 福 祉、SDGs 4 優 質 教 育、 以

合作人員也與臺大計畫主持人進行初

及 SDGs 6 乾淨用水及衛生訂有明確

步討論,研擬若疫情進一步擴大後該

的五年馬拉威健康部門策略(Health

如何進行工作執行的修正。

Sector Strategic Plan II, 2017-2022)。

當該年3月分世衛組織宣布

當中針對如何達成這三項目標的戰略

COVID-19 為全球大流行(pandemic)

做法,均著重於群眾的衛生教育以及

後,馬國總統旋即宣布國家進入緊急

適切的社區介入。

災難狀態;4 月初馬國首例確診個案

因著臺大與屏基和挪威國際路

發生後,即進入長達半年的第一波疫

加組織的長期合作關係,本著對於馬

情期。在疫情初始之際,透過臺大 -

拉威當地社區健康議題的深刻了解,

屏基 - 挪威國際路加組織的多邊溝通

本團隊與馬拉威合作夥伴原本提出

與合作渠道,計畫團隊均能掌握馬拉

女 性 學 童 經 期 衛 生、 廁 所 興 建 以 及

威當地疫情現況,包括旅遊限制、流

乾淨用水計畫,但由於 2020 年全球

病特徵、檢疫規範和當地社會需求。

COVID-19 大流行,導致無法實際執

在 3 月中時計畫團隊就已經明瞭

行各項原訂的計畫工作。因此按照馬

馬拉威因著多項公共衛生防疫措施的

拉威合作夥伴請求與建議修訂計畫關

執行,得以壓制疫情不致於大規模爆

注議題為:(1)COVID-19 防疫支援

發,但社區層級的疫情調查和居家隔

工作、(2)臺馬兩地學生能力建構

離休養確診者的訪視工作礙於資源不

以及(3)當地社區及學童營養、淨

足,始終無法全面落實。也因此馬拉

水與衛生促進工作。

威合作夥伴在 2020 年 3 月底時,就

當疫情襲向馬國 馬 拉 威 在 2019 年 12 月 31 日 接

提出計畫執行內容變更的請求,但礙 於計畫管理模式的限制,雖已有當地 情資與正式請求,仍無法進行緊急需 要的工作內容。

獲世界衛生組織通報中國發生類流感

不幸的是,馬拉威在 2020 年 12

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疫情,馬國衛生部

月中開始遭受變種 COVID-19 侵襲,

自 2020 年 1 月 22 日起啟動各項監測

第二波國內大流行持續爆發,在短短

及準備工作;同一時間計畫團隊在馬

三週內超過萬人確診,死亡人數也超

270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1/馬拉威防疫會議現場。

過千人。本團隊因應馬拉威合作夥伴

隊從流行之初便戮力思索最佳的國際

的 緊 急 請 求, 最 後 終 獲 教 育 部 的 核

合作執行模式。其中,善用數位化工

可,將計畫執行內容修改為得以協助

具來進行即時和遠端的溝通協調,是

馬國北部主要大城姆祖祖市所在省區

此類型計畫能否在非洲當地成功執行

之防疫及應變工作,透過支援疫調工

的關鍵因素。除了透過建立即時通訊

作及兩地防疫工作會議等相關方式,

軟體群組進行計畫管理與溝通工作

提供大疫年代的實質國際交流協助,

外,也運用線上會議軟體進行兩地遠

恪盡 USR 的國際實踐工作。

距連線的實務工作。

善用數位工具來進行遠端溝通

目前計畫在實際執行層面上,已 經有臺灣和馬拉威兩地的大學學生、 研究生和計畫工作人員共同參與。詳

由於當前全球新冠疫情仍未結

細內容包括:應用線上會議方式參與

束,國際旅行依舊不如以往的便利,

馬拉威當地的防疫工作(技術討論會

但考量此次大流行正是培育全球衛生

議、疫情指揮中心會議、經驗分享會

以及健康發展人才的重要時機,加上

議等) 圖 1、討論和規劃人才培育研

深刻明瞭馬拉威當地需求,本計畫團

討課程及國際研討會籌備工作,藉此

國際連結成果專文

271


厚植臺馬兩地年輕學子的相關學術及 實務工作能力。 此外,根據馬國當地需求以及最 新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調查報告,可 以發現在 2020 年 COVID-19 大流行期 間,馬拉威當地兒童嚴重急性營養不 良(severe acute malnutrition,SAM) 數量增加至少 8%,成人族群也有營 養攝取不均衡的長期問題。因此本團 圖2、3/馬拉威營養計畫訪查現場會議 畫面。

隊和位於臺灣的亞洲太平洋地區糧食 與肥料中心共同合作,首先於臺灣擇 定國小進行學校示範菜園的建立,並 且在馬國透過當地合作夥伴關係進行

272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4/營養計畫訪查現場會議畫面(右前為本文作者吳宗樹)截圖。

設立社區及學校營養、淨水與衛生促

(The New Normal)」生活方式,在

進計畫推廣示範點的評估 ,希望在後

此疫情中發展出來的「新數位合作模

疫情時代,能立刻反映當地社會需求

式」也必將成為未來的國際交流的重

並且實踐協助當地社區健康發展以及

要形式之一。期望臺灣能在此世界新

長期健康促進的工作目標。圖 2、3、4

局中,能應用此新模式在全球國家數

新數位合作模式將是未來趨勢

最多的非洲大陸上,開拓嶄新合作、 永續發展的新篇章。

綜 言 之, 在 疫 苗 逐 漸 普 及 且 全 球 COVID-19 重症與死亡人數趨緩的 大流行中後期,我們仍不能忽視病毒 變種所可能帶來的影響及威脅,誠如 世界衛生組織所倡議的「新正常型態

國際連結成果專文

273



Exhibition 2021 USR 線上常設展

USR 的 S 型轉彎 教育部推動 USR 實踐計畫邁入第 2 期第 2 年,許多計畫在全臺各個角落辛 勤耕耘著;而風暴般席捲而來的 COVID-19 疫情卻讓許多計畫遇上了瓶頸, 只得苦苦追趕變化。 USR 推動中心除了舉辦共培活動「USR 的右轉彎」,本期線上常設展亦以 「USR 的 S 型轉彎」為主題,以「S」代表「社會(Society)」,邀請產業、 教育、長照、原住民部落四個面向的相關計畫,分享其在疫情中所遭遇之 困難及做出的因應,盼能帶給所有計畫一個不同的思考方向,期許各計畫 都能在疫情洪流中找出一條新路。


線上常設展

樹德科技大學 USR 的 S 型轉彎:

橫山 USR 計畫,翻轉燕巢 新形象 圖•文/樹德科技大學――橫山 USR 綠色內涵整體實踐行動計畫

計畫小檔案

學校名稱:樹德科技大學 計畫名稱:橫山 USR 綠色內涵整體實踐行動計畫 計畫類型:大學特色類深耕型 主題面向:產業

高雄燕巢的橫山計畫,從雲端到

臺。因應疫情,高雄市政府發布公有

國小,結合木工坊、食品電商等實作

場館管制,學校及校外橫山共創基地

和 概 念 結 合 的 課 程 與 計 畫, 將 USR

暫時關閉,不開放外部訪客及進駐單

計畫變得更扎實且切合生活實務了。

位進入作業,實作課程因此停止,而

橫山 USR 計畫執行遭遇的問題 橫山 USR 計畫從萌芽型開始投 入,將廢棄的橫山舊營區改造成「高

全面性的線上課程,亦影響到場域實 作的推進。

大型會展,融貫集體與分眾創作

雄燕巢 ‧ 橫山共創基地」,連結校

在這突如其來的二、三級疫情管

內的橫山創意基地、橫山 USR 專案

制之下,橫山 USR 專案推動辦公室

推動辦公室,作為跨界、跨校活動平

採取執行技術創新策略以改變現實,

276

2021年USR成果專書


並規劃強效性因應對策。例如:橫山

趣橫山」系列活動之一――音樂主題

工藝微聚落――六工坊:木工坊「跨

工作坊課程,即緊急改為線上課程、

域高階設計師家具研究班(Ⅱ)」延

擴大參與方式辦理。圖 1

伸 「一建築一家具.整合設計 4.0」

在優質教育的人才培育與在地

微型博覽會暨「臺灣家具產官學策略

連結上,因應疫情管制而採取「穿越

發展論壇」、染織工坊「2021 橫山創

距 離 」 (Cross Distance) 主 題 ――

意主題工作坊系列」等實作課程,因

Time 、 Space 、 Event 、 Festival ,

疫情影響而中斷、延後辦理,或尋求

History、Culture 等,透過隱藏在社區

轉型升級。

歷史底層所涵容的創新因子,對應實

有關市府場館的防疫管制方式,

作場域以開展地方活化創新方案。策

則積極和高雄市政府都發局社造科

略規劃拉長時空跨度、化整為零,尋

(主管單位)洽談長期借用的進駐單

求擴大參與機制,並且強化實作場域

位,如何合理使用橫山共創基地。而

永續發展目標之對應。

2021 年橫山創意主題工作坊:「疫起

圖1/疫起趣橫山:橫山國小創意校歌創作坊海報。

線上常設展

277


圖2/2021年共同培力系列活動第1場次︰建構USR夥伴關係及外部資源連結――國家‧城市‧ 大學創新治理實踐USR角色與功能。

線上活動點閱逾 4500 次

其他亮點場域經營與貢獻,舉例 下列 6 項︰

應用數位化媒介技術,以雲端平 臺保有社交距離、減少接觸;另一方 面,又能增加互動、擴大參與,並有 利資訊傳播與推廣。 例 如:2021 年 6 月 1 日 和 教 育 部 共 同 主 辦 2021 年 USR 推 動 中 心 共 同 培 力 系 列 活 動 第 1 場:「 建 構 USR 夥伴關係及外部資源連結――國

橫山國小百年校慶起手式 1922 年創校的燕巢橫山國小,創

校至今 99 年,尚無一首專屬校歌。 今(2021) 年 8 月 揭 開 橫 山 國 小 創 校 100 年慶祝活動的序幕;連結 2021 年 橫山藝術祭(Ⅱ),以「疫起趣

家. 城 市. 大 學 創 新 治 理 實 踐 USR

橫山」主題,發起校歌創作活動,運

角色與功能」 圖 2,線上報名參與人

用數位多媒體的「穿越距離」音樂創

數 約 六 百 人, 活 動 當 日 的 點 閱 次 數

作。這也配合橫山 USR 計畫主軸Ⅱ:

逾二千次;4 個月下來點閱次數超過

燕巢教育創夢系統的計畫內容和活動

四千五百次,充分發揮嚴峻的防疫期

內涵。 圖 4 計畫的內容包含,規劃集

間,穿越距離的資訊傳播效益。圖 3

體參與校歌創作行動;召集這 99 年

278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3/2021年共同培力系列活動第1場次︰建構大學社會責任夥伴關係及外部資源連結――國 家‧城市‧大學創新治理實踐USR角色與功能海報。

圖4/橫山國小創意校歌創作坊線上課程。

線上常設展

279


圖5/2021臺中設計週「一建築一家具」整合4.0微型博覽會海報。

來的社會關係人,共同關注母校的過

覽會暨「臺灣家具產官學策略發展論

去、現在和未來。做法上,透過數位

壇」,集結國內家具、室內、建築設

網路平臺,進行創意校歌的作詞、作

計菁英社群的年度創作家具作品展,

曲課程研習。後續,由陳炫宏老師結

臺南博物館節 ‧ 館校合作――「一座

合本創作坊活動學員之創意,整合出

具一世界」主題展。論及跨界共同推

全新詞曲,來推廣燕巢教育創夢系統:

動政府採購內容創新法案之潛力,以

橫山國小百年校慶拉開前奏,便安排

及因應疫情「化整為零,化零為整」

橫山國小學生,運用新完成的燕中音

融貫集體與分眾創作。

樂廳站臺(橫山 USR 實作場域營造

繼 前 幾 次 論 壇 推 廣「 家 具 設 計

點之一)進行錄音、錄影成就「橫山

4.0」的理念下,將可促進國內建築業、

國小 100 年校歌」。

設計業,家具製造業、家具銷售業、

2021 臺中設計週四展合一 四 大 主 題 論 壇 亮 點 活 動:「 一 建築一家具 ‧ 整合設計 4.0」微型博

280

營造業、裝修業,大學建築、設計系 所,以及廣大的消費民眾獲益與熱烈 迴響;同時,期盼為臺灣家具產業的 發展,開創嶄新里程碑。此一新觀點, 令人耳目一新!圖 5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6、7/鼓1食驗形象基地營造計畫及模型。

鼓 1 食 驗 形 象 基 地 營 造 ——

現在和未來的發展潛力與創新模式;

FOOD+CITY

連結跨界跨域的潛在青年進駐者團 隊,策略規劃七類 TA 目標客群。圖 6、

疫 情 之 下 國 內 所 有 的 機 構、 單

圖7

位、家庭與個體均受影響,而無例外;

高雄鼓 1 食驗形象基地,作為橫

這時候,大家都需要獨特的、可行的

山 USR 計畫外推西子灣、鼓山、鹽

創意方案,以因應現況變局和長遠的

埕的地方創生實作場域,結合高雄市

未來發展。

經發局市場管理處青創進駐方案,以

進行中的「鼓 1 公有市場食驗形 象基地營造計畫」,即為橫山 USR 計畫主軸Ⅰ:橫山 3 創服務設計中心。 團隊和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市場管 理處共同討論:日治初期 1912 年湊 町市場――高雄市第一座現代市場,

線上常設展

及校內師生、高屏地區青年、青農、 型 農, 促 進 青 銀 共 市 的 創 新 活 力; 2022 年 便 導 入 鼓 1 公 有 市 場 / 湊 町

市場 110 週年慶祝活動的多項籌備工 作,推動跨界合作聯盟、攤鋪空間環 境和電商服務的虛實整合工作。

281


圖8/由大三設計課程學生共同完成鼓1食驗形象基地模型。

「鼓 1 公有市場食驗形象基地營 造計畫」,便融入樹德科大(STU) 室內設計系大三的「建築與室內設計

橫山 3 創服務設計中心提供設計 師人才

(Ⅲ)、(Ⅳ)」課程;分析場域現況、

透過計畫主軸Ⅰ . 橫山 3 創服務

發想創新方案、設定近中長期目標。

設計中心作為平臺,連結跨校、跨界

為求永續經營鼓山第一公有市場、帶

專業設計人才。於橫山 USR 計畫官

動周邊環境、活絡人潮,策略規劃出

方網站設置設計師人才資料庫,連結

「FOOD + CITY」 食 物 與 城 市 ――

校內設計學院、校友會、高雄學園,

400 年高雄人飲食文化創新、食尚美

和參與過本計畫所舉辦論壇及工作坊

食系列主題活動,以活化鼓山第一公

活動者,協力推動 STU 設計師協會,

有零售市場的歷史新象。圖 8

提供第三方找尋相關專業技能種子師 資人才。

282

2021年USR成果專書


燕巢國中生活科技課帶入木工坊 職人教育

的橫山工藝微聚落木工坊,支援燕中 「生活科技」課程所需要的師資、材 料、機具等資源。做法上,國中一、

我們都知道優質教育,足以開發

二、三年級合計 12 個班級教室,都

潛能、改變現狀、創新發展。教育部

由木工坊利玉文主任(教育部技職之

108 年國民教育體系新課綱,帶來新

光第 9 屆/證照達人獎項 )指導。透

的教育學習理念。包括提升生活知能

過實體課程和雲端課程資訊,虛實整

與美學素養的「生活科技」課程在內,

合中將 CAD 創意、美學和設計三力

本地唯一的燕巢國中,於橫山 USR

的技能, 融入到創意發想和實務實作

計畫主軸Ⅱ:「燕巢教育創夢系統」

中;藉此引導燕巢果農子弟們,利用

中也扮演指標性角色。圖 9

自家芭樂製作門牌,投注 331―― 3

四年來,內建的燕巢國中創夢教 育基地,逐年累積成績且相當可觀。 2021 年 9 月 1 日開始,國中實體課程

生、3 育 + 文化的生活創意用品設計 和工藝技術應用。圖 10

開學,就由橫山 USR 計畫團隊經營

圖9/燕巢國中暑期夏令營活動。

線上常設展

283


2021 橫山藝術祭(Ⅱ)ONLINE EXPO 每 年 10 月 10 日 迎 接 歡 欣 國 慶 的 橫 山 藝 術 祭( Ⅱ ) 活 動, 大 約

系列主題活動、橫山共創基地、橫山 3 創服務設計中心和合作聯盟等。透

過亮點主題展覽形式,呈現「2021 橫 山藝術祭(Ⅱ)」新形象。 藉 由 線 上 展 覽 以 露 出 橫 山 USR

有 5 百人以上齊集高雄燕巢 ‧ 橫山

計畫的豐碩成果,特別是在計畫實踐

共 創 基 地, 已 經 形 成 燕 巢 地 方 節 慶

的過程、場域的互動,形塑出獨有的

(Festival)形貌而促進地方新活力。 2021 年因應防疫關係,本次將以

雲端方式進行,辦理橫山藝術祭(Ⅱ) ONLINE EXPO 線上博覽會,區分六

在地特色;同時也作為成果發表蓄積 能量的前哨站,以期擴大展現整體實 踐之效益。

大主題:橫山藝術祭、燕巢教育創夢 系 統、 橫 山 工 藝 微 聚 落 / 工 作 坊 活 動、「一建築一家具 ‧ 整合設計 4.0」

圖10/ 燕巢國中生活科技課程結合橫山藝術祭(Ⅱ),燕巢國中學生 ── 果農子弟們,以自家芭 樂枝為材料的門牌設計製作。

284

2021年USR成果專書


線上常設展

國立中正大學 USR 的 S 型轉彎:

植種 ‧ 結晶 ‧ 昇華―― 雲嘉地區中小學科學教育揚 升計畫 圖•文/國立中正大學――植種.結晶.昇華――雲嘉地區中小學科學教育揚升計畫

計畫小檔案

學校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計畫名稱:植種 ‧ 結晶 ‧ 昇華――雲嘉地區中小學科學教育揚升計畫 計畫類型:大學特色類萌芽型 主題面向:教育

國 立 中 正 大 學 USR 活 動, 以 強

重的影響,對於社會的運作以及人民

化學生科學能力為目標,在疫情期間

的生活方式也產生了重大的改變。本

仍辦理了線上科學家傳記導讀講座、

篇文章便分享中正大學:植種 ‧ 結

中小學科展輔導、分批博物館深層導

晶 ‧ 昇華計畫,面對疫情的因應方

覽和塔塔加觀星活動等等,豐富有趣

式供 USR 夥伴們參考。

又充實。 臺 灣 社 會 變 遷 快 速, 辦 理 USR 活動的方式不能一成不變,需要因應 場域的需求以及社會的現況做彈性的 調整。近二年,全球各地受到疫情嚴

線上常設展

計畫宗旨:強化學生科學能力和 實作

本計畫的宗旨是提升中小學科

285


學教育成效,具體目標在於強化學生

USR 計 畫 以 來, 大 型 講 座 活 動 也 均

之科學聽說讀寫能力以及提供實作訓

透過 YouTube 平臺進行全球直播,因

練,原本大部分的活動都需帶領學生

此執行線上課程的經驗豐富。在疫情

到中正或校外配合單位的場地辦理,

期間,若須以線上辦理活動,計畫團

且許多活動參與人數超過百人。

隊事前均先行請技術人員與服務場域

從 2020 年 2 月 以 來, 臺 灣

聯繫,協調學校內進行線上活動的地

COVID-19 疫情起伏,所幸大約有一

點,解決網路設備問題,並協助各校

半的時間疫情仍偏穩定,活動得以正

帶領教師安裝及使用相關軟體。

常辦理;然而在疫情相對嚴峻,警戒

本計畫長期辦理之國中組「科學

程度達二級以上時,為保障師生安全

家傳記導讀講座」活動,向來邀請國

並遵守相關規範,各項活動在盡量不

內知名學者專家前來主講,但為避免

取消的前提下,經計畫團隊討論並與

講者進行長途旅程之風險,本計畫克

服務場域及利害關係人協商後,調整

服了非常多技術上的困難,將 2020

部分活動辦理的方式。調整方向大致

年 4 月 11 日的活動改為大規模全面

上分為四類,包括「實體活動轉為線

線上方式辦理。 圖 1 國立臺灣大學物

上」、「縮小規模或分 梯辦理」、「設計創新 線上活動」、以及「開 發數位教材」等,分別 敘述如下:

一、 實 體 活 動轉為線 上

本團隊以往執行 科普活動計畫,曾多次 與雲嘉地區多所學校連 線辦理直播活動,執行

286

圖1/大規模線上辦理國中組「科學家傳記 導讀講座」活動直播臺現場。

2021年USR成果專書


理系高涌泉教授在臺大科學教育中心

避免參賽學生外出或群聚而增加染疫

現場講授愛因斯坦傳記,主辦單位現

風險,特別設計停課不停學的居家防

場則設在中正大學理學院,而雲嘉地

疫科普競賽活動,將原訂之團體組活

區飛沙、溪口、梅山、大林、民雄、

動,更改為學生可以在家中參與之個

嘉新、新港、民生、北興國中等九所

人型學習心得寫作競賽以及科學家故

學校的 230 位師生分別在各校電腦教

事漫畫競賽,參與狀況超乎預期,總

室收看,並同步參與演講後之益智問

計有雲嘉地區八所國中 66 件作品參

答競賽。

賽;本計畫更邀請多位專業評審於線

另,本計畫於 2020 年舉行大規

上進行作品審查,於 9 月 15 日與各

模之年度科普活動學習成果競賽,亦

合作學校及競賽評審連線,順利辦理

因應疫情將活動全面改為遠距同步視

線上頒獎典禮。圖 2、3

訊方式,於線上進行「科學家傳記說

中小學科展輔導向來為本計畫的

故事比賽」、「學習成果海報競賽」、

重點工作,2021 年 5 月開始,疫情轉

「四格漫畫競賽」、「九校聯合年度

趨嚴峻,本計畫與各科展團隊及指導

科普益智問答競賽」等跨縣市校際競

教師協調後,將原訂之實體輔導變更

賽活動,並連線至臺北、臺東等地之

為書面及視訊兩階段方式輔導,針對

評審進行講評。這一系列活動中最困

19 支獲推薦至全國賽的隊伍,共提供

難的部分在說故事比賽的影片製作與

35 次書面輔導,及 44 次線上輔導。

拍攝,本計畫由專任助理帶領大學生

而其中 15 件作品在競爭激烈的第 61

進入國中校園熟悉環境,規劃拍攝流

屆全國賽中共奪得 15 個獎項,獲得

程, 與 學 校 主 管 及 參 賽 隊 伍 充 分 溝

雲嘉地區歷年來最佳的成績。

通,不僅訓練大學生的溝通能力與影

資訊科技領域教師增能也是本計

片拍攝技巧,同時也讓國中學生在防

畫的重要目標,受疫情影響,本計畫

疫期間不中斷學習,並發揮創意參與

將原訂之暑期實體 Arduino 以及無人

競賽。

機教師工作坊改為線上活動,分別於

2021 年 5 月,COVID-19 疫 情 更

8 月 17 日與 8 月 19 日辦理,活動中

為嚴峻,達到三級警戒,全國一律採

分享 Arduino 教案、教材開發之意見

線上教學;本計畫配合防疫政策,為

交流與介紹遙控無人機、現行法規、

線上常設展

287


圖2、3/雲嘉地區中小學線上科展輔導成績―本計畫臉書粉絲專頁報導專文。 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CSECCU/posts/315914916915670

無人機群飛、空拍運鏡技巧等主題,

月 6 日辦理「博物館深度參訪」活動,

兩場工作坊參與的中小學種子教師分

原先預定帶領 8 所國中師生(約 2 百

別高達 77 與 76 位,超乎原先預期,

人)前往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鳳凰谷

代表雲嘉地區教師增能的高度需求;

鳥園及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各停留半

本計畫亦將於疫情後辦理實體工作

天。圖 4、5 但為避免人數過多而增加

坊,補充線上課程無法進行的示範及

傳染風險,計畫團隊與園區解說員重

實作教學內容。

新設計行程,號召志工、增加課程,

二、縮小規模或分梯辦理

四所學校分別在單一園區參訪一整 天,更能深入的認識園區所提供的生 態、地質、與電學知識以及參與實作

為避免群聚感染,疫情期間室內

活動,也落實了「深度參訪」的目標。

外活動人數都受到嚴格的限制,原規

本計畫亦預定於下次辦理「博物館深

劃中的大型實體活動若不取消,則須

度參訪」時,將前往這二個園區的學

改 為 小 型 活 動; 本 計 畫 於 2021 年 3

校對調。

288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4/小規模辦理之「博物館深度參訪」——鳳凰谷鳥園生態園區小鸚鵡餵食互動。

圖5/小規模辦理之「博物館深度參訪」——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斷層解說。

線上常設展

289


圖6/USR人才培育活動︰鹿林天文臺天文觀測實作訓練。

本計畫 2021 年新增的科學活動

態教室、鹿林山莊、鹿林天文臺、以

項目之一為天文教育,原先規劃帶領

及塔塔加登山口場域進行星座辨認、

約 50 位偏鄉中小學生至玉山塔塔加

望遠鏡操作、以及星空觀測實作等課

進行春季基礎觀星活動,但在疫情期

程。而本批受訓學員亦預計將於疫情

間, 學 校 及 家 長 不 放 心 學 童 在 外 過

穩定後協助辦理下次冬季天文觀測工

夜,因此,計畫團隊與玉山國家公園

作坊。

管理處以及中央大學鹿林天文臺協商

而本計畫於中小學的運動推廣,

更改規劃,將基礎科學教育活動改變

原是透過學生蒞校體驗多項運動設

成為 USR 人才培育活動,由中正通

施,包含:獨木舟、攀岩、射箭及定

識教育中心招募約 20 名大學生參加

向越野等饒富挑戰與樂趣的活動,培

天文觀測實作訓練,以培育未來天文

養其多元運動興趣與提升身體活動水

教育人才。圖 6

準,廣受師生喜愛。但自 5 月疫情升

活動在 3 位計畫團隊教師、3 位

高以來,限於防疫的規定,這些推廣

資深助教帶領下,於 5 月 1 日以小型

活動只能暫時停擺;8 月分疫情稍見

巴士上山,分別於塔塔加遊客中心生

緩和,本計畫主動嘗試至地區學校小

290

2021年USR成果專書


規模辦理活動,於 8 月 27 日與新港

辦並號召上千人參與,雖受到疫情影

文教基金會合作辦理定向越野培育種

響數次延期,但考量環境教育為重要

子人員培訓營,並協助新港國小繪製

工作不宜取消,最後在 9 月 16 日依

其校園與周邊的新港鐵路公園定向越

照防疫規範,於本校活動中心縮小規

野地圖,參與對象包括新港地區教師

模順利辦理。室內活動採梅花座,大

及在地熱心服務青年,以定向越野運

型活動改於室外場地舉行,將總人數

動結合地方文化推廣為前提,進行課

降至 300 人,採實名制,所有出入口

程設計與討論。 圖 7 本計畫將嘗試將

均設置體溫站。儘管如此,本次活動

此成功的案例推廣到更偏遠的阿里山

成效高於預期,人數較少反而讓各環

國中小,期待在疫情中仍能持續培養

境教育單位之間有更多互動和交流的

在地的運動推廣種子。

機會,各場講座及座談會中也能有更

另外,團隊 2021 年透過科學教 育中心與嘉義縣環保局合辦 2021 年 嘉 義 縣 環 境 教 育 博 覽 會, 以 職 人 講 座、攤位展示、環保實作、成果發表、

多討論、交流的時間。

三、設計創新線上活動

以及國際環教座談會等多元活動推廣

本計畫原定於 2021 年暑期辦理

地區環境教育。原本目標為 6 月分舉

中學生科學探索營,但受疫情影響, 改為舉辦雲嘉地區首創之線上 科學短影片競賽,鼓勵高中學 生以創意的表達方式,介紹當 今最重要的科學議題(病毒與 疫苗、重力與黑洞),訓練學 生透過生動的解說傳遞正確的 科學知識。 此項活動正在進行中,共 有來自雲嘉南地區 36 位學生以 及各校指導教師參賽,其中 25

圖7/與新港文教基金會合作辦理定向越野培育種 子人員培訓營。

線上常設展

位報名病毒與疫苗主題,11 位

291


報名重力與黑洞主題。計畫團隊為了

計畫的臉書粉絲專頁上(https://www.

此活動,更特別與臺科大合作辦理線

facebook.com/CSECCU/)。

上「WEDIA 自媒體表達工作坊」圖 8,

截至 9 月底已發表之原創性的

教導學生關於劇本發想、影片拍攝及

科學教育教材包括:「天文觀測及攝

編輯等多方位技巧,相關活動目前正

影專欄」8 篇、「科學家傳記連載系

積極進行中。

列——伽利略」4 篇、「科學教育中心

四、開發數位教材

生態系列報導」5 篇、「追隨伽利略 的腳步」19 篇、「COVID-19 科學筆 記」4 篇;以及許多科學新知的專文

由於 2021 年 5 月中起 COVID-19

介紹和書評,內容生動而多元。 圖 9

疫情升溫,各年齡層的學生都開始居

教材中除了文字敘述外,多附有原創

家線上學習,本計畫原本預定辦理之

性且具科學意義的精美照片、影片;

暑 期 科 學 營 隊 亦 無 法 進 行。 計 畫 團

根據粉絲專頁洞察報告,2021 年 9 月

隊 與 原 本 規 劃 之 授 課 教 師 協 商, 便

分貼文觸及人數已高達 2 萬人次,貼

將深入淺出的科普教材連載發表於

文互動也達 5 千人次以上。 在校園生態教育課程方面,由於 全面線上教學及校園停止對外開放而 被迫暫停。由於校園人煙稀少,野生 動物出沒也較為頻繁,計畫團隊決定 在後山裝設生態攝影機,希望能捕捉 到稀有生物的蹤影。很幸運的在第一 次檢視錄影資料時就發現拍到三級保

育類「食蟹獴」在林間池邊活動,並 透過媒體報導而受到廣大的迴響,對 於推廣生態及科普教育反而產生了意 想不到的效果。圖 10 圖8/線上科學短影片競賽網頁。網址: https://usr.chem.ccu.edu.tw/~3mvideo/index. html

292

疫情期間集中性的實體課程雖然 難以辦理,但藉由線上教材的撰寫以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及社群媒體的運作,仍可充分發揮科 學傳播的功能,而疫情期間創作之數 位教材可彙整於公開的計畫網站中, 持續提供科學教育及本計畫出版品的 製作。此外,本計畫於疫情期間亦製 作適合國中小學居家運動課程的影 片,以提供雲嘉地區體健科教師在疫 情期間線上課程採用,待恢復實體課 程時,亦能當作教學的補充教材。

結語 中正大學「植種.結晶.昇華― 雲嘉地區中小學科學教育揚升計畫」 在此簡要分享第 2 期 USR 計畫,本 團隊因應疫情所做的一些改變以及創 新的作為,供 USR 夥伴們參考,並 請多多指教。

圖9/計畫臉書粉絲專頁「追隨伽利略的腳 步」專文。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 CSECCU/posts/343282767512218

我們認為,21 世紀人類社會極需 要因應的除了疫情之外,還包括氣候 變遷、能源轉型、人工智慧革命等, 都需要根據豐富的科學知識與創新的 科學技術來做應用、規劃。本團隊希 望透過 USR 計畫的執行與中央、地 方教育單位的密切合作,提升區域的 基礎科學教育成效,為國家培養下一 代優秀的科技人才,讓年輕人能面對 未來的挑戰並做好準備。

線上常設展

圖10/計畫臉書粉絲專頁「食蟹獴現蹤」 專文。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 CSECCU/videos/598682694848493

293


線上常設展

長庚大學 USR 的 S 型轉彎:

跟防疫同樣要緊的事―― 社交距離愛無礙 圖•文/連心瑜老師(長庚大學:社區兒少創新實踐計畫――早期療育與兒少健康促進)

計畫小檔案

學校名稱:長庚大學 計畫名稱:社區兒少創新實踐計畫――早期療育與兒少健康促進 計畫類型:大學特色類萌芽型 主題面向:長照

如何不讓防疫拉開人與人的距

兒童青少年和家長接觸來達到身心評

離,長庚大學站在醫護立場,仍努力

估篩檢、診斷與執行早期療育復健計

思考如何讓偏鄉弱勢家庭的學童也能

畫及社區兒少所需的健康促進活動。

在疫情期間繼續銜接醫護教育,並親

因此,身為醫護人員的我,想要分享

自上山提供在地醫護協助,讓社交距

的是「如何不讓防疫拉開人與人的距

離愛無礙。

離」。

本 篇 分 享 的 重 點 不 是 要 談 2021

大家都知道疫情如此嚴重時,需

年 間 的 疫 情 如 何 在 臺 灣 快 速 擴 散,

要盡量避免人與人的接觸,以免傳播

而是因為疫情升溫而導致的計畫展

疾病,尤其更要保護的是沒有疫苗可

延甚至中斷。我們的 USR 團隊是以

以接種的 20 歲以下之兒童青少年,

社區為主軸的早期療育與兒少健康

這群「弱勢」正是我們團隊深耕關心

促進,需要高度與人接觸,尤其是與

的 主 體。 兒 童 與 青 少 年 活 力 旺 盛,

294

2021年USR成果專書


人際的互動與溝通是促進學習能力的

要跟你一起玩、我們不要坐你旁邊、

重點,既要維持人際互動,又要避免

你滾出去啦……」等等針對解除隔離

疫病的傳遞,這正考驗我們團隊的功

的學童們的言語,無疑是一種言語與

力。

關係霸凌,不只影響了孩子們的社交 於是,長庚師生早在 2021 年初

互動,更深深的傷害了孩子們的心。

的寒假健康促進營,就開始把原有的

接 著 全 國 進 入 三 級 警 戒, 教 育

健康促進活動,新增特別針對學童在

部立即宣布全臺各級學校停止實體課

校園與居家預防疾病傳染作為課程活

程、全面展開遠距教學。但有教師反

動設計,讓介壽國小的小朋友在寒假

映,在這段線上授課的日子當中,已

假期中也能把所學會的防治知識內化

經出現「線上中輟」的現象。根據調

在家庭中,透過《小王子的神奇旅程》

查最嚴重的情況可能一個班級當中每

故事繪本,大學生教導小學生自尊自

6 位學生就有 1 位沒有上線。在偏遠

重與自我實現,他們能把所學用自己

山區線上中輟生的情形更加嚴重,突

的方式內化轉譯成家族成員能使用與

如其來的停課,家長真的無法因應,

理解的模式,讓爸爸媽媽和家庭成員

家中缺乏電腦硬體設備,而孩子們不

能應用「出門戴口罩、回家換衣服、

一定有手機、手機的網路頻寬也沒有

時時勤洗手、分餐勿共食、關心家裡

辦法因應線上課程的執行。介壽國小

人、有症狀須就醫」等口號與實際操

的師生團隊開始透過家庭訪視,發放

作方式作為逆世代的教育。

平板電腦與行動網路借給學童們使

疫情期間的各種現象

用,因此 6 月分停課期間幾乎全部的 孩子們仍能按時線上上課。 長 庚 師 生 這 時 開 始 接 洽 學 校,

五 月 間 COVID-19 疫 情 來 勢 洶

我們非常關心小朋友的居家安全,許

洶,純樸的復興區爆發兩起職場內群

多弱勢的孩子停課後,原來學校提供

聚感染,間接導致感染者的家庭成員

的資源轉至家裡,家長們是否有能力

也需要居家隔離,因此也波及了幾位

因應?是否沒有大人管理?有沒有哪

國小學童無法到校上課,而在童言童

些部分是長庚大學師生可以著力之處

語中表達:「你有傳染病……我們不

呢?國小教師還是希望我們能持續對

線上常設展

295


原鄉孩子關懷,協助他們力有未逮之

師的指導下設計出以防疫為主題的互

處。因此,在全體授課老師的一致共

動式動畫遊戲、跟著哥哥姊姊唱唱跳

識下,我們的 USR 課程全部改為線

跳、洗手健康操、防疫繪本小故事、

上,同時也決定特別為學童設計線上

悄悄話說心情……等活動。但是教育

健康防疫夏令營。這是一個相當困難

部提早在 7 月 2 日就開始放暑假,此

的挑戰,這考驗著老師課程設計與引

時有許多的公家與民間製作之線上自

導的功力,設計思考需要老師帶領學

學系統無償提供學童在家自學,但卻

生腦力激盪,透過每個步驟的引導,

因為放暑假,學校陸續收回借給孩子

讓學生從線上的陌生不敢發言,慢慢

們使用的平板電腦與行動網路,所以

透過便利貼提出自己的意見與想法,

孩 子 們 並 非 自 願 中 輟, 而 是 情 非 得

在數位白板上畫出我們會面對的「人

已,乾脆睡到自然醒,「不來上課也

物誌」,最後慢慢形塑出我們想要提

不做作業,開始了史上最長的暑假」。

供給原鄉學童的健康防疫策略。圖 1

有電腦資源的學生被迫中輟 雖 然 是 線 上 夏 令 營, 學 生 在 老

我們特別為復興區學童量身打造 的線上夏令營竟然只來了 4 位學童, 原來是只有這 4 位學童的家裡有電腦 和網路,我們真正想要傳達健康教育 理念的弱勢兒童,卻是因為沒有軟硬

圖1/線上夏令營大手牽小手。

296

2021年USR成果專書


部潰瘍將會越來越嚴重, 甚至影響病患性命。 他很高興我能來幫 忙,因為足部潰瘍的病患 每天會來診所換藥,他需 要我提供專業服務,而且 需要將長庚醫院專業的照 護知能轉譯成原鄉診所護

圖2/學生自製之線上夏令營動畫影片。

理師和照服員能理解與執 行的知識與技術,提供原 體設備,真的成了數位落差下的學習

鄉民眾照護服務。於是我去了 5 天,

中輟生。圖 2

白天在診所協助他看病人、協助病人

我來就山,入山服務

傷口換藥與清創、中午診所午休幫護 理人員上 1 小時課程與技術示範,下 午 2 點以後跟隨高醫師巡迴醫療車去

「疫情讓我不能帶領學生上山,

巡診,提供復興區前山、中山與後山

但老師總可以去做點事情吧!」我是

的長期照護個案居家照護與行動醫療

這麼想的,身為一位專業的糖尿病衛

服務。圖 3

教師,我的專長是兒童青少年糖尿病 照護、年輕型糖尿病與糖尿病足部潰 瘍傷口照護。於是我聯繫復興區高揚

後山的「健康不平等」

威醫師,說明我想去他的診所進行實

在跟隨後山巡診中,我親眼見到

務服務。他告訴我,疫情中讓許多民

所謂的「健康不平等」。來到高義部

眾無法下山就醫,在他的山地醫療巡

落,看到一位 5 歲的男孩,獨自拿著

診服務及他的診所醫療服務中,發現

健保卡來排隊看病,我蹲下身來問他:

了許多因為疫情而延遲就醫的糖尿病

「你怎麼啦?哪裡不舒服嗎?」他跟

足部潰瘍個案,他竟然必須無奈的在

我說:「阿姨,我身上好癢好癢。」

他的診所裡幫病患腳趾截肢,否則足

我看到他手臂有紅色抓痕,拉開他的

線上常設展

297


圖3/高揚威醫師診所實務照護課程講授。連心瑜老師提供

衣服看他瘦瘦的軀幹都是紅色細線樣

三十幾位病患,仍然沒有等到他的家

痕跡「啊,是疥瘡!」

人,我只好拜託護理人員下週來繼續

我 問 他 家 裡 還 有 誰? 他 說 有 阿 嬤、阿公和一個念國中的哥哥,我問 他爸媽呢?他說在山下工作,沒有住 在一起。疥瘡是一種寄生蟲,會因為

幫我追蹤這家人的狀況。圖 4、5

三光部落的傷病者訪視

密切接觸而導致家庭或機構內群聚感

來到三光部落,我還是去跟小朋

染。高醫師給他開了內服藥、外用擦

友們玩,透過玩耍讓他們放下對我的

劑藥物與洗劑,雖然我已經將藥物以

戒心,可以讓我細細觀察他們的健康

不同顏色藥袋分開,還畫了圖告訴他

狀況。有位阿嬤帶著週歲大的男孫來

怎麼使用,但還是非常擔心他會聽不

換藥,額頭、腋下一大片燒燙傷痕跡,

懂或忘記怎麼用,於是我讓他把阿公、

護理師用自己的手機放卡通影片給孩

阿嬤和哥哥找來,因為疥瘡的治療需

子看,來轉移小朋友換藥疼痛的注意

要全家一起診治,而且需要清楚的衛

力,我一邊跟他玩一邊幫他的燙傷傷

生 教 育。 但 是, 我 們 直 到 看 完 全 部

口換藥,好大一片破掉的水泡,沒有

298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圖4/給予5歲的疥瘡男孩藥物指導與衛生教育。

圖5/5歲小朋友身上的疥瘡。

圖6/週歲大的燙傷男童。

圖7/陰暗廚房裡沉迷於手機電玩 的少年。

處理的話會感染。我問阿嬤,小孫子

院的土塊厝,家中唯一有鋪地板和裝

是怎麼受傷的,阿嬤說 18 歲的爸爸

冷氣的就是他所使用的房間,病床旁

騎機車載小孩,轉彎時不慎滑倒,小

地面睡了照顧他的外籍看護與他的姊

孩的額頭擦傷、小手臂被車子的排氣

姊。走過狹長的走廊,我看到他讀國

管 燙 傷 已 經 兩 天, 等 著 高 醫 師 來 看

一的弟弟正沉醉在手機遊戲中。我問

診……聽得我好心疼啊!圖 6

弟弟,廚房這麼暗,怎麼不開燈,這

居家訪視一位 19 歲因車禍頸椎 骨折導致癱瘓臥床 2 年的少年。三合

線上常設展

樣玩手機會傷害眼睛?他眼睛連抬都 沒抬起來看我。圖 7

299


圖8/參與營隊師生執行快篩,準備迎接服務營隊。

這些家訪與巡迴醫療所見到的點

苗注射,出發前一天分組在我辦公室

點滴滴,在回到學校後都成了我上課

做 COVID-19 快篩是我們師生第一次

的實際教材,學生才能理解老師為何

實體見面,快篩結果全體陰性,口罩、

一直心心念念要帶他們去場域服務。

防護面罩、手套、隔板、消毒用品、

家長會長告訴我,整個暑假裡有許多

額溫槍一應俱全,學生也都事先訓練

孩子家裡沒有人關心與照顧,整天獨

好,環境與設備都是先消毒,因為健

自待在家裡玩手機打電動,於是我們

康需求不能等。圖 8

持續積極籌備如何在疫情警戒下執行 兒少健康防疫實體營隊。

對孩子的愛必須無礙

營隊活動中,唯一很難做到的是 永保社交距離,因為我得去抱抱哭著 不想走的小朋友,然後一直噴酒精消 毒。第一天營隊結束,全體師生坐在 天幕廣場星光夜談,我得安慰鼓勵學

二級警戒中,同學們跟我做了兩

生的心情,還要解釋如何處理「分離」

個月的網友,還面對招募營隊小朋友

的情緒,大家真的很棒很辛苦,還有

的困境。全體師生接受 COVID-19 疫

一天的營隊活動要進行,我們得反思

300

2021年USR成果專書


今天的困境,重新調整排練明天的活

論評析刻板化對原住民文化的偏誤。

動 內 容, 直 到 深 夜。 但 我 們 的 共 識

有位同學分享,她完全不喜歡小

是――跟防疫一樣重要的事――對孩

孩,因為有個小朋友跑來跟她說:「妳

子的愛必須無礙。

是最醜的姊姊!」我的天啊,她邊說

學生的反思回饋 USR 課程結束,在成果發表會,

邊難過得哭了,同組同學都跑來給她 擁抱安慰,我也好心疼。她說,沒想 到後來活動結束時,那個小朋友竟然 寫了一張小卡片靦腆的塞給了她。

我聽完小組報告與個別學生的反思回

我決定下次要多上一堂兒童發展

饋心得,真的很感動。一位學生說,

學課程。有兩位同學分享到,其中一

醫學系讀到大學三年級了,不知道自

位小朋友說她家裡有 8 個兄弟姊妹,

己在讀什麼,只因為是念三類組,成

她說自己家只有 2 個小孩,就已經常

績還不錯,考上醫學系就念了。暑假

常覺得父母會偏心,問我該如何把愛

看到我的課,搭檔很多對原住民議題

分給 8 個孩子,同時她們也真的理解

深入了解的老師授課,還有原鄉場域

老師上課時畫出來的家系圖是真實存

服務活動,覺得很新鮮,寫了 email

在的。

給我,我細細回覆他的問題,他覺得 老師很 nice,好像被雷打到就選修這 門課了……沒想到事情好像沒那麼簡 單!

好醫護,就是同理 家長會長轉達參與營隊活動家長

一 位 僑 生 同 學 說, 他 記 得 老 師

的訊息給我,她的孩子回家後跟媽媽

上課時曾說要用「腳」走進社區,把

說:「如果沒有意外,我要念長庚大

「心」帶進場域,才能了解這片土地。

學醫學系。」媽媽問她: 「如果有意

跟我們去了一趟復興區之後,他決定

外呢?」「那就念護理系。」親愛的

畢業後要留在這片土地服務。另一位

孩子,長庚大學裡還有好多很棒的科

同學說,居家防疫太無趣,想到老師

系等著你們來探索。

說過需要理解才能服務,所以念了許

另 外 兩 位 學 生 說, 經 歷 疫 情 全

多原住民文化議題文章,還跟同學討

線上授課,不斷修改場域活動計畫、

線上常設展

301


內容、型態、時間等,因為在醫學院 科系求學中充滿競爭,她們做事必須 要有計畫,一旦沒有按計畫走就會覺 得很焦慮、失去控制感,但是在修這 門課的過程中,老師們不斷帶她們自 我探索,調整心態與跨校跨系同學合 作,設計營隊課程、寫劇本與老師討 論、拍微電影做動畫、寫課程反思心 得,讀老師給的文獻……,最後還要 跟一個很嚴謹的老師出一個很累的服 務隊。她們說:「回來後,終於了解 自己,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我要當一 個好醫師、好護理師」,因為她們懂 得「好」是什麼――那就是「同理」。 疫情讓我們體會過去許多不曾發 生的問題,但實體接觸提升了合作學 習的溫度,我們師生共同學習與經歷 解決困難,還加上團隊授課老師的用 心,這些歷程可供我重新修整課程內 容更臻豐富,以符合 USR 深耕場域 的目的。

302

2021年USR成果專書


線上常設展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USR 的 S 型轉彎:

疫情下部落之星的超前部署 圖•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部落之星:智慧偏鄉健康培力計畫

Tribal star incubation :Intelligent HEAlth for RemoTe areas (iHEART)

計畫小檔案

學校名稱: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計畫名稱:部落之星:智慧偏鄉健康培力計畫 Tribal star incubation: Intelligent HEAlth for RemoTe areas (iHEART) 計畫類型:大學特色類萌芽型 主題面向:原住民部落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部落之星」

專業領域,以南澳泰雅部落為據點,

計畫,以南澳的泰雅部落為長期深耕

導入醫療教育、智慧科技、社區力量

據點。在疫情期間,研發出結合在地

及文化研究,點燃部落健康照護與醫

編織文化的 3D 口罩,設計原民風的

學教育之星火。圖 1

健康衛教 LINE 群組和傳單,傳達正

深耕原民部落,帶領陽明交大社

確的防疫概念,化解外來染疫者在當

區健康照護研究所的研究生及各科系

地造成的恐慌,並以泰雅族語製作防

的大學生,長期於南澳蹲點服務,強

疫影片來加強部落衛教,熱情不減。

調文化敏感度的養成、共學成長,成

陽明交大社會責任「部落之星:

為本計畫最主要的核心概念。

智慧偏鄉健康培力計畫」,憑藉計畫

計 畫 與 部 落、 社 區 之 間 維 繫 著

主持人劉影梅特聘教授長達 28 年的

非 常 緊 密 的 情 感, 然 而,2020 年

社區服務經驗及數十位協同主持人的

COVID-19 來襲,實體交融具親密感

線上常設展

303


的執行方式受到「空間距離」的挑戰, 因防疫需求無法進入部落,考驗計畫 的推動模式。隨著疫情嚴峻的發展, 也觀察到因著社會決定因子而讓健康 不平等問題益發嚴重,在整體生活及 社會結構上,顯現出疫情下高度的脆 弱性,但令人興奮的是,部落也在染 疫逆境中堅毅了在地力量。當我們意 識到脆弱與堅毅兩種力量的矛盾拉 扯,便迅速找到了介入的當口,融合 專業知識與在地文化結構,發展部落 在地化的超前部署,在雜揉矛盾中建 立一道互助互信的橋梁。

以「自然編織」照亮健康 圖1/部落之星:智慧偏鄉健康培力計畫。

2020 年 初, 臺 灣 首 度 面 臨 到 COVID-19 的威脅,全島一命共同防

疫,口罩成為生活必需品,因此我們 研發「原民風 3D 美容抗菌口罩」, 將抗菌防潑水的科技機能表布及膠原 蛋白嫘縈纖維機能裡布,與當地泰雅 編織工坊合作,協助地方創生,將象 徵祖靈之眼的圖騰編織在外層,代表 著祖先的凝視與守護,共伴彼此撫慰 疫情疏離的人心。圖 2 傳統的泰雅編織已逐漸消失,但 圖2/原民風3D美容抗菌口罩。

304

在「口罩」異軍突起風行的世代裡,

2021年USR成果專書


透過文化創作、地方創生,讓泰雅編

卻無法與部落生活與知識銜接。在近

織文化重展新貌。

幾年師生的調查中,深知泰雅部落有

原民風的防疫 LINE 群和傳單

其豐富文化主體性、老年人口及隔代 教養比例高、日常溝通語言為泰雅族 語、圖像吸收力高於文字等等特性。

2021 年 5 月,COVID-19 疫 情 升

因此在製作衛教資料時,我們更著重

溫,全臺三級警戒,南澳鄉碧候村染

於專業知識融入文化特性,連結鄉公

疫消息,讓部落之星相關社群如同炸

所之當地力量讓資訊傳達到每一位居

鍋,新聞、憂心蜂擁而來,我們透過

民手中,並協助衛生所成立 LINE 群

社群軟體與部落衛生所、居民聯繫,

組,用數位的力量凝聚居民。

了解當下需求,發現正確的防疫衛教

「居家防疫大作戰」、「自我健

乃 是 當 務 之 急, 立 馬 遠 距 協 助 鄉 公

康監測」、「疫情下的飲食健康注意

所、衛生所整合防疫內容,成為資訊

事項」為首發的衛教單張,圖 3、4、5

的傳輸端口。

加入原民元素,以簡明文字成就防疫

雖然衛福部防疫衛教資訊很多,

圖3/居家防疫大作戰衛教傳單。

線上常設展

守則,強化「守護部落、gaga 團體」

圖4/自我健康監測傳單。

圖5/疫情下的飲食健康注意事項傳單。

305


圖6/新型冠狀病毒系列圖文――什麼是新型 冠狀病毒?

圖7/新型冠狀病毒系列圖文――新型冠狀病 毒怎麼傳播?

圖8/新型冠狀病毒系列圖文――跟感冒有什麼 不一樣?

圖9/新型冠狀病毒系列圖文――要怎麼打敗 新型冠狀病毒?

等文化字眼,吸引居民注意;由他們

圖文製作系列單張,轉化醫學語言,

生活慣習出發,如在共享共飲的飲食

替換成融入原民的生活用語,如胸悶

習慣中勇士如何防疫。

胸痛,轉為唱歌中氣不足;嗅覺改變,

碧 候 村 染 疫 事 情 發 生 後, 確 診

轉為吃東西不香了。圖 6、7、8、9

者的居住地遭部落居民丟石頭的社會

部分慢性病用藥長者,因疫情自

新聞事件,源自於其對疾病的害怕及

行停藥。為了讓遠距醫療及便利取藥

汙名。為了讓居民們理解新型冠狀病

的資訊即時落地,考量到當地多為隔

毒,減少恐慌、歧視,用淺顯易懂的

代教養家庭,特別製作了遠距看診及

306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取藥的簡易漫畫,引發孩童興趣, 傳遞給家中祖輩。圖 10 泰雅語版居家防護大作戰影片 中,則提供簡易鮮明的防疫步驟, 例如:肥皂洗手要唱三次泰雅語的 生日快樂歌,增加記憶點及落實, 並透過鄉公所的協助,在部落及垃 圾車循環播放。圖 11

一起挺醫護降低社會偏見 經媒體渲染碧候村確診者家遭 攻擊之社會新聞,形塑了泰雅原民 強悍形象;但事實是攻擊者在酒醉 下擔憂部落安危才會如此,多數居 民發揮友愛、共同承擔精神,祈禱 協助確診者度過難關。為了消除社 會偏見,集結村民錄製影片,藉由 圖10/新型冠狀病毒系列衛教圖文。

對醫護人員的感謝,表達碧候村民 的團結與友善,並疏導民意找到出 口。圖 12

另一種醫學教育:百年大疫下 的原鄉

「行醫醫定行」為陽明交大醫 學系與部落之星串聯之重要課程, 圖11/泰雅語的居家防疫影片。

線上常設展

提供醫學系(含公費生)、護理學

307


圖12/結合村民拍攝感謝影片來化解對疫情的恐慌。 (影片https://youtu.be/yB6GPE4SGeo)

系與藥學系學生,在假期進入臺灣各

究所陳斯婷副教授講述「南澳之星,

地基層醫療院所見習及觀摩,深入了

共同防疫」,針對疫情、RT-PCR(反

解地區醫療與未來工作場域,2021 年

轉錄酶 PCR)、核酸檢測原體、快篩

擬至南澳衛生所及文健站見習,卻因

試劑、通報流程、疫苗設計與保護力

疫情升溫,暫停實體課程。

的資訊,淺顯易懂的提供完整、正確

然 而, 誠 如 計 畫 團 隊 中 劉 影 梅 主持人與張原翊副教授表示,百年大

的資訊。也示範讓學生學習如何在偏 鄉或原鄉給予緊急之正確資訊。

疫,對於醫學教育將是非常重要的時

二部曲錄製了 6 支影片,邀請南

刻,應記錄疫情下的社會狀態或較少

澳鄉公所李勝雄鄉長、南澳衛生所陳

被關注的原民情境,提供學生另一個

桂英主任以及陽明交通大學林昭光教

面 向 的 教 育, 才 不 枉 費 了 這 個 好 危

授,談百年大疫下的原鄉之「宜蘭南

機。因此「疫情下的行醫醫定行」正

澳鄉碧候村染疫事件始末與地方公衛

式開拍,以學生為受眾,以影音資料、

醫療處理」以及「後疫情時代的原鄉

線上課程共創百年難得的醫學教育現

醫療公衛作為與需求」。 前篇是 3 位講者從地方行政、地

場。 首部曲邀請陽明交大臨床醫學研

308

方醫療與公共衛生以及文化敏感度角

2021年USR成果專書


度來談此次碧候村染疫驚天 72 小時

以及高血壓、糖尿病及疼痛等病症之

的在地緊急處理與文化現象。後篇乃

注意事項,委請臺灣泰雅族語言文化

從後疫情時代地方醫療與行政反思角

研究發展學會劉芝芳秘書長翻譯,並

度切入,去談原鄉醫療、公衛教育、

到南澳村集結數十位年長者一同參與

地方需求以及跨部會組織的串連合

轉譯過程,現場夾雜著不同地區的泰

作。

雅語方言、日文、華文,見證臺灣不 這一系列由在地聲音所發散的

同時期的原民歷史。

影 片, 不 僅 提 供 學 生 來 自 場 域 的 震

疫 情 升 溫 也 沒 有 阻 撓 此 計 畫,

撼醫學教育,也有助於本計畫整合資

我們依然著手進行語彙轉譯的教案彙

源,持續在原鄉推動部落公衛教育,

整,為符合原民擅以歌舞傳達歲時祭

提升原民健康與防治流行疾病,共創

儀的文化特性,特邀請南澳泰雅青年

共贏。(系列影片連結:https://reurl.

「史瓦力音樂」團隊將用藥語彙改編

cc/6D28g5)

為泰雅歌曲,融入南澳「日常廣播」

跨語境用藥語彙轉譯,以泰雅語 協助部落衛教

的部落街景與泰雅勇士的忍耐特質, 合力製作一首高血壓、糖尿病及疼痛 篇的用藥健康歌。 姜 紹 青、 劉 芝 芳 以 及 林 昭 光 老

跨 語 境 用 藥 語 彙 轉 譯, 是 2021

師,以高規格防疫模式錄製二部用藥

年新增之計畫。緣於 2020 年調查中

語彙轉譯對談,跨文化的轉譯並非只

發現部落年長者慢性病用藥比例高,

是一般的直譯,除了要考量不同語言

保存藥品、用藥習慣與地方知能息息

的句構模式外,還要理解不同文化對

相關。我們無意改變部落居民的生活

於生活慣習的詮釋。將這樣一個過程

慣習,而是從收集文化及語言著手,

與延伸出的文化脈絡透過影像記錄下

透過文健站的教學及輔導,建立一套

來,意義不僅在於語料的轉譯,更重

具文化敏感度的用藥語彙教案來推

要的是讓學生透過這樣的過程更了解

展。

泰雅的語言與文化,增進與部落居民 疫情前計畫協同主持人姜紹青老

或醫患關係的溝通技巧。

師已列出用藥時間點、用藥部分術語

線上常設展

309


千里之外的關懷:遠距醫療系統

存,更有助於本計畫在推動偏鄉健康 促進歷程中去反思介入的元素與資源

遠距醫療已是疫情下醫療院所的 必然,但太多知識尚不存在。作為增 進偏鄉健康促進的 USR 計畫,由電 機學院唐震寰院長領軍、黃紹華教授 執行的智慧醫療組,結合陽明交大附 設醫院,建立一套大南澳地區客製化 的遠距醫療系統。 未來將串連醫院、南澳衛生所、 文健站,建立一套專業對專業的服務

能量。 部落之星的執行雖在疫情下被迫 調整,但不變的是對當地的關懷,文 化的認同,相信唯有同理與信任,才 能達到跨領域推動的互助互惠。未來 我們將彙整 2021 年累積的珍貴教材, 以共培的方式,推展到不同的原鄉部 落,讓部落之星火,發散足以燎原的 熱情。

流,並結合學生調查研擬可攜式個案 系統,讓一條龍的遠距服務流可以加 惠當地居民,以熟悉的文化模式及語 言透過文健站照服員或衛生所傳達給 千里外的醫療團隊,造福原民、創造 新的服務。

結語 英國首相邱吉爾曾說「不要浪費 一場好危機」。百年大疫的肆虐與部 落染疫的恐慌縱使讓我們憂慮,但也 隨之產生一個個開放式的即時教育互 助現場。透過巨觀與微觀的視角切入 觀察,文化脈絡、在地力量、社群結 構、防疫的不適應性與文化落差即顯 現於當下,脆弱性與在地力量雜揉並

310

2021年USR成果專書



秋頌――大學社會責任的深耕與創新 主編 作者 編輯審校

蘇玉龍 劉明浩、黃郁琳、譚君怡、謝美微、吳英明、楊正誠、 各大學 USR 計畫團隊 黃郁琳、李慧文、洪嘉穗、袁恁涵

專案企劃

林芳伃

執行編輯

何珮琪

設計製作

橙舍文化

內頁編排

林粼、莊燕祝

封面繪製

張芳菊

指導單位

教育部

發行人

蘇玉龍

出版單位

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 Center for 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 Ministry of Education

地址

54516 南投縣埔里鎮大學路 1 號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電話

(049)2910960

網址

https://usr.moe.gov.tw/

製作

今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承印

科樂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

2022 年 1 月出版

ISBN

9789860730920

GPN

1011100018

定價

推廣用書.非賣品 本書另有電子版本,同時登載於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網站

本授權條款允許使用者重製、散布、傳輸以及修改著作,但不 得為商業目的之使用。若使用者修改該著作時,僅得依本授權 條款或與本授權條款類似者來散布該衍生作品。使用時必須按 照著作人指定的方式表彰其姓名。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預行編目(CIP)資料

秋頌――大學社會責任的深耕與創新/劉明浩, 黃郁 琳, 譚君怡, 謝美微, 吳英明, 楊正誠, 各大學USR計 畫團隊作 ; 蘇玉龍主編. -- 南投縣埔里鎮 : 教育部大 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 2022.01 面 ; 公分 ISBN 978-986-0730-92-0( 平裝 ) 1. 高等教育 2. 學校與社會 3. 社會參與 525.016 110020708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