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譯本、抄本

著名文本

馬所拉文本

《馬所拉文本》(Masoretic Text)是在死海古卷發現之前,最早的希伯來聖經手抄本,於西元十世紀左右寫成。馬所拉家族起源於以色列加利利海西岸的提比哩亞城,是專門保存聖經的猶太教文士。他們收集當代的所有經文資料,在一個要求嚴謹的聖經保存系統中,制訂許多幾乎不可能出錯的經文計算和抄寫規定。

馬所拉學者藉著嚴謹的抄寫規定,免去聖經流傳時可能會造成的錯誤。幾乎所有閃族文字,如希伯來文等,在古時都只有子音字母;因其屬於口授獨傳的學問,文字的讀音多是憑口耳相傳。因著沒有母音,許多詞語可以解釋成不同的意思,從而導致了對經文有不同的理解。於是馬所拉學者致力於設計一個音標系統,包括母音和重音符號,用以輔助讀者讀出正確母音,並避免因猜測而誤解眾多母音之間的意義,或導致每個人的讀法相異,藉此來固定詞彙的含義。

馬所拉學者對於經文內容完全不作任何改動,只會在認為必要的文字旁加上批註,以儘量保全文本的原貌。馬所拉學者在批註中會指出文本的特殊之處,並且提出他們認為可能的正確文句。

現存年代最早的馬所拉文本是開羅抄本(Codex Cairensis),寫於西元895年;而第一本完整包含母音、重音和馬所拉批註的抄本是阿勒頗抄本(Aleppo Codex);最著名且完好無損的抄本則是列寧格勒抄本(Leningrad Codex),寫於西元1009年。目前所通行的希伯來聖經Biblia Hebraica Stuttgartensia(簡稱BHS)就是根據列寧格勒抄本編輯的。

塔古姆

03 塔古姆譯本出埃及記Exodus 1225-31,

《塔古姆》(Targumic Texts)是希伯來文聖經的亞蘭文意譯本。塔古姆(Targum)是亞蘭文,意思是「解釋」或「意譯」。

譯本由來

當以色列人被擄到巴比倫後,亞蘭文成為他們通用的語言,剩下少數人懂希伯來文,於是當他們在誦讀希伯來文經卷時,也同時把經文翻譯成亞蘭文。

內容及重要性

除了部分用亞蘭文寫的以斯拉尼希米記,以及但以理書這兩卷,《塔古姆》的內容包含了整本舊約聖經。雖然塔古姆不是希伯來文聖經的精確譯本,而是意譯文本,它卻對經文提供了豐富的背景資料,幫助後人斷定許多艱深經文的真正意涵,並證實了希伯來聖經在前幾個世紀就已經存在。

撒瑪利亞五經

《撒瑪利亞五經》(Samaritan Pentateuch)是將希伯來文的摩西五經,用撒瑪利亞字母拼寫出來的語音譯本,內容與摩西五經無二。《撒瑪利亞五經》大約在西元前四世紀至二世紀之間完成,由於它是目前所發現中世紀最古老的文本,故對於希伯來經文的研究,有相當的幫助。

《撒瑪利亞五經》與馬所拉文本的摩西五經,約有六千多個不同之處,但幾乎都是標點符號及文法上的些微差異,也有些是因字型相近而有抄寫上的錯誤,基本上都不影響經文的意含。只有一個顯著不同的經文,就是在申命記二十七章四節。希伯來文聖經記載,耶和華吩咐摩西要在以巴路山上將寫著十誡的石板立起來,但《撒瑪利亞五經》卻是記載為基利心山。學者研判可能是因為基利心山是撒瑪利亞人的敬拜中心,因而將以巴路山改為基利心山。

七十士譯本

七十士譯本(Septuagint)是最古老的舊約希臘文譯本,大概是在西元前三世紀到前二世紀期間,分多個階段在北非的亞歷山大港陸續翻譯完成。

七十士譯本的翻譯據說是由托勒密二世(Ptolemy II Philadelphus)在興建亞歷山大圖書館時,為擴充圖書館藏書之豐富性,故邀請十二支派的猶太學者,將舊約希伯來文翻譯成希臘文。由於十二支派各派六人出來翻譯,總翻譯人數共七十二人,所以七十士譯本由羅馬數字「LXX」(意即七十)為其代號。當時七十二位猶太學者並不是一同翻譯,乃是各自翻譯,但相傳翻出來的內文卻盡都相同。

價值及權威性

七十士譯本是最古老的舊約希臘文譯本,對於想了解並修訂馬所拉文本的評論家而言,七十士譯本是非常重要的參考依據。許多早期的基督徒逐漸不使用希伯來文,而改為使用希臘文,七十士譯本對於這些基督徒而言,是了解舊約非常重要的來源。另外,新約作家以及希臘的神父也倚靠七十士譯本並引用它的經文,東正教也用七十士譯本來作舊約教學。

為了判斷七十士譯本是否準確照著原來的希伯來文聖經翻譯,許多學者將死海古卷、馬所拉文本,和七十士譯本的文本彼此比較,發現死海古卷和七十士譯本僅有百分之五的差別。且差異僅是文法錯誤、拼法差別、缺漏字等等,並不影響字句和文段的意含,因此更確定七十士譯本內容的權威性。

六文本合參

歷史背景

《六文本合參》又稱《六文合璧》、《六種經文合璧》,英文作Hexapla,編纂者為俄利根(Origen)。俄利根生長在於埃及亞歷山大港,精通希臘文學、希伯來文,曾經為聖經中的每一卷書都添加註解。

在舊約時代,希伯來文聖經多以口語方式流傳,爾後才編纂成卷,且只以子音字母記錄。讀者閱讀經卷時,要憑對希伯來語及亞蘭語的認識,自行加上母音。這造成當時聖經抄本、譯本有不同語音,並且不同語文的版本,其價值也良莠不齊。為了證實早期教會所使用的希臘文七十士譯本與希伯來原文抄本的內容一致,俄利根花費了二十八年,完成鉅著《六文本合參》,用並排的方式,將六種不同的文本依次對照,包含了希伯來文聖經、希伯來文聖經的希臘文音譯本、亞居拉本(Aquilae videlicet)、西馬克斯本(Symmachi)、俄利根自己修定的《七十士譯本》(Hexaplar Recension)、以及狄奧多修本(Theodotionis)。

05 六文本合參 詩篇

這是第一本對照式的聖經研讀著作。不過,由於此聖經傳抄過程繁雜講究,加上該合參篇幅又長達五十冊,抄寫不易,且當時羅馬皇帝經常迫害信徒,使得這抄本不久即失傳,目前僅存有殘章斷片。

貢獻與價值

為了解聖經聖言的確實意義,俄利根藉此著作,以縝密的態度進行比較,降低了因抄寫而造成的人為錯誤。此合參對照版本間的異同,甚至成為聖經批判學的濫觴;並且在經文對照之外,尚有針對聖經的解釋和運用,對基督教教義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05 六文本合參詩篇二

著名抄本

阿勒頗抄本

07 阿勒頗抄本申命記 (1)

《阿勒頗抄本》(Aleppo Codex)是出自提比哩亞的馬所拉學者,最後由Shlomo ben Nuya’a與Aharon ben Asher完成於西元十世紀初。大約一百年後,耶路撒冷的猶太教卡拉派團體(Karaite)將其買下。在第一次十字軍東征,耶路撒冷陷落時,他們的會堂遭十字軍掠奪。十字軍將此抄本帶到埃及,並且向猶太人勒索高額的贖金。

《阿勒頗抄本》被贖回後,保存在開羅的猶太會堂,經當時一位頗富盛名的西班牙裔猶太拉比Maimonides查閱過以後,認為這是所有猶太學者都信任的文本。後來這抄本到了敘利亞的阿勒頗。相傳是西元1375年,由Maimonides的後裔所帶去的。這也是《阿勒頗抄本》名稱的由來。

07 阿勒頗抄本約書亞1,1 (1)

《阿勒頗抄本》在敘利亞保存了五百多年,直到1947年,聯合國決定讓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地建國,敘利亞人民因不滿這決議而暴動。暴民們將保存該抄本的會堂燒毀,抄本也消失無蹤。當大家都認為這抄本已經被燒毀時,這抄本竟再度出現。1958年,一位敘利亞的猶太商人將該抄本偷運到以色列,並交給當時的以色列總理Itzhak Ben-Zvi,可惜這抄本已經遺失了一部份。現在,《阿勒頗抄本》存放在耶路撒冷,由Ben-Zvi Institute和Hebrew University管理保存。

列寧格勒抄本

《阿勒頗抄本》是最古老的希伯來舊約抄本,但該抄本內容並不完整。《列寧格勒抄本》(Leningrad Codex)是目前現存最完整的希伯來舊約抄本,於西元1009年抄寫於開羅,由馬所拉音標系統、批註和希伯來語子音拼寫而成,其內容包含完整的舊約聖經。此抄本不僅保存程度完好,並且辨識度高,目前收藏於俄羅斯聖彼得堡的俄羅斯國立圖書館。由於蘇聯時代聖彼得堡市曾稱為列寧格勒,因此這個權威性的手抄本就被命名為《列寧格勒手抄本》。

因《列寧格勒抄本》保存度與內容完整度高,目前是聖經公會出版的《希伯來聖經》(Biblia Hebraica Stuttgartensia,BHS)的底本,也是許多希伯來文聖經修改與編訂時的重要參考底本。同時,它也是許多學者在為《阿勒頗抄本》拼湊缺少的內容時,主要的參考來源。

西乃抄本

歷史

《西乃抄本》,希伯來文為קודקס סינאיטיקוס‎,希臘文為Σιναϊτικός Κώδικας,英文為Codex Sinaiticus,此抄本由希臘文寫成,為目前所發現最古老且最完整的新約手抄稿。

事實上,《西乃抄本》是在一堆被視為廢紙的紙卷中發現的。這些紙卷原本存放於埃及的聖凱瑟琳修道院內。1844年神學家康斯坦丁.蒂申多夫(Constantine Tischendorf)拜訪了這間修道院時,將這些含著《西乃抄本》的紙卷從燃燒的火爐之中拯救出來。

《西乃抄本》新約內容於1911年出版,舊約內容於1922年出版。因政治、人為等因素,《西乃抄本》現今分散在四個不同的國家,分別是:英國大英圖書館、埃及聖凱瑟琳修道院、德國萊比錫大學圖書館,及俄羅斯國家圖書館。

重要性

《西乃抄本》集成於《新約聖經》完成後的三百年,與同期發現的抄本相較,西乃抄本中〈福音書〉的重要性,僅次於《梵蒂岡抄本》。就〈使徒行傳〉而言,《西乃抄本》和《梵蒂岡抄本》則不相上下。西乃抄本包含了幾乎完整的舊約與無遺漏的新約,這在眾多抄本中並不常見。因著它年代古老以及內容完整,西乃抄本的地位是非常被肯定的。

《梵蒂岡抄本》與《亞歷山大抄本》

梵蒂岡抄本帖後3,11-18,來1,1-2,2
梵蒂岡抄本帖後3,11-18,來1,1-2,2
亞歷山大抄本 彼後與約壹
亞歷山大抄本 彼後與約壹

《梵蒂岡抄本》與《亞歷山大抄本》為希臘文著名的聖經手抄本,以下為其對照表:

《梵蒂岡抄本》 《亞歷山大抄本》
拉丁語名稱 Codex Vaticanus Codex Alexandrinus
起源 不明確,可能與君士坦丁有關
完成時間 西元第四世紀 西元第五世紀上半葉
抄寫地點 可能在埃及亞歷山大、該撒利亞、或羅馬 埃及亞歷山大
現存地點 梵蒂岡教廷圖書館 英國倫敦博物館
語文字體 希臘語安色爾字體(Uncial大楷體)
內容 收錄完整《七十士譯本》的內容,以及大部分新約。包含了部分次經。 收錄完整《七十士譯本》的內容,以及所有新約的部分。包含了部分次經。
欠缺或遺失部分 創世記、詩篇、列王記下、四福音、羅馬書、提摩太前後書、提多、腓利門、啟示錄的部分經文 創世記、撒母耳記上、詩篇、馬太福音、約翰福音、哥林多後書的一部分經文。
抄本代號 B A
價值 距離聖經的完成日期不到三百年,可靠性和準確性皆高。 此抄本在文本批判考證上算為第一個發現最重要,以及在古時被廣泛使用的手稿。
貢獻 是幾個現代譯本的重要希臘文底本

著名譯本

亞居拉譯本

《亞居拉譯本》是希臘文舊約譯本,約於二世紀初翻譯完成。此譯本由原本信奉基督教,但後來改信猶太教的亞居拉所譯。亞居拉譯本的特色著重於字面的直譯,此譯本原本包含大部分聖經經卷,但存留至今的僅是殘篇。

在俄利根為校正《七十士譯本》所編纂的《六文本合參》中,收錄了《亞居拉譯本》原文的片段手稿。雖然《六文本合參》已經失傳,但仍有許多的殘片還保留着,其中包括《亞居拉譯本》。《七十士譯本》的文句較為艱澀,故亞居拉的譯本初時是以註解的形式出現在《七十士譯本》中。若要尋找《亞居拉譯本》的內容,就需要參閱《七十士譯本》的註解。這些手稿於1897年在開羅老猶太教堂的藏經庫裏被發現,其中的三個譯本已被發現為列王紀手抄本來源,另外三個譯本為詩篇的手抄本。這些殘篇雖然沒有附上譯者的姓名,但因亞居拉的抄寫風格非常獨特,很難不被認出來。目前所保存的這六份殘篇都是羊皮紙文獻,只是其中有些文字已經難以辨認。

拉丁文武加大譯本

歷史背景

武加大譯本,拉丁語Biblia Vulgata;英語The Latin Vulgate Bible。Vulgaris,意即通行的、普通的,因此此譯本又名《拉丁通俗譯本》。武加大譯本由聖經教父耶柔米,於西元405年完成。耶柔米在西元382年擔任教宗達瑪蘇斯一世的神學顧問和秘書。教宗請他將當時的一部古拉丁文聖經譯本進行修訂,但該部譯本語句粗糙且多難理解,於是耶柔米使用七十士譯本和希臘文新約作修訂基礎,於西元388年完成新約的修訂並重釋。爾後他盼望將希伯來原文聖經內蘊藏的豐富,完整呈現給拉丁文讀者,故又以希伯來文舊約作基礎,翻譯並修訂成拉丁文武加大譯本。

貢獻與價值

西元1546年的吞特會議(The Council of Trent)(此會議為羅馬天主教為抗衡馬丁路德發起的改教運動,而召開的大會),定拉丁文武加大譯本為權威譯本。直到今日,此譯本仍為羅馬天主教會所重用。從中世紀到文藝復興,拉丁文武加大譯本成了代表羅馬文化最後輝煌的作品,深遠的影響了歐洲的聖經文化。諸多早期譯本,如英語威克利夫譯本便以拉丁文武加大譯本作為翻譯底本。

中古世紀英文時期,喬叟的坎特伯利故事集與莎士比亞戲劇《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也能明顯的看出其內容受到拉丁文武加大譯本影響。此外,此譯本也成為學術上和歐洲中世紀教會生活最重要的聖經。當時原使用希臘文新約與希伯來文舊約的拉丁教會,都轉為使用拉丁文武加大譯本,可證實當時拉丁文武加大譯本的廣泛使用程度。

死海古卷

歷史背景

西元1947年,在死海附近昆蘭的一個山洞內,發現裝著許多手抄古文卷的陶甕。後來,陸續在其他多個洞穴中,發現了更多的古卷。這些就是現今著名的『死海古卷』(Dead Sea Scrolls)。古卷上的文字以希伯來文為主,其中也有少數是希臘文、亞蘭文、納巴提文和拉丁文。古卷已被證實是由一群移居至昆蘭地區的愛色尼人(Essenes)所抄寫。他們的特點乃是十分謹守律法典章,特別注重道德行為與蒙神赦罪。西元68年,全族遭羅馬帝國所滅亡。古卷發現的地點-昆蘭河谷,研判極可能是當時愛色尼教派的社區所在,主要是因為洞穴中所出土的文物,除了聖經的抄本,還包括許多愛色尼教派內的文獻。

貢獻與價值

古卷內容主要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約莫一百卷的舊約聖經經卷,除了《以斯帖記》之外,舊約聖經中的每一卷書皆可在古卷中找到,並且許多卷書多次出現,其中以賽亞書保存最為完整。第二類為許多聖經注釋,聖經評論,解經書,次經和偽經。最後一類則是非聖經文獻。這批古卷是現有最古老的希伯來文聖經抄本。

昆蘭11個洞穴一覽表

洞穴名稱 所含經卷 經卷份數
Q1 摩西五經、士師記、撒母耳記、詩篇、以西結書、但以理書 17
Q2 摩西五經、約伯記、詩篇、耶利米書、路得記 18
Q3 詩篇、耶利米哀歌、以西結書 3
Q4 摩西五經、約書亞記、詩篇、雅歌書、但以理書 137
Q5 申命記、列王紀上 7
Q6 創世記、利未記、申命記、列王紀上、列王紀下、詩篇、箴言、雅歌書、但以理書 7
Q7 出埃及記、耶利米書 1
Q8 創世記、出埃及記、申命記、詩篇 2
Q9 0
Q10 0
Q11 利未記、申命記、約伯記、詩篇、以西結書 10
猶太經卷 經卷名稱 出土份數
摩西五經 創世記 18+3
出埃及記 18
利未記 17
民數記 12
申命記 31+3
前先知書 約書亞記 2
士師記 3
撒母耳記 4
列王紀 3
後先知書 以賽亞書 22
耶利米書 6
以西結書 7
十二小先知書 10+1
詩篇或其他經卷 詩篇 39+2
箴言 2
約伯記 4
雅歌 4
路得記 4
耶利米哀歌 4
傳道書 3
以斯帖記 0
但以理書 8+1
以斯拉尼希米記 1
歷代志 1

死海古卷對照馬所拉文本之以賽亞書

《以賽亞書卷》(1QIsaa)是1947年被發現的死海古卷之一,發現地點位於昆蘭洞穴的第一號洞穴。它是死海古卷中保存最完整、篇幅最長(七百三十四毫米)的書卷。希伯來聖經中的以賽亞書六十六章內容,都包含在《以賽亞書卷》中的五十四段經文裡。該書卷約於西元前125年至西元前100年間完成,它比目前所知最古老的以賽亞手抄經卷,還早了一千年。

《以賽亞書卷》與現有的希伯來文聖經做了一對一的單詞比較後發現,準確性達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其餘的百分之五,主要是因語言上拼寫的演化及筆誤。《以賽亞書卷》與馬所拉文本或中世紀法典的傳統版本,內容上相符的程度驚人。

1280px-The_Great_Isaiah_Scroll_MS_A_(1QIsa)_-_Google_Art_Project-x4-y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