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他山之石:台湾抗疫中药“清冠一号”的成功及对大陆中医界的启示

羽医草 羽衣草医学笔记
2022年05月20日 23:45

近期,我国台湾地区新冠肺炎疫情进入爆炸期。从4月28日起,每日新增确诊病例突破1万人,此后直线上升,前日(5月19日)起新增确诊病例9万多人,目前已累计确诊病例超过115万,成为全国确诊病例最多、疫情最严重的省份。近来,台湾中医药机构研发的中药抗疫方“清冠一号”爆红,台当局、媒体、政客、医界、民间,不分政治立场、不分中西医,罕见一致地推崇,民众纷纷抢购,并远销欧美和东南亚市场。抗疫中药“清冠一号”在台湾的成功,成为中医药抗疫的一大亮点,值得大陆中医界关注和反思。羽衣草医学笔记公众号检索、整理公开报道的新闻和文献等,介绍分析清冠一号在台湾的应用、研究,及其成功的启示。

一、“清冠一号”方简介

研制时间:2020年5月

研制单位:台湾“国家中医药研究所”

成分:鱼腥草、板蓝根、黄芩、栝楼实、荆芥、桑叶、薄荷、厚朴、防风、炙甘草

适应症:最初是用于治疗新冠肺炎轻症患者。近来扩大至高风险人员的预防,以及无症状感染者、发病后患者(包括轻症、重症患者)的治疗。

组方依据:据台“国家中医药研究所”所长苏奕彰称,该方以明代《摄生众妙方》的“荆防败毒散”为处方基础(原方组成:荆芥、防风、柴胡、茯苓、桔梗、川芎、羌活、独活、枳壳、甘草、生姜),考虑“病邪入肺化热”为新冠肺炎患者临床主要表现,进行方剂调整而成。另据台湾知名媒体人黄智贤称,该方参考大陆官方推出的抗疫“三方三药”,调整处方研制而成。

图片


二、“清冠一号”的研究情况

根据台湾学者2021年1月在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发表的论文《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 NRICM101 to target COVID-19 through multiple pathways: A bedside-to-bench study》,提到清冠一号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情况:.

基础研究:清冠一号的成分能拮抗体内ACE2膜蛋白与新冠病毒的棘蛋白结合阻断病毒感染、抑制病毒3CL蛋白酶活性、抑制肺泡巨噬细胞分泌IL-6和TNF-α等细胞激素,并抑制细胞激素风暴出现。

临床研究:2020年1月至4月在台中荣民总医院、三军总医院收治的33名确诊新冠肺炎患者,对于其中12名年龄较大,病情较重,合并症较多,住院21天后无改善的患者,给予清冠一号治疗。以患者连续3天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为终点指标。结果显示,对照组达到治疗终点的中位数为22天,“清冠一号”为9天,且无不良反应。研究者据此认为“清冠一号”有助于抑制新冠病毒在体内复制,协助患者排出体内残存病毒、加速康复。

图片

今年4月13日,苏奕彰在台官方的疫情记者会上,介绍了清冠一号的真实世界治疗效果。在2021年5~8月,共观察了369例新冠肺炎患者,以是否使用中药清冠一号进行分析,配对总数为149对,即中药组和对照组各149例(应该是根据基线可比的原则,按照1:1比例匹配的对照组)。结果显示:使用清冠一号的患者无1例转入ICU或出现插管情形,未使用清冠一号组则有14例转入ICU或出现插管情形。

(羽医草评论:这两项研究的结果能够初步证明,清冠一号治疗新冠轻症,对于缩短病程、预防重症是安全有效的。但是,如果按照中国大陆的社会公众和西医界对中医临床研究的标准要求,以上研究还远不合格,跟中国大陆开展的一系列中医药新冠临床试验相比,质量也差得很远。第一项研究样本量太少,不是随机,没有盲法,结局指标欠合理等,而且还是目前所能见到的唯一一篇公开发表的清冠一号临床研究论文。第二项研究更是未经过同行学术评议。当然,这不妨碍清冠一号成为所谓的“台湾之光”,足见台湾社会对于中医药的宽容)。

三、“清冠一号”的应用

台湾本次疫情暴发以来,“清冠一号”受到台湾各界的一致热捧和抢购,被誉为“台湾之光”。

台当局宣布,新冠肺炎确诊者由医师线上诊疗,如果使用中药方“清冠一号”,将全部公费。5月18日,清冠一号获得台湾地区卫生部门紧急授权上市。现有顺天堂、庄松荣等8家中药厂商获准生产,各大药厂紧急扩充设备应战。厂家直呼:“订单满到必须天天加班,疯狂抢料制造的程度是百年奇观。”公开资料显示,“清冠一号”取得台当局外销许可证,以膳食补充品或保健食品的身份进入欧美和东南亚市场,创收不菲。

岛内政客和媒体,不分蓝绿,一致推崇:

国民党18日召开记者会,呼吁应即刻提高自产的清冠一号产量、暂停外销,并即刻下放社区药局,确诊即给药。民进党“立委”高嘉瑜痛批清冠一号公费申请难上加难,能领到的人只占百分之0.26,呼吁当局加强产能,尽量满足民众的需求。由于台湾中药材近9成需要从大陆进口,新党13号还呼吁当局建立绿色通道,放宽进口采购“清冠一号”等新冠肺炎治疗药物的限制,让不幸染疫的民众有中药可用。

立场偏蓝的中国时报、联合报、东森新闻,独派媒体自由时报、三立新闻等,从2020年开始,就连番报道该方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几乎清一色地持正面态度。台湾的舆论界,完全没有像大陆舆论场上对中医抗疫的不友好氛围。

四、“清冠一号”成功的启示

平心而论,中国大陆的中医抗疫,无论是应用范围、深度、疗效,还是临床和基础研究的质量、深度,远在台湾之上。但大陆中医抗疫所面临的舆论环境,却远比台湾复杂艰困,通过抗疫争取民心的成效,看起来也不如台湾中医界。台湾中医力量虽然薄弱,但不可否认的是,清冠一号在台湾此番抗疫中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很值得海峡两岸中医药界以及全社会的关注和深思。其经验和启示如下:

一是集中力量打造一个产品。

在抗疫产品上,台湾以其官方的“中医药研究所”为主,集中各方力量和资源,打造“清冠一号”这一品牌(后续还有“清冠二号”用于重症),资源的集中有助于提升产品的关注度,显而易见,他们是想往“特效药”的方向去定位和宣传该方。

相比而言,在大陆,中医机构资源相对丰富,各方中医团队各自奋斗,因地、因时、因团队制宜,抗疫中形成了以“三方三药”为代表的多种治疗方案和方药。并且,中医界反复强调没有特效药,只有有效方案,导致中医抗疫产品难以被聚焦,无法形成知名度,把特效药的定义拱手让给疗效、安全性和经济性远不如中药的外国西药。即便是“三方三药”,过了两年,目前只有连花清瘟还在公众的视野,其他的药和方都没什么消息了。翻看各级中医管理部门的官微,大陆的中医抗疫,近两年来基本上是强调在诊疗方案基础上的辨证论治,甚至是一人一方,一人一策。虽然这是中医的优势,但不能形成一两个特效的明星产品,导致公众普遍对中医的抗疫疗效是无感的。

台湾中医抗疫,集中力量打造“清冠一号”这一治疗新冠的专病专药。表面看,所有人都用这样一个方,有违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但是,在辨证论治以外,中医也有辨病论治。台湾地区地处热带,气候湿热,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大部分是以风热或湿热为主,相应地,研发的清冠一号方治疗原则便以清热、透表、解毒、化湿为主。因此,这样一张方子,在台湾地区应用即使不加辨证,也能达到较高的有效率。相比而言,大陆地域辽阔,新冠肺炎的中医证候因时因地而异,没有一张通用方,个体化的辨证论治就无法在人群中大面积推广应用。连花清瘟想做到通用,不仅被资本围剿,中医界内部也不太认同。

二是全社会对中医抗疫的高度支持。

中医药抗疫在大陆和台湾所面临的舆论环境,是天壤之别。

在台湾,虽然研究的证据非常薄弱匮乏,应用也不是很多,但台湾官方和民间,仍将“清冠一号”视为自主研发的抗疫中药,“台湾之光”,舆论界一片赞誉之声,“清冠一号”被台湾全民争相抢购,政客不断呼吁加大供应。显示台湾社会和舆论对中药抗疫的支持和包容。

相比而言,近3年来,大陆的中医抗疫始终处于舆论争议之中,这与境外资本对中医的抹黑打压,以及大陆的中西医隔阂直接相关。尽管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并力挺,但地方上或明或暗的抵制屡见不鲜,中医想介入疾病防治,在很多地方都遭遇过强大阻力。更不用说舆论场上,抹黑、质疑之声不断。而近一年多来,尽管中医抗疫取得的成就斐然,比如内地援助香港的中医团队,救治1000余名老年患者,取得了零死亡的骄人战绩,使得基础病是新冠肺炎患者死亡原因的借口不能成立;吉林省的中医抗疫,也取得了老年患者零死亡,中药治疗1天退烧率70%以上,3天退烧率96%的辉煌战绩;湖南援沪中医团队接管上海古丹路方舱医院,收治5209人,患者零死亡,平均住院5天……然而这些,主流媒体和自媒体平台几乎没有报道和推送,中医人只是在官方公众号上看到阅读数量少得可怜的新闻通稿。

两相比较,令人不胜嘘唏。

三是注重与西医、科学、产业界的合作。

清冠一号的临床研究,由三军总医院、长庚纪念医院、台中荣民总医院、彰化基督教医院共同合作完成,这些医院均为全台知名的西医医院。由西医医院做的中药临床研究,从观感上,公众和西医界更容易相信其结果。

清冠一号的基础研究,除了官方中医药研究机构外,台“中央研究院”原院长翁启惠院士团队的研究,透过病毒蛋白活性抑制、细胞及动物实验验证,亦发现该方是具有抑制新冠病毒活性效果的潜力药物。相当于是台湾科学界为其背书。

清冠一号的产业转化,采用的是非独家授权的方式,研究者同时将方子授权给多家企业。2020年5月,清冠一号陆续完成多家中药厂的非专属授权,包括顺天堂药厂、庄松荣、劝奉堂、立康生物、天一药厂、汉圣制药、胜昌制药及华陀扶元堂等厂商。这种方式,充分调动了产业界的积极性,通过这种方式合作,形成了共同利益绑定的格局。试想,如果有人要黑这个药,是不是这些企业都会集体来维护它?这些企业形成的资本集团,对于舆论,是不是也会去重视,去积极引导,而不是任由外来资本和竞争对手抹黑。而大陆的“三方”,产业转化得怎么样不得而知,目前仿佛从公众视野消失了,也许合作的企业太低调了吧。

海峡两岸,同文同祖,同根同源,中医药更是同出一脉。两岸的抗疫实践都证明了中医药治疗新冠的有效。愿中医为海峡两岸的抗疫作出更大贡献,愿我们早日战胜疫情!

推荐阅读

羽衣草医学笔记公众号2年的全部文章合集

中医治新冠这么有效,能推广到国外吗?

从“不准诊治传染病”到“确保所有患者服用中药”,历经百年,中医重回防疫一线!

没有关注,没有头条,纯中医在境外治疗新冠0转重0死亡

中医药抗疫效果的循证医学思考

张伯礼院士在央视《新闻1+1》谈中医药治疫,信息量很大(附全文)

难忘:新冠肺炎与传统医学的2020

从中韩两国新冠肺炎病死率的比较看中医抗疫的效果

浏览更多精彩,请长按以下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
图片
疫情 · 目录
下一篇盘点新冠肺炎中医SCI论文的十大之最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羽衣草医学笔记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