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_加碼
叛國者

叛國者

  • 定價:430
  • 優惠價:79339
  • 優惠期限:2024年05月25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他是一名愛國者,
  但歷史上他卻只能是名「叛國者」。

  一紙文件,一卷錄音,一條情資,
  那些見不得光的事,都將決定國家的明日。

  黃敏聰被中共逮捕了。

  九○年代,兩岸重啟交流,香港回歸倒數,國共間的情報戰也進入白熱化。臺灣情報局透過港粵臺商穿針引線,策反二位官拜將校、兩岸分治以來最高階的解放軍軍官,創建「玄武專案」,以獲取中共的機密軍事情資,做為政權籌碼。

  九九年春天,情報員黃敏聰隻身入陸,會見合作多年、期盼中國民主化的「玄武二號」──解放軍少將馮潼。不料此次撥出電話,彼端傳來的並非老將軍熟悉的代號與招呼,迥異於過往的情況讓黃敏聰深覺不妙,他一面擔憂馮潼的安危一面迅速擬定撤離路線,卻在撤退航班即將起飛之際,被打開艙門的一眾黑衣幹員強制押解。

  一系列的拷問折磨,讓黃敏聰逐漸釐清「玄武專案」背後的不可告人:老將軍在愛國與叛國之間的抉擇、官場眾人對權位的謀算、貪婪中間人的利益瓜分,和大時代裡的情感糾葛……情報作戰宛如棋局,只是黃聰敏不敢去想,自己是否已然成為此局的棄子?而那些圖謀是否也注定被歷史洪流吞沒?

本書特色

  ★改編自兩岸最高層級間諜案「少康專案」真人真事,臺灣最受期待的諜報小說!
  ★二十年政治記者、資深媒體人李志德首部長篇,精彩演繹國共分治以來,最驚心動魄的一場情報戰!
  ★致敬勒卡雷!時代之下的餘人與餘生,細膩刻劃九〇年代諜戰背後的利益與權謀、人性與家國。

名人推薦

  臥斧|作家
  專序推薦

  王丹|對話中國智庫所長
  朱宥勳|作家
  汪浩|國際政經專家
  胡忠信|歷史學者
  專案推薦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李志德


  1969年生的天蠍座。
  二十餘年的記者生涯。
  情報工作人員的後代。
  主要興趣集中在台灣政治、軍事、兩岸關係、中國和香港。

  待過《聯合報》、《蘋果日報》、自由亞洲電臺、公視新聞部,並曾任《端傳媒》總編、《鏡週刊》文化組副總編輯。採訪深入臺灣政治和兩岸關係,曾出版《無岸的旅途:陷在時代困局中的兩岸報導》、《海風泱泱》。
 

目錄

推薦序 「現實的思索,與小說的必要」
楔子 二〇〇三年三月
第一部 越境交通黃敏聰
第二部 情報官潘中統
第三部 少將馮潼
第四部 特派員鄺家祥
第五部 玄武二號
第六部 副局長與副處長
第七部  餘人和餘生
謝辭


 
 

推薦序

「現實的思索,與小說的必要」
臥斧 作家


  「這些人在夜半的祕密時分找到新的信條,獨自受到內心信念的驅動,出賣了個人天職、自己的家庭和國家。即使這些人內心充滿新的狂熱、新的希望,還是不得不跟當叛徒的恥辱掙扎;就連他們也會與幾乎宛如實體的椎心痛苦拉鋸,因為他們曾被訓練永遠、永遠不得洩密。」──《冷戰諜魂》

  二十世紀的最後二十年左右,臺海兩岸的政治局勢出現明顯變化。

  一九七八年,時任中共領導人的鄧小平宣布「對內改革,對外開放」,主因在於中國歷經三十年的封閉狀態,經濟蕭條,人民普遍生活困頓。改革初期中共內部派系相互鬥爭,開放步調遲緩,一九八九年發生的「六四天安門事件」更重挫改革進程,直到一九九二年才相對穩定。一九八七年,時任中華民國總統的蔣經國宣布解嚴,臺灣結束超過三十八年的「戒嚴時期」,四個多月後,開放兩岸探親。一九九四年,《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通過,明定總統、副總統改由人民直選,任期由六年縮短為四年,僅得連任一次;增修條文通過的幾天之後,一本名為《一九九五閏八月》的書籍在臺灣出版,預言中共即將武力犯臺。武力犯臺並未成真,但中共的確發動升高緊張情勢的軍事演習,直至一九九六年,臺灣,亦即增修條文當中的「中華民國自由地區」,人民迎來第一次直接投票選擇領導人的總統大選。

  《叛國者》的故事情節,發生在這樣的時空背景當中。

  既是「叛國」,就得看是「叛」哪個「國」──以此視之,《叛國者》的書名相當微妙。二十世紀的八○年代,「反攻大陸」之類口號在臺灣仍時有所聞,對兩岸的許多人而言,「海峽對面那個地方」仍然是「我們的」,因此「叛國」並不是叛「國」,而是反叛某個政權。「政府」、「國家」與「社會」其實是三個不同的概念,但時常被混用、甚至誤解,認為「政府」即是「國家」。「叛國者」三個字,幽微而明顯地點出箇中荒謬。

  《叛國者》當中的「叛國」行為,主要是「玄武專案」。

  「玄武專案」由臺灣情報單位主導,前後吸收了兩名中國解放軍高級將領,經此途徑獲知重要情資,包括中共當局對臺灣政治情勢變化的看法、反應,以及軍事設備與武力布署。「玄武專案」源於九○年代真實存在的「少康專案」,運作期間將近十年,首先吸收解放軍大校邵正宗為「少康一號」,邵正宗退役時策反自己從前的上級少將劉連昆,接替成為「少康二號」。兩人在一九九九年先後被捕,因間諜罪被判死刑,同年執刑;臺灣派到中國的相關人員也因而在中國入獄,最後一名在二○一九年年初才獲釋返臺。

  已然官拜將校,為何仍背叛自身所屬政權?

  間諜小說泰斗、已故英國小說家勒卡雷曾在作品當中多次詳細描寫,一個人選擇成為間諜,不見得是認同某個政權、對另一個政權抱有敵意這麼單純。對原來就從事情報工作的人而言,這可能就是一份工作,關乎薪資、職銜之類與尋常企業員工相差不多的考量;而對原來不做這類工作但被吸納成為諜報任務一分子的其他人而言,決定入夥的原因可能更多。他們或許不完全認同「另一邊」的主政者,但對彼方的政治制度發展較樂觀、對己方的有疑慮;他們或許想透過這種手段,確保自己或家人未來能在其他國家安全穩妥地生活;他們或許得靠這個方式,擺脫掉自己原有的麻煩;或許,他們的理由更私己,例如情感糾葛、例如金錢欲望。

  因此,他們「叛國」,或協助他者「叛國」。

  是故,一個人「叛國」與否,從來就無法簡化為這人是否「愛國」──《叛國者》精準描繪圍繞「玄武專案」的角色群像,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考量和算計,因為自身處境、因為眼下利益、因為未來計畫,也因為所屬單位;反過來說,政治局勢牽動經濟市場,也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個人生活及人際關係,自然也就左右了角色的決定。

  勒卡雷的小說《冷戰諜魂》裡,出現過這段文字。

  「他們會知道這是一場賭局。他們會知道即使是計畫最周詳的諜報行動路線,也會因為人為決定的前後不一致,結果變得毫無意義;叛徒、騙子以及罪犯有可能會抗拒所有甜言蜜語,而受人尊重的紳士也有可能只因在公家餐廳吃到濕軟的甘藍菜,就決定犯下駭人聽聞的叛國罪。」這段文字不僅指出諜報任務的成敗有極大比例取決於參與任務的個人,也指出驅策個人行動的因素可能難以預料。以結果視之,不難指出某人在某時某地做出的決定因何緣故、是對是錯,但對那個人來說,身處某個抉擇片刻,決定的剎那可能是不加思索的倉促,或者包含更為複雜的評估。

  這樣的故事,適合以小說形式敘述。

  《叛國者》作者李志德長年從事記者工作,擅長的是紀實報導,但《叛國者》以小說形式呈現,相信有部分原因在於李志德決定不以「事件」為主,而是將視角拉到「個人」,替主要角色設定了不同個性、加入「玄武專案」的不同因由與思考脈絡,具體呈現角色之間如何互信與猜忌、謀利與排擠,時局的變化推拉了角色的行動方向,而角色的作為──無論緣於試圖替自己謀得權位、展露實力,或是對掌權當局的做法存有異議──也成為時局推進當中,或大或小的變因。

  以「小說」角度審度,《叛國者》表現亮眼,不過,這故事也適合從另一個角度思索。

  除了部分人名變造之外,作為一本「小說」,《叛國者》當中必然存在其他虛構,倘若想要了解實際的「少康專案」始末,必須查閱相關報導;不過《叛國者》仍詳實地重現了當年同處轉變時期的兩岸政局,如何影響對方以及影響個人。「保密防諜」口號喊得震天價響的年代已經過去,但兩岸仍有間諜活動,加上科技輔助,情資竊取與傳遞的形式更加多元。中國的改革開放在新世紀已轉為保守,共產黨政權對內的管控日益嚴苛,對臺則從未放棄吞併意圖,《紅色賭盤》、《紅色滲透》等書都能讀到中共當局如何迫使企業及個人為黨服務,以及對外用各種方式宣傳滲透,尤其是透過網路等媒介進行的認知作戰(其實,當年的《一九九五閏八月》一書,幾乎也是一種認知作戰)。《叛國者》發生在間諜活動正要出現巨大變化的年代,所以讀得到一些類似傳統諜報小說的情節(例如傳遞情報的方式),而更重要的是,《叛國者》點出,所有活動的關鍵都是「個人」,對於身處資訊洪流當中,認知作戰會在不經意間滲入生活當中的讀者而言,將這層思索納入日常,是不得不為的功課。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229415
  • 叢書系列:鏡小說
  • 規格:平裝 / 336頁 / 15 x 21 x 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一章
 
1
 
踏進機門前,黃敏聰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沒有尾隨、突然出現,吼叫著追趕他的人。
 
「過關了嗎?」他還不知道,但一路停不住發抖的手,倒是不知道什麼時候靜下來了。
 
走道旁的空姐看了一眼登機證,往機尾一比。這班上海飛香港的東方航空幾近全滿,補位的黃敏聰被安排在最後段,身型魁梧的黃敏聰看到要被夾在其他旅客中間,皮膚已經開始發汗。但顧不得這麼多了,能走脫才是最重要的。
 
黃敏聰一手提著一只網球袋,一手扶著比他略高一些的行李櫃,半側著身一路走到機尾,走道上還有不少舉著行李往置物櫃硬塞的旅客,黃敏聰走走停停,正側身擠過一位半天放不進行李的婦人。背後沉悶「碰」的一聲,機門關上了。黃敏聰深呼一口氣,又是一顆定心丸。
 
機門口的推車上只零星剩些《南華早報》、《金融時報》,中文報紙散落在一個一個座位的旅客手上,「陳水扁:民進黨應組跨黨派全民政府」、「宋楚瑜全省走透透」……黃敏聰掃視這些臺灣報紙,心裡暗記:這個是臺灣人,那個也是,那裡也有……。
 
走到最後一排,黃敏聰挪了挪櫃裡其他人的行李,把自己的網球袋塞進去。螢幕上已經開始播安全影片,站上走道的空姐空少比手劃腳,開始示範安全帶和救生衣的用法。黃敏聰向走道位的客人道個歉,努力自己塞進座位,假裝沒看到對方嫌惡的眼神。一靠上椅背,汗水立刻滲過了內衣和襯衫。冷汗、熱汗流得他滿頭滿臉,黃敏聰撕開紙巾抹了兩下。飛機已經開始後退。
 
黃敏聰心裡的時針分針轉得飛快,心裡盤算兩個小時後到香港,屆時不出機場,直接櫃檯買票,踏進華航才真是平安脫身。正想著,引擎聲拔高起來,飛機正要往前滑行,突然像斷線停電一樣,聲音沒了,飛機硬生生停了下來。黃敏聰心頭一緊,眼角一瞟窗外,五、六部轎車朝著飛機開過來,不遠處五、六個地勤人員正推著一座登機梯過來。
 
「還是來了!」黃敏聰深呼吸了一口,原本應該帶他脫困的機艙如今成了困住他的牢籠,三分鐘前歷歷在目的逃脫場景,像肥皂泡泡一樣瞬間破滅。十多個小時的逃亡就要結束,黃敏聰瞪著前座椅背,等等機門一開,未來的命運自會快步找上他來。

會員評鑑

4
4人評分
|
2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4.0
|
2023/11/30
「當心,匪諜就在你身邊。」記得小時候常聽到這句話,大多出現在電視裡的搞笑短劇,或是同學拿來亂開玩笑,顯得這句話總是沒什麼分量,當真就算你傻。

情報工作似乎總是以極端的樣貌出現在我們面前,它若不是一則笑話,就是007電影裡的飛車追逐、美人豔遇、不死肉身。

我在《叛國者》裡讀到一個真實情報工作的世界,那裏有自己的語言、規矩和技藝,但情報故事最迷人的不是販賣神秘,而是那些普世皆然的人性,看人性如何在一個必須隱身的顛倒的世界裡抉擇,弱點與光輝並存,影響著每一個人的行動,牽一髮動全身,生死榮辱也往往在一念之間。

台灣終於誕生一個屬於我們的情報小說,立基於史實,全書不僅有懸疑且高潮迭起的故事情節,也能一窺九0年代兩岸政治角力,那曇花一現的時刻,如今回顧,也能為當今台海局勢帶來一些啟示。
展開
user-img
5.0
|
2023/10/25
揭開兩岸情報戰的《叛國者》

1995年6月,李登輝總統以私人行程名義訪美,在康乃爾大學發表著名的「民之所欲,常在我心」演說,引發中共政權鷹派勢力震怒,同年7月至11月,中共發動軍事演習,並對台灣海峽海域發射彈道飛彈。翌年3月,第一屆總統直接民選,中共又發動第二波飛彈及軍事演習,整個台海上空充斥著極為緊張的氣氛。

但就在此時,競選連任的李登輝突然公開聲稱:「中共所有行動都在我們的掌握之中。」、「大陸打的飛彈是『啞巴彈』」。

當時,絕大多數的國人(包括我在內),都以為李登輝是信口開河,他的說法只是安撫民心,並沒深究他這些發言是否有任何依據。但幾年後,中共宣布破獲兩岸分裂以來最大一起間諜案,逮捕中共人民解放軍退役大校邵正宗、現任少將劉連昆,並指控他們在擔任總後勤部軍械部軍械工廠管理局局長任內被台灣情報局吸收,多年來持續為台灣提供許多極機密情報,包括兩次台灣飛彈危機的相關資料。這時,眾人才驚覺,原來李登輝當年如此老神在在,是有人在敵後冒死為他收集極機密的情資,所以他才能確信中共發射的飛彈對台灣並不會產生實質的威脅。但不管是不是李登輝的大嘴巴提醒了中共的反情報部門,總之,在經過數年的偵辦後,邵正宗、劉連昆等人被逮獲,隨後都被判死刑並執行完畢,連帶著,情報局在大陸建立起的「少康專案」整個組織全部都被鏟平。對於這件驚動兩岸甚至全世界的重大間諜案,我政府始終保持低調不願證實,但多年後,這件幾乎塵封的史實,隨著@李志德的筆,化成了一部間諜小說《叛國者》。

提到間諜小說,絕對不能不提到約翰.勒卡雷(John le Carré),這位英國諜報小說大師本身在英國軍情六處(MI6)任職過,他自己就是位不折不扣的情報人員,所以,由他寫出的諜報小說既真實又詭譎,他筆下的情報員史邁利和《007》那種主角永遠殺不死的幻想情節截然不同。勒卡雷之外,湯姆.克蘭西(Tom Clancy)的軍事小說也非常精彩,他創造出來的傑克.雷恩(John Ryan)有血有肉,就像是位真正活在這個世上的情報員,隨著一本又一本著作所堆疊的故事,傑克.雷恩也從大學教授、情報分析師幹到中情局情報副局長,最後成為美國總統。但反觀中文小說界,軍事小說、間諜小說的產量和品質都乏善可陳。唯一尚可一提的,大概就只有《一九九五閏八月》,可是這一本以中共解放軍攻台為假想的軍事小說,也只如曇花一現,之後多年也難再看到精彩的軍事或間諜小說了。

「少康專案」被中共反情報組織一鍋端掉的消息,最早出現在2000年的《明日報》。那時,我在Ettoday.com擔任採訪主任。看到我們的競爭對手刊出如此重大的獨家新聞時,眼珠子都快掉到地上。一開始,實在不敢相信這麼像諜報小說的情節竟是真實的,但因為主筆的軍事記者非常權威,而且新聞報導所披露的訊息與當年的政局相互對照,的確若合符節,實在不能不信。更重要的是,這則新聞刊出後,總統府、國防部都沉默沒有回應,這麼不尋常的反應,恰好印證這則新聞的真實性。

可是,這新聞刊出後,因為無法查證其真偽,所以其他媒體並未跟進,因此整起事件也未發酵,不久之後,就雲淡風輕了。

但我常想,民眾的記憶或許短暫,但記者不應該讓重大的歷史事件塵封在歲月裡。我最佩服的一位日本作家山崎豐子,就是記者出身,她投身小說界後,從事的不是虛幻式的寫作,而是把她當記者時的調查採訪功力搬出來,把一件件的史實重新挖掘後,以小說的型式重現於世上。

我一直認為,「少康專案」至少也應該要有這樣的處理方式,才對得起在那個大時代中曾經犧牲流血的英雄們。

很高興看到李志德終於完成了這麼困難的任務。他寫出的間諜小說《叛國者》,名為小說,但絕對可以對號入座,把書中每一位角色代換成真實事件的當事人。閱讀這一部小說,我很能體會李志德花費了非常多的精力,去採訪多位在情報單位任職過的老人,所以,他才能在書中清楚描繪出位於台北芝山那處隱蔽的情報局,包括其中的建築樓層、辦公廳舍、傳統文化以及情報術語。這些細節,或許外行人一眼望去,不會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對於曾在情報局服務過的內行人而言,記者挖掘故事功力的深淺高低,就在於此。

但寫情報小說,又要拿捏分寸。儘管在事前的調查工作挖掘得很深,但究竟有多少素材能夠披露出來?又有多少珍貴的材料必須祕而不宣?這其中的拉拉扯扯,有時常是內心的天人交戰。

對於記者而言,當然希望能知無不言。以往,或許限於媒體篇幅,撰寫成新聞報導時往往不能盡興發揮。但如果是書寫成一本書,就再無版面限制,絕對可以暢所欲言。但這時,限制自己的,反而是良心與道義。因為擔心過度的揭露,可能會讓情報交換的手法曝光,並危及還在敵後工作的情報人員,所以,記者下筆時就必須更慎重,許多驚心動魄的情節或故事就必須永遠留在記憶裡,再也不見天日。閱讀《叛國者》時,我常能感受到作者李志德在處理某些情節時有「留一手」的刻意保留,但那或許正是他的不得不然爾。

但即便如此,《叛國者》所揭露的事實仍然讓人驚心動魄。原來,情報機構的高級主管在交付任務時,真的曾經以類似偷渡的方式潛入敵後;原來,被策反的中共將領,在情報局高管的心目中,其身家性命遠遠比不上情報提供來得重要;原來,反反間是真的可能存在,情報戰術的運用技巧超過想像。

《叛國者》也告訴我們,要背叛自己的國家,動機和原因有時完全出人意料。金錢和女色,當然是吸收或引誘敵方將領背叛的利器,但有時,僅僅是一個不起眼的小事,就可能讓手握大權的將領對自己的國家失望,進而投身於過去自己堅決反對的陣營。更有可能是因為信仰和理念上的分歧,而產生了全然不同的結果。人心之難測,不正在於此?而諜報工作的刺激與迷人之處,似乎也與人性的糾葛有分不清的關係。

成王敗寇,這是舉世皆然的道理。「少康專案」的失敗,是不是肇因於李登輝的大嘴巴?我們永遠無法得知,中共也永遠不會傻到把偵破「少康專案」的原因揭露於世,但一項情報工作的失敗,代表著是多少人頭落地,運用情報的首長們,在專注於情資收集的同時,可能也要想想,那些珍貴的情報,是多少性命換來的成果。

從另一個角度想,情報作戰某種程度是另一種替代兵戎相見的無聲戰爭,在暗潮洶湧的情報戰場上,情報人員的犧牲某時候是減少了大規模軍人在戰場上的喪命。情報資訊的取得,可以減低誤判的機率,避免不必要的衝突。如此想想,情報人員的存在,似乎又是不得不然的現實。

欣見李志德寫出了《叛國者》,為重大的歷史事件留下珍貴的紀錄,期待有更多媒體記者投身於此,不管是小說筆法,或紀實報導,讓真相浮現永遠是我輩之人最重要的使命。
展開
 

特惠贈品

載入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OKAPI世界閱讀日|植感閱讀】讓植物告訴你,你現在是什麼狀態,需要閱讀什麼?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愛的繪本展
  • 台灣廣廈
  • 春季電腦展(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