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

迷網國中生增六成:盜刷卡、打爸媽、亮刀或自傷 掛號多到看不完

疫情間全台兒少網路使用時間大增,幾乎放學都在滑;近四分之一國中生有沉迷傾向,比疫前多六成。幼兒園的孩子拿不到平板就打爸媽、還有青少年以自傷威脅,3C管制成為疫後最難教養題。

成癮-沉迷-3C-手機-網路成癮-教養 手遊成了兒童新樂園》不少學生放假或畢旅到遊樂園玩,寧願捨棄遊樂設施,埋頭打手遊,成為樂園內的新風景。同儕一起迷,炸雞不如手機》沒有網路吃到飽,有免費Wi-Fi和冷氣之處就是群聚手遊天堂。圖片來源:謝佩穎攝
    其他

早上8點,學生紛紛登入Google Meet,準備在第一節班會課接受老師點名,這是疫情間遠距教學再尋常不過的風景。

國三生小侑(化名)準時上線,但他同時打開另外兩個視窗:線上競技遊戲《英雄聯盟》,和用來與戰友聊天的平台Discord。伴隨「歡迎來到召喚峽谷」的遊戲提示音,投入14個小時起跳的遊戲世界。

已確定直升高中的他,沒有太在意會考,也不理上課內容。除了吃飯、睡覺與上廁所,小侑幾乎整日都化身他最常用的角色「關」,在召喚峽谷裡與各路好手廝殺。

一年飛快過去。身高170多公分、原先精瘦的小侑,竟變得虛胖且說話結巴,幾乎不出房門。

遊戲裡的關,是被賦予魔力與生命的玩偶,有了小侑以精力與青春時光澆灌,操縱巨剪奮勇殺敵的身影變得更加靈動。

反觀陷進網路裡的小侑卻像懸絲玩偶,任遊戲擺布操弄——他曾為此絕食、吼父母、摔東西,到後來被診斷出有憂鬱症與廣泛性焦慮症,一度走到頂樓邊緣暗示要輕生,以此要脅父母繼續讓他玩遊戲。

「這樣的親子大戰,每天不知道有多少家庭會發生,」他的母親感嘆,就算祭出各種方法限制孩子遊玩,小侑都會想方設法破解。

網路使用的確困擾多數家長。美國皮尤研究中心2020年調查發現,高達三分之二家長認為,由於手機與社群媒體等科技因素,教養孩子比之前艱難。

疫情期間,線上學習需求大幅延長全台兒少的網路使用時間,不少孩子藉機拿到人生第一支手機或電腦,管制更加艱難。

皮尤調查,擔心孩子螢幕用太久的家長,從2020年的31%,一年增加了20個百分點。

以死相逼的親子大戰
估5.6萬兒少成癮,疫間網路用更兇

回頭看台灣,兒童福利聯盟(簡稱兒盟)報告指出,未成年人平均每週使用網路時數從2020年的27.2小時,今年攀升至32.2小時,幾近放學後都泡在網路裡。

廣告

儘管,網路的不當使用,根據輕重可分為「沉迷」與「成癮」,需經專業評估,使用時間長短並非唯一依據。 網路成癮的定義不盡相同,判斷標準皆涉及三面向:一是失去控制,抑制不住想使用網路的衝動;二是日常生活受影響,如無法規律上學、學業表現下滑;三是為期一段時間,至少3個月到一年不等。 由於尚缺乏足夠實證研究,醫界主流尚未將「網路成癮」視為正式疾病,但世界衛生組織於2018年發布的「國際疾病分類第11版」(ICD-11)中,已納入遊戲疾患(gaming disorder),衛福部也於2021年7月新增「遊戲成癮」的健保診斷碼。還得搭配綜合判斷,檢視孩子是否失控而導致生活失能,但這個使用時數,已接近學界普遍認為陷入「沉迷」的標準40小時。

廣告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優聘教授林旻沛研究發現,國中生網路沉迷盛行率,從2018年的14.9%,兩年已提高10個百分點到24.4%。

沉迷嚴重可能演變為成癮。亞洲大學副校長兼網癮防治中心主任柯慧貞說明,網路會促進腦神經傳導物、掌管喜悅回饋的「多巴胺」分泌。當使用者過度沉迷於網路,會導致多巴胺持續分泌,不斷刺激以致多巴胺接收器愈來愈不敏感,最終導致酬賞機制失衡。

使用者因此需要更多量才能感到滿足與快樂,不使用就會焦躁不安或情緒低落,其行為表現近似喝酒、抽菸與吸毒成癮患者。

國衛院曾於2018年調查超過8000位10至18歲的學生,發現網路遊戲成癮的盛行率約3.1%,推估約有近5.6萬兒少有成癮問題,高於美國、英國與德國等西方國家的1%,與日韓差不多。

廣告

上網找成就與陪伴
遊戲排名就像身分證,更怕與同儕脫節

「手還在鍵盤滑鼠上,很難去停下來,真的很難,」回顧成癮時期,小侑喃喃地說,雖然玩太久腦袋會理性思考「是否玩太久」,但感性上仍然覺得好玩、停不下來。

連休息時,他都選擇躺在床上滑手機,因為唯有保持在線上才能讓他有安全感。對當時成癮的他而言,斷網形同斷了他的一雙腿,很難想像要如何生活。

分析孩子沉迷網路的原因,柯慧貞分為網路世界的拉力與現實世界的推力:前者是指網路的聲光效果與立即回饋等,讓人有成就感與愉悅感,後者則是當現實生活不如意時,有些人會選擇逃向網路。

「男學生多半追求成就感,沉迷遊戲的比例高於女性,」中崙高中國中部輔導教師吳惠倩綜合多校教師的經驗比較。

廣告

遊戲給的回饋遠比念書來得快,打完馬上能獲得經驗值,贏了排名還會上升。

當課業成就或其他活動表現不如人,靠遊戲可能扳回一城,「對孩子來說,遊戲裡的排名就像身分證或健保卡一樣,拿出來就是代表他,」吳惠倩說,不少人做起當電競選手的美夢,從此更沉迷。

反觀女性,期待獲得的是陪伴感與肯定,當現實世界人際關係遇到挫折,很容易逃避躲到網路上尋求情感支持,因此沉迷於IG等社群平台與直播的比例高於男性。

同儕一起迷,炸雞不如手機》沒有網路吃到飽,有免費Wi-Fi和冷氣之處就是群聚手遊天堂。(謝佩穎攝)

校園內經常可見女學生沉迷於支持直播主,寧願省下零用錢,花在打賞特定直播主。

尤其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無論男女都會留意同儕眼光,在意彼此的讚數與追蹤數。

廣告

更擔心一旦錯過同學或朋友的貼文,會脫節而遭受排擠。兒盟2022年的調查就發現,高達約87%的兒少曾有FOMO的現象(fear of missing out,錯失恐慌症)。

以前陣子於兒少間流行的app「Zenly」為例,該軟體主打使用者可以時時確認好友的具體位置,方便掌握行蹤或約聚會。「你不讓朋友加,朋友會覺得你背叛他,」兒盟政策中心主任李宏文說。

偏差行為背後是病了
國中生盜刷卡、幼童毆打家人

比起吸毒、過量飲酒已有共識防堵,網路成癮是一個新興疾病,而且不限年齡層都可能發生,當始料未及的偏差行為出現,師長常常更顯手足無措。若是處置不當,甚至可能產生悲劇。

一位北市國中輔導老師觀察,有些沉迷網路的孩子寧願不吃飯,把零用錢花在購買遊戲裝備上。

「第一次5萬、第二次6萬、到第三次又刷5萬,媽媽終於受不了,」她曾遇過學生不斷盜刷信用卡,用來儲值遊戲點數或購買角色等級更高的厲害帳號,走投無路的媽媽最後只好找她求助。

除了金錢糾紛,近年出現更多涉及人身安全的劇烈衝突。

一位大學教授的12歲孩子因抗議父母斷網,剪掉家中所有電器電線;也有人在牆上噴紅漆、向家人亮刀。

儘管自殺原因難簡化,但光是今年3月,媒體報導就有兩起兒少因用不成手機而選擇輕生的悲劇。

在台北馬偕醫院開設兒童網路成癮門診,兒童青少年心智科主治醫師臧汝芬很有感,「掛號人數多到讓我害怕,根本看不完,」她說。

除了掛號人數變多,有暴力傾向的比例也增加。

她說,到她診間的孩子有一半會毆打家人,以14歲的國中生居多,但近3年明顯有年輕化的趨勢,已出現幼兒園中班與大班的小朋友,不給用平板就打媽媽。

更令她擔憂的是,許多人有非自殺性自傷行為,透過威脅自殘,說服與操控父母讓他們繼續用網路。

(本文未完,接續閱讀:收手機就吵同學,老師只能閉隻眼 連芬蘭都要推手機禁令,台灣呢?

【更多精彩內容,請購買《天下雜誌》778期「迷網少年」,單本即享免運】

相關熱門主題
迷網少年
《天下雜誌》778期:迷網少年
疫情間全台兒少網路使用時間大增, 統計發現三年增兩成,近四分之一國中生有沉迷傾向。 幼兒園的孩子拿不到平板就打爸媽、 還有青少年以自傷威脅,3C管制成為疫後最難教養題。 多國政府硬起來管制校園手機,台灣政策卻不夠主動; 家長也應以身作則,引導孩子找到現實生活的樂趣。
延伸閱讀
你可能有興趣
廣編企劃|以市民為本出發,打造智慧桃園城市|2024 第五屆天下SDGs雙日國際論壇
最新訊息
每日6元,固定為自己充電
App內開啟 更舒適的閱讀體驗
訂閱天下雜誌電子報

天下雜誌當期內容的精華與延伸,每周三發送最具時效性的深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