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清中葉以來,面對內憂與外患之衝擊,歷經鴉片戰爭、太平天國、戊戌政變、辛亥革命的洗禮,中國文人為因應「三千年未有之變局」,積極譯介西書、改良文學,將小說視為啟蒙救國之利器,創生許多精彩作品,繼之開啟了現代文學精彩風貌。無論從文學傳統承繼與新變、知識轉型與重構、中西文學文化交流與融攝等角度觀之,近代小說家穿梭在中與西、新與舊、現代與傳統之間,其文學創作與文化實踐皆見證了時代變遷,映現一代人文化身影,饒富意義。本課程分成不同主題,帶領學習者研讀近代小說名作,為提升學習者之學習興趣,並培養跨域研究之能力,授課內容涵蓋圖像、戲劇、電影等,探討近代小說之文學特質及文化意涵,期能提升學生對此領域之認識。
能力項目說明
1、參照時代脈絡,梳理作家生命史,培養學生鑑賞近代小說文學特質、文化意涵之能力。
2、通過分析、研討小說,穿梭古今,來往中外,孕育學生跨界視野與寬廣眼光。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週次 |
課程主題 |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
教學活動與作業 |
1 |
近代小說概論 |
課程簡介、概念說明 |
概念引導、課程說明、分組 |
2 |
傳教士小說:「時新小說」 |
《時新小說》選讀 |
講授、分組討論、心得分享 |
3 |
想像 「文明境」 |
《新中國》與《新石頭記》 |
講授、分組討論、心得分享 |
4 |
氣球、月球到外太空 |
魯迅譯,《月界旅行》、荒江釣叟,《月球殖民地小說》 |
講授、分組討論、心得分享 |
5 |
國慶連假 |
停課一次 |
|
6 |
愛情,如何翻譯? |
包天笑譯,《迦因小傳》 |
講授、分組討論、心得分享 |
7 |
俠與盜 |
楊心一譯,〈福爾摩斯之勁敵〉、程小青,《龍虎鬪》 |
講授、分組討論、心得分享 |
8 |
學者演講 |
題目待訂 |
講授、分組討論、心得分享 |
9 |
俠義公案 |
《老殘遊記》(一) |
講授、分組討論、心得分享 |
10 |
俠義公案 |
《老殘遊記》(二) |
講授、分組討論、心得分享 |
11 |
新女性 傳奇(一) |
羅普,《東歐女豪傑》、靜觀子,《六月霜》、瑣頤,《黃繡球》 |
講授、分組討論、心得分享 |
12 |
新女性 傳奇(二) |
羅普,《東歐女豪傑》、靜觀子,《六月霜》、瑣頤,《黃繡球》 |
講授、分組討論、心得分享 |
13 |
狎邪小說 |
狹邪小說選讀(一) |
講授、分組討論、心得分享 |
14 |
狎邪小說 |
狹邪小說選讀(二)
|
講授、分組討論、心得分享 |
15 |
期末展演 |
課堂報告 |
個人報告 |
16 |
期末考試 |
期末筆試 |
課堂筆試 |
17 |
彈性週 |
線上學習 |
學習單繳交 |
18 |
彈性週 |
線上觀影及自主學習 |
學習單繳交 |
期中作業:閱讀心得。25%
學期課堂報告:成果發表(上台報告),並繳交書面報告。25%
【說明】
評分原則為:
理解明確5%、架構完整5%、條理清楚5%、內容充實5%、呈現創意5%
筆試採申論題形式,每題評分(以百分計)原則為:
文不對題者:0~20分
理解多誤、條理混亂、內容單薄者:20~60分
理解生疏、條理鬆散、內容寬泛者:61~80分
理解正確、條理清楚、內容充實者:81~100分
時萌:《晚清小說》,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3年
阿英:《晚清小說史》,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一)、小說文本
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編:《中國近代小說大系》,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百花洲文藝),1988年。
王孝廉等編:《中國近代小說大系》,臺北:廣雅出版社,1984年。
王孝廉等編:《晚清小說大系》,臺北:廣雅出版社,1984。
阿英編:《晚清文學叢鈔》,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小說》1、2、3、4卷、《傳奇雜劇卷》、《說唱文學卷》)。
李景山等著,黎子鵬編注:《道德除害傳:清末基督徒時新小說選》,臺北:橄欖出版社,2015年。
魯迅:《魯迅譯文全集》第一卷,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
劉鶚原著;李歐梵導讀:《帝國末日的山水畫:老殘遊記》,臺北:大塊文化(網路與書)公司,2010年。
劉鶚:《老殘遊記》,臺北:三民書局,2007年6月。
韓邦慶:《海上花列傳》,臺北:三民書局,1998年。
張愛玲:《海上花開》、《海上花落》,臺北:皇冠出版公司,1992年。
(二)、小說史及相關研究
(日)武田雅哉著;任鈞華譯:《飛翔吧!大清帝國:近代中國的幻想科學》,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8年。
(日)武田雅哉著;任鈞華譯:《桃源鄉的機械學:穿梭中國的超異時空漫想》,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11年。
(美)韓南著;徐俠譯:《中國近代小說的興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
方正耀:《晚清小說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臺北:麥田出版,1993年。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臺北:麥田出版,1998年。
王德威著、宋偉杰譯:《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臺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
李瑞騰:《晚清文學思想論》,臺北:漢光,1992年。
李歐梵:《現代性的想像:從晚清到五四》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9年。
呂文翠:《海上傾城:上海文學與文化的轉異 一八四九~一九零八》,臺北:麥田出版社,2009年。
林明德編:《晚清小說研究》,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9年。
袁進:《中國近代文學史》,臺北:人間出版社,2012年。
康來新:《晚清小說理論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
陳平原:《千古文人俠客夢—武俠小說類型研究》,廣州人民文學出版社,1992年(繁體:麥田出版)。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陳平原:《中國現代小說的起點—清末民初小說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陳平原主講;梅家玲編訂:《晚清文學教室—從北大到台大》,臺北:麥田出版,2005年。
張春田編:《晚清文學研究讀本》,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年。
黃錦珠:《晚清時期小說觀念之轉變》,臺北:文史哲出版,1995年。
楊義、中井政喜、張中良合著:《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圖志》,臺北:業強出版社,1995年。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收錄於《魯迅小說史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1992年。
顏健富:《從「身體」到「世界」:晚清小說的新概念地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4年。
關詩珮:《晚清中國小說觀念轉譯:翻譯語「小說」的生成及實踐》,臺北:商務出版社,2019年。
【延伸閱讀推薦】
李伯元:《文明小史》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吳趼人:《恨海》
林紓譯:《巴黎茶花女遺事》
梁啟超:《新中國未來記》
曾樸:《孽海花》
周瘦鵑譯:《福爾摩斯探案集》
許指嚴:《電世界》
俞萬春:《蕩寇志》
蘇曼殊:《斷鴻零雁記》
孫家振:《海上繁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