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台語與台灣文化傳播有密切關連性,從日治時期到戰後的台灣社會發展過程中,台語透過文學書寫、演講、廣播、電影、戲劇、音樂等形式,展現語言的生命力,形塑台灣文化。本課程將介紹不同時期台語與台灣文化傳播的相關知識,讓學生認識台語文學發展及台灣文化,介紹台語文學作品,及台語在廣播、影視、戲劇、音樂等跨領域運用,進而培養學生說台語、欣賞台語創作。
能力項目說明
1. 透過台語了解台灣歷史、台灣文化。
2. 欣賞台語文學及跨域藝術創作。
3. 自在說台語,嘗試台語創作。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週次 |
課程主題 |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
教學活動 與 作業 |
學習投入 時間 |
|
課堂 講授 |
課程 前後 |
||||
1 |
總論 |
課程介紹 |
講授與分組 |
3 |
4.5 |
2 |
日治時期篇 |
台語與台灣新文化運動(一) 指定閱讀:《蔡培火的詩曲及彼個時代》,P19-40。 |
講授與討論 |
3 |
4.5 |
3 |
日治時期篇 |
台語與台灣新文化運動(二) 指定閱讀:自編講義10頁。 |
講授與討論 |
3 |
4.5 |
4 |
日治時期篇 |
1930年代台灣話文運動 指定閱讀:自編講義6頁。 |
講授與討論 |
3 |
4.5 |
5 |
日治時期篇 |
1930年代台灣流行歌 |
講授與討論 |
3 |
4.5 |
6 |
廣播篇(一) |
戰後廣播與台語歌 指定閱讀:自編講義10頁。 |
講授與討論 |
3 |
4.5 |
7 |
廣播篇(二) |
戰後廣播與台語歌仔戲 指定閱讀:自編講義6頁。 |
講授與討論 |
3 |
4.5 |
8 |
廣播篇(三) |
戰後廣播與台語廣播劇 指定閱讀:自編講義6頁。 |
講授與討論 |
3 |
4.5 |
9 |
期中評量 |
期中報告 |
|
3 |
4.5 |
10 |
影視篇(一) |
台語電影 |
講授與討論 |
3 |
4.5 |
11 |
影視篇(二) |
台語電視劇 |
講授與討論 |
3 |
4.5 |
12 |
戲劇篇 |
台語舞台劇 指定閱讀:自編講義6頁。 |
講授與討論 |
3 |
4.5 |
13 |
戰後文學篇(一) |
台語文學論戰 指定閱讀:自編講義10頁。 |
講授與討論 |
3 |
4.5 |
14 |
戰後文學篇(二)
|
台語文學賞析 |
講授與討論 |
3 |
4.5 |
15 |
戰後文學篇(三)
|
台語文學賞析 |
講授與討論 |
3 |
4.5 |
16 |
民主運動篇 |
90年代新台語歌運動 指定閱讀:自編講義10頁。 |
講授與討論 |
3 |
4.5 |
17 |
民主運動篇 |
民主運動中的台語歌 |
講授與討論 |
3 |
4.5 |
18 |
期末報告 |
|
|
|
|
出席率:10%
分組討論:20%
期中報告:30%
期末報告:40%
1、 賴淳彥,《蔡培火的詩曲及彼個時代》(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1999。
2、 林良哲,《台灣流行歌:日治時代誌》(台中:白象文化),2015。
3、 林央敏,《典論台語文學》(台北:前衛),2022。
4、 呂興昌主編,《台語文學運動論文集》(台北:前衛),1998。
5、 林央敏,《台語詩一甲子》(台北:前衛),1998。
6、 呂美親編,《台語現代小說選》(台北:前衛出版),2022。
7、 陳培豐,《歌唱臺灣:連續殖民下臺語歌曲的變遷》(台北:衛城出版),2020。
8、 蘇致亨,《毋甘願的電影史:曾經,臺灣有個好萊塢》(台北:春山出版),2020。
9、 何東洪、鄭慧華、羅悅全等著,《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台北:遠足文化),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