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廠業務迷思破除?!工作內容及未來趨勢大解密

by Chase

文章最後更新於: 2023-04-19

藥廠業務到底在做什麼?藥廠業務每天的生活都因任務不同而多元。如果要使用一句話來形容藥廠業務的工作內容的話,我想最大的目標和目的是「改變處方習慣」。接下來就來看看詳細介紹吧!

藥廠業務工作內容?

藥廠業務到底在做什麼?為什麼叫”普羅趴”(Propa)? 原來是由拉丁文Propagada來的,英文為 : Propaganda,有宣傳宣導之意。

national-cancer-institute by unsplash

藥廠業務每天的生活都因任務不同而多元。如果要使用一句話來形容藥廠業務的工作內容的話,我想最大的目標和目的是「改變處方習慣」。因此幾乎所有的任務都會朝這個方向努力,舉凡當面討論文獻、藉由舉辦跨院交流分享處方習慣、執行特定專案來創造跟醫師討論處方決定的機會。

產品線

每個業務都有自己負責的產品線,依照產品線不同,面對的科別也有所差異,以下為三大歸類:

專利藥(Brand Drug)

專利藥通常有20年專利期保護,這類型藥品擁有市場獨佔權,也有非常多種類型,在專利期保護期間,只有這家研發出來的廠商可以生產這種藥,同樣地,也只有醫師才能處方。ex: 從亞培Abott獨立出來的藥廠艾伯維Abbvie,研發一款類風濕性關節炎用藥Humira,在2018專利到期之前,基本上是站穩全球暢銷藥品排名之首。

學名藥(Generic Drug)

專利藥的專利過期後,其他合格藥廠可以以同樣成份與製程生產這些藥品,在用途、劑型、安全性、療效、給藥途徑、品質、等各項特性上,可以與原廠藥完全相同。 大多數會由台灣經銷商代理販售。

依照這兩大類為主要,可再細分癌症藥品、三高藥品(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呼吸道用藥、生物製劑等等相關產品線。

生技保健食品

偶爾在醫院或診所,也會遇見這類型業務,但主要客戶除了醫師之外,可能也會有護理師、藥局主任等等,確保可能的通路都有機會推廣。

困難與挑戰

當然,在學理上要能說服醫師之前,也要讓醫師先認識我們,建立互信的基礎。

曾經有位藥業前輩跟我說過:
「把你的面子放家裡,獎金就會進口袋裡。」

這句話當然有點過度誇飾,但概念我想大家都明白,所有客戶經營的過程中,一開始肯定會度過一段慢慢建立關係的過程,難熬而且經常被拒絕,但一點一滴的累積,相信信任基礎會更加穩固。

未來市場趨勢

這邊可以分兩塊介紹,第一部分是醫藥產業趨勢; 第二部分是外商藥廠組織調整

醫藥產業趨勢

2019年,禮來公司的百憂解(抗憂鬱藥物)宣布退出台灣市場,原因就是因為健保藥價,健保藥價逐年往下砍,可能吃過的藥甚至比一般糖果還要便宜,但每年設置的業績達成率是年年上調,可想而知,若藥品處方穩定的狀況下,仍會逐漸拉大gap,所以該如何在這樣的狀態當中獲得好績效,值得好好思考。

外商藥廠組織調整

2020為疫情年,多多少少也衝擊到醫藥產業,今年羅氏藥廠則宣布Medical 與sales team 合併,會形成敏捷、任務導向的編組。等同於往後不會有業務在市場推廣。輝瑞也有新型態的組織調整,我認為未來各家大藥廠也會陸續跟進,畢竟藥品市場早就是紅海,如何在這當中取得最佳效率,值得探討。

延伸閱讀 被迫裁員還是主動轉型?

PJP 由下到上,服務醫療人員;HSP 由上到下整合醫院、政府、藥廠資源

最後,合併之後能活下的就是兼有medical資訊提供能力跟commercial客戶經營能力的人,其實這倒不是壞事,就像反脆弱一書所提到的,發生變動反而得到正面效果的狀態,反而是好事(ex: 重量訓練造成的肌肉破壞、生長),其他藥廠會不會陸續跟進呢?有待觀察,不過我想要如何在這樣的變動下創造自己的價值,才是最需要好好思考的。

0 comment
0

You may also like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