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全台檢調大搜索 朱立倫:賴清德只差一步就宣布戒嚴了

國三生割頸案正視校園無助 全教總呼籲課予家長強制責任

全教總召開記者會要求教育部正視校園無助,系統性解決校園安全問題。圖左為立委王鴻薇、右為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圖/全教總提供
全教總召開記者會要求教育部正視校園無助,系統性解決校園安全問題。圖左為立委王鴻薇、右為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圖/全教總提供

新北市國中割頸案過後,行政院2日召集六都與相關部會討論校園安全教育部也在今日召開校園安全諮詢會。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召開記者會表示,此案是系統性問題,應課予家長強制責任,處理學生不服輔導管教的狀況。立委王鴻薇也出面支持,並認為教育部應修正相關辦法,讓教師搜查學生物品時免於承擔太多責難。

教育部今早召集相關團體及六都教育局召開校園安全諮詢會,會前全教總召開記者會,理事長侯俊良表示,本次新北市事件是系統性問題,呼籲教育部不要因為個案去修法,像是108年教師法修法後造成現場老師管教時怕東怕西,輔導管教的心態保守,且沒有充足人力給予協助。

侯俊良指出,學校現場出現不服輔導管教的學生時,少數家長覺得自己工作忙、管不了孩子,不願意配合到校。他認為應課予家長強制責任,當孩子在學校發生不服輔導管教的狀況,家長沒有理由不來學校處理。

全教總同時提出增修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1-1條:「兒童及少年發生違反刑法或嚴重侵害他人權利之行為時,學校依輔導管教學生辦法或其他相關法令所進行之輔導管教措施,父母、監護人或其他實際照顧兒童及少年之人,應予配合」,並呼籲要有相關配套,例如讓家長能夠向公司請假處理孩子的事情。

王鴻薇也到場支持全教總的修法方向,她盼國三生割頸案不要像其他悲劇一樣,「今天公祭、明天忘記」,雖然立法院正在休會,該補強的法令還是要補強,防止下個悲劇產生。王鴻薇表示,當民代期間看到有些校園個案學生的家長兩手一攤,表示自己也管不了,想交給學校和老師去管。她認為家庭、社會都要給予支持,才能更有效率、快速地面對校園偏差行為學生的輔導與管教。

另外,對於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王鴻薇認為教育部可以直接修正,在第一線教師有必要搜查學生物品時,免於承擔太多責難,「如果對第一線教師綁手綁腳,會不會又發生難以彌補的遺憾?」

針對本次事件,侯俊良強調,要根本解決校園「學生攻擊事件」問題,教育部應盤點檢討並進一步提出事發當下及事後的做法所需經費及法規,包括當事學生校園臨時安置、後續學生離校短期安置,以及學生回校的評估機制、銜接計畫,更重要的是學生家庭功能評估,發揮家庭輔導功能。這些面向涉及教育部門以外的其他部會合作,需要行政院跨部會協調教育、社政、勞政部門給予充足的經費,並提出相關法規修訂及預防人員、處理人員、輔導人員設置,同時研擬家長課責、運轉機制等相關規畫。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 教育部 校園安全
🐶2025最新版「24小時動物醫院清單」大公開!

延伸閱讀

推「台灣賴啤」酸時政 廖偉翔同台王鴻薇談「揭弊」

轟公布高端合約推三阻四 王鴻薇喊話薛瑞元:別說些543

操盤手交鋒!陳時中幫謝佩芬搶票 蔣萬安陪王鴻薇拚連任

競總看板被綠營指違建 王鴻薇:今開拆、不會像賴皮寮

相關新聞

賴總統籲重啟陸生來台 大學問網站將開升學專區

總統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提及,兩岸重啟對話和大陸學位生來台就讀。大學問網站今天表示,將開設「陸生專區」頻道,整理來台升學相...

國教院建議教科書言明 2758號決議未提中華民國或台灣

國家教育研究院近日舉辦審定本教科用書三方座談會議,會中達成兩項共識,建議歷史教科書呈現聯合國大會二七五八號決議文中英文史...

教育部稱校園「大罷免」是公民活動 學者批:淪於詭辯

教育部長鄭英耀日前認為學生於校內擺放大罷免攤位屬學生言論自由、公民活動,非政黨活動,應予尊重,但教育部過去就曾函示說明教...

爭教師離線權 教團籲先加導師費

教師「離線權」話題近來吵得沸沸揚揚,第一線教育現場認為,導師承擔大量班級經營與溝通責任,最需離線權保障。教團直言,即時通...

回響/非六都高中職 減招門檻放寬

本報去年報導,非六都縣市因人口外流與少子化,全台已有十八所公立高中職向教育部提出調降班級人數。教育部日前修正「高級中等學...

APCS 1年增至6次 實作可分級

隨著愈來愈多大學資工、電機系將APCS(大學程式設計先修檢測)列為升學參採之一,報考人數也逐年增加。教育部如今迎來APC...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