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

如何愈老愈快樂?哈佛教授這樣說

當一天一天年華老去,人生只會愈過愈苦嗎?心理學研究顯示,其實人年齡愈長,幸福感可能愈高,只要有意識地進行這項練習。

老年-哈佛-老人-變老-心理學-幸福感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其他

現代人對於「老化」總是避之唯恐不及,因為主流文化崇拜年輕——年輕代表美麗、活力和創業精神?市面上充斥著人們各種減緩老化的方案,但它們可能價格不菲又花時間。

當今文化除了對青春奉承,也對年老進行公然歧視,老人被視為跟不上時代、不好相處,又自以為是的社會負擔。

這樣的文化趨勢,自然讓人們對於歲月流逝感到前景黯淡。然而,老化雖然確實會帶來明顯的身體衰退,但諸多研究顯示,變老,竟也意味著「幸福感」的成長與改善。

為什麼會愈活愈開心?

在心理學中,「正面」與「負面」情緒是獨立運作的。《人格與社會心理學期刊》的一份研究顯示,隨著年齡成長,男性與女性的正面情緒都會增加。特別在女性方面,正向情緒的增幅更大且迅速。

另外,平均而言,女性的負面情緒不會因年齡成長而有明確改變,但對老年男性而言,負面情緒會下降(已婚男性的下降更為明顯)。

為什麼情緒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有所改變?

南加大戴維斯老年學院的學者馬瑟(Mara Mather)指出,老年人至少發展出3種不同的情緒技能:對負面情況的反應較少、比年輕時更善於忽略不相關的負面刺激,以及銘記的正面訊息多餘負面訊息。

廣告

這幾乎就像是老年人擁有了一種「超能力」,知道負面情緒不會持續過久。因此,當不良的感受出現時,他們會有意識地忽視它,來獲得良好的感覺。

隨著年齡成長,人們的性格特徵也會改變。對老年人來說,這樣的改變多為好消息。

心理學家通常將人格分為5個部分:對經驗的開放性(創造性、好奇)、責任感(高效、有組織)、外向性(外向、精力充沛)、親和性(友好、富有同情心)、神經質(敏感、緊張)。

在心理科學期刊《心理科學當前方向》中,兩位研究人員發現,人格特質從同年到老年會發生諸多變化。

值得期待的是,在整個成年期,親和性往往會上升,神經質通常會下降,而責任感則不斷提高。也就是說,當你年老時,你會變得更加友善,並且不會那麼沮喪與焦慮。

廣告

這些項目是明顯積極的訊號,但也有其他人格特質的變化不一定是好是壞。例如人在50多歲後往往會更不外向,對經驗的開放性在成年初期上升,並在50歲中期後下降。在自尊方面,70歲左右後會略有下降,專家指出,這些可能與老年朋友與配偶死亡人數增加有關。

但即使如此,以平均情感平衡來衡量,80歲可能比30歲來得更平衡、舒適。

最後,研究顯示,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也往往會變得不那麼善妒,尤其是在社會地位、學歷、外表和愛情方面。換言之,在這些世俗成就的競逐中看得更開了。

如何老得更快活?

心理學研究顯示,關於老化,人類只要隨著時間流逝,生活就可能會變得更好。因為隨和、責任感、心理健康都成長了。但在變老的過程中,是否也有個人能更努力的地方?

廣告

長期研究幸福人生議題的哈佛教授布魯克斯(Arther Brooks)認為,這些特質如果不是等到老年才「變得」更好,而是從年輕就開始鍛鍊,能在年老時收穫更多。

「如果你在年少時就有意識地練習,表現得更友善、開朗,那當你年老時,就能真正在這些特質上表現出色,」布魯克斯指出,練習這些美好特質,就像年輕時練習運動技能一樣,必須將其視為需要發展的新興才能。

《人格與社會心理學期刊》2015年的一篇研究發現,當人們開始改變自己的人格特質,並記錄自己的日常行為時,他們就真的能夠實踐明顯的改變。研究追蹤了那些想要變得更外向,並用日記記錄社會行為的人,發現在四個月的過程中,他們在改變自己的性格方面取得了進展。

廣告

落實到每天的生活中,專家建議,每天早上自問: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例如,不浪費時間發脾氣、不嫉妒別人的成就、與遇到的任何人分享善意與鼓勵的話語⋯⋯等等。注意這樣的想像給自己帶來的感受。

每天晚上,復盤思考隔天能如何做得更好。

「一些我身邊的朋友,在中年後期選擇實踐品格美德,以改善生活,」「果然,在晚年,他們絕對是善良的超級巨星,死後也被人們記得,」布魯克斯總結。

(資料來源:The Atlantic, Psycnet, NCBI)

相關熱門主題
你可能有興趣
#廣告企劃|以市民為本出發,打造智慧桃園城市|2024 第五屆天下SDGs雙日國際論壇
最新訊息
天下兩千大榜單出爐!$1解鎖看最新榜單
App內開啟 更舒適的閱讀體驗
訂閱天下雜誌電子報

天下雜誌當期內容的精華與延伸,每周三發送最具時效性的深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