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大

一出生繼承上億家產 日本和尚除夕來台消業障,電音心經為何紅?

藥師寺寬邦既是僧侶也是音樂人,他把佛經結合現代音樂重新編曲演唱,在YouTube累計超過千萬點閱率,不僅在日本爆紅,還到台灣、中國、新加坡等20國巡迴演出。

日本-和尚-藥師-寺寬邦-心經-北港-武德宮 藥師寺寬邦翻唱《般若心經》走紅。圖片來源:Mugen Creations 提供
    其他

雲林北港武德宮年初公布,除夕夜(2月9日)將邀請一位特別來賓陪信眾守歲。消息一出,演出場地從只能容納1、2000人的廣場,換到可容納5、6000人的停車場,還應網友要求加開直播。

這位特別來賓不是當紅的流行歌手,而是來自日本的僧侶,名為藥師寺寬邦。目前是愛媛縣今治市的臨濟宗海禪寺第十六代副住持,在日本有「美坊主」之稱,意味長相俊美的和尚。

一個日本和尚來北港唱心經,為何讓台灣人趨之若鶩?藥師寺寬邦以電音重新演繹「心經」,顛覆大眾過去對佛教音樂的認知。

2016年翻唱《般若心經》後,在網路一夕爆紅,YouTube累積超過5000萬次點閱,多次來台灣辦演唱會,已走過中國、馬來西亞、澳洲、新加坡等20多個城市巡演。

「希望大家的心靈能在不同曲風中被感動,重整心情,」他接受《天下》專訪時透露,除夕夜除了演唱日文的《般若心經》、《大悲咒》、《世尊偈》,也將演唱含有中文歌詞的曲目。

樂團配置演出,佛法流行化

藥師寺寬邦唱的是佛法,卻吸引一大票年輕人?從現場演出可以看出端倪。

穿著袈裟、身前背著一把木吉他,藥師寺寬邦站在舞台上雙手合十,雙眼閉合念誦起《般若心經》。

廣告

藥師寺寬邦重新編曲,把原本敲打木魚的聲音,轉變成電子鼓。合聲伴隨著清澈的木吉他,他有節奏地唱著心經,觀眾隨著充滿電氣感、電子效果的節奏,以及念誦的旋律左右來回搖擺,聖、俗之間的隔閡一下子就被抹平。

「聽他現場很過癮,」36歲的陳小姐笑說,藥師寺寬邦顏值高,「聽他唱佛經還能幫自己消業障,」自認有達到心靈淨化的效果。

曾發行佛教專輯的風潮音樂企劃總監于蘇英說,「藥師寺寬邦不是第一個把佛曲流行化的人,90年代也曾有舞曲大悲咒,」她分析,藥師寺寬邦把佛曲融合電音、民謠搖滾、輕爵士、嘻哈,再加上現場演出的編制有吉他、鼓手、DJ、合聲、搭配視覺投影,「跟時下年輕人熟悉的音樂展演方式相仿,具有親近性。」

廣告

特別是近幾年大環境不斷變動,人心波動,追求內在心靈的平靜。尤其對Z世代而言,「對未來的發展沒那麼樂觀,沒有過度理想的期待,看待事情變得務實。」

東吳大學社會系副教授劉維公分析,年輕世代認為與其關注難以改變的外在環境,不如關注自己的心靈健康,也是「佛系青年」崛起的原因之一。

日本-和尚-藥師-寺寬邦藥師寺寬邦將佛法流行化,拉近與年輕人的距離。(Mugen Creations 提供)

廟宇二代繼承上億家產,抗拒出家

然而有「佛系歌手」之稱的藥師寺寬邦,也曾有過「佛系青年」的迷惘,曾經抗拒出家、不想接家業。

明治時期日本為了削減佛教勢力、降低僧侶的神性,規定和尚要用俗名、能食肉、結婚生子,包括世襲制,寺廟住持的兒子得繼承父親的職位。

廣告

1979年,藥師寺寬邦在悠久的日本佛教文化脈絡下誕生,出生在今治市的臨濟宗海禪寺,從江戶時代初期開辦至今。他形容自家是一個樸素的小寺廟,很少有遊客,跟台灣廟宇華麗外觀大相徑庭。

然而海禪寺雖小,也有近400年歷史,藥師寺寬邦等同一出生就繼承家族上億家產和古蹟,有如廟宇二代。

作為獨子,他的青春期很叛逆,「我生來肩負這樣(繼承寺廟)的命運,但始終不明白自己為什麼一定要出家,」那段時間,他對世襲制的潛規則感到抗拒,認為人生應掌控在自己手裡。

就在那時,他遇到了音樂。先是從家裡找到父親的舊吉他,最後玩出興趣,開始寫歌、唱歌。

組樂團當歌手,逃避現實

他大學畢業後進入京都一所歌唱學校,學習R&B(節奏藍調)和靈魂樂,喜歡翻唱大人小孩雙拍檔(Boyz II Men)的歌曲,學習他們的和聲。同時也受日本搖滾樂團安全地帶、Mr. Children影響,還和朋友組了樂團,逃避接管寺廟的現實。

廣告

不過他的團名「喫茶去」卻富有禪意,意味透過靜心喝茶來體悟人世間道理,埋下日後回歸佛法的種子。

某次他的樂團到九州巡演,唱了一首關於家鄉童年回憶的歌,台下一位60多歲的奶奶淚流滿面,「簽名會上,她說我們的歌,讓她想起爺爺、奶奶,」藥師寺寬邦突然意識到,祭祖是為了「緬懷」,佛教也是希望人們從生命感恩,因而對佛教產生興趣。

然而作為職業演出團體,時常會被各方人馬要求做各式各樣的事,漸漸地讓藥師寺寬邦迷失自我,「不知道想透過音樂傳達什麼,甚至開始討厭唱歌,」他說。

直到樂團一名成員病倒,演出被迫暫停,讓他有時間看禪宗的書,學會面對自己的內心。

「與其用音樂作為逃避的途徑,不如再次認真地面對它。那一刻,我決定要去學佛,」32歲他開始修行。

廣告

日本-和尚-藥師-寺寬邦藥師寺寬邦希望大眾能夠過他的音樂,更認識自己。(Mugen Creations 提供)

演出如傳遞佛法,歌聲祈福帶來平靜

成為和尚後,他並未放棄音樂,「修行時,每天和10到20位修行者一起誦經,」他發現,誦經的聲音重疊再一起,內心會產生一種情感的共鳴,感到特別平和,跟他唱歌時的感受很像。

於是他為經文配上合唱,2016年完成修行後,把《般若心經》結合音樂演唱放上網,意外獲得迴響,「在此之前,心經在寺廟裡只用於刻經和佛事追思,但配上音樂,一切發生了變化。」

社群媒體的傳播下,藥師寺寬邦的音樂快速轉傳到世界各國、被各世代聆聽,也為自家寺廟帶來好奇的參觀人潮。

「現在回想,青春期的叛逆情緒對我或許是一種考驗,也是讓我決定如何面對自己命運的機會,」藥師寺寬邦笑說,人生因為經歷過那些探索自我的過程,心靈反而成長和啟發。

不過他打破佛教傳統常規,也曾被認為太過標新立異。

「希望我的音樂,包括經文,能讓人有機會跳出『佛教』的框架,只是感受聲音,然後從那個角度看待自己,」他淡然道。

藥師寺寬邦歌聲清爽,音樂抒情又充滿禪意,神聖之中具有看透世俗的穿透力。「他把經文帶入美感,一邊演唱也一邊傳播佛教,」北港武德宮主委林安樂觀察。

日本-和尚-藥師-寺寬邦藥師寺寬邦也迷惘過,但最後還是返家學佛,以音樂形式傳遞佛法。(Mugen Creations 提供)

生於佛法之家的藥師寺寬邦,在人間掙扎過又回到佛寺,再藉音樂走到世界。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

對他而言,從事音樂演出有如傳遞佛法,在紛擾的大環境下,藉由音樂、佛經為人們祈願,帶來和平。

(責任編輯:宋玟蒨)

相關熱門主題
延伸閱讀
你可能有興趣
#廣編企劃|品牌 20 周年傾力貢獻!傳繼蠟雕工藝,巨型創作羅浮宮盛大展出,Cindy Chao 榮登法國百年珠寶學府,首位受邀亞洲藝術家
最新訊息
【每日6元】AI x 編輯協作為你精選國際大事
App內開啟 更舒適的閱讀體驗
訂閱天下雜誌電子報

天下雜誌當期內容的精華與延伸,每周三發送最具時效性的深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