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

美國拿出壓箱寶,與日澳韓印合造軍武 輪得到台灣軍工業?

【辜樹仁專欄】美日峰會真正值得關注的核心議題,是美國企圖與盟國軍工產業整合,打造印太民主兵工廠大聯盟;峰會後更傳出美國國會正討論授權台灣生產美製武器。台灣軍工業機會來了?

軍工產業-美日高峰會-美日同盟-拜登-岸田文雄-三菱重工-美國印太戰略-美國國防戰略報告 美國總統拜登(右)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左)的美日高峰會。圖片來源:AFP
    其他

台灣軍工產業最近因為伊朗攻擊以色列、中東衝突升溫,再度熱了起來。但其實剛結束的美國總統拜登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高峰會,才更值得關注。

因為這次全面升級美日同盟關係,核心議題就是美日兩國將整合軍工產業,在印太地區打造民主兵工廠大聯盟,以有效對抗中國強大的軍工產業,嚇阻解放軍。峰會結束不久,也傳出美國國會正討論立法授權台灣生產美製武器。

在新型態的民主兵工廠大聯盟中,台灣能扮演角色嗎?

先了解美日的合作內容是什麼。根據美日聯合聲明,兩國在短期內將聯合生產防空飛彈、允許美軍艦艇使用日本民營造船廠進行維修、日本企業維修駐日美軍戰機;長期將合作研發武器系統,包括可以攔截中國、俄羅斯或北韓極音速飛彈的防禦系統。

美日軍工合作從授權生產到合作研發

雖然美日軍事同盟已超過60年歷史,過去美國也曾授權三菱重工,生產美國軍售給日本的F-15戰機和愛國者防空飛彈。但整合兩國供應鏈,從頭開始合作研發生產,以及維修合作,還是頭一遭。

去年底,三菱電機和美國軍工大廠雷神簽訂協議,合作開發最新艦載神盾防空雷達系統,是美國尚未服役的最先進武器系統首次採用日本解決方案,象徵兩國軍工產業合作進入一個全新階段。

廣告

武器裝備的聯合研發、維修與授權生產不同,事涉更多先進技術的分享。美國一向嚴密保護軍事科技,畢竟是稱霸全球的最重要支柱之一,再親密的盟國也不輕易分享。但現在礙於形勢所迫,只能將壓箱寶拿出來。

這個「形勢」,就是冷戰後,美國國內軍工產業的政府補助減少、長期製造業外移、工程技術人才流失,加上新冠疫情帶來的供應鏈衝擊,導致產能嚴重不足,疲於應付與中國的大國競爭。突然出現的烏克蘭戰爭、以哈衝突,更讓美軍武器彈藥供應雪上加霜。

海軍造船廠:美國一年不到2艘vs.中國10艘

美國本土軍工產能到底有多吃緊?美國國會研究處CRS去年一份調查透露,美國13座海軍造船廠,目前只有4座在運作,導致一年造不到自己定的最低標準兩艘,供給美軍本身都不夠,遑論出口。

廣告

反觀中國解放軍,在全球規模最大造船業支撐下,海軍艦隊規模已達到370艘,不但超越美國的300艘,到2030年還要增加到440艘,等於1年造10艘。中國這種像下水餃般的造船速度,讓美軍備感壓力。

2022年美國「國防戰略報告」與「國防工業戰略報告」披露了美軍的解方:軍工產業的「友岸外包」,整合盟國軍工產業。由美國出技術,盟國出錢、出人、出力的模式,一起分擔武器彈藥的研發生產與維修。另一方面也是要建立多元化供應鏈分散風險,避免突發危機導致斷鏈。

主導美國印太戰略的副國務卿坎博(Kurt Campell)在美日峰會前夕一場智庫座談會中就很坦白地說,美國現在最基本的武器裝備供應的壓力都很大,未來需要更多盟國的供應商合作。

日韓、印度之後,台灣有機會分杯羹嗎?

美國打造民主兵工廠大聯盟的第一個代表作,就是2022年成立的澳英美同盟(AUKUS),由美國技轉給澳洲被稱為美國軍事科技皇冠上珍珠的核動力技術,英國和澳洲出錢、出人、出力,幫美國在印太地區建立一支新的潛艦艦隊,加入在南海與台灣海峽周邊嚇阻中國的行列。

廣告

日本是第二個重點國家,因為在美國的印太盟國中,日本軍工產業最具實力,被美國專家認為是「民主國家兵工廠的關鍵中心」。

另一個正在醞釀合作的是韓國。4月中,韓國最大造船廠現代重工宣布與美國軍用無人機與人工智慧新創企業Anduril合作研發海軍無人船。美韓政府也已經進行密集接觸,協商美軍艦艇與武器系統到韓國進行維修作業。

美國的抗中新伙伴印度,也正在規劃。去年6月印度總理莫迪訪美,牽成美國最大戰機引擎供應商奇異與印度斯坦航空工業公司簽訂協議,協助生產新一代戰機噴射引擎,是美國首次將軍事技術技轉給印度。兩國國防部還聯合發表「國防產業合作路徑圖」,目標協助印度成為美軍在印太地區的後勤中心。

廣告

至於台灣,去年5月與今年4月初,陸續有美國軍工企業代表團訪問台灣,也是這個大戰略下的其中一步。最近也傳出美國國會計劃立法授權美國軍事技術轉移台灣,就地生產美製武器裝備,解決美國軍售台灣進度嚴重落後的問題。

但台灣軍工企業能不能加入這個民主兵工廠聯盟?扮演什麼角色?還不明朗。關鍵是台灣企業的資安與政府反制中國竊取台灣情報的能力,能不能得到美國足夠信任。(延伸閱讀:台灣軍工股起飛?一文看懂:為何美國軍火商代表團要來

資安能力,將是民主兵工廠大聯盟能否順利落地的第一個不確定。美國會考慮,盟國的法規環境與政府能力,是否可以確保美國軍事科技不外洩。而美國也必須修改嚴格管制軍事科技輸出的法規,才能分享更多技術給盟國。

廣告

第二個不確定是川普。已有不少保守派政治人物批評拜登政府的軍工產業外包政策,是在剝奪美國人就業機會。如果川普當選,這個政策會不會持續態度不明。

從軍事防衛的角度來看,美國在印太地區應對中國挑戰的準備愈充分、部署愈快,嚇阻力就會愈強,台灣就愈安全。現在的關鍵,就是看美軍在印太地區的署、整合盟國軍工產業,和解放軍具備攻台能力、完成準備,誰會比較快?

(責任編輯:曹凱婷)

相關熱門主題
延伸閱讀
你可能有興趣
廣編企劃|以市民為本出發,打造智慧桃園城市|2024 第五屆天下SDGs雙日國際論壇
最新訊息
【每日6元】AI x 編輯協作為你精選國際大事
App內開啟 更舒適的閱讀體驗
訂閱天下雜誌電子報

天下雜誌當期內容的精華與延伸,每周三發送最具時效性的深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