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工總憂碳費逾500元 企業會倒

環境部昨召開第四次碳費費率審議委員會,針對六種費率、兩種情境下模擬結果指出,徵收碳費對GDP、CPI的影響都不大,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指出,碳費若課徵五百元,企業若未能達標,恐立即面臨倒閉風險;環團認為,碳費對各產業影響有評估的必要,但若要做到非常細緻,恐沒有上路的一天,籲環境部盡早提出徵收時程。
工總說明,要取得碳洩漏風險折扣(CL係數)和優惠費率一定要達指定目標,但目前產業能做的減碳措施多已盡力達成,實務上,指定目標對部分企業而言很難達標,碳費只要高於三百元,業者若無法達標,就無法拿到碳洩漏風險折扣以及優惠費率,恐將由盈轉虧,如碳費徵收到五百元,企業更難以承擔。
以鋼鐵、水泥的產業龍頭為例,某鋼鐵公司一一一年須課費排放量一千九百萬噸,如費率五百元則每年需繳交碳費九十五億元,已超過該公司一一二年約卅六億元的營業利益;又如某水泥公司一一一年需課排放量四千五百萬公噸,每年需繳交碳費廿二點五億元,也超過該公司一一一年約十二億元的營業利益,衝擊相當大。
工總認為,碳洩漏風險產業評估宜採以較新的數據評估後再重新討論,且評估原則應確保能夠照顧國內脆弱產業,以維持產業競爭力及公平性。
中研院經濟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蕭代基表示,碳費訂三百元、五百元,其實對整體經濟影響都不大,環境部必須在利益團體間取得均衡,既然環境部已經設計出一套制度,替碳費徵收七折八扣,費率自然不能太低,否則折扣下去還剩什麼?折扣必須跟費率一起考量做決定。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專職律師呂冠輝表示,各產業影響評估有其必要,但若要做到很細緻,恐怕會沒有終點,建議環境部仍要抓出期程,讓徵收愈快上路愈好。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