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尋找「波蘭的福爾摩沙」開始,踏上補足臺灣史失落環節的旅程;讓中東歐大國波蘭的視角,折射出我們/臺灣的形象。跳脫國共敘事與中國史框架,以世界史的宏觀探問——臺灣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當我們研究島嶼歷史,如果心中懷有這三個意象,會有在茫茫大海中航行找到定位的安穩感,也能隨時維持一個以臺灣為主體的全視野
在島民集體命運的起落當中,臺灣的歷史也應當對於島民生存的意義,有所貢獻
諺語的體裁簡短易記易傳,具有文學性,既富押韻又飽有涵義;諺語的內容反映人生百態與生活哲理,更可以從中窺見歷史
解碼台灣磁磚的迷人身世,一一解析磁磚的形式、色彩、紋飾、材質與背後密碼
日治時期日本技師的故事,也是台灣現代化的故事
直面霧社事件在歷史和文化中的複雜性,帶領讀者思索台灣的過去與未來
在識字率只有三.九%的年代,臺灣留日學生喊出「臺灣是臺灣人的臺灣」。這些為公共獻身的勇者,應該成為典範,被大眾所熟知,成為臺灣社會的共同記憶
我們隨搖籃曲睡去,又因轟隆砲聲在灰燼中醒來。我們於今日道別,在下輩子見。
三十多年後回望這一切,身體的記憶是當下而強烈,政治的意識卻是後知後覺
歷史就在旁邊,傷痛就在旁邊,黑暗就在旁邊,這些沒有過去,未來的孩子不應該再去背負這些沉重而荒寒的東西
李桐豪首度揭露圓山大飯店深藏半世紀的幕後故事:走進紅房子,宮殿裡的廊道間、轉角處,不為人知的故事終將一一被述說
指出臺灣民主體質的隱憂,期許深化民主體制,對內形成共同意志,對外爭取國際支持。這將是這一代臺灣人無法逃避的重大挑戰
自深山、近海與底層人物的生活取材,為臺灣土地與庶民大眾而寫的劇作家林摶秋:「我拍臺語片純粹是為了爭一口氣,不是為著有什麼名跟利。想說就養成我們臺灣人自己會做臺灣電影,我的任務就是到這裡。」
「只要用血汗創作而成的作品還沒有被完全毀滅之前,我們是不會死的!」在他之後,臺灣現代雕塑家成群而來
阿嬤張曾桂十六歲就進礦坑工作,身高不到一百五十公分,每天推著沉重的臺車,赤腳工作,穿梭於漆黑的坑道之中
猶如暗夜的提燈人,從探索自己到認識土地,每位潮人物都活出精采的一生
他那種要盡一己之力,不媚當道,讓台灣更好的純粹念頭和不謀權位的純情行動,值得大家體會與學習
漫長歷史上,原住民族從原來的聚落被強制遷徙,「被迫」放棄名字、語言、祖先的承繼,在從屬於他者的生活方式裡,逐漸喪失了自己的歷史記憶、傳統和山林文化……這次,已經踏上「回家」的腳步將不會停
重現Bunun的態度與生活,以及族人如何在漫長的回家路程中,成為真正的人
書中的每個移工,既非無助,也不是萬能,就像我們每個人,都是個人能力與社會結構復合下的產物
大海是一個不被神眷顧的地方,卻有一群人在那裡自在地行走。一物一世界,一命一天堂。能待陸上,誰願漂泊海上?
對台灣人來說,東南亞是異地;對東南亞移民而言則反之;木柵的東南亞移民社區,對台灣人來說又是另一種異地
比末日更像末日的,不是別無選擇。是看似別無選擇,而你也就這樣相信了;是真正的別無選擇到來前,就先放棄了任何選擇
重建,未必就有意義。可是,記憶的返鄉也是不由自主的,會自然湧出。比如,面對許恩恩的«變成的人»
於是我在生活的縫隙裡,像一株酢醬草從水泥縫裡開花那樣,寫著《海風酒店》
這道題目只要答得晚了慢了,代價是艱辛,或選項的剝奪
上天下地,神到人,好像一次把所有族群都得罪光了。甚至是我們男同志自己
為什麼「所有學校都很陰」?為什麼許多鬼故事,起源與大放異彩的年代,總是1990年?臺灣校園鬼故事,有別於其他國家,又反映出什麼樣的「臺灣性」?這些流傳於不同學校,似曾相識的鬼故事,各自的起源與變化是什麼?想像中的恐懼與興奮,又如何被校園裡的同學們所需要?
熱血記者鄭仲嵐奔波台日兩地尋訪,揭開日本與台灣百年棒球史裡動人的一頁
崔祖錫歷時30年踏查遊記×山域文史×繪地圖
36+1款臺灣廟怪奇典型
親身感受,島嶼獨一無二的過去「說不定,我或許正在後藤新平所鋪設的命運軌道上行走。」
精緻繪圖與輕快文風,細膩的老建築圖認識日治時代市場建物,更有多幅獨家美食介紹,一眼勾起食欲,帶出回憶的味道
走進家鄉的四十座名建物,迷失流連在各地獨有的人情場域風景裡
寫給穿梭在台南巷弄、尋覓酒吧的你,在這裡,我們不「酒精路跑」,我們「酒吧散步」
全新改版,掌握臺灣最新資訊。帶你和你的國外朋友穿梭大街小巷,看見最真實可愛的臺灣!
徒步行走於城市的古區,城市以特別的方式回應,讓我漸漸認識老家族的後人,並讓先祖的歷史找到我
從無菜單料理到庶民小吃絕無業配
最在地小吃速寫X老店尋味
最另類的新住民美食推薦書
萬物皆加番茄醬的朋友這你的書
大目農田A級超甜蜜百香果5斤
917農場大目農田無硫金針
老實農場萊姆冰角10顆
春一枝仙楂美人果
滿$799再贈500點誠品點數
沒有說出口的,永遠比說出口的更多
看見臺灣在全球政治舞臺所處的脈絡
歷史上極為罕見經濟奇蹟
重新確認我的歸屬感
山、海、平原的歷史
必須夢幻,才能收納淚水
認識臺灣史最佳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