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拚節能產業 2030年規模15兆人民幣

大陸國務院11日發布《關於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文件指出,到2030年,節能環保產業規模達到人民幣15兆元(約台幣64兆元)左右,並提出到2035年,新能源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
該文件還提出相關目標:包括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5%左右;營運交通工具單位換算週轉量碳排放強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大宗固體廢棄物年利用量達到45億噸左右等;到2030年,抽水蓄能裝機容量超過1.2億千瓦等。
對於政策推出的背景,新華社報導,發改委負責人表示,綠色轉型仍面臨不少困難挑戰。能源結構偏煤、產業結構偏重、環境約束偏緊的國情沒有改變,化石能源和傳統產業佔比仍然較高,生態環境質量穩中向好的基礎還不牢固。此外,全球綠色轉型進程面臨波折,環境和氣候議題政治化趨勢增強,綠色貿易壁壘升級。
整體而言,意見圍繞5大領域、3大環節,部署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
五大領域分別是:構建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空間格局、加快產業結構綠色低碳轉型、穩妥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推進交通運輸綠色轉型、推進城鄉建設發展綠色轉型;三大環節分別為:實施全面節約戰略、推動消費模式綠色轉型、發揮科技創新支撐作用等。
政策體系分別從不同面向支持:財稅政策上,積極構建有利於促進綠色低碳發展和資源高效利用的財稅政策體系、完善綠色稅制等;金融工具方面,延長碳減排支持工具實施年限至2027年末,積極發展綠色股權融資、綠色融資租賃、綠色信託。
投資機制方面,提及引導和規範社會資本參與綠色低碳項目等;價格政策上,深化電價改革,完善水價政策等;市場化機制方面,推進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和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市場建設,完善綠色電力證書交易制度;在標準體系上,建立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等。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