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什麼型態都難不倒!冷研科技以全方位二氧化碳應用,迎接淨零時代

什麼型態都難不倒!冷研科技以全方位二氧化碳應用,迎接淨零時代
謝爾庭攝影
分享
收藏

位於嘉義的冷研科技,累積60年的二氧化碳供應及應用經驗,不僅研發台灣自製的乾冰清洗機,更積極發展碳捕捉技術和食品級應用,從單純的乾冰供應進而整合出全方位的碳應用解決方案。總經理魏毅明回憶,一路走來冷研科技曾經歷多次危機,透過創新努力突破逆境,也找出新的碳應用商機。

返家接班,三兄弟幫公司挺過經營危機

冷研科技魏毅明總經理
冷研科技從二氧化碳供應起家,近年來更積極發展碳捕捉技術和食品級應用,圖為總經理魏毅明。 謝爾庭攝影

魏毅明一家,日治時期就開始從事二氧化碳行業,父執輩在日本工廠學習到技術後,魏毅明的父親魏錦文與親戚合資成立永豐化工公司,成為冷研科技前身。最早期,購買焦炭進行燃燒後,再以氣體方式銷售二氧化碳。後來魏毅明的大伯,引進了台灣第一台液化設備,能直接從工廠廢氣中捕捉二氧化碳,運用高壓低溫將二氧化碳轉為液態,再以槽車運送販售給下游。由於液態的二氧化碳體積小,因此分裝後能大幅降低運輸成本,並提高總體產量。

「我們算是做高壓設備,一個送貨司機就要考三張證照。」魏毅明說,二氧化碳供應只算是氣體行業中的小分支。由於液化運送風險高,設備成本高昂,行業進入門檻相對高,再加上當年各地都有公會保護,形成少數中小型公司的寡佔市場。

只是市場變化難以預料,1992年公平交易法正式上路,徹底改變行業規則。台灣的特殊氣體大廠如三福化工、聯華化工,在法令鬆綁下決定大舉投資,切入二氧化碳供應產業,在廠區原地將二氧化碳液化後分裝銷售,補足過去欠缺的業務分支。「經銷商直接找大廠一站購足,不再需要我們。」市場的流血競爭,讓公司的營收一落千丈,股東們甚至建議將公司收掉。

「我爸實在捨不得,一輩子親手創立的公司就這麼結束。」無計可施的魏錦文,召喚在外頭工作的三個兒子(大哥魏逸明、二哥魏毅明、三弟魏亦明),返回公司救援。「一回來時,公司只剩下五個人。」魏毅明回憶,三兄弟和少數留下的員工,每天扛著上百公斤的二氧化碳鋼瓶,勉力維持公司運作。至今,他身上還有當年辛苦扛鋼瓶留下的職業傷害。

從液態跨入固態,以乾冰清洗機切入應用市場

冷研科技_乾冰清洗
相較於傳統化學溶劑的清洗方式,乾冰更加快速環保,也對人體和環境無害。 冷研科技提供

「你有二氧化碳,別人也有二氧化碳。」魏毅明表示,市場管制鬆綁後,大廠供應大量低廉的二氧化碳,形成紅海競爭,中小型業者若只單靠氣體供應銷售,難以為繼。三兄弟知道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努力尋找新的出路。

免費訂閱【Meet 創新創業】電子報,掌握最新創業新聞及社群動態

一次機緣下,大哥看到美國開發出使用「乾冰」的清洗設備,發現新商機。乾冰是固態形態的二氧化碳,過去大多作為冷凍儲存用途,乾冰清洗技術則利用乾冰顆粒高速沖洗物體表面,達到清潔效果。相較於一般化學溶劑,不僅清洗更加快速,二氧化碳也會自然揮發不殘留,對環境和人體都無害。

冷研科技從代理外國設備做起,再將結構和機械設計改良創新,打造出台灣第一台自製的乾冰清洗機。相較於國外進口設備,冷研自製的乾冰清洗機,性能更好、應用範圍更廣,價格也低廉許多,深具市場優勢。

乾冰清洗機最早切入的是汽車產業,例如輪胎模具清洗,或將塑料件去除毛邊。以後者為例,一般多採用人工刮除或噴砂處理料件,卻可能破壞料件或污染工作場域。若採用乾冰清洗,快速、環保又乾淨。從牆面清洗到金屬除鏽,乾冰清洗應用面廣泛,冷研科技甚至已打入友達、群創等科技大廠,取代傳統化學溶劑的濕式清洗。

針對乾冰清洗,冷研科技不只販售機器,更販售耗材(乾冰),整合供銷體系,創造更長期穩定的營收。此外,多年來投入二氧化碳生產和應用的經驗,讓冷研科技開發的機器,不論是精度或參數調校,都領先同業。打入乾冰供應和應用市場,冷研科技成功切換產業賽道。不僅利潤更高,也與過去的氣體同業做出市場區隔,讓公司重獲生機。

斷貨風暴,迫使冷研科技再次找尋新出路

冷研科技_槽車
上游的斷貨風暴,一度讓冷研科技陷入困境,卻也開啟轉型契機。 冷研科技提供

爾後,冷研科技一步步,將乾冰供應和應用業務拓展至全台各地,高峰時期,高雄、竹北、桃園各有一個廠,甚至供應華航、長榮等航空公司空廚所需的乾冰。針對上游原料供應端,冷研科技找上當時的台塑五輕提供二氧化碳副產物。五輕由於生產體量大,能穩定供應價格低廉的原料。然而誰也沒想到,在多年抗爭壓力下,2015年底台塑五輕突然無預警宣布關廠,讓冷研科技面臨重大的斷貨風暴。

當時,冷研科技的二氧化碳月用量相當龐大。上游斷貨,讓團隊猝不及防,四處調貨。然而,沒有原料就是沒有原料。萬不得已,只能賠償解約,甚至忍痛收掉北部廠房。「我心裡很不甘願,內心相當喪志。」魏毅明表示,自己當時深受打擊,經過大哥鼓勵,才轉念放下,專注在中南部發展業務。

世事難料,疫情期間冷研科技再次面臨供貨危機。由於北部石化廠停產,再加上國外進口因航運大亂而停擺,二氧化碳供應銳減。隨著冷研科技深入中下游的應用市場,上游原料的穩定供應,愈加重要。努力挺過兩次危機,也讓團隊開始思考如何建構多元的供應來源。

從碳捕捉到食品級乾冰,雙軌並進發展新業務

為此,冷研科技決定重拾「碳捕捉」的老本行,回頭掌握上游端。正與清華大學進行產學合作,研發創新的碳捕捉技術,改良二氧化碳吸附器的轉換效率和純度。未來希望應用到火力電廠中,回收煙道廢氣中的二氧化碳,創造非石化產業的二氧化碳貨源,進一步分散風險。魏毅明表示,將電廠廢氣再利用,減少電廠的碳排放,也有助於實現淨零碳排的永續願景。

冷研科技_氣泡水機
冷研科技近年來積極發展B2C業務,研發出氣泡水機等消費性設備。 冷研科技提供

此外,冷研科技也雙軌並進,積極發展B2C業務。2020年,冷研科技在嘉義馬稠後園區興建新廠,專攻食品級的乾冰供應及應用設備,和其他提供工業級原料的同業,再做出區隔。食品級乾冰的純度要求比工業級更高,才能提供人體食用。冷研科技取得二氧化碳「食品添加物認證」,廠房也通過ISO22000、HACCP等認證。目前已研發出氣泡水機等消費產品,讓二氧化碳的應用,踏入一般人生活之中。

冷研碳索館,打造未來的環境教學場域

展望未來,消費應用將成為冷研科技業務的新支柱。然而,一般大眾未必了解二氧化碳和乾冰的各種應用。因此,冷研科技將嘉義新廠的部分區域,開闢為全台灣第一座的氣體觀光工廠「冷研碳索館」,以二氧化碳的知識和應用為核心,打造獨特的環境教育場域。

在冷研碳索館中,有乾冰瀑布、泡泡樹等有趣的互動設施,也介紹二氧化碳的各項科普知識,甚至能DIY動手體驗乾冰的製作和使用。每逢假日總是人潮爆滿,白色煙霧瀰漫的現場,充滿笑聲。寓教於樂之間,讓大人小孩都能了解二氧化碳的多元應用,翻轉溫室氣體的狹隘印象。

冷研碳索館_館內體驗
位於嘉義馬稠後園區的冷研碳索館,包含各項有趣的互動設施,打造以二氧化碳為核心的環境教學場域。 冷研科技提供

除了環境教育,冷研碳索館也能享用冷研運用食品級乾冰自製的各項食品,例如氣泡水、乾冰魚丸、精釀飲品等,並展示相關設備。魏毅明期望冷研碳索館,能成為合作廠商認識冷研的窗口,實際看到冷研科技的相關應用,進而洽談合作。

垂直整合產業鏈,提供多元的碳應用解決方案

冷研科技相關應用
從上游的碳捕捉、二氧化碳供應,到下游的乾冰清洗機和食品級設備,冷研科技是台灣少數能提供二氧化碳完整供應鏈的公司。 謝爾庭攝影

若從早期的永豐化工算起,冷研科技至今已走過60個年頭。從二氧化碳供應到乾冰清洗設備,再跨足食品應用,發展出多元的碳應用解決方案。雖然產業鏈不同分層都有不同的競爭者,魏毅明樂觀看待公司未來的成長力道。原因在於,冷研科技是台灣少數能提供二氧化碳完整解決方案的公司。

「我們的優勢是垂直整合二氧化碳的產業鏈。」在淨零轉型的政策方針下,各大工廠可能都有減碳需求。然而,就算能自行捕捉二氧化碳,還要加以運用,才能真正達到碳循環。對此,冷研科技不僅能提供捕捉技術,也早已串連中下游的運輸及應用層面。迎接全面碳循環時代的到來,冷研科技將持續透過技術突破和應用開發,打造多元的碳應用解決方案。

本文作者 謝爾庭 特約編輯 謝爾庭

自由接案編輯與內容企劃,見域Citilens共同創辦人。曾任方格子平台內容經理,《貢丸湯》雜誌主編。喜歡不斷發現看待世界的新觀點,做不一樣的事情。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