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做不出3A遊戲的討論,我覺得關鍵是基本盤市場規模不足,也沒什麼條件複製同樣的成功模式。話說回來,台灣這兩年單機遊戲的水準越來越高,也有不少令人驚艷的作品有擴大延伸的潛力,我們不需要馬上有一尊厲害的孫悟空,更重要的是有百花齊放的天兵天將,對整個產業的發展才是正面的。
8月20日可以說是《黑神話:悟空》日,幾乎所有的遊戲朋友都在討論這個遊戲,首日最高同時上線人數達到了220萬人左右。比第二名的CS2高了約100萬人。
看完了製作人的專訪,整理些簡單的想法:
我覺得不管是對岸或是台灣,大家都希望能有個驚豔全球媒體的文化產物。這個產物不一定是遊戲,電影動畫也是,就像《黑神話:悟空》製作人所說,它不一定要達到真正頂尖,只要有接近80~90分,就能乘載所有人的期望,直接一飛衝天。
當然,做這種所謂3A遊戲,要做到80分也是很難。目前國際較有規模的單機遊戲,製作成本起跳至少約一億美元。《黑神話:悟空》大概率也是這樣的預算規模,所以選題就非常重要。
西遊記,可以讓廣大的中國玩家有所共鳴穩住基本盤;而帶有文化輸出意涵的作品,也更容易受到政府媒體大力推廣。有人預估《黑神話:悟空》至少300萬套才能回本,但目前整個輿論瘋狂推廣下,光中國玩家購買量,大概就能超過這個數字了。
也因此回到台灣,要仿造類似黑神話案例的難度在於,如果要做基本盤,也就是符合台灣本地文化的遊戲,市場規模可能最多提供幾十萬套的奧援,很難支撐所謂3A遊戲的開發成本;而要做貼近中國文化的作品,在現在兩岸關係下也很難獲得對岸輿論的支持,甚至可能兩邊不討好。
但是,如果要做符合歐美日韓的價值觀文化的東西,要做得比他們更好,等於在人家的主場裡打球,說服玩家的難度更大。
所以回過頭來,想做類似的3A遊戲,最終只能做創新沒有包袱與比較的命題,但沒有基本盤且創新的命題,也代表風險很高,市場接受度是一大考驗,要找到一起燃燒3A夢想的投資人,也應該是頗不容易。
簡單來說,這幾天大概會有很多,檢討台灣遊戲產業為什麼做不出3A遊戲的討論。我覺得關鍵是基本盤市場規模不足,也沒什麼條件複製同樣的成功模式。
話說回來,台灣這兩年單機遊戲的水準越來越高,也有不少令人驚艷的作品有擴大延伸的潛力。我們不需要馬上有一尊厲害的孫悟空,更重要的是有百花齊放的天兵天將,這樣對整個產業的發展才是正面的。
本文經飛鳥涼不涼的遊戲營運觀察小站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延伸閱讀
- 上海出差有感:物價「凍結」趨近於台北,遊戲大廠都在賺「消費降級」的錢,大眾更傾向「短平快」追求刺激
- 滋事型網紅:統神失言被廠商切割前,你知道他代言過那些遊戲嗎?
- 細思極恐《西遊記》(一):唐僧為什麼要去取經?抽絲剝繭的時間到了
【加入關鍵評論網成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成員!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