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住民因語言隔閡成長照政策邊緣人 民團盼完善通譯服務及照服員權益
南洋台灣姊妹會、移民青年倡議陣線及移民移住人權修法聯盟今(25日)召開記者會,公佈7種語言的長照懶人包,並向政府提出建言,盼長照提供通譯等服務及完備新住民照服員權益。(南洋台灣姊妹會提供)
〔記者李文馨/台北報導〕台灣的婚姻移民人數已近60萬人,不過新住民卻因語言隔閡容易成為長照政策的「邊緣人」。南洋台灣姊妹會、移民青年倡議陣線及移民移住人權修法聯盟今(25日)召開記者會,公佈7種語言的長照懶人包,並向政府提出建言,盼長照提供通譯等服務及完備新住民照服員權益。
南洋姊妹會秘書長陳雪慧表示,根據移民署調查,有近6成50歲以上的新住民,希望獲得長照相關資訊;她也指出,許多移民姊妹被困在家庭中承擔照顧,卻未聽過1966和長照,長期下來,使得自己加速從照顧者成為被照顧者,又碰到還沒有身分證,被長照支持系統拒於門外。
「當新住民在長照議題遇到困境,第一個求助對象往往是子女」,台灣移民青年倡議陣線常務理事李依靜說,語言隔閡會讓新住民在長照、醫療場域遇到更嚴峻的資訊不平等,造成新二代比同儕更早成為年輕照顧者,許多新二代不僅需協助母親理解醫療術語,還需在家族內調和因文化差異產生的照顧分工矛盾。
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教授夏曉鵑指出,台灣在長照議題上,相關權利與資源都綁在「土生土長」的台灣人身上,從法令政策到執行面,都是以台灣人角度進行設計,這也反映整個體系,沒有準備好接納從外國移民到台灣的人。
民進黨立委羅美玲表示,她認同建置照顧服務員多語訓練、考照及支持系統的主張,並指出,目前新住民在長照培訓並無規劃教材與題庫,協會都是以口述的方式進行考試,讓其更容易達到門檻。另也提到,目前1966並無多語專線,盼與113、1990等專線進行資源整合。
國民黨立委張智倫則說,許多新住民因為身分問題,無法被納入長照政策中,這使得他們的老年生活充滿不確定性;他也提到,「新住民和一般人有一樣的機會可使用社會資源,但使用起來卻不是那麼容易」,因此主張新住民的長照據點應設有語言通譯服務。
-
解決就醫通譯不便 桃竹竹苗合推「新住民就醫手指書」
-
助新住民就醫 桃竹竹苗推手指書
-
與新住民包粽共度端午 賴承諾:一定好好照顧每個族群
-
偕新住民包異國粽 賴清德:一定好好照顧每個族群
-
中共統戰部長下令操作「疑美恨川」 矢板明夫:認知作戰全面升級
-
台中罷免藍委二階連署 週五同步啟動
-
盧秀燕會黃國昌 綠批只想選總統
-
林佳龍披露》傅崐萁香港團1成員 遭港警關押至今
-
批賴政府潑髒水 傅崐萁︰不認識在港遭押團員
-
傅崐萁香港團團員 在港被捕》陸委會香港急難處小組 協助救援
-
中國人大開幕》李強又促統 陸委會︰關注動向
-
賴:面對變局 台灣沒分裂本錢
政治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