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你看過哪些書? 誠品報告:港人偏好「輕」「熱」「本土」「身心」
2025-01-08

業務橫跨亞洲城市的誠品書店於2024年12月公佈了「2024年度誠品(香港)閱讀報告」,以「一個閱讀者的誕生」的主題作延伸,整合超過130萬次讀者的購書購物數據,從文字洞悉港人的閱讀習慣與喜好,並總結出在過去一年香港讀者對於選擇讀物的四大偏好。
閱讀偏好1|「輕閱讀」成潮流
在資訊泛濫、講求速度的世代裡,香港讀者對休閒主題、圖文並茂的讀物的需求進一步增加,流行之作品多見題材輕鬆有趣的書籍,包括插畫圖文書、本地鬼怪傳說故事等輕鬆小品。讀者閱讀此類作品時,可以輕鬆、快速地獲取書籍內的資訊。而「輕閱讀」讀者群體有年輕化的趨勢,透過社交媒體,圖文資訊更易傳播,吸引更多人關注書籍討論的議題。
閱讀偏好2|緊貼熱話,如MBTI、影視作品等
每每出席社交場合,不論是認識新朋友或是同學聚會,話題總離不開「你是I人還是E人?」、「你MBTI是甚麼?」,甚至成為求職履歷上自我介紹的特色之一。而去年港產片亦成為大熱,《九龍城寨之圍城》上映後,立馬得到各界關注,一路由香港出發衝向國際,聲名遠揚。作者余兒分享九龍城寨故事,其實在書作、漫畫和電影版本的演繹都十分不同,各路影迷和讀者,都能在不同的文字和漫畫作品中,體會九龍城寨的俠情豪意。
閱讀偏好3|持續關注本地研究
延續2023年本地懷舊熱潮,香港讀者持續關注本地研究相關圖書,話題由懷舊生活拓展至建築風格、人文歷史等議題。其中《就係香港 BeingHongKong》系列刊物因內容話題、出版品質和相對穩定的出版頻率,培養不少讀者粉絲,繼2023年登上誠品香港新書TOP 10後,2024年更在誠品香港華人出版新書TOP 10中佔據2個席位。
閱讀觀察4|全方位關心生理+心理+精神健康
面對香港的人口老化,無論是面對自身或父母長輩,長者健康照護需求大量增加,而中年人亦在照顧者角色中深刻體會——與其追求長壽,不如專注於如何老得優雅、老得健康。再加上越來越多人追求不婚不生,獨老議題不僅關乎身體健康、財務健全,更需預備好強健心理狀態,不避諱談論死亡。
誠品2024年度暢銷榜單
同場加映:小編私心推介
1.《爺爺的天堂筆記本》
由日本插畫家吉竹伸介創作的兒童繪本《爺爺的天堂筆記本》,用可愛且幽默的插畫
和敘事方法,與小朋友談討生死話題。到底人死後會去哪裡?會化作不同事物回到家人身邊嗎?雖是兒童繪本,但小編在初次閱讀時, 仍被故事牽動情緒,不禁想到最熟悉而又已離去的親人此刻會否就在身邊?
2.《香港簡史》
說到歷史,總會給人一種沉悶、難以理解的感覺,但幸運地,《香港簡史》則非常易入口!作品由香港大學歷史系教授高馬可撰寫,以扼要、客觀的文字將香港百多年的歷史娓娓道來。作為土生土長的90後,翻開這本書細味時,彷彿將我帶進了時光隧道,認識那個不曾認識的香港。
3.《我的你的紅的》系列
近年經常聽到很多關於的士的負面新聞,例如司機拒載、態度欠佳等等。而的士作為香港其中一種公共交通工具,每日來來回回接載了很多乘客,本以為只是普通的一程車, 誰又會想到原來在這個小小的空間裏,承載了各種故事,不論是暖心的、傷心的,甚至是驚慄的。
4.《心後事:那些年從事死亡業的心靈絮語》
死亡向來是華人社會中的禁忌話題,而電影《破地獄》在去年年底成為熱話後,這個禁忌好像短暫地被打破。《心後事》是殯葬禮儀師明泰以葬禮的⻆度,分享一個又一個真實故事。閱畢此書,再次深刻體會生命有多脆弱,讓我們學會珍惜當下,好好活著。
資料:誠品書店、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