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11字
賴清德總統昨(13)日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在經貿方面,將就台灣、中國經貿關係策略性結構調整,並就所涉及人流、物流、金流及技術進行必要且有序調整;往來旅遊方面,要求相關機關提高國人赴中旅遊風險意識,落實登錄制度。
因應近來中共滲透,昨日國安高層會議中拍板17項策略,以確保國家安全,外界解讀兩岸交流將更加緊縮。

賴總統指出,中國持續擴大對台灣的「融合發展」策略,採取各種手段,要求、脅迫台商擴大在中國投資,利誘台灣青年赴中國發展,且不擇手段覬覦台灣人才、竊取關鍵技術,影響台灣經濟安全,也大幅升高台灣青年赴中國的風險。
賴總統請國安會會同行政部門,基於「台灣優先」及「立足台灣、布局全球」之經貿戰略,就台灣與中國的經貿關係,進行策略性結構調整;並本於「強本固台、風險管理」原則,就兩岸經貿所涉及人流、物流、金流及技術,進行必要、有序調整,以強化經濟安全,有力應對中國對台經貿統戰及經濟脅迫。
至於具體做法,據了解,將全面檢視現行相關行政命令、措施、解釋令等,若仍有不足,將進一步強化法治,提出國家安全法、反滲透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港澳條例、產創條例、資安法等修正案,並加強社會溝通,盡速落實。

行政院昨日表示,去年台灣對中國大陸投資已經降至7.5%,未來將會持續與理念相近國家建構非紅供應鏈。
此外,兩岸觀光遲未破冰,賴總統昨日表示,鑑於赴中國旅行風險愈來愈高,相關機關要提高國人赴中旅遊風險意識,並落實各種登錄制度;也要落實中央及地方各級公職人員赴中交流揭露,將交流資訊公開化、透明化。
針對國人赴陸旅遊風險,交通部昨日表示,將配合陸委會所發布的旅遊警示及相關樣態等資訊,督請旅行業者協助提醒赴陸旅遊國人留意,避免發生人身安全遭受侵害。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