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共軍晚間宣布軍演「圓滿完成」 強調堅決挫敗台獨

怕成鍾文智第二?張綱維戴電子監控「屢次違規」 高院拘提裁定羈押

日本最新預測「8.7強震連2震」 南海海槽「半斷裂」最糟情況曝光

大陸碳市場擴充!首納鋼鐵、水泥、鋁冶煉等三大行業

大陸碳排放權交易市場26日發布「方案」,首次從原有的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2,200家,擴大覆蓋範圍到鋼鐵、水泥、鋁冶煉行業,預計將新增1,500家重點排放單位。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大陸碳排放權交易市場26日發布「方案」,首次從原有的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2,200家,擴大覆蓋範圍到鋼鐵、水泥、鋁冶煉行業,預計將新增1,500家重點排放單位。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大陸碳排放權交易市場26日發布「方案」,首次從原有的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2,200家,擴大覆蓋範圍到鋼鐵、水泥、鋁冶煉行業,預計將新增1,500家重點排放單位。

中新經緯報導,大陸生態環境部26日發布「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鋼鐵、水泥、鋁冶煉行業工作方案」(簡稱「方案」)。宣教司司長、新聞發言人裴曉菲表示,目前大陸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僅覆蓋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2,200家,年覆蓋二氧化碳排放量超過50億噸。

此次擴充納入的鋼鐵、水泥、鋁冶煉行業是碳排放大戶,年排放約3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占大陸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20%以上。

此次擴充後,大陸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預計將新增1500家重點排放單位,覆蓋大陸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占比將達到60%以上,覆蓋的溫室氣體種類擴大到二氧化碳(CO2)、四氟化碳(CF4)和六氟化二碳(C2F6)三類。

根據「方案」部署安排,生態環境部將按照「邊實施、邊完善」的工作思路,分兩個階段穩妥有序推進相關工作,其中2024到2026年度是啟動實施階段,2027年度以後是深化完善階段。

近期將印發關於三個行業納入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管理工作通知,明確重點排放單位名錄制定、關鍵參數月度存證、碳排放報告核查、核定配額發放、配額清繳等任務及完成時限。

2021年7月,大陸以發電行業為突破口,啟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經過近4年發展,發電行業綠色低碳轉型效果逐步顯現,全口徑電力碳排放強度累計下降8.78%,減排成本降低大約人民幣350億元。

環境部 碳排放
📢 ⚡ 最後倒數,還不快來搶 iPhone 16➡️

延伸閱讀

王力宏在大陸被告了 將於4/28在上海開庭

川普對等關稅將公布 學者:大陸台商得採新東向、新南向

大陸設「台獨打手」舉報專欄 陸委會批:破壞兩岸交流

大陸設新舉報專欄 綠委邱志偉:台灣人不是被嚇大的

相關新聞

54陸企遭美列制裁清單 陸批美霸權行徑

美國商務部工業及安全局廿五日在聯邦公報上刊發兩篇公告,以違反美國國安和外交利益為由,一共制裁八十二間企業,其中有五十三間...

長和賣港口 港媒:北京可祭國安法

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長江和記實業(長和)出售港口掀起風波,大陸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日前表示將依法進行反壟斷審查。香港大公報...

李嘉誠賣巴拿馬港口給美國:中國不滿,但能夠插手破壞交易嗎?

香港首富李嘉誠家族旗下的長江和記實業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中國政府對這筆交易的憤怒,由香港建制派媒體《大公報》接連的指責文章,以及港澳辦轉載這些文章,已足以清楚表明。長和對外表示交易是純商業性質,然而自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不久就斥責中國「非法」營運巴拿馬運河,以及威脅美國要重掌運河,當長和宣布將港口賣給美商貝萊德(BlackRock),馬上就觸動了地緣政治的敏感神經,以及凸顯香港企業在北京愈加收緊的管控、和中美對峙日熾之下動輒得咎的政經困局。

富察遭判刑3年 陸委會批中共完全保密:未經正當審判

八旗文化總編輯富察(李延賀)被上海國安單位拘捕2年,日前一審宣判。大陸國台辦今表示,富察被以「煽動分裂國家罪」判處有期徒...

SU7自撞爆燃3死…雷軍:小米配合調查不迴避 用行動回答大家問題

小米SU7電動車3月29日在安徽高速公路撼路障起火,3名女大學生死亡,事件引發關注。小米創辦人雷軍周二(4月1日)晚上在新浪微博發帖稱,「無論發生什麽,小米都不會迴避」,會持續配合警方調查,致力回應家屬和社會關心的問題。

研發太燒錢 華為去年獲利銳減28%

大陸科技巨頭華為昨天發布二○二四年年度報告指出,二○二四年實現全年銷售收入八六二一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升百分之二十...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