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腦看教養】國中篇:孩子從小乖巧溫順,但升上國高中後情緒就變得不太穩定,為什麼會這樣?

為什麼從小乖巧聽話的孩子,到國高中卻完全變了一個人似的,稍稍講他一句,可能就招來臭臉、頂嘴、甚至甩上房門……。這些狀況其實都和大腦發展有關係!

為什麼從小乖巧聽話的孩子,到國高中卻完全變了一個人似的,稍稍講他一句,可能就招來臭臉、頂嘴、甚至甩上房門……。這些狀況其實都和大腦發展有關係,父母可以從此篇文章來獲得解答!


Q1:我家的孩子,從小乖巧溫順,也會幫忙做家事,但升上國高中後情緒就變得不太穩定,也很在乎別人看自己的眼光,為什麼會這樣?

A1:突觸的大量形成與修剪,到青少年期又重演了一遍,不同在於青春期是發生重要的神經重組和變化。青少年時期的樣子,並非單純是選擇或態度造成的,而是大腦神經變化階段產生的結果。

包括大腦與情緒有關的邊緣系統,在青春期時功能逐漸強化,但負責控制衝動的前額葉皮質要到20幾歲時才會成熟;哈佛大學研究也發現,人從兒童成長為青少年的這段時期,內側前額葉皮質在社交情境中會愈來愈活化,15歲左右達到高峰,容易陷入社交困窘、造成情緒過度敏感。

 

Q2:面對青春期的刺蝟小孩,有時說一句話都能吵架,動不動就火冒三丈,該怎麼相處才不會有衝突?

A2:青少年面對身體的變化,可能連自己也感到失望,也會做很多新的試探。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教授郭乃文建議,父母或老師站在孩子的什麼位置需要有彈性,「除非少數重大的狀況,否則不要站在孩子的對面,沒什麼後遺症的時候站旁邊,他需要你的時候站後面給予支撐。」

置身於網路社會,父母有時和孩子面對面搭不上話,也可以選擇「投其所好」的溝通管道,透過臉書或LINE訊息來對話互動,就像寫張字條給孩子,效果可能會比較好。

 

Q3:為什麼有時候家裡的兩個小孩會差很多,一個會唸書功課好、一個就是運動比較厲害;一個自動自發、一個三催四請;一個丟三落四、一個生活井然有序?

A3:人出生時,腦還沒完全長好,在先天基因與後天經驗的互動下(經驗與基因一樣重要),逐漸決定了「你是誰」。每個人的學習模組不同,在大腦配備與外在環境互動下,受到影響或消化吸收的狀態也會不一樣。如果將大腦比喻為管弦樂團,一般正常基因的孩子該有的指揮和樂器種類統統都有,但可能因為配備的樂器數量不一樣,或演奏時使用的主力樂器不同,所以會呈現出激烈或田園等不同的音樂風格。

 

Q4:我聽過美國心理學家嘉納(Howard Gardner)提出的多元智能(MI)理論,這也跟腦科學有關嗎?

A4:沒錯,嘉納從研究腦部受傷的病人身上,發現他們在學習能力上的差異,因而提出多元智能理論。每個人至少有八項智能:語言、邏輯數學、空間、肢體動覺、音樂、人際、內省、自然觀察,都可以找到與大腦學習和發展相對應的區域,例如語文與大腦的左顳葉和額葉較有關。智力由單一到多元,有人數學好、有人體育好,凸顯個別差異的存在。

 

Q5:為什麼同樣具有數學、音樂或運動天分的人,有的人到後來能夠發光發熱有一席之地,有的人卻沒能夠一展所長?

A5:為人父母最勇敢的表現是,要明白孩子到底學什麼學最好,而不是看別人學就跟著學。一個人要懂得看自己的優點,更重要的是累積自己的優點。不管是音樂好或體力好,都需要靠大量的磨練,才能累積自己的優點。換句話說,一個人的成功,光憑天賦是不夠的,還要加上後天的含有規劃與堅持、自我監控的執行力。

 

※您可能還會有興趣的文章有…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從大腦看適齡教養,關鍵9個問答>> https://pse.is/BTTNJ

大腦科學真有用! 這樣做幫孩子提升注意力>> https://pse.is/BLHYL

孩子其實也不是故意的!與青少年溝通的三大常見錯誤>>https://pse.is/B8HAF
 

想從大腦科學,掌握更多孩子學習與教養的秘密?

請見《未來Family》11月號最完整解析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數位編輯:王信惠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填問卷
領$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