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稿

「同志教育」教了變同志?下一代值得什麼樣的性別觀?
2016年時,下一代幸福聯盟支持者集結凱道表達「婚姻家庭,全民決定」訴求。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下一代幸福聯盟發起的公投提案「你是否同意在國民教育階段內(國中及國小),教育部及各級學校不應對學生實施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所定之同志教育?」已通過中選會審核,目前正展開第二階段連署,極可能跟年底大選綁在一起投票。中小學同志教育內容成為支持與反同雙方角力戰場,但同志教育的教材究竟是什麼模樣?雙方論戰焦點又為了什麼?

現行國小到高中的「性別教育」,部分出現在健康與體育、綜合活動、公民與社會等教科書,部分交由各科老師,依照教育部建議能力指標,在國英數自社等科目中適切融入教學。性別教育內容大致涵蓋性侵害防治、尊重多元性別氣質(如陰柔男孩、剛強女孩),與尊重多元性別(如同志、跨性別、LGBTQ)。

性侵害防治並無爭議,多元性別氣質也為保守團體所接受,但少了「氣質」二字的「多元性別」教育,也就是所謂「同志教育」,挑戰傳統性別二元論,儼然成為平權與保守團體在同婚釋憲後的另一重要戰場。

反同婚團體「安定力量」主席孫繼正指出,同志教育在洗腦孩子,幾乎所有高一公民課本都出現了「異性戀霸權
龍騰高一公民定義的「異性戀霸權」,是指「將愛情、性行為、婚姻及生育後代四者加以結合,使異性戀在社會中佔有主要優勢地位,這樣的霸權社會將性別角色固著化,禁絕並歧視超越兩性角色的行為。」
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所長游美惠解釋,異性戀霸權不在指責異性戀個人,而是讓以異性戀為主的社會,反思並正視性少數在社會上所承受的壓迫。
「霸權」非「霸氣」,霸權是一個體系,沒有人逼迫同志要躲在櫃子裡,但當一個人沒有出櫃,社會就預設他是異性戀,這種無形的運作力量,就是異性戀霸權的一種展現。
」(Heterosexual Hegemony),他認為同志運動用貼標籤的方式,一竿子打翻異性戀,「不要笨到暗渡陳倉,以為人家不知道,」他說。

根據全國家長會長聯盟年初公佈的「性平教材不認同指數」,「異性戀霸權」在性別教育中排名第一(此出現在高中教材)。而與之並列第一的另一個內容:中小學的「同志教育」,則成為此次公投的對象。這教材內容為什麼要讓保守團體憂心忡忡,非得要刪除才罷休?

國中小課本怎麼談性別?

國小─健康與體育

  • 檢視兩性固有印象,與其對兩性發展的影響
  • 社會對兩性的期待、兩性平等合宜互動

國中─健康與體育

  • 突破性別刻板印象、尊重多元性別氣質
  • 性侵害防治與應變

國中─綜合活動

  • 突破性別刻板印象、尊重多元性別氣質
  • 葉永鋕的故事
  • 性別光譜(三條):生理性別、性別氣質、性別認同
  • 圖說跨性別、同志、變性者與易裝者的自白,開放討論(翰林)

(資料來源:97年九年一貫課綱(健體、綜合)、國中綜合課本(康軒、翰林)、國中健體課本(康軒、翰林);資料整理:方君竹)

反同志教育公投人士眼中,關鍵3頁「國中」教材

我們檢視教科書發現,現行國小教材仍是「兩性」教育,並未納入同志、性傾向或多元性別觀點;國中教材開始涵蓋多元性別內容,出現在翰林、康軒的國二綜合活動課本,兩版本加總共三頁,不到國中三年綜合領域的千分之五,也遠小於品格教育、家庭教育與情感教育分量。

事實上,這三頁完全沒出現「同性戀」、「性傾向」或「跨性別」等字詞,也沒有任何「同志性行為」內容。但最為保守團體詬病的,是翰林、康軒兩本課本中,共有的一頁「性別光譜」,翰林另有一頁,以漫畫呈現同志、跨性別者(生理性別與性別認同不相同者)、易裝者與變性者的自白。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12
翰林國中綜合課本第四冊「超性別男女」,左頁為性別光譜,右頁以漫畫呈現同志、跨性別者、易裝者與變性者的自白,並請同學上台發表想法,保守團體認為有鼓吹孩子變性之嫌。掃描/方君竹

下一代幸福聯盟(幸福盟)理事長、「反同志教育」公投提案人曾獻瑩指出,「性別氣質」用光譜表示是可以接受的,但「生理性別有70%男性、30%女性?這違背許多常人認知」他主張雙性人佔少數,應該用特例處理。

「性別認同」(即「心理性別」)用光譜呈現讓孩子圈選,也讓保守團體不滿。幸福盟認為,孩子在國中小階段還不具備判斷能力,在這個時候灌輸青少年性別不只有男女,「好像我可以選擇當男生或女生,會不會影響孩子的認同?」曾獻瑩說。

保守家長批評,性別光譜是台灣原創的錯誤理論,毫無科學根據,應該讓孩子知道,生理性別是固定的,若要改變是不可逆的。

幸福盟的公投理由書上也寫道,孩子若有性別認同障礙,課本應予以輔導就醫,而非肯定孩子否定自己的生理性別,但課本竟「鼓吹變裝癖和變性」。值得注意的是,細看課本內容,文中多是開放問句,不帶價值判斷,只有請同學上台發表想法。

「好盟行動連線」主席黃足貞提到,多年前她在教會遇到一位國中少年,少年被同性性侵而射精,卻因為覺得興奮滿足、懷疑自己是同志而感到十分罪惡。黃足貞告訴他,「你不是同志,你沒有犯錯。」黃足貞認為,同性或雙性性傾向是孩子因為有被性侵的經驗,太早打開潘朵拉的盒子,或是家庭失能、缺乏關愛所造成。

事實上,這不只是教會人士的想法,即使是在校園內,「同志是後天養成偏差」的觀念也被普遍接受。保守家長反對同志教育,背後其實是擔心同志教育會助長「偏差」,成為同志養成教育。

瑞典、加拿大的他山之石

對平權方而言,同志教育會被保守派視作同志「養成」教育,是荒誕而令人詫異的。師大附中學生會長韋晢指出,「難道我們教美國文化,是把同學教成美國人嗎?」他表示,過去非一即二的性別觀點才會讓同學混淆自己是不正常的。

《性別平等教育法》起草人、清華大學學務長謝小芩指出,同志教育的提出,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悅納自己與他人的性傾向,消除性別歧視。教育部專門委員黃蘭秀澄清,同志教育不等於同志養成教育,是性平教育不可切割的一環,禁止同志教育有違《性平法》精神。

平權團體主張,孩子不會「變成」同志,只會「發現」自己是同志。同志孩子會在不同時期發現自己的不一樣,察覺之初往往會緊張恐慌、孤立無援、產生罪惡感而自責。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李淑菁表示,同志教育是告訴孩子,就算發現自己受同性吸引,妳/你也不必害怕。

在基督天主教更為盛行的歐洲跟加拿大,其實都將多元性別教育排入課程中。

2010年,世界衛生組織歐洲辦事處(WHO 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等就制定了《歐洲性教育標準》,將「認識、接納、尊重多元性傾向」的內容,安排給9~12歲的孩子。台灣教科書則是在高一正式介紹性傾向,晚4~7年。

北歐同志教育在幼稚園就實施,在瑞典叫做「粉紅教育」(Rosa Pedagogik),沒有正式課本,而是用繪本、小說等故事包裝,讓學生更能感同身受。瑞典隆德大學社會學博士楊佳羚指出,瑞典教育部給幼稚園推薦的繪本,談男同志情侶與女同志情侶如何協助彼此生育孩子,一方面認識同志,一方面讓孩子知道自己從哪來。

大西洋對岸,加拿大的「LGBTQ包容教育」(LGBTQ-Inclusive Education)由各省教育部訂定,其中安大略省多倫多區「反恐同教育」(Anti-Homophobia Education)課綱開宗明義就寫道,反恐同教育並不會鼓勵孩子「成為」同性戀,「性傾向是根深蒂固的,不能因為讀了一本書、聽一場演講就被影響。」

多倫多教育局指出,反恐同精神不管在辦公室、走廊或教室,都是所有教職員工的責任,教師不應因反恐同教育有爭議,就在課前寄回條或寫家書給家長,變相轉移學校的責任到家長身上;此外,教師與家長不得因為宗教因素拒絕讓孩子接受相關教育,政府致力保障宗教自由、改善宗教歧視,但必須以不危害「公共安全」或「他人健康」為前提。

加拿大駐台北貿易辦事處公關處副處長石曉梅(Charmaine Stanley)坦言,安大略省教育部在推動同志教育之初也引起很大的反彈,同樣是假新聞滿天飛,政府花了非常多時間與家長、公立天主教學校釐清課程內容,才有今天成果,「我覺得教育部做得挺好的,知道要堅持對的事,」她說。

加拿大安大略省「反恐同教育」

幼稚園~三年級

  • 名詞介紹:同性戀、雙性戀、同志家庭、彩虹旗與LGBTQ社群
  • 認識多倫多同志遊行,避免以遊行裝扮刻板化同志
  • 促進多元性傾向、性別認同的平等
  • 活動:以家庭為題作畫,成員包含不同性向、膚色、身障

四年級~六年級

  • 名詞介紹:恐同、性別歧視、種族歧視
  • 討論:閱讀學生因性傾向被歧視的故事,討論個案中主角的感受
  • 活動:列舉社會對男女的期待、不符期待會招致的批評
  • 活動:分組草擬「反恐同行動計畫書」,付諸行動後檢討

七年級~十二年級

  • 活動:媒體素養──「辨別媒體中的異性戀霸權」。從雜誌剪下所有「情侶」的照片,貼在紙上,檢視照片中再現與沒有再現的情感關係。
  • 討論:在異性戀主流情感關係包圍下,對我們產生什麼影響?
  • 討論:LGBTQ情感鮮少被媒體再現,這對異性戀/LGBTQ分別有何影響?

(資料來源:安大略省多倫多區「反恐同教育」(Anti-Homophobia Education)課綱;資料整理:方君竹)

同志能否「養成」的爭議核心

三個孩子的媽、鷺江國小資深性平教師翁麗淑認為,公投訴求不是因為課程太滿、來不及上同志教育,而是同志教育「不應該上」,「明明白白、毫不掩飾得又把同志推向暗處,告訴同志家庭,你的家是見不得光,告訴同志學生你是不對勁的人,把所有學生又拉回狹隘二元的性別認知裡。」

舊金山「高級性學研究院」性學博士許佑生指出,性傾向絕不是跟同學鬧好玩,就會日久成真轉變成同性戀,「是同性戀就是同性戀,不是同性戀就不是同性戀!」

然而另一方面,幸福盟曾獻瑩、好盟黃足貞與安定力量孫繼正,三位基督徒都不約而同指出,他們認識的同志或跨性別,多是後天成長環境所養成,堅定認為性傾向、性別認同是可以是被人為混淆的。

曾獻瑩指出,台灣傳統偏好男性,有的女孩在家中被當男孩養,才會有男性性別認同,或是有女孩看到媽媽被爸爸家暴,立志做男生才不會落得媽媽這般下場。也有的男孩因為單親得不到父愛,才會渴望陽剛形象的情感依附。

此外,保守團體認為年輕人不結婚生子、不敢愛,正是因為社會過度強調平權、做自己。幸福盟基於上述觀察,眼看台灣離婚率居高不下,訴求「家庭主流化」,反對「性別主流化」,認為性傾向、性別認同的根本成因是家庭失能,而家庭教育才是根本解決之道。保守團體並主張,加強品格教育,學習同理而非學習同志,對於因為各種特質而被霸凌的學生才是平等,也才能根本解決所有歧視。

平權團體則認為,保守派的品格教育對於違反基督教教義的性別觀避而不談,只是一味以「愛」與「尊重」來包裝社會結構對性少數的壓迫;平權派不反對家庭教育,但保守派家庭教育強調一夫一妻,不願正視同志家庭存在。

有趣的是,兩方都強調「接納自己」,各自表述。平權團體愛孩子,是讓孩子接納自己的「性傾向或性別認同」,營造一個對小LGBT更友善的校園環境,讓發現自己不一樣的孩子在校園內得到心靈支柱。

保守家長愛孩子,是鼓勵孩子接納自己的「生理性別」,出於對孩子的擔憂、以及「孩子是我的」的觀念,保護孩子避免社會偏見,或遠離不討上帝喜悅的同性生活,而主張延後孩子的性別啟蒙,才不會變成或是選擇成為LGBT。

談到這裡,爭議的核心已經呼之欲出。

對平權團體而言,性傾向的先天、後天成因始終是個假議題與陷阱,因為它預設了LGBT是有「問題」的。平權方理解性傾向與性別認同的複雜成因,但相對關注其先天成分。

保守團體則相反,認為性傾向與性別認同的後天影響極大。對部分基督徒來說,要認同天生論是很困難的,因為那似乎也得接受「神造人為同性戀」。正因如此,保守人士相信,既然自己家庭美滿,孩子理應沒有變成同志的理由,而當前為了支持同志孩子健康長大的同志教育,就怎麼看都像同運洗腦,把所有人都變成同性戀,形成「同性戀霸權」。

平權牧師眼中,保守派的2個謊言

事實上,美國心理學會、美國兒科醫學會等主流醫學機構都認為,目前尚無研究可以證明性傾向是由某個或某些特定因素造成的,多數科學家相信先天、後天均發揮了極為複雜的作用,而大多數人對自己的性傾向沒有或是只有極少的選擇意識。同性戀不是一種病,也不是需要或是可以被「治療」的

此外,美國兒科醫學會也指出,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跨性別或同/雙性戀與父母養育或童年創傷有關,父母必須明白,性傾向、性別認同是無法被改變的,但可能會隨著時間過去,一個人更認識自己而有所改變
部分同性戀在進入教會後被上帝轉變為異性戀,他們相信上帝無所不為。也有許多「後同性戀」(Post-gay)的性傾向並未被轉變,而是生活的轉變,選擇討上帝喜悅的生活,成為拒絕同性性行為的同性戀,或是走入異性婚姻的同性戀。

《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雜誌2017年1月號的「性別專刊」中指出,科學家發現,以嬰兒出生的生殖器來判斷性別,有時並不那麼準確:一個具有陰莖而被判定的男孩,可能因為具有XX性染色體,而持有女性性別認同,成為跨性別者。

該文也指出,少數孩子在母親肚子裡缺少一強大的激素(DHT),讓雄性胚胎只能長出陰蒂,孩子一般以女孩身分長大,青春期後因為睪固酮大增,陰蒂便慢慢「長成陰莖」。雙性特徵真實存在。

瑞典隆德大學博士、高師大性別教育所助理教授楊佳羚認為,性別光譜旨在呈現兩端之間的多種可能性,卻可能給家長一種可以「輕易流動」的錯覺。她坦言性別光譜不是不能改,但反對現在一有人抗議,書商、校長就直接退縮棄守。

追根究柢,古亭長老教會牧師陳思豪觀察,許多基督徒家長擔心如果今天同志得到平等,自己信仰的價值、孩子的性向會受影響,所以才會一再透過政治力與法律去禁止同志教育,成為迫害者去剝奪弱勢權利,「這是哪一門的基督教?」他認為基督徒如果大信上帝,對真理有信心,怎麼會害怕其他價值的衝擊?又難道基督徒就不會生下同志?「那也是上帝的祝福啊!」他說。

陳思豪繼續語重心長,道出保守派的兩個謊言:保守團體如果真的看重品格教育,就不會排斥性平教育。既然目的一樣是要教導孩子尊重,品格又為何要取代性平?他又指出,保守派口中的同志「養成」教育,也是煽動家長的謊言,去除同志污名不等於讓孩子變成同志。

「謊言總有被澄清的一天,那就是基督徒被唾棄的時候,我現在站出來,只是希望以後基督徒被責備少一點而已,」陳思豪說。

2000年,國中少年因為氣質陰柔,常被同學嘲笑娘娘腔,又因為常被「驗明正身」,不敢在下課人多時去廁所,一次上課時卻在廁所跌倒,遲遲沒有回到教室,被發現時顱內出血,送醫不治。

那天,少年化身天使,離開葉永鋕倒臥血泊的身軀,帶領台灣的「兩性」平等教育,在4年後,正式轉型為多元性別的「性別」平等教育。

沒人知道葉永鋕是不是同志,但倘若當時的他有機會接受多元性別教育,不管他是喜歡女生的陰柔男孩、喜歡男生的男同志,或是有著女性性別認同的跨性別者,他都有機會在課本中看見被肯認的自己,在友善校園內快樂長大。主流異性戀孩子,也可以為社會的多元做好準備,培養同理心與公民素養。

值此,台灣的家長、學校與社會準備好讓下一代成為他自己了嗎?準備好給下一代無條件的愛了嗎?我們應把孩子放入18年前的兩性框架,還是拓寬這道多元包容的彩虹,讓它多接住幾個孩子的生命,劃上每個孩子的天空?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