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手打孩子行嗎?就算打了也非滔天大罪,務必讓孩子知道爸媽也是痛的!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明白自己錯在哪

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吳毓瑩,育有3個孩子,在認識阿德勒理論後,感覺人生變得幸福快樂,也希望更多人能藉由認識阿德勒,用愛與引導陪伴孩子成長。

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吳毓瑩,育有3個孩子,在認識阿德勒理論後,感覺人生變得幸福快樂,也希望更多人能藉由認識阿德勒,用愛與引導陪伴孩子成長。

 

動手打,行不行?

動手打孩子,聽起來是一般教養達人不會建議的行為。但是在阿德勒專家的眼中,卻有獨到觀點,請聽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吳毓瑩下面的說法。

雖然阿德勒認為懲罰應該是自然後果或邏輯後果,但吳毓瑩認為,父母若在真的著急、生氣的情況下,動手打了孩子,也非滔天大罪,不用過分苛責自己,但可以先掌握幾個要點與方式。

首先,一定是用自己的手打孩子的手。一來自己會痛,能確定自己力道;也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打你,你痛我也痛」,雙方都不好受。

其次,「打」之前和之後,都要說:「爸爸/媽媽很愛你,不是你不乖,你是個好小孩,但我很氣你做了這件事,讓我很傷心/難過/生氣。」在動手打之前說出,其實往往就可以讓父母情緒冷卻,打消了動手的念頭。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具體明白父母生氣的原因,而不是錯誤連結,產生「我很糟糕」的感受。

從上面的做法,就可看出,阿德勒重視的是親子彼此的同理,要讓孩子知道,爸媽心中也是痛的。

至於阿德勒的教養觀,還有哪些重點吳毓瑩指出,阿德勒的核心概念認為,人生有三大任務,包括工作、人際關係和愛情。其中,工作對應的是能力,為了因應生存需求,人會不斷的長能力。而人從一出生就生活在人群中,因此每個人都渴求歸屬,需要在人際歸屬上有很深層的連結。

哭是與生俱來求生存的能力,當孩子感到害怕、不安而哭泣時,如果能得到爸媽撫慰,就能建立起安心的歸屬感,讓孩子對社會環境有正向的連結。

成長過程中,父母要陪伴孩子長出適應社會環境的各種生存能力外,更要協助孩子感受情感連結、歸屬感和自我價值,更進一步幫孩子培養出社會情懷。

阿德勒強調「社會情懷」,就是指人生存在群體中,會希望與社會有連結,做出有貢獻的事。

人與人合作都來自於看到需要。孩子的初始合作經驗就是和父母互動,因此經常抱持著「我想幫忙」的心態。吳毓瑩強調:「當孩子想要做這些事時,無論有沒有真的幫上忙,父母要肯定孩子、謝謝孩子想幫忙,這能讓孩子感到快樂,覺得自己有貢獻感,鼓動孩子不斷向前,長出更強大的能力。」

 

為孩子建立充滿愛的成長平台

阿德勒認為「自卑」是很正常的感受。人終其一生都會有自卑感,因為覺得自己不夠,往正向走,這種自卑感能啟動你克服困難,不斷超越,做出有意義於群體的事情,產生覺得有價值的貢獻感。

如果自卑往負面發展,覺得自己很差勁、什麼都做不好,就會產生自卑情結。雖然也想要超越,卻只是假裝自己會、或自以為是,這種虛假的超越所衍生出的優越情結,就只是企圖掩蓋自卑情結,並無法真的產生能肯定自我的價值感。

吳毓瑩強調,兩種方向都是從「想要超越自卑」的原點出發,左右孩子會往正面或負面走的,就是與環境的互動。

然而,父母無法完全操控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所有環節,孩子的內心也會有自己的小劇場,用專屬、獨特的方式詮釋經驗和感受。

「因此,父母能做的不是控制,而是創造一個好的平台,讓孩子的小劇場在這裡上演,無論孩子內心小劇場有多糟糕,還是會導引出有希望的結局,」吳毓瑩說。

一切教養成功的前提是,孩子知道你愛他,」吳毓瑩強調,建立一個好的平台,父母最重要的功課是:永遠都要說「爸爸媽媽愛你」。

 

相信孩子的能力、肯定孩子的努力

孩子還是個嬰兒時,想翻身必須靠著自己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在這個過程中,父母相信孩子的能力、看到孩子的努力,因此覺得感動,」吳毓瑩說,「這些心情,為人父母都經歷過,但從哪時候開始遺忘了這種心情?」

隨著孩子成長,父母經常忽略孩子在過程中的努力,卻只聚焦是否達到標準。吳毓瑩提醒:「父母常把孩子當員工,專注要達成哪些目標,卻少了情感連結,就是愛和陪伴,耐心和等待。」

「無論嬰兒時期、學齡階段甚至青春期,要相信孩子都是花很大力氣在克服困難,長出生存的能力,值得給予大大的鼓勵,」吳毓瑩提醒,父母感受不到孩子的心情時,往往也是親子關係開始決裂的時候。

父母應該要以正向的態度陪伴孩子,而不是用責怪讓孩子覺得「我不好」,避免孩子因為自卑情結而走往負面方向。若孩子覺得自己做不好,父母要對過程或動機給予肯定:「這件事情很困難,但你還是做了,你好有勇氣,我看到了。而且你願意一再嘗試。」

 



數位編輯: 士蕙 (2019.8 更新)

※更多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媽咪,你再不聽我的,我就要打你了!>> https://pse.is/C6TSD

啟發式提問,建立親子信任不叛逆>> https://pse.is/C8PSA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本篇文章出自第期未來Famiy雜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