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不解產業M型化 會誤導政策推動

工商時報【主筆室】 最近,有一篇時論指出「台灣十年來勞動生產力平均年增率達5.2%,為亞州各國之冠,而製造業單位勞動成本十年平均成長率卻下降2.4%」。這也意味著:「台灣製造業勞動成本已非常低,但企業仍對增加人事成本反應強烈,原因在於製造業過度資本化...」 根據上述論點,企業勞動生產力提升,應反映到勞工福利上,因此,基本工資調升、時薪的調漲,於理有據,社會應予以肯定。尤其在當前社會,反商情結氣氛瀰漫,此一論據,會得到民眾普遍的支持,但事實的真相是否真的如此?在此,本文提出幾個不同的論述。 首先,企業的勞動成本雖下降,但近年來不斷調高的基本工資、時薪,也使得企業根據基本薪資調整的法定成本(如勞健保、勞工退休成本)均大為增加,再加上一例一休衍生的人力調配、加班成本,公司成本上升的困境並未紓緩。 其次,產業M型化的事實不能輕忽。台灣最近二、三年來經濟復甦,但各產業的表現不盡相同,經濟呈現外熱內溫、大熱小溫、與北熱南溫的現象,亦即出口產業表現佳,但內需產業景氣不盡理想。另一方面,中大型企業藉由自動化、智慧化的投資,表現優於資源稀少、人力不足的中小企業,加上電子商務的衝擊,致傳統的零售、書店、餐飲等實體商店飽受打擊;而且,北部景氣優於中南部,榮枯不同。台灣中小企業的家數占整體產業的98%以上,更有87%以上的5人以下員工的微型企業,其生產力的表現差異性甚大。大型企業有能力投資動輒上百萬元的自動化、智慧化設備,但中小企業在自動化、AI設備及其系統上,投資能力受到制約。多項企業數位能力的調查報告也反映了這個事實。 根據2017年《中小企業白皮書》的資料顯示,大企業在2014年的獲利率為17.14%,中小企業只有4.85%;2015年大企業的獲利率為15.35%,而中小企業只有4.59%,其獲利能力有如天壤之別。如以絕對利潤觀察,民國100年的「工商普查」也指出,營業收入在1億元以下的中小企業,每一員工的利潤約為200萬元左右,反之,大型企業高達750萬元以上,兩者的獲利能力及其可為員工加薪的能耐自然迥異。另根據100年的工商普查資料,每一員工的生產總額,營業收入在4千萬元以下中小企業,平均只有2百萬元左右的生產總額,而大企業則有7∼8百萬元的生產總額,差距甚大。中小企業對基本工資及法定成本調升的承受能力自然不如大型企業。而一例一休又大幅提高企業的勞動成本,其負面效果已逐步顯現,自然降低了它們調升員工薪資的意願。 其次,少子化及過度教育投資,企業自動化的投資將成為趨勢。隨著少子化及專上教育的過度投資,年輕人不願投身製造業的行業,外勞的聘用又相當嚴格,加上一例一休加班的大幅限縮,企業如果不進行自動化、智慧化設備投資來取代勞力的不足,又有何因應措施? 再者,附加價值的提升涉及中長期結構調整,非一蹴即成。台灣的出口中有70%為中間財、零組件,最終產品的生產比例相對低。但台灣內需市場不大,發展品牌、通路相對困難。但手機、消費性電子產品等主流商品上,又面臨各國的國家隊全力支持的挑戰,非短期即可改善。 此外,逐年調高基本薪資,可能造成失業率上升的反效果。不斷提高基本工資,固然可以保障員工的福利,降低其剝奪感,但在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獲利下滑,反而可能降低人力的雇用,或歇業退出市場,更衝擊就業機會。韓國文在寅總統上台後,為了兌現在競選承諾,大幅提高基本工資,但也造成韓國中小企業的倒閉潮及失業率攀升,以至於文在寅總統的民意支持度節節下滑,殷鑑不遠。 勞動生產力的提升,勞動成本的下降固然代表企業的競爭力提升,有足夠理由為員工加薪。 但在一個M型社會裡,若不能深入了解產業結構的差異(出口、內需產業表現不同)、產業M型化(大型、中小型企業績效迥異)的真相,做出的勞動政策就可能偏差,例如貿然提升基本工資、時薪,可能重創中小企業、內需型產業。 我們呼籲政府,未來勞動政策應了解產業M型化真相,適度考慮針對不同產業、不同規模的企業訂定勞動法規,否則,一體適用的結果,將造成企業關廠、歇業的嚴重後遺症,「愛之適足以害之」,勞動法規調整本意在保障勞工,卻反而影響其就業的權益,豈可不慎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