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沒有那個荷包可以牙痛

在英國,沒有那個荷包可以牙痛
NHS 醫療系列文如果少了對英國牙醫的血淚控訴就不能算是完整。繼先前對英國醫療制度 NHS 簡介及產婦照護的兩篇文,今天要來介紹門面的醫療──英國的牙醫制度。和採註冊制的 NHS 一樣,每位英國居民都必須找一間離自己家近的牙醫診所註冊,因此當有任何牙齒問題發生時,居民只能到註冊的牙醫診所看診,這點和...

NHS 醫療系列文如果少了對英國牙醫的血淚控訴就不能算是完整。繼先前對英國醫療制度 NHS 簡介產婦照護的兩篇文,今天要來介紹門面的醫療──英國的牙醫制度。

和採註冊制的 NHS 一樣,每位英國居民都必須找一間離自己家近的牙醫診所註冊,因此當有任何牙齒問題發生時,居民只能到註冊的牙醫診所看診,這點和台灣大大不同。以台灣西半部各鄉鎮城市來說,近年來牙醫人數成長,牙醫診所林立,常常過沒兩條街就會看到數家牙醫診所,且裝潢一家比一家好,從外面看上去,窗明几淨,偌大舒適,就像一間間高級的醫美診所。

台灣人若在一間牙醫無法解決其牙齒問題,多數人會選擇去另一間牙醫,或者去大醫院的齒科掛號,人民永遠擁有無數的選擇權。但在英國就不同了,你永遠只有一種選擇:就是你註冊的那間牙醫診所。即使你對註冊診所的牙醫師不信任,或覺得牙醫師醫術不好,也必須先撤銷註冊,再轉而註冊別家牙醫。

從這點來看,英國人民對牙醫的選擇就已處在弱勢。但牙醫們看診的時間分配才是真正地令人感到不可思議。在英國想要預約牙醫,至少得提早 1 個月,只要是預約少於 1 個月,基本上就是看不到牙醫。除非你是重症病患,牙醫診所的人就會請你在該診所的"EVERYONE WALK IN"的急診時間來排隊看病。什麼是 EVERYONE WALK IN 呢?

這就是英國醫療制度有趣的地方了。不論是牙醫還是 NHS,因為是公醫制度,醫生們一天都不會看太多病患,造成大家都必須提早許久預約。那麼,萬一是得了很突然的急症呢?尤其是牙齒痛,有過牙痛的人都知道,牙痛不是病,痛起來卻要人命。因為牙齒的疼痛就真真實實地發生在頭部,疼痛時或許連工作都做不好。因此,英國所有診所(包括牙醫)每天都會有 1 至 1.5 小時,給急症病患當日看診。牙醫診所有些每天都有這種服務,有些就只有一週裡的兩、三天,例如星期一和星期二。那麼,註冊在這家診所的病人們基本上就沒有星期三到星期日牙痛的權利,若不幸在這期間牙痛了,就只好吃止痛藥緩解了。

或許有人會問,「那麼我去大醫院掛急診,總可以了吧?」很抱歉,大醫院的牙醫急診只收那些尚未註冊任何牙醫診所的病患,患者若有這註冊的牙醫診所,就會被「遣返」至其註冊診所治療。而這些看牙醫急診的醫生,許多只是實習生,因此有些患者從坐上椅子張開嘴那刻起,就對實習醫生充滿了不信任。

牙醫也是隸屬在 NHS 管轄之下,每一位合格的牙醫都需要經過 NHS 的認定。牙醫收費標準和一般 NHS 不同。如果是做一般例行性的檢查,含照 X 光,就必須花上 20 幾磅,約台幣 1,000 多元。這樣的價錢對許多台灣人來說,簡直不可置信。

但真正會讓人瘦掉荷包的其實是台灣人習以為常的洗牙,許多人習慣花 150 台幣掛號費,每半年至牙醫診所洗牙。然而在英國,洗一次牙大約需要 1500 到 2000 元台幣,另外,和台灣不同的當然不只那十級跳的價錢,還有幫你洗牙的那個人,英國有專門洗牙的職業,他們稱作 HYGIENISTS,通常患者會先給牙醫師檢查,確認並無蛀牙或牙周病等狀況,就可以跟 HYGIENISTS預約,請他們洗牙。一家牙醫診所通常都會有牙醫師跟 HYGIENISTS,因此洗牙也會是在同一診所。

筆者第一次洗牙的經驗讓我心底有微微驚艷,因為這和台灣實在太不一樣了!在台灣通常是牙醫師幫患者洗牙,時間大約 10 分鐘,但在英國,HYGIENISTS 既然都已是獨立出來的職業,洗牙時自然會格外慎重費心。英國洗牙一次約半小時,HYGIENISTS 會細心地清牙結石,幫每顆牙去除茶垢,最後拋光。結束時還會給患者一面小鏡子,讓其看看洗牙過的牙齒,問病患還有沒有什麼地方是不滿意的,畢竟再下一次洗牙,就會是半年後,當然要確保每顆牙都光亮潔白,才能心滿意足地走出診間。

除了價錢和洗牙,以我在英國的牙醫歷險記可以信誓旦旦地說,英國牙醫和台灣牙醫最大的不同是:技術。沒錯,台灣牙醫的技術簡直好上天,英國則是落在地上,碾為塵,化為泥。啊,或許這樣比喻太過誇大也太以個人經驗為主,有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之嫌,但經驗本來就主觀,這裡只是憑經驗對英國牙醫提出血淚控訴。不過,在這主觀的控訴中還是有客觀的建議,要給所有有計劃來英國念書的莘莘學子們:先拔掉你們所有的智齒。

看似瘋狂的建議,卻是我最真心的建議。我在英國念書的第一年,智齒們就一直想破土而出發新芽,整個牙齦腫起的我焦急地來到牙醫診所求救。牙醫師東看西看,最後說,「很抱歉我不能替你拔智齒。」這句話讓我的胃痙攣了一下,到底為什麼不行呢?原來,英國牙醫通常只拔下面的智齒,而且拔下面智齒是大手術,通常要審慎評估後才能拔;而上面的智齒,根據牙醫說法,NHS 有規定,除非智齒穿破牙齦並造成感染,他們才會拔除智齒。短短一句話卻涵蓋兩個要件:穿破牙齦長出來以及造成感染。

所以就算智齒長出來,長歪了,牙醫也沒有義務幫你拔。我問牙醫:那智齒在長,很痛,該怎麼辦呢?牙醫師只說了句「那你就吃止痛藥吧!」雖然心底知道智齒的痛其實是間歇性,牙醫師這樣的處置也沒什麼不對,當下還是立刻訂了機票回台灣拔智齒,因為不想擔心這疼痛哪天又如火山爆發般地肆虐著我。自此之後,只要遇到有想負笈英國深造的朋友,我都會誠心地建議,出國前還是先去拔掉智齒吧!

在英國這看牙貴鬆鬆的制度下,養成了人民注重口腔清潔的習慣。許多英國人都有用牙線的習慣(不是牙線棒,那種東西只會讓蛀牙加速),而反觀台灣,似乎只有不到 4 成。除了牙線,走進英國各大超商以及藥妝店,可以發現琳瑯滿目,選擇眾多的漱口水,可見英國人使用漱口水已成習慣。牙線以及漱口水台灣雖然都有在賣,但普及率以及選擇之少,大概可以猜出國人對日常牙齒保健並無英國人民來的積極。

這也許是因為台灣看牙再方便不過,但是使用牙線這樣一個基本的口腔清潔,能預防牙周病跟蛀牙,還是希望台灣人能開始使用,這樣也能省去許多因口腔問題所花費的醫療成本。於英國的這幾年讓我深知,在英國,你的牙齒沒有權利生病,而回到台灣,除了暗自感謝台灣牙醫們的神通廣大跟平易近人的醫療制度,也更注重日常牙齒保健。

《關聯閱讀》
跟英國相比,台灣其實是病人的天堂
不只不用坐月子,英國產婦從懷孕照護就和台灣大不同!

《作品推薦》
態度不改,教改怎麼改都沒用
「小姐,有空喝杯咖啡嗎?」──全英國最奇怪的報紙專欄:Rush Hour Crush

執行編輯:郭姿辰
核稿編輯:洪薇芳

Photo Credit:Shutterstock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歡迎回來《換日線》!
您可以使用此天下雜誌群帳號,盡情享受天下雜誌的會員專屬服務,詳細內容請參考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