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一~三年級:讓孩子樂在閱讀,從口語轉換為文字

小學一到三年級的階段,是孩子從親子共讀進展到獨立閱讀的關鍵時刻。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樂在閱讀,練習口語的表達,再慢慢轉換為書面的文字表達。

小學一到三年級的階段,是孩子從親子共讀進展到獨立閱讀的關鍵時刻。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樂在閱讀,練習口語的表達,再慢慢轉換為書面的文字表達。 

孩子讀國小之後,開始大量讀寫,也有寫作任務與對應的成績。專家提醒,在小學一到三年級的階段,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樂在閱讀,練習口語表達,再慢慢轉換為文字表達,要多給孩子正向回饋,讓孩子有學習的成就感與動機,別太執著於字要寫得完美等細節,以免因小失大。 

 

發展獨立閱讀的關鍵階段 

至於這階段的孩子該發展出怎樣的寫作能力,台北市明德國小教師花梅真說,通常一年級下學期到二年級的孩子,要能夠寫出完整句子;三年級的孩子則要能寫出完整段落、至少包含三個句子。家長可以參考。 

在閱讀的部分,小一到小三是孩子從親子共讀進展到獨立閱讀的關鍵時刻。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教授柯華葳建議,此時父母應該多給孩子機會,讓孩子自己選想讀的書,可以帶孩子到圖書館或書店,讓孩子挑書。 

「別忘了在孩子挑好之後,跟孩子聊聊為什麼他要挑這本書,然後再跟孩子分享你是怎麼挑書的,例如主角很有趣、喜歡這種故事類型等等,慢慢的,孩子就知道挑書可以有很多依據,」柯華葳說,孩子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書來看,較能建立閱讀習慣。 

有了input之後,還要有output。現在很多孩子連口語表達能力都不好,習惜親子教育中心創辦人、職能治療師徐瑜亭觀察,這有四種情況。 

第一種是嘴巴沒有機會說。第二種是腦袋沒有詞彙說,「表達要好,要先累積足夠詞彙量,如果小時候親子共讀的機會少、大人跟孩子講話的句子也比較短,孩子講話時能提取的詞彙自然就容易不夠。」 

第三種則是孩子先天氣質謹慎、害羞,怕丟臉,說話時本就小心翼翼,「如果旁邊的人又給了負面回饋,例如笑他說錯,孩子就更不願意說。」第四種是邏輯概念弱,因果關係講不出來,或是時間、空間概念不好,或記憶力不好,都會影響表達。 

 

從「好好說好每一個句子」開始,改善表達能力 

徐瑜亭說,想要改善,除了多閱讀之外,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跟孩子多聊天,還可以看看課本、向孩子請教裡面的內容,讓孩子有機會整理想法、分享。徐瑜亭特別建議聊社會課本跟自然課本,較好延伸。花梅真補充,家長要多追問,促使孩子習慣完整的表達,「從好好說好每一個句子開始。」 

 

儲備寫作能力的五個親子遊戲

想要為孩子儲備寫作能力,但又不想太嚴肅,習惜親子教育中心創辦人、職能治療師徐瑜亭分享五個居家小遊戲。 

1. 生字跳格子 

★道具:十幾個巧拼地墊、數十張生字卡。 

★玩法:將巧拼每3個排一排,排3~5排,每個巧拼旁邊放一張生字卡,出題者說一個生字,答題者就跳到對應的巧拼上,完成3個生字就過關。可以愈來愈難,例如一次唸好幾個生字,讓闖關者聽完之後記住、連跳。 

★說明:很多孩子覺得記生字很無聊,也有些孩子沒辦法很快速的透過視覺學習。這個遊戲運用動態的、多元感官的方式,幫助孩子學習與記憶。跳躍的時候會刺激到前庭覺、本體覺,還要看、還要聽,對孩子很有幫助。 

2. 造詞比賽 

★玩法:出題者先出一個字,答題者輪流回答含有該字的詞,不能重複。例如,出「火」,可回答「火車」、「火星」、「滅火器」、「火把」等等。可以玩到答不出來為止,也可以回答五個詞就過關,視情況而定。 

★說明:可幫助孩子自然而然的擴充詞彙量。 

3. 提示猜謎 

★玩法:出題者先想一個題目(例如「蘋果」),然後說出一些線索讓答題者猜(例如「外面紅色、裡面黃色、酸酸甜甜的……」)。進階版可以規定提示的類型,例如幾個字、顏色、用途等等。 

★說明:大人出題給孩子猜,可增進孩子的聯想能力;孩子出題給大人猜,可以練習描述與形容能力。 

4. 拉長句子 

★玩法:出題者先出一個短句,答題者要說出含有該短句的句子,輪流答題,要讓句子愈來愈長。例如出「去公園玩」,答「今天我去公園玩」、「今天下午媽媽帶我去公園玩」、「今天下午天氣不錯,媽媽帶我去公園玩」…… 

★說明:訓練記憶力,增加對句子結構的敏銳度。 

5. 創造故事 

★道具:小紙片數十張、筆。 

★玩法:紙片分「名字」、「地點」、「做什麼事」三類,每類寫至少5張。答題者三類主題各抽一張紙片出來,然後串成一個故事。 

★說明:可以運用詞彙與句子,激發創意。也能讓孩子有機會破除框架,因為抽到的三個元素組合起來,可能是日常生活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延伸閱讀:

數位孩子,寫作怎麼教?

溫美玉:從此不再為寫作文跟孩子吵架!讓孩子愛上寫作的祕訣大公開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本篇文章出自第43期未來Famiy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