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面對老去,學習告別的勇氣!

在年老體衰逐漸需要幫助的過程中,學著能夠接受幫助,是重要的課題之一。

生命宛如一場永不停止的冒險,每個早晨都是一個新的開始,每個開始都充滿著驚喜。這是我們可以承受的! 配備有手和腳、配備有愛心和理智、配備有至少五種感官的人們希望,生命也能具有意義、也能給予我們憑藉。他們必須探清,自己該如何呼吸、躺、坐、站、走、抓、握、聽、看、聞、吃、喝、想、感覺和行為。他們必須學著了解,他們的人生需要什麼、對他們又有何期待。我們必須在脆弱的大地上找到立身之地,同時我們也會體認到只要我們把握活著的可能性,去形塑自己的人生,我們的生命便會隨著時光流淌變得越來越堅實。直到生命的終點,這都是我們必須學習的挑戰。

 

學習臥床

在智利的一座小孤島上,有間殘破的小屋,裡頭住著一位高齡九十六歲的老婦人露薏莎,她已病臥在床超過一年。在她的小屋裡,除了那張床以外,可以說是家徒四壁。躺在臥榻上的她,偶爾會看看一尊耶穌受難像,偶爾會瞧瞧那幾張訴說著外面世界的明信片,偶爾會張望小窗之外的那片藍天。在她先前的生活中,她所擁有的其實也沒有比現在多到哪去,儘管如此,她仍然很知足。她的女兒和一個姪子一起照顧她,在艱難的生活條件下相依為命。

為了追縱露薏莎的身體狀況,有位護士會每月一次從離此最近的一個城市搭船來這裡,她會量量她的血壓,問問她有沒有什麼地方感到疼痛或不舒服,接著和她噓寒問暖一番,藉此讓她知道自己並沒有被人遺忘。當這位老婦人被問到自己過得好不好,她總是會簡單說聲「滿好的」,同時在佈滿皺紋的臉上露出心滿意足的微笑,接著她又會轉過身去凝神休息。走到了這個油盡燈枯的階段,她在並不是很舒適的環境下耐心等待死亡的來臨。她的女兒沒有絲毫怨懟地表示:她或許會這樣臥床到百歲。

「學習臥床」是一篇二○一四年的新聞標題,報導一位老婦人的故事,高齡九十三歲的她已臥床將近五年,但依然保有生命的熱情和活力,期許自己到了一百歲時,能在某家老人院裡舉辦生日派對。

海蒂躺在一張兩平方米大的護理床上。房裡的窗戶敞開,陽光穿過外面的樹叢灑落在一個深色胡桃木的畢德麥爾式矮櫃上。液晶電視的聲音大到,從老人院裡遠處的走廊上就聽得到。海蒂的聽力嚴重退化,除此之外,就高齡九十三歲的老人而言,她的腦筋實在無可挑剔。「我躺在床上,被白色麻紗包裹著,有食物送到我的床邊,每天早上還有人幫我梳洗,我宛如置身天堂!」她一邊說著,一邊用雙手比劃著如今她生活在其中的小世界。她的床邊有根舊手杖。如果她覺得冷,她就會用這根手杖將她左邊的窗戶掩上。在她面前有塊高出床沿的托盤茶几。上頭除了有只海蒂用來喝茶、咖啡或果汁的吸管杯之外,還擺放了她生活必備的一些用具,像是電視遙控器、拆信小刀、用來輔助閱讀的小型放大鏡、紙巾、保濕乳液、小瓶裝蛋酒等等。另外還有一枝筆、幾張小紙條和孫子們寄來的一些明信片。她有時會想,孫子們會在這個她早已看盡的人間有趟什麼樣的旅程。海蒂身旁的桌子上擺了一些鮮花,她的亡夫則從前方的兩張照片中凝視著她。她的上方有個伸向護理床的支架,她可以握住那個支架起身;只不過,她的雙手日漸僵硬,如今已經很難自行做出這樣的動作。所幸,利用遙控器讓電動床上、下移動,這對她來說還算是遊刃有餘......遙控器雖然只是個小小的環節,卻是個能讓她對自己目前的生活多點自主的環節。

這位商人之女出身於北德的庫克斯港,當年是個國際性的大都會,港灣裡不乏來自美國的輪船,經常可以見到充滿活力又帥氣挺拔的海軍官兵來來去去。海蒂算是個幸運兒,大戰結束後,她嫁給了一位年輕醫生。這是她三度訂婚後的第二次婚姻。在她前次離婚後,牧師不願再為她主持婚禮,她覺得這真是頑固、小心眼、不近人情,讓她對丈夫滿懷抱歉之意。

「自己好好地活,也讓別人好好地活」,這是海蒂喜歡的一句諺語,也是她所奉行的準則。「遺憾的是,有太多人都以為,世界是繞著他們轉。我們不能把自己看得太重!」年輕時,海蒂曾在漢堡的一個野戰醫院服務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際,她剛滿十八歲。海蒂不僅會照顧身受重傷的士兵,還會以親切和幽默的態度與士兵們拉近距離,讓他們覺得自己受到了保護和扶持。「就算見到全身赤裸的男性或女性,也絲毫不會讓我覺得難堪。在所有這些赤裸的身軀前,不容我們有所遲疑。」

她現在的看護,現年大約三十五歲的拉斯,顯然從海蒂的人生態度中獲益不少。當她必須被抱起或放下時,拉斯會倒數「三、二、一,來!」,海蒂則會打趣地呼喊:「啊……我要被人拖出去宰了!」拉斯就會說:「那妳就暫時任人宰割吧!」在年老體衰逐漸需要幫助的過程中,學著能夠接受幫助,是重要的課題之一。海蒂有時會說:「拉斯,你瞧,我們是天生的一對!」他們倆都覺得,雖然當中有許多磕磕絆絆,但他們彼此的相處之道卻是恰到好處的。

海蒂先前曾在浴室裡摔了一跤,導致她如今的生活只能侷限在這張護理床上,日日夜夜都得在這張床上度過。就連門外的那點小小的社交,她也都無法參與。在外頭的走廊上,每天都有許多年邁的老太太推著助步車,或輕快或遲緩地,進行著日常的小旅行。海蒂的房間只有護理人員和家屬才會進來。她的鄰居幾乎不會過來看她,除非她們被她的電視聲音吵到受不了。海蒂不得不放棄很大一部分的自主性。她無法自己洗澡,也無法自行如廁。她的床邊暗藏了一個連接著導尿管的袋子。也因此,為了讓室內的空氣好一點,她房裡的窗戶總是敞開。由於褥瘡,她經常必須仰賴他人替她翻動。海蒂也必須習慣生活對她的予取予求,因而必須去忍受那些她其實並不想忍受的事情。

海蒂表示:「可是,硬要照著自己的意思來,那是行不通的。」與人發生爭執的人,自己也難辭其咎。「人生只有一次,所以我們就該盡可能促成更多的好事。」海蒂並非只想堅守自己的「高齡」,她還想活到更老! 這點也要感謝嗎啡。「既然連痛苦都沒有了,我還有什麼奢求?」

「你是什麼就做什麼,你有什麼就給什麼。」無論是在從前的光陰裡,還是在於浴室裡跌倒後的歲月中,海蒂總是想試著去明白,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自己能夠付出些什麼。只不過為了明白這一切,她必須「重新出發」、「重新學習」。在過去還是個年輕的護士、還是位妻子、還無病無痛且身強體健、還能夠四處趴趴走時,對於人生的要求的確會有別於,只能待在某個老人院的護理床上慢慢走向生命終點的這種情況。儘管如此,海蒂還是想要盡可能地做自己。她一針見血地指出:「一切無非就是心態的問題。」

 

摘自 亨尼・舍夫, 安奈莉・凱爾《告別的勇氣:讓我們談談死亡這件事,學著與生命說再見》/商周出版

 

Photo:Rajarshi MITRA,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吳佩珊、吳怡蓓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填問卷
領$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