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網路假新聞靠這些人 一秒揪出真相

網路假新聞靠這些人  一秒揪出真相

2019-01-02 15:19

在資訊氾濫的現在,許多似是而非的假新聞、網路謠言,大部分時候我們根本無從判斷其真偽。
包括g0v「真的假的」團隊、事實查核中心和不少民間組織,近年無私奉獻心力,打假求真相。

從「可樂能夠在十天內溶解鐵釘和牙齒?」、「十三名男女生感染SK5病毒死亡,少買豬肉吃」到「米奇/米妮永久主題/貼圖免費下載」,這些真假參半的網路謠言、假新聞,伴隨現代人生活,幾乎可說無孔不入。從內容農場、假新聞網站到社交軟體,都有其蹤影。為了「防堵假新聞」,日前行政院會一連通過七項相關修法草案,最重可處無期徒刑;而近年民間也凝聚公民力量,成立許多社團、網站,一起打假、闢謠。

 

目前最具規模的團隊,非g0v底下「Cofacts真的假的」謠言查證專案莫屬,民眾只要傳訊息給「真的假的」LINE機器人,經過系統比對就能找出哪個是假消息、或者真實資訊。

 

假消息太多,審核者太少

資料庫建立亟需各領域專家

 

如何建立龐大的闢謠資料庫?有賴志工小編一起建立協作型闢謠資料庫,當民眾舉報,編輯找到相關回應,標記為「含有真實資訊」和「含有不實資訊」,撰寫理由並且附上出處。

 

「真的假的」於二○一六年草創時,只有提案人Johnson Liang獨立製作,背後並沒有完整團隊,兩年多以後,累積數量已相當可觀,目前每周有約十二名編輯上線闢謠、每周有三○○則新訊息進資料庫,「過去三十天,我們收到近兩萬四千則發問,其中有一萬六七八○篇在資料庫裡是有回報過的。」Johnson Liang表示。

 

「真的假的」團隊每周三的固定會議平均有五人,成員來自各行各業,包含工程師、設計師、記者、國會助理等。「所有的人都有正職工作,閒暇時參與 Cofacts專案『做功德』。開會時會討論未來的新功能方向、籌辦線下編輯小聚,與一些要對外接洽的事務等等。」Johnson Liang解釋。

 

另一資深團隊成員Billion Lee觀察闢謠類型,從一開始關注的網路謠言,到LINE群組各種錯誤的保健訊息;一七年起,開始出現大量的網站偽裝成LINE@的官方帳號,藉由給予折價券、免費貼圖等優惠,要求使用者分享資訊給朋友,以獲得更多使用者聯絡方式的假帳號,即使LINE Taiwan撰文澄清,仍然持續很久一段時間不見改善;今年因為有公投綁大選,各種對於公投提案的論辯與候選人的訊息,更是不斷流傳。

 

雖然資料庫不斷擴大,「使用者增加得很快,但是有空一起持續投入的事實查核者仍然不足。」Billion Lee說,而這也是「真的假的」目前遭遇的困境。

 

所幸,同樣致力於釐清事實的組織不在少數,例如「蘭姆酒吐司」、專門澄清錯誤訊息圖片及影片的「MyGoPen」(音近台語「嘜擱騙」)、破解錯誤醫療保健訊息的「美的好朋友」等,都以一人或數人團隊的方式,致力於幫助民眾破解假新聞、網路謠言。公部門如食藥署、農委會也有闢謠專區,並鼓勵民眾運用民間打假工具來查證錯誤訊息。

 

力求取得第一手資訊

與公共利益相關者優先求證

 

而在一八年七月底,第一個以NGO形式成立的打假新聞組織「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在「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與「優質新聞發展協會」共同募款下成立。十一月初,更經過國際事實查核聯盟(IFCN)查核專家的詳細審核,成為國內第一家獲得該組織認證、符合國際標準的第三方事實查核組織。

 

目前團隊規模迷你,三名記者加上總編審黃兆徽,每周原則上會產出五篇報告。有別於其他闢謠網站用網路搜尋檢驗可能的假訊息,事實查核中心最大不同,是會派記者去實際採訪,問到當事人第一手回應,「我們用最正統做新聞的方法在求證,理論上應該媒體本身就要這樣做,但現在媒體產出的量太大,他們沒法做。」黃兆徽說。

 

例如,近期有媒體報導「居家隨手可調配,漂白水混合液能殺非洲豬瘟」,內容指出「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醫師顏宗海根據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建議,指出只要用一定比例調配過的漂白水,就能確實將其殺滅。」經過事實查核中心向動植物防疫檢疫局、顏宗海本人查證,確認「台灣並不是非洲豬瘟疫區。除非特殊醫療場所,一般居家環境消毒不需使用漂白水。使用七五%酒精溶液消毒即可。」並出具報告,指部分媒體對此是「過度延伸、部分錯誤的訊息」。

 

由於人力有限,事實查核中心在選題上並非來者不拒。「必須和公共利益有關,以及是否涉及事實。選舉新聞、家暴案、藝人隱私也不在範圍內。」黃兆徽表示。

 

一九年第一季起,臉書將和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合作,在平台明確標示「事實」訊息。其他包括美國在台協會(AIT)、日本NHK都來拜訪,行政院、Google接下來也都有洽談合作的可能。如同黃兆徽所言,如何在假新聞、網路謠言猖獗的時代,凝聚民間的打假智慧,將是未來更該關心的焦點。

 

闢謠、打假新聞的民間組織

 

延伸閱讀
80後女生  一手催生LINE打假「美玉姨」
80後女生 一手催生LINE打假「美玉姨」

2019-01-02

假新聞效應》電子書用數據說真相 這本書為何奪下銷售冠軍?
假新聞效應》電子書用數據說真相 這本書為何奪下銷售冠軍?

2018-12-18

不是台灣獨有  大選假新聞成全球流行病
不是台灣獨有 大選假新聞成全球流行病

2018-11-07

Facebook斥資1400萬美元打擊假新聞!10個方法教你辨認「網路假消息」
Facebook斥資1400萬美元打擊假新聞!10個方法教你辨認「網路假消息」

2018-09-21

假新聞的處罰條文,其實一直都是存在的!
假新聞的處罰條文,其實一直都是存在的!

2018-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