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要媽媽只要阿嬤:面對隔代教養的孩子,怎麼讓他適應自己的家?

因為雙薪家庭型態,有許多不得已的父母必須把孩子託給遠方的阿公阿嬤照顧,等到孩子稍微懂事可以上幼兒園或小學時再接回來。以為孩子年又不懂事,兩三天應該就能適應,沒想到有的孩子竟然哭鬧不休,讓爸爸媽媽既為難又無奈,該怎麼辦?

我要跟阿嬤睡覺!

面對從隔代教養回到家庭的孩子

欣欣剛出生的時候,媽媽是邊上班、邊請台北的保母幫忙帶她。欣欣兩歲的時候,媽媽肚子裡有了佑佑,加上工作壓力龐大,就商請住在南部的阿嬤二十四小時看顧欣欣,爸爸、媽媽假日有空閒時,才會回去看她。

欣欣這樣讓阿公、阿嬤帶了一年,等到媽媽生下小弟弟,又把欣欣接回了台北。那時,欣欣已經三歲了。

回台北家的第一天,阿嬤怕欣欣無法適應台北,背著行李「隨孫北上」,當晚,就發生這樣的事……

「欣欣,睡覺囉!明天要上學囉!」

一直到快睡覺了,欣欣還黏著阿嬤玩,媽媽看時間不早了,催促地說。

「我要跟阿嬤睡覺。」欣欣正眼也不看媽媽,抱著阿嬤說。

「阿嬤也要睡覺了,今天跟媽媽睡。」媽媽說。

「我不要!我不要媽媽!」欣欣說。

「今天開始你要跟媽媽睡覺。」媽媽看欣欣的反應,心裡不由得一把火:妳剛出生時老娘可是自己帶你,這一年也是動不動就回南部去看妳,怎麼,才離開一年就變這樣了?

「我不要、我不要。」欣欣聽媽媽這樣一說,抱著阿嬤的手更緊了。

「唰」的一聲,媽媽把欣欣從阿嬤手裡抱開,抱進房間裡去。

欣欣兩隻腳踢啊踢啊,嘴巴大聲地哭喊:

「哇啊~~~ 我要阿嬤,我不要媽媽,我要阿嬤……」

關上房間的門,媽媽心都碎了。當初把孩子送走,到底對還不對?

上班族媽媽生小孩,產假兩個月。產假中,可以盡情地和寶寶相處,但產假過後,卻有許多父母面臨:到底要帶在身邊、白天托保母帶?還是請公婆、爸媽幫忙,但可能要分隔兩地,或是忍受孩子可能跟阿公阿嬤比較親?

這是許多家庭的問題,也常常導致媽媽們產生罪惡感,痛恨自己怎麼不能辭掉工作回家帶小孩?協調不來的時候,還可能鬧出夫妻革命。即使順利請阿公阿嬤幫忙帶小孩了,卻又面臨「到底該幾歲帶回來?」「帶得回來嗎?」的窘境。

 

孩子可能這樣想

兩歲以前,有人愛就好

在年幼孩子的心裡,只要他感受得到愛,他們並不會太在乎這個愛來自哪裡。

這段話聽起來很無情,可能讓許多父母感到心碎。但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當孩子經歷一些「正常的剝奪」,他們也從這種剝奪中學習適應──這就是為什麼。有些孩子雖然出生就沒了父母,他們卻還是有很大的機會可以健康、快樂地長大。更何況,大部分的隔代教養家庭,父母往往不會放著孩子不管,仍然時常回去看顧孩子──此時,只要父母能忍受得了「孩子有比你更親近的人」,以及「孩子好像要被人搶走了」的失落感,孩子的心理發展並不會因此而受到多大的影響,更不可能因為隔代教養就不認自己的父母親。

 

家庭是一個「愛的整體」,而不是切割的「個人單元」

孩子的成長是這樣的:當孩子從母親那裡獲得充分的愛(若母親因故無法勝任時,就是某位從出生後養育孩子的主要照顧者),並且獲得母親的授權去和其他家人建立關係,這個孩子就開始擁有愛所有家人,並把愛延伸至鄰居、同儕的能力。

也就是說,一個有「愛人」能力的孩子,是會把家庭當成「一個整體」來愛,而非占有式地只愛著某個人。所以,一個有能力愛阿公阿嬤的孩子,只要阿公阿嬤願意協助,他們絕對有辦法愛爸爸媽媽;反之,一個有能力愛爸爸媽媽的孩子,也一定能夠愛阿公阿嬤。

除非,有人阻止或禁止他去愛。

 

家長可以這樣做

三歲前回歸原生家庭,適應期較短

從兒童的心理發展來看,我可以肯定地說:許多父母對於隔代教養的擔心和想像實在是多餘的。但站在心理學的角度,我比較贊成父母在三歲左右,就要把孩子帶回家庭中養育。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切分點呢?大家想想看,孩子在零至一歲是培養信任感的階段,如果阿公阿嬤能提供孩子較穩定的照顧(孩子不用跑來跑去,一天到晚換照顧者),對孩子也是個不錯的環境。其他教養方式的差異,只要父母願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都可以協調、衝突也都會過去。拿「老人家餵孩子吃香灰」這件事來說好了,搞不好你的另一半或你自己,都是這樣吃香灰長大的,也沒怎樣啊!我們何苦在老人家順利平安養大我們後,去挑剔他們怎麼帶孫子呢?

一至三歲這段時期,則是孩子開始產生負面情緒的階段──他們需要穩定、有耐性,而且具有包容力的照顧者,才能學習調適自己的負面心情。阿公阿嬤因為工作壓力較低,情緒性格上可能較為穩定,自然可以扮演這個角色。當然,很多父母親擔心的「太寵」這件事,除了需要跟阿公阿嬤溝通外,在孩子與自己相處時,仍然可以用「父母」的角色來界定規則(這就是為什麼,有些孩子在父母面前是一種樣子,在阿公阿嬤面前是另一種樣子,但這真的無妨)。

然而,三歲以上的孩子,語言能力發展增強、思考能力也提升了,三至六歲更是需要建立性別楷模、建立自我角色的階段,如果在這之前帶回父母身邊,父母就可能不用花太多的時間來和孩子建立關係(因為孩子還懵懵懂懂);而且能由父母教導孩子規矩與人際互動的原則,也較符合未來孩子要長期生存的家庭場域。

 

建立孩子與「不在身邊那位照顧者」的連結

不管孩子是在阿公阿嬤身邊,還是回到父母身邊──建立孩子與「不在身邊那位照顧者」的連結是很重要的。因為換個角度來思考,當我們是不在孩子身邊那位時,一定特別想聽到孩子的聲音、希望被孩子想念著。所以,不妨讓孩子和遠處的那位照顧者定期通電話,帶張對方的照片在身邊,讓孩子看照片、學認人。當爸爸媽媽和阿公阿嬤都有這樣、願意與對方分享孩子的愛的心情,孩子和每個家人的關係都會十分良好。

孩子的心是很廣大的,不會因為愛了某個家人,就減少對其他家人的愛;相反的,能好好的愛某個家人,也讓他們更有能力好好愛其他家人。而心裡越多愛、關係越充足穩定的孩子,將有助於他們對未來世界的探索與冒險。

 

這些不能說或做:

● 問孩子「你比較愛媽媽,還是比較愛阿嬤」這種問題。(讓孩子有選邊站的焦慮感,也可能因此學會「見什麼樣的人、就說什麼樣的話」)

● 當孩子在想念遠方的家人時,表現出禁止或生氣。(讓孩子產生心理矛盾,好像愛了誰,就背叛了另一個人)

 

後記

關上房間的門,欣欣繼續哭。

媽媽的心裡難過,也跟著流眼淚,大聲地對欣欣說:「媽媽知道你很難過,可是從今天開始,沒有阿嬤陪你睡覺,只有媽媽陪你。」

欣欣聽了,大哭大叫更嚴重了:「我不要我不要,我不要媽媽,我要阿嬤。」

媽媽知道門外的阿嬤一定也聽到了這哭聲,於是鎖上房門,不希望阿嬤不忍孫子的哭泣而推門進來,那麼這「回歸」的一刻就毀了。

「以後阿嬤不會住這裡,這裡是爸爸媽媽的家,也是你家,沒有阿嬤陪你,但媽媽會陪你。」媽媽又說。

「我不要我不要,我不要媽媽,我要阿嬤。」欣欣繼續哭鬧,外加踢腳與踹床。

「你這樣也沒有用,以後就是媽媽陪你,哭也沒有用。」媽媽硬下心腸,堅定地說──眼淚卻忍不住流著。

母女倆就這樣一來、一往,一句「我不要」,一句「就是這樣」,直到母女倆都累了,欣欣的哭鬧聲轉為啜泣聲。

「媽媽知道你想阿嬤,媽媽抱抱好嗎?」看欣欣逐漸平靜下來,媽媽做出邀請。

欣欣點點頭。

媽媽把欣欣抱進懷裡,一邊拍著她的背,一邊說:「乖,乖,欣欣乖,媽媽愛你,媽媽陪你。」

只見那剛滿三歲的欣欣,在媽媽的懷裡,眼睛開始逐漸閉上,嘴裡卻細聲地嚷著:「以後沒有阿嬤睡覺,可是媽媽陪我、媽媽愛我……」

唸著唸著,欣欣睡著了。

 

摘自  許皓宜《教出情緒不暴走的孩子暢銷修訂版──人氣諮商心理師的36堂高效能情緒教養課,幫助父母探索孩子的情緒困擾!/新手父母

 

Photo:pexels,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吳怡蓓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