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鄭冠中:你不一定會上台演講,但人生一定有發表意見的時候

全文

上台表達也是你的惡夢嗎?曾經連自我介紹都會有些畏怯的 Jason,透過學習與實戰演練,蛻變成專業的簡報講師,一起來看看他是如何克服對上台的恐懼。

一身西裝筆挺的他,面帶微笑地走進來,簡單打過招呼後,他便打開簡報,開始侃侃而談,沈穩且專業,難以想像他才 23 歲。他是鄭冠中(Jason),大學時便成立了 JP Workshop,從事簡報教學,至今學員人數已逾千人,現在更是 Google 數位學程的講師。但對他來說,簡報只是載體,他真正想傳達的核心價值是「上台表達」。

充實到確實,最後才會感到踏實

也許你覺得自己口才不好,認為上台分享和自己遙不可及,只要居於幕後負責資料搜集與簡報製作即可,身為專業簡報講師的 Jason 以前也是這麼想。他的個性其實相當內向,人生第一次被逼上台時,連自我介紹都講不好,只能靠著小抄,硬著頭皮開場。他擅長企劃,卻無法好好表達,很多任務只能交由其他人來執行,大家的目光焦點也隨之落在這些人身上,這才讓他驚覺不會說話有多麼吃虧。

Hahow 上台溝通術講師:Jason

於是,他下定決心改變。在某次 AIESEC 的任務中,他被組員們舉薦上台發表,由於事前經過充分討論,並將架構清楚地寫在壁報紙上,使他能順暢且有邏輯地按照上面的內容陳述觀點,結果得到了評審十分正面的評價,成就感油然而生,也讓他對自己多了點自信。這才讓他發覺「不喜歡」和「不擅長」是兩回事,即便是內向的人也能藉由練習和工具輔助,好好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他不再排斥上台的機會,從課堂中的團體報告、營隊中的英文演講到校外的百人活動主持,不斷經歷挫敗與成長,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表達方式;現已是講師的他,仍不斷挑戰各種可能性,長短時數、連續場次、不同聽眾以及為其客製的軟硬主題,唯有多方嘗試後,才能了解自己的不足之處,並協助學員找到自己的問題點。

忘掉報告,展現演說

來檢測一下,你是否有以下的特徵:

  • 為了不出錯,拼命背稿,結果忘記一個字,便在台上大卡詞。
  • 把逐字稿原封不動放進 PPT,邊講邊看哪一句要提、哪一句可以跳過。
  • 事前練習時,只是坐在電腦桌前,對著簡報從頭講到尾。

Hahow 上台溝通術講師:Jason

Jason 觀察到大部分的人是因為準備時間不足、對內容不夠理解,因此無法用熟悉且清楚的方式來表達,再來就是練習方式錯誤,會讓平常對舞台不熟悉的人,更容易怯場。他提供事前準備的 check list 給大家參考:

  • 關鍵字記憶:將逐字稿化為關鍵字句,以畫面取代文字,同時也讓觀眾理解你的脈絡。
  • 用簡報輔助:幫助你釐清邏輯、掌握時間,並適時地做一些提醒。
  • 模擬情境:找一個類似的空間演練,記得要站著,並背對投影幕。
  • 把緊張藏起來:事前練習時,可以用手機錄影,確認自己哪裡需要加強,尤其是表情、眼神、語調跟肢體。
  • 開場開得好,後續沒煩惱:尋找「善意的聽眾」,觀察台下哪些人認真在聽或面帶微笑,上台後就對著他們講,會讓你自在一些。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內容除了要滿足聽眾,還得顧及到「利害關係人」。Jason 以在男校演講為例,某位受邀的講者講了黃色笑話,逗得全場哈哈大笑,但輔導處主任聽完整個臉色鐵青。即便他表現得再精彩,但只要承辦單位認為不合適,便可能被列入黑名單。

上台,是能讓大家快速認識你的方式

Hahow 上台溝通術講師:Jason

「你不一定會上台演講,但一定有需要發表意見的時刻。」

對他來說,「上台表達」指的不一定是登上舞台進行演說,而是泛指需要「一對多」談話的場合,從校園裡的學術報告、職場中的會議簡報、到公開場合中舉手發言等。即便是職場新鮮人,有天也會成為老鳥,就有機會跟責任去做教育訓練。表現得好,有可能獲得加分、升遷的機會;表現得不好,那就謝謝再聯絡。

學會上台表達的優勢在於有更多機會能夠分享自己的觀點,不僅可以讓人留下印象、開啟互動的話題,甚至還能增進自己的品牌價值。

Jason 建議大家可以先從留意喜歡的影頻開始,不論是新聞主播、媒體主持人或 YouTuber,觀察他們的咬字、語調、氛圍營造等,從中尋找適合自己效仿學習的地方,再經由實戰演練,進行調整,慢慢地發展出自己的風格。上台表達是一輩子的學問,不會有最好的狀態,但只要用對的方式做好充足準備,便能讓自己一次比一次更好。


跟著 Jason 一起 》上台惡夢變美夢:穩健台風的魅力溝通術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