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發現你童年的傷,其實一直都在,請給自己一個擁抱

這些記憶的機制並非是要讓人記仇或念念不忘,而是出於保護的反應,因為這些強烈不舒服的感受讓你記下了這樣的情境,因此你學會在這些時候開始保護自己,但往往有些保護自己的方式不適合,因此會覺得好像長大了自己還被以前的傷所影響。

作者:儀安諮商心理師的長耳兔談心室

小時候這些傷,你有幾項?

1.在大人面前說自己不開心,最後一定會被罵。

2.大人把一點小事搞得像滔天大罪。

3.大人做自以為,為我好的決定。

4.大人面前弟弟妹妹永遠都可以犯錯,我永遠都要是對的。

5.大人答應過的事不算數,提醒被認為愛記仇,或者讓我空歡喜一場。

6.大人自己說錯話做錯事被糾正,就被說沒大沒小、沒教養、愛頂嘴。

7.大人從不聽我的原因,直接先揍一頓。

8.只是想和大人討論遇到的困難,總是變成被教訓。

9.大人總喜歡當著我的面,對別人說我的缺點和糗事。

10.即使不是我的錯,大人也要說成是我的錯。

11.大人總用嘲諷和貶低來打壓你不夠好,要你再上進。

12.大人自己沒耐性,對著我亂發脾氣。

13.大人吵架就逼著要我選擇跟誰走。

14.大人說著他們自認為的大道理,但一點幫助也沒有。

15.規矩隨大人心情改變。

16.大人自以為在溝通,其實只是要你順從。

 

前陣子許多人在網路上討論自己小時候因為大人的言語或舉動所受過的傷,引起熱烈的討論和大家的共鳴,許多人也都表示自己在小時候常常因為這些舉動而躲起來偷哭;甚至有人表示曾經想不開,覺得若是連家人都不懂自己那還有什麼希望。

其實去看這些並非要大人回去就責或責怪父母,而是提醒著大家我們都曾經是個孩子,懂那種不被家人理解和委屈說不出口的那些時刻,我們曾經都如此討厭被誤會、被說的沒有價值,因此當我們變成一個大人時,那些我們曾經討厭的行為,是否也會出現在我們現在對待孩子的狀況中。

為什麼這些項目讓你記憶猶新,似乎每看一個都能把往事歷歷在目,那是因為這些事件都和你產生強烈的情緒共鳴。

在這些項目中大部分都是有強烈情緒產生,這些深刻的情緒會加深對於事件的記憶和反覆提取,因此當你看到這些事件時,彷彿每一件都可以抓取到相關的回憶,也可能會再度引起你的強烈情緒。

這些記憶的機制並非是要讓人記仇或念念不忘,而是出於保護的反應,因為這些強烈不舒服的感受讓你記下了這樣的情境,因此你學會在這些時候開始保護自己,但往往有些保護自己的方式不適合,因此會覺得好像長大了自己還被以前的傷所影響。

而小時候你一定也有快樂、安心、放鬆」舒服的時刻,但因為這些記憶比較模糊需要大量的給予才會有長期的記憶,但仔細回想一定也能找到一些讓你開心的事件與瞬間,因此人類的保護措施容易讓人只記得這些比較強烈負向的事件與情緒,這也就提醒著我們,即使長大了情烈的情緒反應是會記憶猶新,尤其是委屈、被誤會、被羞辱的感受更難抹去。

當我們成為大人、家長時,我們需要注意這些情況是否會再一次的複製給下一代,若曾經為此受傷過就別再讓傷痕延續。
 

溫馨小提醒,不管你在上面是1分還是16分,都給自己一個擁抱

你受過的傷有人知道,若你還是會因此經常感到很多情緒或者情緒低落、強烈不舒服的感覺,請找諮商心理師談一談,可以幫助你去更清楚自己發生什麼事情。

 

圖片提供:陳儀安諮商心理師的長耳兔談心室

數位編輯:黃小羽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