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講座億萬豪宅當保母落九花東立全書系小開學楊双子比爾蓋茲python枡野俊明黃仁勳張忠謀臺灣民族主義獨裁者聯盟AI工作術手機成癮最透明的故事讀冊選讀讀書共和國75折起
暫存清單

貢丸湯 第6期/2016:先別管新竹了,你聽過竹科嗎?

評價
2收藏
行銷分紅
分享

優惠價: 9 NT$ 135 NT$ 150

本商品已絕版

買了這本雜誌的人也買了
#絕版讀賣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新竹人未必都在竹科工作,但光復路的塞車風景應當是大家的共同記憶。半個世紀的歲月,這條台122線從塵土飛揚的牛車路,迎來日治時期的天然瓦斯研究所,日後成為工研院的所在地。隨後清交大設校,1970年代末,因應中美斷交和產業轉型,政府決定徵收金山面土地設立新竹科學園區發展高科技工業。就這樣,一度號稱「台灣矽谷」的竹科聚落興起。這座高科技聚落彷彿在因緣際會下,沿著光復路這條跑道在新竹降落,化身台灣的科技重鎮。

為了吸引人才與投資,政府以各項建設與政策創造名副其實的「園區」,如今自成另一個生活圈。園區的設置伴隨著不小代價:金山面的社區文化受到莫大衝擊,多年來周邊更承受了塞車、污水、廢氣等外部效果,竹科也因此被批評為「租界地」,難以與新竹市和諧共存。但無論如何,之後環繞著新竹上空的竹科印象,似乎總關於工業園區的產值,產業興替,或竹科新貴的薪水起伏。

不論好壞,竹科確實改變了新竹,但絕不只由於一座降落此地的工業園區,而是已達15萬的工作人口。他們來自台灣各地,或甚至是遠渡重洋而來的外商,他們如何在新竹落地生根,又如何改變新竹呢?

本期封面故事「降落在新竹:科學城故事」希望追索竹科人的生命軌跡而行:在居住專題中,我們討論不同世代的竹科人如何來到新竹定居,又住在哪裡?路上觀察學專題,則帶大家走進不曾仔細注視過的園區,了解廠房設計的美學和園區規劃的獨特風景。而在每天塞車趕路上班的惡夢縫隙中,竹科人仍努力尋找生活的平衡。「竹科方城市」呈現了竹科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期的飲食專題則紀錄了那些選擇離職,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的開店故事。

在這樣的軌跡中,我們體會竹科人的喜怒哀樂,也才有機會認真思索,從火車站到園區大門,兩個截然不同的生活圈,該怎麼重新串在一起。

作者簡介:

這是一本屬於新竹的地方誌。之所以將刊物取名為《貢丸湯》,不只是因為新竹的貢丸湯很有名,更是覺得新竹的一切就像「貢丸湯」。你大概不會特別注意路邊的貢丸湯,但它就是在那裡,巷口、街邊,還有在城市裡的無數角落。我們關心新竹的文化,而文化就是這樣的東西。它很難被言明,但是它就在那裏,跟生活緊緊鑲嵌在一起,是生活的足跡。

我們試圖在《貢丸湯》裡呈現新竹生活,不以單點式的介紹,而是以主題和區域的方式介紹新竹,希望帶出生活的樣貌跟各種城市議題,讓讀者不只可以認識新竹,更可以了解新竹各式各樣的問題,進而從中思考新竹可以是一個甚麼樣的城市?要如何在這裡生活?該怎麼期待新竹成為更好的城市。當然,假如只是把《貢丸湯》當作一本旅遊雜誌,我們也不會讓讀者失望,你可以照著專題按圖索驥,漫步舊城,當個悠閒的城市漫遊者,打開閱讀城市的眼睛。

這本刊物是一個嘗試,容我們邀請你一同找尋城市的故事,看見生活的場域。跟著貢丸湯,一起來新竹玩吧!

各界推薦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收藏這本雜誌的人也收藏了
近期最多人購買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